第167章 皇位而已,不值得我大費周章
全家穿書,崩劇情不崩人設 作者:薔薇倚香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止韓青雲覺得李繼信瘋了,恐怕整個洛城的人,都覺得李繼信瘋了。
洛城原本就有十萬禁衛軍,以及三十萬守城軍。
因為去年霖王起兵的事情,又從各處邊關和地方守軍中,抽調了六十萬軍隊,這也是去年大肆征兵的原因。
如今洛城內軍隊有一百萬。
昭文帝身邊的皇家暗衛是不會離開他的身邊,據說他手上還有一支功夫極高的殺手組織。
李繼信如果不是瘋了,怎麽敢帶著兩百親衛就進了城?
他就不怕昭文帝抓了他,逼迫霖王軍隊退迴薊陽嗎?或者幹脆直接殺了他這個霖王的左膀右臂兼愛子。
李繼信瘋沒瘋不知道,但燕郡王也就是如今的宗正寺卿李瑞景,覺得自己肯定要瘋了。
他是惠仁帝的堂弟,惠仁帝在世時,對他十分親厚。
無論是霖王、慶王還是現在的昭文帝,都對他尊敬有加,幾個小皇孫對他亦是恭恭敬敬。
可唯有李繼信這個混不吝、滾刀肉,時常捉弄他。
那時李繼信還是個孩子,他也沒怎麽計較,心裏也是愛這個孩子愛的不行。
皇室都是些一本正經的小古板,難得出個異類。
雖然表麵看起來是個大大的紈絝,但他和惠仁帝都清楚,李繼信本質跟他的父兄一樣,是個極好的孩子,一身的聰慧勁也不輸父兄。
現在這個混不吝,就這樣大喇喇坐在他的對麵,一張比小時候還要妖孽的臉,直勾勾地看著他。
李瑞景覺得自己又是氣又是怕,都要喘不過氣了。
去年李兆英發瘋殺了十萬普通百姓,他聽到的時候難過極了,那麽好的孩子,怎麽就做出這種糊塗事呢?
今年李繼信比他老子還瘋,帶了兩百個人就敢闖皇城,他不知道昭文帝現在要殺他輕而易舉嗎?
李瑞景雖然氣李兆英犯了那麽天怒人怨的大錯,可那是他從小疼到大的孩子。
一想到惠仁帝去世的那年冬天,迴來為先皇守喪的那道瘦骨嶙峋的背影,李瑞景就覺得有刀子在絞自己的心。
若是知道他後來會犯這樣的錯,他拚死也要把人留在京城。
李瑞景揉了揉心口,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又看著李繼信,想著怎麽樣才能保下他來。
李繼信與哥哥李繼仁一樣,都是絕頂好的容貌,難分高下。
但李繼仁跟霖王生的幾乎一模一樣,都是英氣逼人的長相,承繼了惠仁帝與齊貴妃雙方的容貌特點。
李繼信與霖王有四分相似,卻與齊貴妃像極了,幾乎繼承了齊貴妃容貌的全部優點,漂亮地近乎女氣。
隻是他身形頎長,身上有股子紈絝子的流裏流氣,以及在戰場上養成的殺戮氣,這才讓人忽略了身上的女氣,隻覺得他長相妖孽。
“信兒,我知道你是為你父王鳴不平。可當年先皇的詔書,你父親和慶王都是看過的,的的確確是先皇親筆所寫。我和幾位顧命大臣也都看過,絕無可能造假。”
李瑞景說這些話的時候,也覺得鬱悶地厲害。
明明他記得很清楚,李兆英三十歲那年,惠仁帝跟他說要立兆英為太子,可不知為何,這件事不了了之。
再後來李兆英對敵重傷,惠仁帝在大殿吐血,痛唿“我的兒啊”。
惠仁帝愛子之情他看在眼裏,李兆英的的確確是他看中的繼承人,就連李繼仁幼年時,都被惠仁帝親自抱著教養。
可為什麽他會在臨終前會改變主意,改立了安王為帝呢?
不管是他還是幾位大臣,都曾經打探過宮裏的消息,可傳迴來的消息就是沒有陰謀,惠仁帝確實是在清醒的情況下,親筆寫的詔書。
他和滿朝大臣一樣,都由衷地愛敬著在位近四十年、將大裕國治理的井井有條的惠仁帝。
所以惠仁帝的遺詔他雖然不解,卻還是同眾大臣一樣,依遺詔奉安王為帝,之後兢兢業業地如輔佐先帝一樣,輔佐昭文帝。
昭文帝登基以來,也一直謹小慎微地,維持著先皇在位時的一切。
除了前丞相劉誌恆、內閣大學士宋武鳴、前戶部尚書王文軒、前吏部尚書黎江楠以及其他的幾個顧命大臣紛紛告老外,其他的朝臣都沒什麽大的變動。
沒有一朝天子一朝臣,沒有改弦更張,除了多納了幾個妃子平衡朝臣和後宮外,一切似乎都和惠仁帝在世時一樣。
李瑞景想,這或許就是先帝選擇昭文帝的原因吧。
李繼信看著李瑞景,嗤笑了一聲。
“老頭兒,你以為我是為了這皇位來的?嗬,皇位而已,還不值得我這般大費周章。我霖王府若是想要,難道還打不下來一個嗎?”
