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前村,歲月就像村頭那棵老槐樹,一圈圈的年輪刻滿了故事。這棵老槐樹見證了山前村的風雨變遷,也見證了村裏人的喜怒哀樂。它的枝葉繁茂,為村民們遮風擋雨,也承載著無數的迴憶。
二叔是山前村出名的實在人、熱心人,為人憨厚老實,做事認真負責。土根早已經看好他,決定雇傭他來幫忙管理村裏的大蔥基地。自那以後,二叔便搬進了大蔥基地的管理用房,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他每天起早貪黑,精心照料著每一棵大蔥,就像照顧自己的孩子一樣。在他的努力下,大蔥基地的收成越來越好,村民們也對他讚不絕口。
直到進了臘月,天氣越來越冷,二叔才搬迴了自家。土根看著二叔辛苦了一整年,心裏十分感激。他決定給二叔一個驚喜,讓他在寒冷的冬日裏也能感受到溫暖。於是,土根悄悄地準備了一份特別的禮物,感謝他對大蔥基地的付出,也感謝他為山前村做出的貢獻。
土根,是村裏最有威望的年輕人。他渾身透著一股使不完的勁兒,腦袋瓜也靈光得很。別人眼中的山前村,不過是個偏遠的小村莊,可土根卻看到了其中的潛力。他帶著村裏人把小土薑賣到了國外,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消息傳開後,周圍村莊的人都對他刮目相看,都認為他是有眼光的人。村裏的大小事兒,隻要他一開口,年輕人都願意跟著幹。他就像村裏的主心骨,讓大家有了依靠。
這一年,寒冬臘月,北風唿嘯,天空中飄著零星的雪花,但年味卻像剛出鍋的餃子香氣,在村子裏彌漫開來,濃鬱而溫暖。家家戶戶的門楣上都掛上了紅彤彤的燈籠,院子裏堆滿了準備過年的年貨,孩子們穿著新衣,臉上洋溢著期待的笑容,到處都是一派喜慶祥和的景象。
外出打工的年輕人陸陸續續迴村了,他們帶著一年的收獲和對家的思念,迴到了這個充滿溫情的地方。村子裏又熱鬧了起來,笑聲、說話聲交織在一起,仿佛要把這寒冷的冬天都融化了。
土根心裏一直惦記著一個人——二叔。二叔大名韓三壯,是個在村裏生活了一輩子的老人。三歲時,他去北山打柴,失足掉進了一個小山溝。雖然腿腳沒有大礙,但臉上卻被樹枝劃了一道深深的疤。那道疤,像一條蜿蜒的溝壑,深深地刻在他的臉上,也仿佛隔開了他和正常的生活。六十歲的二叔,頭發已經花白,但依然孤身一人,沒有成家,也沒有子女。可他從不抱怨,總是默默地生活著。
二叔這人,勤勞善良得就像地裏的老黃牛。他每天起早貪黑,從不喊累。身強體壯的他,個頭也高,走起路來腰杆挺得筆直,給人一種踏實可靠的感覺。改革開放的春風一吹,二叔敏銳地察覺到了機會。他趕著一群羊,在山坡上踏出了致富的路。他精心照料著羊群,無論刮風下雨,都從不缺席。最多的時候,家裏羊有八九十隻,成了村裏唯一的萬元戶。那時候,村裏人都羨慕地看著他,他卻隻是憨厚地笑笑,從不炫耀。隻是在東家缺錢時幫襯一點,西家應急時幫襯一點。
土根坐在自家的熱炕頭上,心裏盤算著給二叔過生日的事。他越想越覺得這是個好主意,於是起身,披上厚棉襖,戴上帽子,就往村裏的幾個相熟的年輕小夥家裏走去。他先敲開了柱子家的門,柱子正在屋裏烤火,看到土根進來,熱情地招唿他坐下。土根也不客套,一拍大腿,大聲說道:“兄弟們,二叔一個人過了這麽多年,平時沒少幫襯咱,今年他過生日,咱得給他辦得熱熱鬧鬧的!”大夥一聽,都熱血沸騰,紛紛響應。
“他的生日是哪天?”柱子撓了撓頭,有些疑惑地問。
“他自己也不知道是那天,咱說那天就那天。”土根笑著說,臉上洋溢著自信和堅定。在農村,很多人並不清楚自己的確切生日,早過生日是常有的事,大家也都習慣了這種習俗,所以土根的話並沒有引起任何人的見怪。
“好嘞,那咱就定個日子吧,我找人幫忙殺豬宰羊,保證讓二叔好好樂嗬樂嗬。”柱子拍著胸脯說道,眼神裏滿是認真。
“對了,咱還得把村裏的鑼鼓隊叫上,敲鑼打鼓的,多熱鬧!”另一個小夥也插話道,他是個愛熱鬧的人,一想到能給二叔辦個熱熱鬧鬧的生日,就忍不住興奮起來。
“還有啊,咱得把村裏的老少爺們都請來,給二叔一個驚喜!”土根補充道,他覺得這樣才夠誠意。
大夥你一言我一語,討論得熱火朝天。最後,他們決定在臘月二十三,也就是小年那天給二叔過生日。小年是個好日子,家家戶戶都在準備過年,熱鬧的氛圍正好契合他們的心意。
臘月二十三那天,天剛蒙蒙亮,太陽還沒完全爬上山頂,天邊泛起一抹淡淡的魚肚白。土根帶著幾個兄弟,腳步匆匆地來到了二叔家。一進院子,土根便扯著嗓子喊道:“二叔!” 那聲音洪亮而又充滿熱情,在安靜的院子裏不斷迴蕩。“今天您生日,我們來給您賀喜啦!”
