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林他們捉了高弘德,將其帶入營帳之中。
營帳內燈火搖曳,氣氛凝重。
楊林看著一臉倔強、緊抿雙唇的高弘德,語重心長地勸道:“高弘德啊,你且聽我一言。如今這齊國無德,君主昏庸無能,沉迷酒色,不理朝政,致使奸佞當道,朝綱混亂,天下大亂,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苦不堪言。你雖然姓高,貴為皇族,心懷壯誌,想要力挽狂瀾。但僅憑你一人之力,猶如以卵擊石,又怎能拯救這即將傾倒崩塌的大廈?”
楊林頓了頓,輕歎了一口氣,繼續說道:“如今大隋周當興,這是順應天意,合乎民心之舉。我大周之主雄才大略,誌在結束這長久的亂世,讓天下重歸太平,讓百姓安居樂業。你們何不上順天意,下應民心,降我大周?以你的才能和英勇,若能真心歸降,封侯拜帥不在話下。你將有廣闊的天地施展抱負,將來必能成就一番驚天動地的大業,名垂青史,受萬民敬仰。如此機遇,難道你要輕易舍棄嗎?”
高弘德聽了,把頭扭向一邊,冷哼一聲說道:“要我投降,絕無可能!我高氏一族,世代忠良,寧死不屈!我高弘德就算是死,也絕不會背叛齊國,向你們低頭!”
楊林微微皺眉,神色間流露出一絲惋惜,說道:“你這又是何苦?莫要因一時意氣,頑固不化,誤了自己的大好前程。你若執意抵抗,這洪州城一旦被攻破,城中百姓必將遭受戰火屠戮,生靈塗炭。你如此執著,難道就忍心看著他們因你的決定而遭殃,辜負了城中百姓對你的期望嗎?”
高弘德挺直了脊梁,昂著頭大聲道:“我乃敗軍之將,無話可說。大丈夫生而何歡,死而何懼!今日既已落入你手,要殺要剮,悉聽尊便。我高弘德絕不會為了偷生而降,殺剮存留隨便你了。”他的目光堅定而決絕,毫無懼色,仿佛已將生死置之度外。
這楊林看高弘德如此固執,心中不禁暗自歎氣。他站在營帳中,雙手背在身後,來迴踱步,眉頭緊鎖,沉思良久。周圍的將領們都靜靜地看著他,等待著他的決定。
最終,楊林停下腳步,目光堅定地說道:“此人雖固執,但也是條有骨氣的漢子。罷了,放他迴去吧。”於是,楊林下令將高弘德放了。
高弘德獲釋後,帶著滿心的疑惑和不解,匆匆迴到了洪州城內。他一邊快馬加鞭,一邊嘴裏還喃喃自語:“這楊林為何會放了我?難道有什麽陰謀?”
一進城,他驚訝地發現,北周軍隊竟秋毫無犯。街道上,百姓們照常忙碌著自己的生活,有的在叫賣著自家的商品,有的在與鄰裏閑聊,孩童們在街頭嬉戲玩耍。店鋪照常營業,老板們熱情地招唿著客人,沒有絲毫戰亂後的混亂與恐慌。
高弘德勒住韁繩,放慢了速度,他瞪大了眼睛,仔細觀察著周圍的一切。他看到北周士兵們紀律嚴明,整齊地駐紮在規定的區域內,沒有騷擾百姓,也沒有搶奪財物。
高弘德心中不禁泛起了一絲波瀾,他自言自語道:“我原以為北周軍隊會在城中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卻沒想到竟是這般景象。難道是我一直以來都錯看了他們?”這讓他對北周軍隊,乃至對楊林的看法,有了些許的改變。
高弘德內心深有感觸,他緩緩下馬,在城中漫無目的地走著。看著眼前這井然有序的景象,心中思緒萬千。
他暗自思忖道:“我一直以為北周軍隊皆是殘暴之徒,所到之處必然生靈塗炭。如今看來,是我太過狹隘和固執了。”
他迴想起與楊林的交鋒,以及楊林對他說的那些話,不禁陷入沉思:“或許,他們所追求的,真的是結束這亂世,給百姓一個安寧。可我身為北齊之人,又怎能輕易背叛......”
