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六一麵走,一麵介紹。


    學堂的孩子,六歲之前都有人照顧。


    六歲以後,不僅要自己照顧自己,還要開始讀書,一直讀到十歲。


    不僅是學堂的孩子,羅什街六到十歲的孩子,都可以來免費讀書。


    隻是到了十歲,無論學識如何,都不能繼續讀了。


    窮人的孩子懂事,他們知道讀書不易,有這個機會,都會用功讀書。


    學堂最多的時候,有將近三千個學生,可把夫子們累壞了。


    孩子們住宿的條件還不錯,床鋪很幹淨,隻是有點擠,一個房間要住五六個孩子。


    不同年紀的孩子,住的房間是不一樣的。


    三歲以下的孩子住的最好,且有專人照顧。


    看到韓青雲和呂彥彥,照顧孩子的幾個婦人,還對他們和善地笑著。


    三到六歲的孩子,會有人教他們如何吃飯、穿衣、大小解。


    學堂裏不僅教書,居然還有練武場,一個武師傅帶著十來個孩子正在練拳。


    食堂很大,可以容納三四百個孩子同時吃飯。


    台麵很幹淨,正在洗菜的幾個大娘對著小六喊道:“小六,又有好心人來看咱們的學堂了?”


    小六隨口應著是,就準備帶韓青雲他們去下一個地方,這個時候呂彥彥的肚子“咕嚕”響了一聲。


    呂彥彥尷尬不已,他們中午的時候在收容所,因為太氣憤就忘了吃飯,這會兒聞道食堂裏殘留的香味,肚子就叫了。


    小六瞪大眼睛看著呂彥彥,呂彥彥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


    小六轉身問洗菜的大娘:“劉大娘,中午的那個餅子還有嗎?漂亮哥哥和漂亮姐姐餓了。”


    韓青雲兩人更尷尬了。


    大娘起身用幹淨的毛巾擦了擦手,說道:“等一下。”


    大娘動作迅速極了,起鍋燒油,把鍋邊的幾張大餅熱了一下。


    小六拿給兩人時,韓青雲向他道謝,小六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


    餅子鬆軟,很適合年紀不大的孩子吃。


    “小六,你也是在這個學堂長大的嗎?”


    吃完餅子,呂彥彥忍不住問道。


    “是啊,我是八年前那場雪災裏,被世子哥哥救出來的,我爹娘哥哥全沒了。”


    “世子哥哥?”


    “就是霖王世子啊。 他那個時候才十歲,但力氣可大了,一下子就把壓在我身上的門板搬起來了,他還對我說別怕。


    我那時還不到五歲,又冷又餓,也動不了。我爹娘就死在我身邊,我以為我也會像爹娘和哥哥們那樣死去,可世子哥哥救了我。不過他的手,也被門上的木刺紮破了。


    除了我,他還救了很多很多人。霖王爺也是,霖王府的人每個人都救了很多人。可他們大都受了傷,還死了好幾個叔叔。聽說世子哥哥迴去後,病了好多天呢。”


    小六說到父母親人死的時候,沒忍住掉了淚,但說到霖王世子,卻又一臉的驕傲。


    韓青雲和呂彥彥都沒再說什麽,一路走一路看,越看就越是佩服建這個學堂的人。


    這人在學堂建立的時候,就應該是想到了以後會收留很多孩子。


    學堂的建的不算很大,但能容納的人卻很多。


    適合底層人的課程如認字、習武、算賬,這裏都有。


    善堂那邊還有一個大夫,專門給生病的孩子看病……


    “小六,學堂現在是誰在管理?”


    “之前是魯爺爺和謝爺爺,魯爺爺他們被抓了後,就隻有謝爺爺了。”


    呂彥彥和韓青雲知道,魯爺爺應該就是魯興。


    “你說的魯爺爺他們被抓,你不害怕嗎?”呂彥彥又問道。


    “為什麽害怕?謝爺爺說了,繼安學堂不僅僅是羅什街的學堂,它是所有底層百姓心中向往的學堂,那些人不敢毀了它。


    魯爺爺被抓前,說他們不會有事,讓孩子們安心讀書。田爺爺還去看過魯爺爺,說魯爺爺他們有人照應,沒有受委屈。”


    少年雖然說魯爺爺沒有受委屈,但語氣裏的擔憂,還是在不經意間流露了出來。


    韓青雲隻覺得喉嚨被硬物堵住,讓他難受地像喘不過氣來。


    他真的不明白,霖王為什麽要做出屠城的決定。


    他本是大裕國百姓的保護神,可他卻將屠刀對準了自己的子民。


    “謝爺爺也是霖王府的人嗎?”


