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林雖然對最高權柄沒有任何的想法,但是他也知道為何自己的二哥楊素在大哥楊堅登基之後地位反而在自己之下。


    楊林心裏明白,大哥楊堅登基後,權衡朝堂勢力靠的不單是兄弟情分,更看重的是各人的功績、能力以及對皇權的忠誠度。自己常年征戰沙場,戰功赫赫,為鞏固新朝的江山立下汗馬功勞,這才得以擁有如今的地位和權勢。


    而二哥楊素,或許是在某些關鍵事務的處理上未能完全契合大哥楊堅的心意,也許是在展現自身能力和功績方麵稍有不足,未能充分獲得大哥的認可和倚重。


    楊林也曾在私下多次暗自感慨,他深知二哥楊素或許心有不甘和委屈,但這便是宮廷權力爭鬥的殘酷之處。在這波譎雲詭的朝堂之中,唯有持續展現非凡的能力,建立卓越功勳,時刻謹守為臣之道,方能獲取更高的地位和尊崇。


    不過,楊林無心卷入這些複雜的權力紛爭,他一心隻想憑借自己的武力為隋朝的繁榮安定拚殺,守護好這曆經艱辛方才建立的江山。


    楊林雖然覺得二哥可惜,但是他也羨慕自己的二哥楊素。畢竟二哥楊素家人丁興旺,父慈子孝,盡享天倫之樂。而自己這些年來征戰南北,曆經無數烽火硝煙,至今孑然一身,身邊連個貼心的親人都沒有。


    於是,楊林在軍中選取有膽識、有謀略的青年將領收為義子。他精挑細選,懷著滿心的期望與寄托,就這樣,他先後收了 12 個義子,稱他們叫做十二太保。


    這十二太保在軍中也算是能力出眾,個個有著不凡的身手和一定的軍事才能。然而,每當麵對重大戰事或艱難抉擇時,卻沒有一個人能擁有像楊林那般的雄才大略和果敢決斷。


    楊林經常為此感到歎息。他望著這些義子,心中感慨萬分:“吾征戰一生,本望他們能繼承吾之誌向,奈何竟無一人能抵得上吾之萬一。”但即便如此,楊林依舊對他們悉心教導,期望有朝一日,他們能夠真正成長為獨當一麵的將才,為隋朝的江山社稷貢獻更多的力量。


    大太保羅方,乃是一位暗器高手,尤其善使飛蝗石。他手中的飛蝗石仿佛被賦予了生命,在數十步外飛射而出,疾如流星,總能準確無誤地取敵首級。不僅如此,羅方還精通排兵布陣之道,常常能以奇妙的陣法困住敵人,讓敵軍陷入重重困境,難以脫身。


    二太保薛亮,天生力量過人,手中一對镔鐵銅錘沉重無比。當他舞動銅錘時,風聲唿嘯,虎虎生風,氣勢磅礴,有著萬夫不當之勇。在戰場上,他常常獨身一人,憑借著驚人的力量和無畏的勇氣,衝破敵方小股精銳部隊,如入無人之境。


    三太保李萬,輕功卓絕,身姿輕盈如燕。他能在屋頂、樹梢間飛速穿梭,仿若一道幻影。其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結舌,打探情報對他來說如探囊取物,來無影去無蹤,讓人難以捉摸。


    四太保李祥,擅長劍術,他的劍法淩厲多變,出劍時猶如疾風驟雨。一劍揮出,能化出數道劍影,迷惑對手的視線,令人難以分辨真假。其出劍速度更是極快,眨眼間便能連刺數劍,讓敵人防不勝防。


    五太保高明,精通水性,在水下如同蛟龍一般自在。他能在水下閉氣許久,無論是江河湖海,都無法阻擋他的行動。高明常常潛水破壞敵方船隻,或是從水下奇襲岸邊敵軍,給敵人帶來意想不到的打擊。


    六太保高亮,對機關陷阱有著極為深入的研究和了解。他能夠在短時間內設置出精巧致命的陷阱,讓敵人在不經意間陷入絕境。同時,高亮還能迅速破解敵方機關,為楊林的作戰行動掃除障礙,常常在關鍵時刻發揮重要作用。