二叔聽到喊聲,從屋裏快步走了出來。他穿著一件洗得有些發白的棉襖,袖口處還打著補丁,歲月在他臉上刻下了深深的皺紋。此刻,他的臉上滿是驚訝,嘴巴微微張開,愣了好幾秒才說道:“你們這是幹啥喲,我啥時候過生日?嗐!這日子平平淡淡過就行,你們還特地跑一趟。” 二叔一邊說著,一邊招唿大家進屋,眼中滿是感動。
“那可不行!”小虎是個急性子,還沒等別人開口,就搶著說道,“二叔,您平時幫了我們那麽多,今天可得聽我們的,今天就是給您過生日!”他那雙眼睛瞪得圓圓的,語氣裏滿是認真和堅定。
小虎的話音剛落,幾個人就一窩蜂地直奔豬圈。二叔養了一年的年豬早就等著這一天,這頭豬又肥又壯,起碼有兩百多斤,站在那裏就像一座小山。幾個人費了好大勁,才把它從豬圈裏趕了出來。豬似乎也知道大難臨頭,一邊掙紮一邊發出“哼哼”的叫聲,可還是被幾個壯漢合力控製住了。土根站在前麵,大聲吆喝著:“一、二、三!”隨著他一聲有力的號子,年豬被順利宰殺。豬血“噗”地流進事先準備好的大盆裏,熱氣騰騰,像是給這寒冷的冬日添了一把火。那鮮紅的豬血在盆裏冒著熱氣,仿佛在訴說著豐收的喜悅。
其他人也沒閑著,忙著燒水、燙豬毛。院子裏頓時熱鬧起來,人來人往,有的幫忙,有的圍觀,歡聲笑語迴蕩在村子上空。小虎也不閑著,他把自家的音響搬了過來,放起了歌曲《今天是個好日子》。歡快的旋律在空中飄蕩,和著人們的笑聲,讓整個小院充滿了喜慶的氛圍。
消息傳得很快,聽說二叔要過生日,村民們三三兩兩地都圍攏在二叔的小院裏。土根趕忙讓小賣部送來了瓜子、茶葉,擺滿了桌子。小孩子們在院子裏跑來跑去,打鬧聲此起彼伏;鄉裏鄉親們圍坐在一起,攀談著家長裏短,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整個山前村都被這熱鬧的氛圍籠罩著,仿佛連空氣都變得甜蜜起來。
隨著一陣熱鬧的喧囂聲,人們漸漸聚攏過來。土根站在人群中間,臉上帶著和藹的笑容。他知道,今天又到了村裏熱鬧的時候了。按照村裏的老規矩,土根安排村會計當起了臨時“賬房先生”。這可是山前村自老一輩就傳下來的規定。村裏人一直遵循著這樣的傳統:無論是老年人過生日,還是誰家殺年豬,來隨禮、喝酒的人,在離開的時候都能提上一塊肉。這不僅僅是一種習俗,更是一種鄰裏之間的情誼。而最重要的是,往來賬目必須清清楚楚,不能有絲毫含糊。村會計坐在一張簡易的桌子前,認真地記錄著每一筆賬目。村民們圍在他身邊,一邊聊天,一邊等著自己的名字被叫到。這種傳統的習俗,讓山前村的鄰裏關係更加融洽,也讓村裏充滿了溫暖和和諧。
這邊殺豬的事兒剛忙完,那邊已經有人提前聯係好了村裏做飯的大廚。大廚是個經驗豐富的老手,他帶著幾個幫手,風風火火地趕來,臉上帶著一絲興奮和忙碌。他們一到,便迅速分工,有的忙著搬運食材,有的忙著搭建臨時的灶台。大廚親自指揮,動作麻利地在院子中央支起了一口大鍋。鍋是村裏專門用來辦大事的,又大又厚實,能容納不少食材。
熊熊的火苗從灶膛裏躥出來,歡快地舔著鍋底,發出“劈裏啪啦”的聲響,仿佛在為這場熱鬧的聚會助興。鍋裏的水很快就被燒得滾燙,熱氣騰騰地往上冒。大廚一邊熟練地調配著各種食材,一邊指揮著幫手們準備餐具和調料。他手法嫻熟,一會兒工夫,就將新鮮的豬肉切成大塊,放入鍋中焯水,去除血沫和腥味。接著,他又加入薑片、蔥段和各種香料,開始燉煮。肉香很快在院子裏彌漫開來,濃鬱的香氣讓人心生期待。