高弘德糾結不已,心中仿佛有兩個聲音在不斷爭鬥。一個聲音說:“順應大勢,為百姓謀福祉,才是真正的大義。”另一個聲音則喊道:“家族的榮譽,忠誠的信念,不可輕易拋棄。”
他長歎一口氣,抬頭望著天空,喃喃自語:“這世道,究竟該如何抉擇,才能無愧於心?”
此時魚俱羅悄然出現在了他的身邊,隻見他手上綁著厚厚的紗布,那白色的紗布上還隱隱有著血跡滲透出來,觸目驚心,正是之前被高弘德在激戰中刺傷的。
魚俱羅看著一臉沉思、雙眉緊蹙的高弘德,率先打破了沉默,聲音溫和地說道:“少將軍,別來無恙啊。”
高弘德猛地迴過神來,目光落在魚俱羅受傷的手上,眼神中瞬間閃過一絲愧疚,趕忙說道:“魚將軍,是我衝動了,當時一心隻想取勝,竟失手傷了你,實在抱歉。我......我實在不該。”
魚俱羅輕輕擺了擺手,臉上依然帶著寬慰的微笑,說道:“少將軍,莫要如此說。戰場上刀劍無眼,局勢瞬息萬變,受傷在所難免,這算不得什麽。少將軍,我瞧你這眉頭緊鎖,目光遊離,你看起來心事重重,可是在為城中的局勢擔憂?”
高弘德長歎一口氣,沉重地說道:“魚將軍,今日所見所聞,讓我心中甚是困惑。這北周軍隊紀律嚴明,秋毫無犯,與我想象中的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的形象大不相同。我本以為他們進城後會大肆破壞,卻沒想到竟是這般景象。”
魚俱羅微微頷首,目光深邃而悠遠,緩緩說道:“少將軍,其實戰爭從來都不是百姓所願,他們渴望的不過是安寧的生活,能吃飽穿暖,家人團聚。若能早日結束這亂世,讓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又何必執著於陣營之分呢?這天下,無論誰主沉浮,若能讓蒼生有福,便是正道。”
高弘德皺起眉頭,陷入了更深的思考之中,嘴裏喃喃自語:“難道真的是我一直以來都錯了?可家族的榮譽,忠誠的信念......”他的內心猶如一團亂麻,糾結萬分,不知該如何是好。
魚俱羅接著說道:“我來傳達楊先鋒的話,楊先鋒說,你若是想走,自便。他還說,若你願意留下來好好思量一番,他也歡迎。少將軍,你意下如何?”
高弘德聽聞,臉上露出一絲驚訝,他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說道:“楊林他......竟這般說?”
魚俱羅鄭重地點了點頭,說道:“少將軍,楊先鋒實乃心胸寬廣之人。他深知你乃忠義之士,不願強迫於你。”
高弘德緊鎖眉頭,在原地來迴踱步,心中糾結萬分。他思索著:“走?還是留?走,或許能保一時之自由,但這亂世之中,又能走到何處?留,難道要背叛自己的家族和國家?想起那冤死的叔叔加師父,蘭陵王高長恭,一生忠勇,卻落得如此下場。這北齊,真的值得我以死相護嗎?”