    七太保蘇成,臂力驚人,手中一根混鐵長槍被他使得出神入化。當他舞動長槍時,能將長槍舞成鐵桶一般,潑水不進,密不透風。蘇成不僅能挑飛多人,還能在混亂的戰場中精準地刺擊遠處目標,殺敵於瞬間。


    八太保蘇鳳,擅長騎射之術。他可以在飛馳的馬背上左右開弓,箭無虛發。無論是百步外的移動靶,還是戰場上快速移動的敵人,都難以逃脫他的箭鋒。而且,蘇鳳還能夠指揮騎兵進行奔襲作戰,帶領騎兵部隊如疾風般衝擊敵軍。


    九太保黃昆,長期研習硬氣功,練就了一身刀槍不入的本領。在戰場上,他可赤手空拳與持刀槍者對抗,毫不畏懼。近身搏鬥時,憑借著堅硬的體魄和強勁的拳腳,克敵製勝,讓敵人望而生畏。


    十太保曹林,善於馴獸之術。他能驅使虎豹等猛獸作戰,在戰場上放出這些猛獸,可瞬間衝亂敵方陣型,令敵軍聞風喪膽,士氣大挫。


    十一太保丁良,智謀超群,熟讀兵書戰策。在戰前,他總能冷靜地分析敵我形勢,為楊林製定出精妙的戰略戰術,如同軍師一般運籌帷幄,決勝千裏之外。


    十二太保馬展,擅長使鞭。他手中的一條烏龍鞭在其手中猶如靈動的毒蛇,鞭梢可精準地擊中敵人要害。而且,馬展還能以鞭纏住敵方兵器,順勢奪之,讓敵人失去武器,陷入被動。


    這十二太保,各有所長,在楊林的麾下,為隋朝的征戰立下了赫赫戰功。


    此時楊林楊堅雖然想一統天下,但是麵臨的局勢卻極為嚴峻。北方的羅藝兵多將廣,其麾下將士英勇善戰,訓練有素,且占據著有利的地形,易守難攻。而突厥更是勢力龐大,他們的騎兵如風一般迅速,戰鬥力極強,常常侵擾邊境,給隋朝帶來巨大的威脅。新生的隋朝在麵對如此強大的對手時,確實顯得力不從心,難以與之正麵抗衡。


    南方的南陳也不容小覷,那裏有許多知名大將,他們威名遠揚,軍事才能出眾。況且還有長江天險作為天然屏障,南陳憑借此優勢,防守嚴密。而大隋朝剛剛建立,根基尚未穩固,國力尚在恢複之中。


    在這種情況下,大隋朝仿佛夾在中間,左右為難。楊堅和楊林在朝堂上日夜商議對策,眉頭緊鎖,憂心忡忡。他們深知,若要實現一統天下的大業,必須要謹慎行事,步步為營,尋找破局的關鍵。但眼前的重重困難,讓他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


    就在楊堅困惑之際,突然傳來了好消息。那北齊餘孽高寶寧和北平王羅藝之間居然發生了衝突,雙方在遼東邊境一帶打得不可開交。


    楊堅聽到這個消息,原本緊鎖的眉頭瞬間舒展了幾分,眼中閃過一絲驚喜和決然。他立刻召集大臣們商議對策,在朝堂之上,楊堅激動地說道:“此乃天賜良機!高寶寧和羅藝相互爭鬥,正是我朝破敵的絕佳時機。”


    楊堅深知,北方契丹族一直是隋朝的盟友。他迅速派出使者,與契丹族首領緊急會麵,共商大計。在營帳中,楊堅的使者言辭懇切:“如今高寶寧與羅藝內鬥,我朝欲與貴部攜手,一同破敵,事成之後,定有厚報。”契丹族首領聽聞,當即表示願意全力相助。


    於是,楊堅調兵遣將,準備趁著敵人內亂之際,給予致命一擊。隋朝的大軍在邊境集結,旌旗蔽日,士氣高昂。將領們摩拳擦掌,隻待楊堅一聲令下,便要衝鋒陷陣,為國家開疆拓土。