李瑞景不知道李繼信說的打下來,是指打下洛城,還是關外的幾個敵國。
他現在看著越來越多的禁衛軍,圍向李繼信帶來的親衛軍,急得不行。
“信兒,別說了,我這就進宮跟皇上說清楚,你隻是來探望我這個七爺爺的,沒有惡意。”
李瑞景說著就要去皇宮,卻被李繼信攔住。
“老頭兒,我剛才說的話你是不是忘了?我要帶走太奶奶和葉迦南。”
李瑞景簡直要被李繼信氣死了。
“李繼信,太皇太後怎麽可能跟你走?皇上怎麽可能同意?你別胡鬧了。”
李繼信收起吊兒郎當的樣子,十分鄭重地說道:“七爺爺,我沒在說笑。
要麽李兆才殺了我,然後我大哥帶著薊陽軍,殺了李兆才為我報仇,要麽讓我帶走太奶奶和葉迦南。”
“你瘋了,你瘋了。仁兒怎麽可能跟你一樣瘋?”李瑞景瘋狂搖頭。
“若我沒事,我大哥當然不會這麽做,若我有事……”
李繼信拉長了聲音。
李瑞景欲哭無淚,他太了解霖王這一家了,若李繼信真的出事,霖王和李繼仁都得瘋。
“反正,在世人眼裏,我霖王府已經發過一次瘋了,也不介意再瘋一次。他李兆才以為洛城的百萬軍,真能抵得住我薊陽大軍?
北方的孩兒們,可早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到洛城住住了。北地風沙太大,還是這南方的風水養人。”
李繼信又恢複了剛才那副吊兒郎當的樣子。
“你?你可知一旦殺入洛城,洛城上下會血流成河,你父王絕對不會同意這麽做的。”李瑞景氣的渾身發抖。
李繼信眼神裏有一閃而過的傷痛,但隨即化為陰影,他此刻的聲音涼薄至極。
“梧平縣之前,也沒人會認為薊陽軍的長刀,會轉向大裕的百姓。七爺爺,我不是在和你商量,我隻是讓你把我所有的話轉告李兆才,讓他自己選吧。”
說完,李繼信繼續躺在李瑞景休息的躺椅上,搖著二郎腿,閉上眼睛,一副要休息的樣子。
他還對李瑞景擺了擺手:“趕緊去吧,走的時候把門帶上,吵死了。”
李瑞景無奈地一跺腳,走了。
洛城原本就有十萬禁衛軍,以及三十萬守城軍。
因為去年霖王起兵的事情,又從各處邊關和地方守軍中,抽調了六十萬軍隊,這也是去年大肆征兵的原因。
如今洛城內軍隊有一百萬。
昭文帝身邊的皇家暗衛是不會離開他的身邊,據說他手上還有一支功夫極高的殺手組織。
李繼信如果不是瘋了,怎麽敢帶著兩百親衛就進了城?
他就不怕昭文帝抓了他,逼迫霖王軍隊退迴薊陽嗎?或者幹脆直接殺了他這個霖王的左膀右臂兼愛子。
李繼信瘋沒瘋不知道,但燕郡王也就是如今的宗正寺卿李瑞景,覺得自己肯定要瘋了。
他是惠仁帝的堂弟,惠仁帝在世時,對他十分親厚。
無論是霖王、慶王還是現在的昭文帝,都對他尊敬有加,幾個小皇孫對他亦是恭恭敬敬。
可唯有李繼信這個混不吝、滾刀肉,時常捉弄他。
那時李繼信還是個孩子,他也沒怎麽計較,心裏也是愛這個孩子愛的不行。
皇室都是些一本正經的小古板,難得出個異類。
雖然表麵看起來是個大大的紈絝,但他和惠仁帝都清楚,李繼信本質跟他的父兄一樣,是個極好的孩子,一身的聰慧勁也不輸父兄。
現在這個混不吝,就這樣大喇喇坐在他的對麵,一張比小時候還要妖孽的臉,直勾勾地看著他。
李瑞景覺得自己又是氣又是怕,都要喘不過氣了。
去年李兆英發瘋殺了十萬普通百姓,他聽到的時候難過極了,那麽好的孩子,怎麽就做出這種糊塗事呢?
今年李繼信比他老子還瘋,帶了兩百個人就敢闖皇城,他不知道昭文帝現在要殺他輕而易舉嗎?
