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第二的五嶽書院,和排名第三的齊魯書院,分別位於城西和城北.


    兩家書院在排名上,纏纏綿綿百餘年。


    五嶽書院和齊魯書院,規模相同、師資力量相當。


    就連招收的學子,都以應天書院不收,但資質不錯的官家子弟,以及落魄貴族子弟為主。


    每年學院大比後,這兩家書院再從普通學院裏,挖走一些比較優秀的寒門學子。


    兩家書院在科舉考試中,表現相當,雖比不上應天書院,卻比其他書院要好的多。


    兩年前學院大比中,五嶽書院有一個寒門子弟獲得大比第二名,壓了齊魯書院一頭。


    那一年的評比,五嶽書院排名第二,齊魯書院屈居第三。


    排名第四的南城學院,位於城南,是整個洛城內,學生最多的一家學院。


    它建院不足六十年,卻在近些年的排名中後來居上。


    南城學院是永樂帝登基那一年,令禮部協同國子監,創建的一家專門麵向普通百姓的平民學院。


    因為束修費低,又沒有階級門檻,很受寒門子弟的歡迎。


    作為寒門學子進階的主要渠道,學院的學習以科考為主。


    學子基本功紮實,近些年科舉成績相當不錯。


    但在學院大比中,沒有太多出彩的人物。


    排名第五的學儒書院,位於城西。


    它的學子,全部是以謝、齊、陳、柳、宋五大世家為首的世家子弟。


    與南城書院相反,學儒書院不太看重科舉,對學子的培養,偏向君子六藝,即禮、樂、射、禦、書、數。


    不看重科舉,不代表科舉成績不好。


    學儒書院的學子,都是世家貴族子弟,在學識天資上就比普通人強,這些年出過不少舉人、進士。


    不過相比科舉,學院大比中的成績,才是學儒書院能位居第五的重要原因。


    每年學院大比,學儒書院必有斬獲,有時甚至能壓應天書院一頭。


    排名第六、七、八的青蓮書院、華庭書院、向陽書院,在排名上也是你追我趕、你上我下。


    青蓮書院位於城西,其他兩家書院都在城南。


    這三家書院都是建院將近兩百年的老牌書院,在招生上沒有特別的傾向性。


    有官家子,有世家旁支子弟,有寒門子弟,也有富商豪紳之子……


    排名第九的豐源書院,位於城東,是近些年異軍突起的一個學院。


    裏麵的學子都是商人子弟,束修極高。


    書院的住宿條件和夥食,都是除了應天書院以外最好的。


    豐源書院招的夫子,有致仕的進士,有天分不錯的舉人,甚至還有幾名文壇大儒坐鎮。


    豐源書院的學生在科舉考試中,表現不算出色。


    但他們的夫子,卻有不少中了進士。


    這些人也是豐源書院的一大人脈。


    排名第十的紫薇書院,是洛城唯一一家女子書院。


    女子不能參加科考,就連學院大比,以前也是不參加的。


    紫薇書院的學生不限家世、不限身份,上至公主、下至寒門女,所有七至二十歲的女子,都可報名。


    通過入學考試,就能進入紫薇學院。


    但書院的考核標準也是十分嚴格,且有人數限製。


    書院分設初級班、中級班和高級班。


    每個班級又按年齡、能力以及主學技能,分為八個小班,每小班隻招二十五人。


    紫薇學院除了教授基礎的經史子集外,更傾向琴棋書畫和騎射,以及算學、調香和刺繡等,注重的是女子個人能力的培養。


    無論是世家貴女,還是普通百姓女子,均以能考入紫薇書院為榮。


    從紫薇學院畢業的女子,嫁人都能有更多的選擇。


    成績優異的女子,也有留在書院當夫子的。


    曆代皇帝都很禮重紫薇學院,每位公主都會送到紫薇學院,就讀一至三年。


    這一任的紫薇書院山長宋明芝,與阮太後的交情匪淺,與前幾年逝世的齊貴妃更是閨中密友。


    宋山長出身五大世家之一的宋家,少女時期就是名動京城的第一才女。


    她一心向學,終身未曾嫁人。


    當今皇後阮心雨,就是宋山長的得意門生,也是紫薇學院那一屆學生的佼佼者。


    紫薇書院早些年,並不參與學院大比,導致很多人都認為,紫薇書院是因為是女子學院才忝居第十。


    宋山長接手紫薇書院後,紫薇書院後才開始參加大比。


    成績不算特別好,但卻一年比一年好。


    聽到這裏,韓青雲和呂彥彥都是眼前一亮。


    韓懷瑜聰慧不輸韓懷瑾,兩人也不舍得她明珠蒙塵。


    若能進入紫薇書院,以後韓懷瑜的眼界要開闊的多。


    而且韓懷瑜八月份就滿七歲了,紫薇學院招生也是八月下旬開始,倒也趕得上。


    不僅是韓懷瑜,以後的韓懷希也是要往紫薇書院送的。


    所以兩人對紫薇學院的細節就打聽的多一點。


    前三名應天書院、五嶽書院和齊魯書院地位堅不可摧。


    就算排名有變化,也隻是五嶽書院和齊魯書院的二三之爭。


    第十名紫薇書院因地位特殊,既不會往前排,也不會落於十名之外。


    所以其他書院能爭的,就是是第四到第九名的排名。


    如聚賢書院、修遠書院、香茗書院等等,都曾多次入選過前十書院。


    掌櫃的看出韓青雲是讀書人,所以介紹的還挺詳細。


    韓青雲鄭重謝過他後,就離開了。


    韓青雲一家走出錦繡酒樓,就商量起剛才打聽到的那幾家書院。


    目前來看,最適合韓懷瑾的,就是南城書院。


    華庭書院、向陽書院也行。


    青蓮書院位於城西,距離太遠,暫時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內。


    韓懷瑾個人的意見,也是更傾向於南城書院。


    韓懷瑾比韓青雲和呂彥彥考慮的更多。


    除了夫子的學識外,他還要考慮束修問題,他們家可沒多少錢了。


    既然這邊有女子學院,那必然要送懷瑜去的。


    南城書院束修費最低,他也能為家裏省點錢……


    呂彥彥有些可惜,原文中並沒有太多有關學院學風的描述。


    書中,韓青山一家進城後,憑借林平遠的信物,送了韓西顧和韓北望去了青蓮學院。


    書中有關學院的描述,大多圍繞青蓮學院。


    關於書院排名,書中也隻提到青蓮學院後來超過學儒書院,卻還是被南城書院穩壓一頭。


    那就是說,南城書院還是很不錯的。


    打定好主意,一家人便開始考察南城書院、華庭書院、向陽書院的環境和學風。


    按照三家書院的位置,一路行過去。


    這些書院也都有報名接待處。


    不過女眷不好進入,韓青雲便帶著韓懷瑾進去詢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全家穿書,崩劇情不崩人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薔薇倚香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薔薇倚香雪並收藏全家穿書,崩劇情不崩人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