    整個隋朝都沉浸在緊張而又期待的氛圍中,所有人都知道,這是一場關鍵的戰役,關乎著國家的未來和命運。


    隋文帝楊堅繼續讓自己的弟弟鐵肩靠山王楊林掛帥出征。楊林接到命令,神情肅穆,目光堅定,深知此次出征責任重大。


    楊林點齊了韓擒虎、賀若弼、邱瑞、魚俱羅等將領隨自己一同出征。這些將領個個威風凜凜,英姿颯爽,皆是久經沙場、能征善戰之輩。他們齊聚營帳,聽候楊林調遣,眼神中充滿了對勝利的渴望。


    不僅如此,楊林還帶著十二太保,外加孫世龍、孫世虎。這十四位猛將個個精神抖擻,誌在必得。十二太保本就英勇非凡,再加上孫世龍、孫世虎,更是如虎添翼。


    同時,邊境的左天成也接到指令,率領所部兵馬加入了這支大軍。


    就這樣,楊林率領著包括他們在內的 30 萬大軍浩浩蕩蕩地出發了。一路上,旌旗飄揚,軍容嚴整。他們朝著燕山遼東一帶行進,步伐堅定有力。


    然而,他們深知,此行要麵對的不僅僅是羅藝和高寶寧,還有那強大且兇悍的突厥。但隋朝將士們毫無畏懼,心中懷著保家衛國、開疆拓土的信念,義無反顧地奔赴戰場。


    話說這羅藝和高寶寧為何決裂?原來是這高寶寧身為北齊皇族後裔,心中始終懷揣著複國的強烈願望。一日,高寶寧親自來到羅藝營帳,神色嚴肅且高傲地說道:“羅藝,你當知曉,北齊乃我皇族正統,如今我要重振北齊雄風,你需立刻廢除自己北平王的名號,重新迴歸北齊的統治,繼續臣服於北齊,為複興大業貢獻力量。”


    羅藝聽聞,不禁仰頭大笑,隨後輕蔑地迴應道:“高寶寧,你莫要癡人說夢!如今北齊已亡,我羅藝自擁兵眾,在這北平之地苦心經營多年,有了如今的地位和實力,憑什麽要放棄這一切去服從那早已消逝的北齊?”


    高寶寧怒目圓睜,指著羅藝斥責道:“羅藝,你如此不識時務,違背祖訓,必遭天譴!”


    羅藝亦是毫不退縮,大聲迴道:“哼!你高寶寧不過是抱著過去的榮光不放,妄圖恢複那不可能重來的輝煌,簡直是異想天開!”


    一來二去,雙方各不相讓,矛盾愈發尖銳。高寶寧滿心認為羅藝是個不忠不義、不識大體之人,怒喝道:“羅藝,你這不知好歹的家夥,定將為你的狂妄付出代價!”羅藝則覺得高寶寧冥頑不靈,迴擊道:“有本事你就來試試,看我羅藝可會怕了你!”兩人互不相容,言辭激烈,最終兵戎相見,就在邊境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大戰。


    戰場上,硝煙彌漫,殺聲震天。高寶寧揮舞著手中的長劍,嘶喊著:“將士們,為了北齊的榮耀,衝啊!”羅藝也高舉戰刀,怒吼著:“兒郎們,隨我殺退敵軍,保衛我們的家園!”雙方的將士們都為了各自主公的意誌而拚死搏殺,一時間血流成河,屍橫遍野。這場大戰不僅讓雙方損失慘重,也給邊境地區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和混亂。


    而高寶寧如此針對羅藝,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北方的高句麗侵擾高寶寧。


    高寶寧為此焦頭爛額,他憤怒地對著部下吼道:“這高句麗如同惡狼一般,不斷地騷擾我們的邊境,掠奪我們的財物,簡直欺人太甚!”


    他深知自己的力量難以同時應對高句麗的侵擾和羅藝的不服從。在他看來,若能讓羅藝乖乖就範,服從於他,那麽整合兩人的兵力,或許還有抵禦高句麗的可能。


    “羅藝這家夥,若是能與我同心協力,何愁不能擊退高句麗!”高寶寧滿心憤懣地自言自語。然而,羅藝的強硬態度讓他的希望落空,這使得高寶寧更加急切地想要逼迫羅藝屈服。


    他在營帳中來迴踱步,焦慮地思索著對策:“必須讓羅藝明白,此刻唯有團結一致,才有生存的希望。可他卻如此固執,真是可惡至極!”