他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出過往的種種,百姓的苦難,戰爭的殘酷,還有那無法改變的朝局腐敗。
高弘德停下腳步,抬頭望向天空,長歎一口氣說道:“也許,這是天意。這北齊,已無希望。我不能再讓百姓受苦,不能讓更多的人像叔叔那樣冤死。”
魚俱羅眼中閃過一絲欣慰,說道:“少將軍能如此想,實乃百姓之福。”
高弘德深吸一口氣,堅定地說:“我決定,順應天意,留下來。”
魚俱羅臉上露出喜色,興奮地說道:“少將軍能有此決定,實乃明智之舉。相信楊先鋒得知,也定會歡喜萬分。”
高弘德微微頷首,神情卻依然帶著幾分凝重,眉頭緊鎖,緩緩說道:“隻是,我這心中仍有諸多顧慮。雖決定順應天意,但要真正放下過往的一切,又談何容易。那畢竟是生我養我的北齊,還有我家族的榮辱……”
魚俱羅拍了拍高弘德的肩膀,目光誠摯,寬慰道:“少將軍不必過於憂心,萬事開頭難。隻要您一心為了天下蒼生,心懷大義,日後定能有所作為,成就一番功業。”
高弘德沉思片刻,眼神中透著些許迷茫,說道:“但願如此吧。隻是不知楊林先鋒會如何安排我,又是否真能信任於我。畢竟我曾是他的敵手。”
魚俱羅笑道:“少將軍多慮了,楊先鋒向來愛才惜才,胸懷寬廣。隻要你真心歸降,不再生二心,他必不會虧待於你。”
此時,一名士兵匆匆跑來,神色匆匆,行禮說道:“魚將軍,楊先鋒請高弘德將軍前去營帳一敘。”
高弘德深吸一口氣,整了整衣衫,努力平複著內心的忐忑,說道:“既如此,那便去吧。”
二人隨著士兵來到營帳前,高弘德的心情愈發忐忑,心跳如鼓,暗自思忖著:“不知這一去,等待我的究竟是什麽。”
進入營帳,楊林正坐在案前,麵帶微笑看著他,眼中滿是期待。
楊林說道:“高將軍,聽聞你願留下來,本先鋒甚是高興。我相信你的才能定能為我大周增添一份力量。”
高弘德抱拳道:“楊先鋒大量,弘德願在帳下效力,隻是還望楊先鋒日後多多提點。我定當竭盡全力,不負先鋒所望。”
楊林大笑道:“好!好!今後你我共同為這天下太平而戰!我大周定能開創一番盛世。”
從此,高弘德在楊林麾下,開啟了新的征程。楊林安排高弘德繼續駐守洪州城。
楊林看著高弘德,認真說道:“高將軍,這洪州城就交由你駐守。你可要用心經營,切不可疏忽大意。如今局勢未穩,城中百姓的安危皆係於你身。”
高弘德鄭重應道:“楊先鋒放心,弘德定當盡心盡力,保洪州城一方平安。定會整頓軍紀,安撫百姓,讓洪州城成為大周的堅固堡壘。”
楊林滿意地點點頭,說道:“甚好!若遇難題,及時來報。我自會全力支持你。”
楊林平定了洪州城,稍作休整便繼續向北進發。他身騎駿馬,英姿颯爽,率領著士氣高昂的大軍,一路旌旗飄揚,馬蹄聲震。那飄揚的旌旗在風中烈烈作響,仿佛在訴說著大軍的壯誌豪情。
此時北周三路大軍勢如破竹,猶如三把利劍直插北齊腹地。他們所到之處,北齊守軍紛紛潰敗,丟盔棄甲。北齊的城池一座座淪陷,北周的版圖不斷擴張。大軍已即將接近安陽城,勝利的曙光似乎就在眼前。
楊林在行軍途中收到楊堅和楊素的書信,那信被加急送達,送信的士兵一路奔波,滿頭大汗。楊林接過信,感覺那信上的字跡仿佛帶著急切與期待。他小心翼翼地展開書信,隻見上麵寫道:“楊林吾弟,戰況緊急,望你火速進軍,切莫延誤戰機,一舉攻克安陽,為大周立下不世之功。”
楊林讀完書信,雙眉緊蹙,目光堅定地望向遠方,心中暗暗發誓:“定不負哥哥與楊素大人所托!”