    “謝爺爺是謝大人家的老仆,謝大人就是王妃娘娘的爹。三年前謝大人過世前,把家裏的幾個仆人身契都還了迴去,但謝爺爺不肯走。謝大人就讓謝爺爺把謝府賣了,賣的錢都留給了我們學堂,謝爺爺也留在學堂裏了。”


    “謝府賣了?”


    “是啊,賣了兩千兩呢。有了這些錢,魯爺爺才造了那個練武場,還請了武師傅。”


    韓青雲和呂彥彥又是心頭一梗。


    京城的宅子寸土寸金,一個隻賣了兩千兩銀子的宅子,必然不大。


    謝付揚離世前,已經是三品大員,卻隻有幾個仆人和一座小宅子。


    小六是個很健談的孩子,一路走一路聊,又說了很多學堂、霖王、世子以及魯家人的事……


    韓青雲和呂彥彥心事重重地走到門外。


    當小六口中的“謝爺爺”看到兩人掏出的兩百兩銀票時,瞪大了雙眼。


    他對韓青雲夫妻長鞠一躬,然後在那本冊子上登記“楊柳鎮白雲村韓氏夫婦,銀錢兩百兩。”


    在他們在學堂參觀的時候,冊子上的捐贈內容又多了兩行,分別是“豬肉三斤”和“糙米30斤”。


    繼安學堂就是這樣,在普通百姓的扶持下,逐漸壯大的吧?


    韓青雲把剩下的那個餅子給了馬超,然後跟呂彥彥坐到馬車裏。


    吩咐了馬超先迴南城,韓青雲就像失去了所有力氣一樣,抱緊了呂彥彥。


    過了好一會兒,韓青雲才用輕的隻有兩個人才能聽到的聲音說:“以前的霖王,真是讓人心向往之。能讓那麽多人記住他的恩情,他到底是真的大善,還是太會偽裝?”


    “君子論跡不論心。霖王數次不顧生死,不計得失,為百姓撐起一片天,這是大善。但他以往再多的善,也沒法消除他殺了十萬百姓的惡。若是在戰場上了殺了那麽多人,我隻會敬他英勇無敵,可他殺的是自己的百姓……”


    呂彥彥也有點說不下去了,從洛城城門口到今天所見所聞,霖王從一個十惡不赦的戰犯頭子,變成一個曾經行過大善極得人心的戰犯頭子。


    “那本書裏,霖王是什麽結局?”那本書,韓青雲也看了,可他還是想再問一遍。


    “霖王大軍打至洛城,眼看就要奪下洛城城門時,北戎和燕國連同死灰複燃的一支羌族部落,聯手破了薊陽防線,不少薊陽人被殺。


    霖王得到消息時,不顧手下人的勸阻,執意返迴薊陽。一路疾馳,身心俱疲的霖王大軍,與三國聯軍打的很是慘烈。霖王身負重傷,仍堅持帶傷作戰,被他的兩個兒子打暈,帶了迴去。


    李繼仁跟前來和談的韓西顧,用所有軍隊退迴薊陽的條件,換神醫葉迦南為霖王治病。


    之後李繼仁和弟弟李繼信,分別帶人打到燕國和北戎的皇宮,殺了兩國皇室全部的人,將北戎、燕國和被嚇破了膽的羌族,全部歸入薊陽版圖,建立了北薊國。


    書裏麵,並沒有寫霖王到底結局如何,但北薊國第一任皇帝是李繼仁,想來霖王應該是沒了。”


    呂彥彥說到最後一句話,聲音有些顫抖,那個戰犯頭子,最終還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子民,沒了。


    這些內容,韓青雲都記得。


    隻是,他想再聽一遍。


    可聽完,韓青雲心裏更堵了。


    書裏的霖王,比這一世罪孽更深重,梧平縣被屠了三十萬人。


    但隻要想到他最後死了,韓青雲卻一點都不覺得痛快,隻覺得心中又酸又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全家穿書,崩劇情不崩人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薔薇倚香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薔薇倚香雪並收藏全家穿書,崩劇情不崩人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