    就這樣,在高句麗的威脅和內心的急切驅使下,高寶寧對羅藝的逼迫愈發緊迫,最終導致雙方矛盾激化,大戰一觸即發。


    當年,高寶寧勤王鄴城,那一戰打得極為慘烈,最終丟失了自己的大半軍隊。戰後,高寶寧望著殘兵敗將,滿心愁苦,無奈地長歎道:“此番損失慘重,我軍實力大減啊!”


    他自知自己兵少將微,難以抵禦外敵。而此時,高句麗趁勢而起,基本上侵占了高寶寧在遼東一帶的領土。高寶寧陷入了極度的困境之中。


    於是,高寶寧把主意打到了羅藝身上,他派人找到羅藝,強硬地要求道:“羅藝,如今我處境艱難,你需劃出一片疆土來留給我高寶寧,以供我休養生息,重振旗鼓。”


    羅藝聽聞,當場怒目而斥:“簡直是荒謬!臥榻之處豈容他人酣睡?我羅藝的疆土,皆是我與將士們拚死拚活掙來的,憑什麽要分給你?”


    高寶寧的使者不甘示弱,迴道:“羅將軍,如今高將軍也是走投無路,您若不施以援手,日後唇亡齒寒,對您也未必是好事。”


    羅藝大手一揮,決然道:“休要多言,我羅藝絕不會服從這無理要求,迴去告訴高寶寧,讓他死了這條心!”


    使者無奈,隻得悻悻而歸,將羅藝的話轉告給高寶寧。高寶寧聞之,更是怒火中燒,自此與羅藝的矛盾愈發不可調和。


    楊林大軍浩浩蕩蕩地出發。一路上,軍威浩蕩,士氣高昂。楊林騎在高頭大馬上,英姿颯爽,目光堅定地望著前方。


    楊林聽到這高寶寧如今已經式微,不禁大笑著對身邊的韓擒虎、賀若弼說道:“哈哈哈哈,二位將軍,如今這高寶寧已然威風不再,正是我軍破敵的大好時機。”韓擒虎和賀若弼聞言,連忙湊近傾聽。


    楊林接著說道:“如果要掃北,那麽我們首先就要破這高寶寧。隻要高寶寧一破,那羅藝和突厥就不能夠相顧,隻能各自為政。屆時,我們便可各個擊破。”他眼神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手中的馬鞭一揮,繼續道:“羅藝雖兵強馬壯,但失去了高寶寧的唿應,必然心生忌憚。我們先拿羅藝,憑借我軍的勇猛和謀略,定能將其擊敗。待解決了羅藝,突厥雖悍勇,但我們以逸待勞,找準時機出擊,再打突厥,勢在必得!”


    韓擒虎拱手道:“王爺高見,末將等定當拚死效力!”賀若弼也朗聲道:“願隨王爺征戰,掃平北方,揚我大隋國威!”楊林滿意地點點頭,大軍繼續向著北方挺進,氣勢如虹。


    至此,楊林掃北,鞏固大隋江山的關鍵一仗就此拉開序幕。誰也未曾料到,這一仗居然打了長達 5 年之久。


    5 年的時光,漫長而艱辛。戰場上,烽火連天,硝煙彌漫,每日都有喊殺聲震徹雲霄。雙方的將士們在這片土地上展開了一輪又一輪的激烈交鋒,血與淚交織,生與死相伴。


    起初,隋朝大軍憑借著高昂的士氣和精密的戰略部署,取得了一些局部的勝利。然而,高寶寧、羅藝和突厥也並非等閑之輩,他們迅速調整戰術,頑強抵抗,使得戰爭陷入了膠著狀態。


    寒冬酷暑,風餐露宿,隋朝的將士們經曆了無數的艱難困苦。但楊林始終堅定信念,指揮若定,他的身影穿梭在戰場的每一個角落,激勵著士兵們奮勇殺敵。


    5 年裏,無數家庭翹首以盼親人的歸來,無數熱血男兒馬革裹屍。但正是這漫長而殘酷的戰爭,鑄就了隋朝將士們的鋼鐵意誌,也為大隋江山的鞏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唐演義群英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離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離耳並收藏隋唐演義群英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