那北齊的州府郡縣,隻要是看到楊家的三路大軍,大多不戰而降。百姓們早已厭倦了戰爭,渴望著和平與安寧。北齊的官員們也深知大勢已去,紛紛選擇投降,以保一方平安。
不消幾個月,楊林軍隊已經距離安陽城已經不遠。楊林望著不遠處的安陽城,心中湧起萬千思緒:“安陽城,便是這北齊最後的堡壘,隻要攻破此城,北周統一大業便指日可待。”
此時這亂世之下,百姓流離失所,楊林每到一處,看到的都是滿目瘡痍的景象。田間荒蕪,村莊破敗,孩童們衣不蔽體,老人眼中滿是絕望與無助。
楊林心中滿是悲憫,他下令士兵們開倉放糧,救助那些饑餓的百姓。他對著將士們說道:“我們打仗不僅是為了開疆拓土,更是為了讓百姓能過上安穩的日子。看到這些受苦的百姓,我們怎能不全力以赴,早日結束這亂世?”
百姓們對楊林的軍隊感恩戴德,紛紛傳頌著楊林的仁德。一位老者拉著楊林的手,老淚縱橫地說道:“將軍啊,您是我們的救星,願上天保佑您早日勝利,讓我們能過上太平日子。”
楊林安慰著老者:“老人家,您放心,我們一定會盡快結束這場戰亂,讓大家都能迴家,重建家園。”
在這亂世中,楊林的軍隊成為了百姓們心中的希望之光。
眼見距離安陽城越來越近,楊林聽到沿途百姓都在討論蘭陵王高長恭,不禁問身邊的賀若弼:“為何百姓都在討論此人?”
賀若弼沉思片刻後迴答道:“將軍,這蘭陵王高長恭在北齊那可是響當當的人物。他是北齊世宗文襄帝高澄的兒子,雖出身皇族,但為人親和,沒有那些王公貴族的架子,對待士兵和百姓都極為友善。就單說他的容貌,那也是世間罕有的俊美,據說貌若婦人,卻有著一顆壯誌雄心。每次出戰,因麵容太過柔和難以震懾敵人,他便會戴上一個猙獰的麵具,這也成為了他獨特的標誌。”
賀若弼頓了頓,接著說道:“當然,最讓百姓們津津樂道的,還是他的赫赫戰功。當年北周與北齊在邙山交戰,北齊軍一開始處於劣勢,眼看就要潰敗。關鍵時刻,蘭陵王高長恭率領五百精騎,如天神下凡一般衝入北周的重重包圍,一直殺到了金墉城下。城上的守軍一開始不知是敵是友,不敢貿然行動,直到蘭陵王摘下麵具,露出真容,守軍才趕緊放箭支援。最終,在蘭陵王的帶領下,北齊軍隊內外合力,大敗北周軍。此役過後,蘭陵王威名遠揚,那《蘭陵王入陣曲》更是在民間廣為流傳,百姓們無不對他的英勇欽佩不已。”
楊林聽後,微微點頭,心中對這位蘭陵王也多了幾分好奇與敬佩:“如此看來,這蘭陵王確實是一位難得的將才,隻可惜生在了北齊這等混亂的王朝。若他能為我大周所用,定能立下更多的功勳。”
賀若弼則說道:“將軍,如今北齊氣數已盡,這蘭陵王也已不在人世。百姓們對他的討論,或許也是在懷念曾經北齊的輝煌,亦或是在這亂世之中,渴望能出現如他一般的英雄,拯救他們於水火之中。”楊林長歎一聲:“也罷,不管這蘭陵王如何英勇,如今也是過眼雲煙。我們當下的任務,是盡快攻克安陽城,為大周的統一大業添磚加瓦。”
聊著聊著,安陽城近在眼前。那高聳的城牆在夕陽的餘暉下顯得肅穆而凝重,仿佛在訴說著這座城池所經曆的滄桑。
營帳內燈火搖曳,氣氛凝重。
楊林看著一臉倔強、緊抿雙唇的高弘德,語重心長地勸道:“高弘德啊,你且聽我一言。如今這齊國無德,君主昏庸無能,沉迷酒色,不理朝政,致使奸佞當道,朝綱混亂,天下大亂,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苦不堪言。你雖然姓高,貴為皇族,心懷壯誌,想要力挽狂瀾。但僅憑你一人之力,猶如以卵擊石,又怎能拯救這即將傾倒崩塌的大廈?”
