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做好隨時逃跑的準備
全家穿書,崩劇情不崩人設 作者:薔薇倚香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呂有田把自己知道的情況說了出來,看著韓青雲,他不清楚韓青雲為什麽會提起霖王。
韓青雲自己了解的情況,也跟嶽父說的差不多。
霖王是大裕國的保護神,是天下士子心中最好的皇位繼承人,就連韓青雲原身都對霖王十分崇拜。
韓青雲曾經問過呂彥彥,種種跡象都表明,先皇屬意的繼承人就是霖王,可為什麽最終卻傳位給聲名不顯的安王。
可惜原小說並未提到這一點,他們也不知道這其中是否有什麽隱情。
“昨日我在縣裏,聽到幾個乞丐說,安陵府那邊似乎來了很多薊陽人,而且他們都往咱們梧平縣的方向來。”
“我就去見了一個同窗,剛好他家在安陵府的一個掌櫃傳了消息過來,也提到這件事。”
“我同窗還說這些薊陽人很像士兵,各個都有功夫在身上。他們家已經另外派人去打探消息了,過幾天應該就會有確切的消息。”
呂富貴常年在外,對這種事十分敏感。
他忍不住問道:“你是說薊陽那邊的士兵正往梧平縣趕來?可他們來梧平縣做什麽?”
“據說平遙府和安陵府的知府,都與霖王關係匪淺,可咱們上陽府陳知府,卻是陳太後的庶弟。我隻怕霖王惱恨皇上,遷怒上陽府。咱們梧平縣緊挨著安陵府,一旦有兵禍,梧平縣首當其衝……”
陳太後便是昭文帝的母親陳欣榮,是聖母皇太後。母後皇太後則是惠仁帝的正宮皇後阮清瑤。
呂有田的雙手微微顫抖,二十年前呂家遭遇災難的陰影再次籠上心頭,梧平縣是不是即將迎來一場大變故?
“青雲,那你可知那些薊陽士兵有多少?他們大概什麽時候會到梧平縣?”
“還不是很清楚。隻聽說他們三五人一隊,隊伍極長。若是我猜測不錯,他們應當會在安陵府邊界集合。爹,無論是不是,我們都要按最壞的情況打算。”
呂有田麵色凝重:“那你準備怎麽辦?如果他們真的要攻打梧平縣,咱們梧平縣可抵擋不了。隻怕到時候,咱們家這些人要被抓壯丁。”
“爹,薊陽這幾年連逢天災,百姓食不果腹,萬一霖王放那些災民進來,就不僅僅是抓壯丁的事情了,咱們得做好隨時逃跑的準備。”
呂彥彥想盡快說服娘家人,她這兩天都在忙著做逃難路上吃的幹糧,得讓娘家這邊也盡快動起來。
一聽災民兩個字,呂有田的臉色更難看了。
他望向呂富貴:“你妹妹說的有道理,咱們家得盡快歸攏一下東西,如果咱們猜錯了,也不過是損失一些財物。”
呂富貴沉重地點了點頭,對呂彥彥說:“我明日就安排人到你家收糧食去。”
呂彥彥趁機說了跟韓青山一家重新分家的事情,呂家人都有些不敢置信,往日他們也沒少勸過陳氏和呂彥彥,如今她們能想通就好。
雖然說萬一真逃荒了,這些土地也帶不走,但畢竟是還沒有確定的事情,韓青雲能這麽分,也算十分仁義了。
呂彥彥仿照前世方便麵的做法,做了一種幹吃麵。
雖然口感不如現代的方便麵,但隨時可以吃,也可以用開水衝泡吃,不占地方還耐壓不易碎,也不容易變質。
她把做法告訴秦玉如,讓她也提前準備一些,秦玉如聽得連連點頭,兩人又想了一些其他容易攜帶的吃食。
韓青雲與呂富貴兩人討論逃荒路線,重點是要找水源比較多的路線。
呂有田夫妻心事重重地看著幾人,也加入了討論中……
韓家前幾天的分家文書,韓宏誌還沒有到縣衙備案。
當日韓家大房被逼著淨身出戶,他實在不忍心,就拖了幾天。
沒想到居然真的峰迴路轉,韓宏誌心裏慶幸,他果然沒看錯青雲這個孩子。
韓宏誌打發孫子二毛到韓青山家了解情況,自己則去了韓青雲家。
他聽村裏人說,這兩日陳氏性情大變,少了以前的尖酸刻薄,多了份爽利勁。
據陳氏自己說,韓懷希昏迷不醒的時候,她就發了誓,隻要小孫女能醒來,她以後就與人為善,什麽都不計較了。
這話村裏人都相信,誰不知道韓懷希是陳氏的心肝肉?