李瑞景雖然氣李兆英犯了那麽天怒人怨的大錯,可那是他從小疼到大的孩子。
一想到惠仁帝去世的那年冬天,迴來為先皇守喪的那道瘦骨嶙峋的背影,李瑞景就覺得有刀子在絞自己的心。
若是知道他後來會犯這樣的錯,他拚死也要把人留在京城。
李瑞景揉了揉心口,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又看著李繼信,想著怎麽樣才能保下他來。
李繼信與哥哥李繼仁一樣,都是絕頂好的容貌,難分高下。
但李繼仁跟霖王生的幾乎一模一樣,都是英氣逼人的長相,承繼了惠仁帝與齊貴妃雙方的容貌特點。
李繼信與霖王有四分相似,卻與齊貴妃像極了,幾乎繼承了齊貴妃容貌的全部優點,漂亮地近乎女氣。
隻是他身形頎長,身上有股子紈絝子的流裏流氣,以及在戰場上養成的殺戮氣,這才讓人忽略了身上的女氣,隻覺得他長相妖孽。
“信兒,我知道你是為你父王鳴不平。可當年先皇的詔書,你父親和慶王都是看過的,的的確確是先皇親筆所寫。我和幾位顧命大臣也都看過,絕無可能造假。”
李瑞景說這些話的時候,也覺得鬱悶地厲害。
明明他記得很清楚,李兆英三十歲那年,惠仁帝跟他說要立兆英為太子,可不知為何,這件事不了了之。
再後來李兆英對敵重傷,惠仁帝在大殿吐血,痛唿“我的兒啊”。
惠仁帝愛子之情他看在眼裏,李兆英的的確確是他看中的繼承人,就連李繼仁幼年時,都被惠仁帝親自抱著教養。
可為什麽他會在臨終前會改變主意,改立了安王為帝呢?
不管是他還是幾位大臣,都曾經打探過宮裏的消息,可傳迴來的消息就是沒有陰謀,惠仁帝確實是在清醒的情況下,親筆寫的詔書。
他和滿朝大臣一樣,都由衷地愛敬著在位近四十年、將大裕國治理的井井有條的惠仁帝。
所以惠仁帝的遺詔他雖然不解,卻還是同眾大臣一樣,依遺詔奉安王為帝,之後兢兢業業地如輔佐先帝一樣,輔佐昭文帝。
昭文帝登基以來,也一直謹小慎微地,維持著先皇在位時的一切。
除了前丞相劉誌恆、內閣大學士宋武鳴、前戶部尚書王文軒、前吏部尚書黎江楠以及其他的幾個顧命大臣紛紛告老外,其他的朝臣都沒什麽大的變動。
沒有一朝天子一朝臣,沒有改弦更張,除了多納了幾個妃子平衡朝臣和後宮外,一切似乎都和惠仁帝在世時一樣。
李瑞景想,這或許就是先帝選擇昭文帝的原因吧。
李繼信看著李瑞景,嗤笑了一聲。
“老頭兒,你以為我是為了這皇位來的?嗬,皇位而已,還不值得我這般大費周章。我霖王府若是想要,難道還打不下來一個嗎?”
李瑞景不知道李繼信說的打下來,是指打下洛城,還是關外的幾個敵國。
他現在看著越來越多的禁衛軍,圍向李繼信帶來的親衛軍,急得不行。
“信兒,別說了,我這就進宮跟皇上說清楚,你隻是來探望我這個七爺爺的,沒有惡意。”
李瑞景說著就要去皇宮,卻被李繼信攔住。
“老頭兒,我剛才說的話你是不是忘了?我要帶走太奶奶和葉迦南。”
李瑞景簡直要被李繼信氣死了。
“李繼信,太皇太後怎麽可能跟你走?皇上怎麽可能同意?你別胡鬧了。”
李繼信收起吊兒郎當的樣子,十分鄭重地說道:“七爺爺,我沒在說笑。
要麽李兆才殺了我,然後我大哥帶著薊陽軍,殺了李兆才為我報仇,要麽讓我帶走太奶奶和葉迦南。”
“你瘋了,你瘋了。仁兒怎麽可能跟你一樣瘋?”李瑞景瘋狂搖頭。
“若我沒事,我大哥當然不會這麽做,若我有事……”
李繼信拉長了聲音。
李瑞景欲哭無淚,他太了解霖王這一家了,若李繼信真的出事,霖王和李繼仁都得瘋。
“反正,在世人眼裏,我霖王府已經發過一次瘋了,也不介意再瘋一次。他李兆才以為洛城的百萬軍,真能抵得住我薊陽大軍?
北方的孩兒們,可早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到洛城住住了。北地風沙太大,還是這南方的風水養人。”
李繼信又恢複了剛才那副吊兒郎當的樣子。
“你?你可知一旦殺入洛城,洛城上下會血流成河,你父王絕對不會同意這麽做的。”李瑞景氣的渾身發抖。
李繼信眼神裏有一閃而過的傷痛,但隨即化為陰影,他此刻的聲音涼薄至極。
“梧平縣之前,也沒人會認為薊陽軍的長刀,會轉向大裕的百姓。七爺爺,我不是在和你商量,我隻是讓你把我所有的話轉告李兆才,讓他自己選吧。”
說完,李繼信繼續躺在李瑞景休息的躺椅上,搖著二郎腿,閉上眼睛,一副要休息的樣子。
他還對李瑞景擺了擺手:“趕緊去吧,走的時候把門帶上,吵死了。”
李瑞景無奈地一跺腳,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