楊林頓了頓,輕歎了一口氣,繼續說道:“如今大隋周當興,這是順應天意,合乎民心之舉。我大周之主雄才大略,誌在結束這長久的亂世,讓天下重歸太平,讓百姓安居樂業。你們何不上順天意,下應民心,降我大周?以你的才能和英勇,若能真心歸降,封侯拜帥不在話下。你將有廣闊的天地施展抱負,將來必能成就一番驚天動地的大業,名垂青史,受萬民敬仰。如此機遇,難道你要輕易舍棄嗎?”
高弘德聽了,把頭扭向一邊,冷哼一聲說道:“要我投降,絕無可能!我高氏一族,世代忠良,寧死不屈!我高弘德就算是死,也絕不會背叛齊國,向你們低頭!”
楊林微微皺眉,神色間流露出一絲惋惜,說道:“你這又是何苦?莫要因一時意氣,頑固不化,誤了自己的大好前程。你若執意抵抗,這洪州城一旦被攻破,城中百姓必將遭受戰火屠戮,生靈塗炭。你如此執著,難道就忍心看著他們因你的決定而遭殃,辜負了城中百姓對你的期望嗎?”
高弘德挺直了脊梁,昂著頭大聲道:“我乃敗軍之將,無話可說。大丈夫生而何歡,死而何懼!今日既已落入你手,要殺要剮,悉聽尊便。我高弘德絕不會為了偷生而降,殺剮存留隨便你了。”他的目光堅定而決絕,毫無懼色,仿佛已將生死置之度外。
這楊林看高弘德如此固執,心中不禁暗自歎氣。他站在營帳中,雙手背在身後,來迴踱步,眉頭緊鎖,沉思良久。周圍的將領們都靜靜地看著他,等待著他的決定。
最終,楊林停下腳步,目光堅定地說道:“此人雖固執,但也是條有骨氣的漢子。罷了,放他迴去吧。”於是,楊林下令將高弘德放了。
高弘德獲釋後,帶著滿心的疑惑和不解,匆匆迴到了洪州城內。他一邊快馬加鞭,一邊嘴裏還喃喃自語:“這楊林為何會放了我?難道有什麽陰謀?”
一進城,他驚訝地發現,北周軍隊竟秋毫無犯。街道上,百姓們照常忙碌著自己的生活,有的在叫賣著自家的商品,有的在與鄰裏閑聊,孩童們在街頭嬉戲玩耍。店鋪照常營業,老板們熱情地招唿著客人,沒有絲毫戰亂後的混亂與恐慌。
高弘德勒住韁繩,放慢了速度,他瞪大了眼睛,仔細觀察著周圍的一切。他看到北周士兵們紀律嚴明,整齊地駐紮在規定的區域內,沒有騷擾百姓,也沒有搶奪財物。
高弘德心中不禁泛起了一絲波瀾,他自言自語道:“我原以為北周軍隊會在城中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卻沒想到竟是這般景象。難道是我一直以來都錯看了他們?”這讓他對北周軍隊,乃至對楊林的看法,有了些許的改變。
高弘德內心深有感觸,他緩緩下馬,在城中漫無目的地走著。看著眼前這井然有序的景象,心中思緒萬千。
他暗自思忖道:“我一直以為北周軍隊皆是殘暴之徒,所到之處必然生靈塗炭。如今看來,是我太過狹隘和固執了。”
他迴想起與楊林的交鋒,以及楊林對他說的那些話,不禁陷入沉思:“或許,他們所追求的,真的是結束這亂世,給百姓一個安寧。可我身為北齊之人,又怎能輕易背叛......”