陳氏雖然性情潑辣,心腸也不好,但她卻沒有一般人重男輕女的想法,對孫子孫女都是一視同仁,各個都是她的命根子。
尤其是韓懷希,當年呂彥彥因為生的是雙胞胎,傷了身子,養了好幾年才養迴來。韓懷安由劉婆子帶著,韓懷希卻是被陳氏一手帶大的。
韓宏誌來的時候,開門的是劉婆子,韓宏誌愣了一下。
前年韓東辰娶了周桃花後,陳氏便將劉婆子送迴了呂家。看來是分家後,劉婆子又迴來了。
韓宏誌進門就看見陳氏正在喂牛,這可把韓宏誌稀奇壞了。
韓宏遠還在世時,兩家關係不錯,他經常來韓家,從來就沒見陳氏動手做過活計。
其實陳氏出身農家,父母又偏疼哥哥弟弟,出嫁前她就是幹活的一把好手,甚至在嫁給韓宏遠後的前幾年,她在韓家也沒少操勞。
後來韓青雲兩三歲時,顯現出遠超常人的聰慧來,韓宏遠便將全部心思放到小兒子身上。
那個時候韓青山也已經十五六歲了,陳氏便漸漸當起了甩手掌櫃。
“村長是為了分家的事情來的吧?”看見韓宏誌,陳氏匆忙放下喂牛的食盆,洗了洗手問道。
“是啊,青雲跟我說,你們準備分給老大家四十畝地、三十兩銀、一百斤大米、五十斤麵粉,還有嫂子你剛才喂的那頭牛。”
韓宏遠聲音不怎麽大,他都擔心陳氏會不會直接給他轟出去,這種分法,二房這一家吃大虧了。
“嗯,這是我們一家商量好的結果。”
“這種分法,對你家可是不太公平啊。”
“前些年我鑽了牛角尖,虧待了青山一家。小希這一病,我算是開看了,隻要這些孩子好好的,這些身外之物都不重要。而且我家勞力少,種不了那麽多田。”
陳氏洗完手,擦了擦走了過來。
“青雲每年縣裏都有補貼,書院的收入也不低,彥彥的鋪子也能賺錢。以往,我那親家沒少勸我,經過小希這件事,我才算想通,以前讓你們見笑了。”
陳氏趁機給以後轉變人設找個理由。
韓宏誌趕緊連連擺手:“沒有,沒有,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嫂子如果確定就這樣分,我這就迴去重新寫個文書。下午我把族老們都叫來做個見證,到時候我讓三毛過來通知嫂子。”
“好,辛苦村長了。”
韓青雲自己了解的情況,也跟嶽父說的差不多。
霖王是大裕國的保護神,是天下士子心中最好的皇位繼承人,就連韓青雲原身都對霖王十分崇拜。
韓青雲曾經問過呂彥彥,種種跡象都表明,先皇屬意的繼承人就是霖王,可為什麽最終卻傳位給聲名不顯的安王。
可惜原小說並未提到這一點,他們也不知道這其中是否有什麽隱情。
“昨日我在縣裏,聽到幾個乞丐說,安陵府那邊似乎來了很多薊陽人,而且他們都往咱們梧平縣的方向來。”
“我就去見了一個同窗,剛好他家在安陵府的一個掌櫃傳了消息過來,也提到這件事。”
“我同窗還說這些薊陽人很像士兵,各個都有功夫在身上。他們家已經另外派人去打探消息了,過幾天應該就會有確切的消息。”
呂富貴常年在外,對這種事十分敏感。
他忍不住問道:“你是說薊陽那邊的士兵正往梧平縣趕來?可他們來梧平縣做什麽?”
“據說平遙府和安陵府的知府,都與霖王關係匪淺,可咱們上陽府陳知府,卻是陳太後的庶弟。我隻怕霖王惱恨皇上,遷怒上陽府。咱們梧平縣緊挨著安陵府,一旦有兵禍,梧平縣首當其衝……”
陳太後便是昭文帝的母親陳欣榮,是聖母皇太後。母後皇太後則是惠仁帝的正宮皇後阮清瑤。
呂有田的雙手微微顫抖,二十年前呂家遭遇災難的陰影再次籠上心頭,梧平縣是不是即將迎來一場大變故?
“青雲,那你可知那些薊陽士兵有多少?他們大概什麽時候會到梧平縣?”
