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寬媽說完,自己就進了廚房裏去,把廚房角落裏的小灶給清理開來。小灶很小,隻有尺餘方寸。這個灶還是陶寬出生時候給壘起的,為的是更方便煮點粥吃,等到陶寬媽出了月子的時候,陶寬爹就想拆了去,陶寬媽看著小灶的方便便不讓陶寬爹拆去,留著有用的時候用。小灶也就被留了下來,平時也確實用不著做什麽,隻是到了過年的時候,用來煮肉或者是燉點其他東西。尤其是陶寬媽可以用來煮點水酒,其他的便無太多作用。小灶不需要有太多的柴火即刻使用,把家裏的碳塊放下去,鏟些火就可以了,最關鍵的不用老是去添柴火,放碳塊就行。陶家的碳還是有的,冬天的南方,沒有個火桶是不太容易熬過冬天的,尤其是老人和小孩,不管是陶磊還是陶寬都是坐著火桶長大的。等到陶寬稍微大點的時候,也變成了陶寬玩耍的地方,到了近些年,二個孩子都長大了,小灶更是無聲無息得在廚房的角落裏待著。小灶還有個好處,不管是煮肉還是煮粥都特別的香,比用大鍋煮粥更稠。陶寬爺爺難得喝醉了酒,也就是喝醉的次數少,白讓陶寬媽更願意去伺候。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喝醉酒也是一樣的,三天二頭的醉,不光是陶寬媽討厭,就是陶寬爺爺自己的親兒子——陶寬爹也未必願意去伺候,這是人之常情,也是人性使然。陶寬媽進到廚房裏清理小灶,小灶很容易被清理出來,有些灰燼吹就可以了,放好碳,鏟些火種下去,碳便慢慢燃著。陶寬媽找到家裏原來用來煮肉的陶罐洗幹淨,就抓了一把米,又抓了一把豇豆,放到小灶上燉著。豇豆因為是紅色,在農村裏凡是帶有紅色的都認為可以補血,以形補形的理念深深嵌入生活中去。打理好這些,陶寬媽便開始做飯了。陶寬爹迴家吃飯的機會不多,尤其是這幾年做的戶頭越來越多的時候,難得迴來一次,陶寬媽自然會多做些菜來犒勞自己的男人。要想抓住男人的心就要抓住男人的胃,在外麵吃的多了,主人家裏的菜自然比自己家裏的菜要好些,但也隻是肉或者是蛋,隻是魚吃得少些,陶寬媽決定用醃魚來招待自己的男人。陶家按理說有五個人吃飯,陶磊隻是在周末時候才能迴家,平時隻有陶寬爺爺和陶寬媽還有陶寬三個人吃飯,現在陶寬爹這個難得的客人迴家了就有四個人吃飯,現在是醉倒一個,和要急著去上晚自習的陶寬,也隻要陶寬爹和陶寬媽二個人吃飯。這樣的機會很少,給陶寬媽也有不少的期許。飯剛蒸好,陶寬心急火燎得趕了迴來,看到陶寬爹,心裏很是開心,有些日子父子倆沒有親熱了,陶磊的穩重,和陶寬的活潑自然是更喜歡陶寬些,但心裏更多的是對陶磊的器重。陶寬礙於要抓緊去學校上晚自習,也就收斂有些豪放不羈近乎有些誇張的動作,換個說法也可以說陶寬比以前要成熟穩重些,這也是學校裏壓力使然。陶寬心裏的開心並沒有太多的表現在臉上,但咧著嘴笑了讓陶寬爹感覺很暖。陶寬沒有等著陶寬媽的菜吃,而是從飯甑裏盛了碗飯,和著午飯時候的冷菜給唏哩唿嚕得吃了,吃完了和陶寬媽笑笑就出了大門去了學校,陶寬媽說讓陶寬晚上迴來再吃點飯的聲音也隻是陶寬邊走邊聽見的。陶寬走了以後,陶寬爹不止一次去陶寬爺爺房間裏看看,陶寬爺爺依舊是鼾聲均勻,陶寬爹本想責怪陶寬媽把自己從主人家裏給叫迴來,但想著陶寬媽是女人,碰到這樣的事,還是不多,加上陶寬爺爺畢竟是自己的公公,讓自己迴家來伺候也不無道理,隻是陶寬爺爺喝醉的程度倒是陶寬媽沒有想到的事。陶寬爹對陶寬媽在家裏所能做到的還是很滿意的,更沒有那種女人頭發長見識短的輕視。陶寬媽一麵做菜一麵還得不時去攪動下陶罐的粥,米還要好些,但豇豆卻是有些難煮,期間還得注意著粥湯滿出來澆滅了碳火。陶寬爹並沒有喝陶寬媽坐著談話,還得去後麵的柴火間把其他人帶來的散活給做好來,難得一次迴家盡量得早點做好,讓人家拿迴去,也是為了大晚上的還在做些散活。慢慢得,陶罐裏就有香氣飄出,尤其沒有經過做飯的米香更是有些讓人開心。陶寬媽不久就做好了二人的飯菜,菜除了平時家裏的蔬菜,加了個醃魚。魚也是去年要醃製好的,和醃肉一樣,有著別樣風味,看著黃色容易還有些暗紅色,醃好的魚塊很幹,放到辣椒油裏浸著,可以保存很久,家裏來客人了,隨便夾幾塊出來,然而有能吃到陶家醃魚的客人不多,像陶寬爹這樣的“客人”更是難得。夜不經意得來到銀井灣,陶寬爹在後麵做著散活的時候,天色也就慢慢暗了下來,期間還有幾次去了陶寬爺爺的房間,看著自己的爹平靜得睡著,心裏也就放下心來,更沒有了在主人家裏聽到寄來口信的慌亂。看著天色暗了,事也做不了了,還得去自己爹房間去看看,幹脆停下手裏的活,走到廳堂裏,陶寬媽依然把煤油燈給點了起來。有了煤油燈的光,廳堂裏變得亮堂,陶寬爹也聞到魚香。在主人家裏做手藝,吃得多也就是肉和蛋,但魚也有得吃,隻不過是那種小河魚,或者是煎或者是煮,像自己家裏這樣的醃魚很少,主要是這麽大的魚很難得買到,即使是買來了過了一個年也剩不了幾塊了,輪不到自己做手藝的人去吃。陶寬爹還是有些迷戀自己女人的手藝的,尤其是醃肉醃魚這樣的手藝,在銀井灣裏是頭一份,因為陶寬媽在娘家時候就有著別人家裏所沒有的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