高弘德糾結不已,心中仿佛有兩個聲音在不斷爭鬥。一個聲音說:“順應大勢,為百姓謀福祉,才是真正的大義。”另一個聲音則喊道:“家族的榮譽,忠誠的信念,不可輕易拋棄。”
他長歎一口氣,抬頭望著天空,喃喃自語:“這世道,究竟該如何抉擇,才能無愧於心?”
此時魚俱羅悄然出現在了他的身邊,隻見他手上綁著厚厚的紗布,那白色的紗布上還隱隱有著血跡滲透出來,觸目驚心,正是之前被高弘德在激戰中刺傷的。
魚俱羅看著一臉沉思、雙眉緊蹙的高弘德,率先打破了沉默,聲音溫和地說道:“少將軍,別來無恙啊。”
高弘德猛地迴過神來,目光落在魚俱羅受傷的手上,眼神中瞬間閃過一絲愧疚,趕忙說道:“魚將軍,是我衝動了,當時一心隻想取勝,竟失手傷了你,實在抱歉。我......我實在不該。”
魚俱羅輕輕擺了擺手,臉上依然帶著寬慰的微笑,說道:“少將軍,莫要如此說。戰場上刀劍無眼,局勢瞬息萬變,受傷在所難免,這算不得什麽。少將軍,我瞧你這眉頭緊鎖,目光遊離,你看起來心事重重,可是在為城中的局勢擔憂?”
高弘德長歎一口氣,沉重地說道:“魚將軍,今日所見所聞,讓我心中甚是困惑。這北周軍隊紀律嚴明,秋毫無犯,與我想象中的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的形象大不相同。我本以為他們進城後會大肆破壞,卻沒想到竟是這般景象。”
魚俱羅微微頷首,目光深邃而悠遠,緩緩說道:“少將軍,其實戰爭從來都不是百姓所願,他們渴望的不過是安寧的生活,能吃飽穿暖,家人團聚。若能早日結束這亂世,讓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又何必執著於陣營之分呢?這天下,無論誰主沉浮,若能讓蒼生有福,便是正道。”
高弘德皺起眉頭,陷入了更深的思考之中,嘴裏喃喃自語:“難道真的是我一直以來都錯了?可家族的榮譽,忠誠的信念......”他的內心猶如一團亂麻,糾結萬分,不知該如何是好。
魚俱羅接著說道:“我來傳達楊先鋒的話,楊先鋒說,你若是想走,自便。他還說,若你願意留下來好好思量一番,他也歡迎。少將軍,你意下如何?”
高弘德聽聞,臉上露出一絲驚訝,他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說道:“楊林他......竟這般說?”
魚俱羅鄭重地點了點頭,說道:“少將軍,楊先鋒實乃心胸寬廣之人。他深知你乃忠義之士,不願強迫於你。”
高弘德緊鎖眉頭,在原地來迴踱步,心中糾結萬分。他思索著:“走?還是留?走,或許能保一時之自由,但這亂世之中,又能走到何處?留,難道要背叛自己的家族和國家?想起那冤死的叔叔加師父,蘭陵王高長恭,一生忠勇,卻落得如此下場。這北齊,真的值得我以死相護嗎?”