“還不是很清楚。隻聽說他們三五人一隊,隊伍極長。若是我猜測不錯,他們應當會在安陵府邊界集合。爹,無論是不是,我們都要按最壞的情況打算。”
呂有田麵色凝重:“那你準備怎麽辦?如果他們真的要攻打梧平縣,咱們梧平縣可抵擋不了。隻怕到時候,咱們家這些人要被抓壯丁。”
“爹,薊陽這幾年連逢天災,百姓食不果腹,萬一霖王放那些災民進來,就不僅僅是抓壯丁的事情了,咱們得做好隨時逃跑的準備。”
呂彥彥想盡快說服娘家人,她這兩天都在忙著做逃難路上吃的幹糧,得讓娘家這邊也盡快動起來。
一聽災民兩個字,呂有田的臉色更難看了。
他望向呂富貴:“你妹妹說的有道理,咱們家得盡快歸攏一下東西,如果咱們猜錯了,也不過是損失一些財物。”
呂富貴沉重地點了點頭,對呂彥彥說:“我明日就安排人到你家收糧食去。”
呂彥彥趁機說了跟韓青山一家重新分家的事情,呂家人都有些不敢置信,往日他們也沒少勸過陳氏和呂彥彥,如今她們能想通就好。
雖然說萬一真逃荒了,這些土地也帶不走,但畢竟是還沒有確定的事情,韓青雲能這麽分,也算十分仁義了。
呂彥彥仿照前世方便麵的做法,做了一種幹吃麵。
雖然口感不如現代的方便麵,但隨時可以吃,也可以用開水衝泡吃,不占地方還耐壓不易碎,也不容易變質。
她把做法告訴秦玉如,讓她也提前準備一些,秦玉如聽得連連點頭,兩人又想了一些其他容易攜帶的吃食。
韓青雲與呂富貴兩人討論逃荒路線,重點是要找水源比較多的路線。
呂有田夫妻心事重重地看著幾人,也加入了討論中……
韓家前幾天的分家文書,韓宏誌還沒有到縣衙備案。
當日韓家大房被逼著淨身出戶,他實在不忍心,就拖了幾天。
沒想到居然真的峰迴路轉,韓宏誌心裏慶幸,他果然沒看錯青雲這個孩子。
韓宏誌打發孫子二毛到韓青山家了解情況,自己則去了韓青雲家。
他聽村裏人說,這兩日陳氏性情大變,少了以前的尖酸刻薄,多了份爽利勁。
據陳氏自己說,韓懷希昏迷不醒的時候,她就發了誓,隻要小孫女能醒來,她以後就與人為善,什麽都不計較了。
這話村裏人都相信,誰不知道韓懷希是陳氏的心肝肉?
陳氏雖然性情潑辣,心腸也不好,但她卻沒有一般人重男輕女的想法,對孫子孫女都是一視同仁,各個都是她的命根子。
尤其是韓懷希,當年呂彥彥因為生的是雙胞胎,傷了身子,養了好幾年才養迴來。韓懷安由劉婆子帶著,韓懷希卻是被陳氏一手帶大的。
韓宏誌來的時候,開門的是劉婆子,韓宏誌愣了一下。
前年韓東辰娶了周桃花後,陳氏便將劉婆子送迴了呂家。看來是分家後,劉婆子又迴來了。
韓宏誌進門就看見陳氏正在喂牛,這可把韓宏誌稀奇壞了。
韓宏遠還在世時,兩家關係不錯,他經常來韓家,從來就沒見陳氏動手做過活計。
其實陳氏出身農家,父母又偏疼哥哥弟弟,出嫁前她就是幹活的一把好手,甚至在嫁給韓宏遠後的前幾年,她在韓家也沒少操勞。
後來韓青雲兩三歲時,顯現出遠超常人的聰慧來,韓宏遠便將全部心思放到小兒子身上。
那個時候韓青山也已經十五六歲了,陳氏便漸漸當起了甩手掌櫃。
“村長是為了分家的事情來的吧?”看見韓宏誌,陳氏匆忙放下喂牛的食盆,洗了洗手問道。
“是啊,青雲跟我說,你們準備分給老大家四十畝地、三十兩銀、一百斤大米、五十斤麵粉,還有嫂子你剛才喂的那頭牛。”
韓宏遠聲音不怎麽大,他都擔心陳氏會不會直接給他轟出去,這種分法,二房這一家吃大虧了。
“嗯,這是我們一家商量好的結果。”
“這種分法,對你家可是不太公平啊。”
“前些年我鑽了牛角尖,虧待了青山一家。小希這一病,我算是開看了,隻要這些孩子好好的,這些身外之物都不重要。而且我家勞力少,種不了那麽多田。”
陳氏洗完手,擦了擦走了過來。
“青雲每年縣裏都有補貼,書院的收入也不低,彥彥的鋪子也能賺錢。以往,我那親家沒少勸我,經過小希這件事,我才算想通,以前讓你們見笑了。”
陳氏趁機給以後轉變人設找個理由。
韓宏誌趕緊連連擺手:“沒有,沒有,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嫂子如果確定就這樣分,我這就迴去重新寫個文書。下午我把族老們都叫來做個見證,到時候我讓三毛過來通知嫂子。”
“好,辛苦村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