他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出過往的種種,百姓的苦難,戰爭的殘酷,還有那無法改變的朝局腐敗。
高弘德停下腳步,抬頭望向天空,長歎一口氣說道:“也許,這是天意。這北齊,已無希望。我不能再讓百姓受苦,不能讓更多的人像叔叔那樣冤死。”
魚俱羅眼中閃過一絲欣慰,說道:“少將軍能如此想,實乃百姓之福。”
高弘德深吸一口氣,堅定地說:“我決定,順應天意,留下來。”
魚俱羅臉上露出喜色,興奮地說道:“少將軍能有此決定,實乃明智之舉。相信楊先鋒得知,也定會歡喜萬分。”
高弘德微微頷首,神情卻依然帶著幾分凝重,眉頭緊鎖,緩緩說道:“隻是,我這心中仍有諸多顧慮。雖決定順應天意,但要真正放下過往的一切,又談何容易。那畢竟是生我養我的北齊,還有我家族的榮辱……”
魚俱羅拍了拍高弘德的肩膀,目光誠摯,寬慰道:“少將軍不必過於憂心,萬事開頭難。隻要您一心為了天下蒼生,心懷大義,日後定能有所作為,成就一番功業。”
高弘德沉思片刻,眼神中透著些許迷茫,說道:“但願如此吧。隻是不知楊林先鋒會如何安排我,又是否真能信任於我。畢竟我曾是他的敵手。”
魚俱羅笑道:“少將軍多慮了,楊先鋒向來愛才惜才,胸懷寬廣。隻要你真心歸降,不再生二心,他必不會虧待於你。”
此時,一名士兵匆匆跑來,神色匆匆,行禮說道:“魚將軍,楊先鋒請高弘德將軍前去營帳一敘。”
高弘德深吸一口氣,整了整衣衫,努力平複著內心的忐忑,說道:“既如此,那便去吧。”
二人隨著士兵來到營帳前,高弘德的心情愈發忐忑,心跳如鼓,暗自思忖著:“不知這一去,等待我的究竟是什麽。”
進入營帳,楊林正坐在案前,麵帶微笑看著他,眼中滿是期待。
楊林說道:“高將軍,聽聞你願留下來,本先鋒甚是高興。我相信你的才能定能為我大周增添一份力量。”
高弘德抱拳道:“楊先鋒大量,弘德願在帳下效力,隻是還望楊先鋒日後多多提點。我定當竭盡全力,不負先鋒所望。”
楊林大笑道:“好!好!今後你我共同為這天下太平而戰!我大周定能開創一番盛世。”
從此,高弘德在楊林麾下,開啟了新的征程。楊林安排高弘德繼續駐守洪州城。
楊林看著高弘德,認真說道:“高將軍,這洪州城就交由你駐守。你可要用心經營,切不可疏忽大意。如今局勢未穩,城中百姓的安危皆係於你身。”
高弘德鄭重應道:“楊先鋒放心,弘德定當盡心盡力,保洪州城一方平安。定會整頓軍紀,安撫百姓,讓洪州城成為大周的堅固堡壘。”
楊林滿意地點點頭,說道:“甚好!若遇難題,及時來報。我自會全力支持你。”
楊林平定了洪州城,稍作休整便繼續向北進發。他身騎駿馬,英姿颯爽,率領著士氣高昂的大軍,一路旌旗飄揚,馬蹄聲震。那飄揚的旌旗在風中烈烈作響,仿佛在訴說著大軍的壯誌豪情。
此時北周三路大軍勢如破竹,猶如三把利劍直插北齊腹地。他們所到之處,北齊守軍紛紛潰敗,丟盔棄甲。北齊的城池一座座淪陷,北周的版圖不斷擴張。大軍已即將接近安陽城,勝利的曙光似乎就在眼前。
楊林在行軍途中收到楊堅和楊素的書信,那信被加急送達,送信的士兵一路奔波,滿頭大汗。楊林接過信,感覺那信上的字跡仿佛帶著急切與期待。他小心翼翼地展開書信,隻見上麵寫道:“楊林吾弟,戰況緊急,望你火速進軍,切莫延誤戰機,一舉攻克安陽,為大周立下不世之功。”
楊林讀完書信,雙眉緊蹙,目光堅定地望向遠方,心中暗暗發誓:“定不負哥哥與楊素大人所托!”
那北齊的州府郡縣,隻要是看到楊家的三路大軍,大多不戰而降。百姓們早已厭倦了戰爭,渴望著和平與安寧。北齊的官員們也深知大勢已去,紛紛選擇投降,以保一方平安。
不消幾個月,楊林軍隊已經距離安陽城已經不遠。楊林望著不遠處的安陽城,心中湧起萬千思緒:“安陽城,便是這北齊最後的堡壘,隻要攻破此城,北周統一大業便指日可待。”
此時這亂世之下,百姓流離失所,楊林每到一處,看到的都是滿目瘡痍的景象。田間荒蕪,村莊破敗,孩童們衣不蔽體,老人眼中滿是絕望與無助。
楊林心中滿是悲憫,他下令士兵們開倉放糧,救助那些饑餓的百姓。他對著將士們說道:“我們打仗不僅是為了開疆拓土,更是為了讓百姓能過上安穩的日子。看到這些受苦的百姓,我們怎能不全力以赴,早日結束這亂世?”
百姓們對楊林的軍隊感恩戴德,紛紛傳頌著楊林的仁德。一位老者拉著楊林的手,老淚縱橫地說道:“將軍啊,您是我們的救星,願上天保佑您早日勝利,讓我們能過上太平日子。”
楊林安慰著老者:“老人家,您放心,我們一定會盡快結束這場戰亂,讓大家都能迴家,重建家園。”
在這亂世中,楊林的軍隊成為了百姓們心中的希望之光。
眼見距離安陽城越來越近,楊林聽到沿途百姓都在討論蘭陵王高長恭,不禁問身邊的賀若弼:“為何百姓都在討論此人?”
賀若弼沉思片刻後迴答道:“將軍,這蘭陵王高長恭在北齊那可是響當當的人物。他是北齊世宗文襄帝高澄的兒子,雖出身皇族,但為人親和,沒有那些王公貴族的架子,對待士兵和百姓都極為友善。就單說他的容貌,那也是世間罕有的俊美,據說貌若婦人,卻有著一顆壯誌雄心。每次出戰,因麵容太過柔和難以震懾敵人,他便會戴上一個猙獰的麵具,這也成為了他獨特的標誌。”
賀若弼頓了頓,接著說道:“當然,最讓百姓們津津樂道的,還是他的赫赫戰功。當年北周與北齊在邙山交戰,北齊軍一開始處於劣勢,眼看就要潰敗。關鍵時刻,蘭陵王高長恭率領五百精騎,如天神下凡一般衝入北周的重重包圍,一直殺到了金墉城下。城上的守軍一開始不知是敵是友,不敢貿然行動,直到蘭陵王摘下麵具,露出真容,守軍才趕緊放箭支援。最終,在蘭陵王的帶領下,北齊軍隊內外合力,大敗北周軍。此役過後,蘭陵王威名遠揚,那《蘭陵王入陣曲》更是在民間廣為流傳,百姓們無不對他的英勇欽佩不已。”
楊林聽後,微微點頭,心中對這位蘭陵王也多了幾分好奇與敬佩:“如此看來,這蘭陵王確實是一位難得的將才,隻可惜生在了北齊這等混亂的王朝。若他能為我大周所用,定能立下更多的功勳。”
賀若弼則說道:“將軍,如今北齊氣數已盡,這蘭陵王也已不在人世。百姓們對他的討論,或許也是在懷念曾經北齊的輝煌,亦或是在這亂世之中,渴望能出現如他一般的英雄,拯救他們於水火之中。”楊林長歎一聲:“也罷,不管這蘭陵王如何英勇,如今也是過眼雲煙。我們當下的任務,是盡快攻克安陽城,為大周的統一大業添磚加瓦。”
聊著聊著,安陽城近在眼前。那高聳的城牆在夕陽的餘暉下顯得肅穆而凝重,仿佛在訴說著這座城池所經曆的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