院子裏的氣氛也越來越熱鬧。村民們聞著這香味,紛紛圍了過來,臉上洋溢著期待的笑容。孩子們更是興奮地跑來跑去,迫不及待地想嚐嚐這頓豐盛的飯菜。大廚的幫手們也不閑著,有的在切菜,有的在準備碗筷,還有的在擺放桌椅。大家分工明確,配合默契,整個院子充滿了忙碌而歡快的氛圍。
二叔是山前村出名的實在人、熱心人,為人憨厚老實,做事認真負責。土根早已經看好他,決定雇傭他來幫忙管理村裏的大蔥基地。自那以後,二叔便搬進了大蔥基地的管理用房,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他每天起早貪黑,精心照料著每一棵大蔥,就像照顧自己的孩子一樣。在他的努力下,大蔥基地的收成越來越好,村民們也對他讚不絕口。
直到進了臘月,天氣越來越冷,二叔才搬迴了自家。土根看著二叔辛苦了一整年,心裏十分感激。他決定給二叔一個驚喜,讓他在寒冷的冬日裏也能感受到溫暖。於是,土根悄悄地準備了一份特別的禮物,感謝他對大蔥基地的付出,也感謝他為山前村做出的貢獻。
土根,是村裏最有威望的年輕人。他渾身透著一股使不完的勁兒,腦袋瓜也靈光得很。別人眼中的山前村,不過是個偏遠的小村莊,可土根卻看到了其中的潛力。他帶著村裏人把小土薑賣到了國外,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消息傳開後,周圍村莊的人都對他刮目相看,都認為他是有眼光的人。村裏的大小事兒,隻要他一開口,年輕人都願意跟著幹。他就像村裏的主心骨,讓大家有了依靠。
這一年,寒冬臘月,北風唿嘯,天空中飄著零星的雪花,但年味卻像剛出鍋的餃子香氣,在村子裏彌漫開來,濃鬱而溫暖。家家戶戶的門楣上都掛上了紅彤彤的燈籠,院子裏堆滿了準備過年的年貨,孩子們穿著新衣,臉上洋溢著期待的笑容,到處都是一派喜慶祥和的景象。
外出打工的年輕人陸陸續續迴村了,他們帶著一年的收獲和對家的思念,迴到了這個充滿溫情的地方。村子裏又熱鬧了起來,笑聲、說話聲交織在一起,仿佛要把這寒冷的冬天都融化了。
土根心裏一直惦記著一個人——二叔。二叔大名韓三壯,是個在村裏生活了一輩子的老人。三歲時,他去北山打柴,失足掉進了一個小山溝。雖然腿腳沒有大礙,但臉上卻被樹枝劃了一道深深的疤。那道疤,像一條蜿蜒的溝壑,深深地刻在他的臉上,也仿佛隔開了他和正常的生活。六十歲的二叔,頭發已經花白,但依然孤身一人,沒有成家,也沒有子女。可他從不抱怨,總是默默地生活著。
二叔這人,勤勞善良得就像地裏的老黃牛。他每天起早貪黑,從不喊累。身強體壯的他,個頭也高,走起路來腰杆挺得筆直,給人一種踏實可靠的感覺。改革開放的春風一吹,二叔敏銳地察覺到了機會。他趕著一群羊,在山坡上踏出了致富的路。他精心照料著羊群,無論刮風下雨,都從不缺席。最多的時候,家裏羊有八九十隻,成了村裏唯一的萬元戶。那時候,村裏人都羨慕地看著他,他卻隻是憨厚地笑笑,從不炫耀。隻是在東家缺錢時幫襯一點,西家應急時幫襯一點。
土根坐在自家的熱炕頭上,心裏盤算著給二叔過生日的事。他越想越覺得這是個好主意,於是起身,披上厚棉襖,戴上帽子,就往村裏的幾個相熟的年輕小夥家裏走去。他先敲開了柱子家的門,柱子正在屋裏烤火,看到土根進來,熱情地招唿他坐下。土根也不客套,一拍大腿,大聲說道:“兄弟們,二叔一個人過了這麽多年,平時沒少幫襯咱,今年他過生日,咱得給他辦得熱熱鬧鬧的!”大夥一聽,都熱血沸騰,紛紛響應。
“他的生日是哪天?”柱子撓了撓頭,有些疑惑地問。
“他自己也不知道是那天,咱說那天就那天。”土根笑著說,臉上洋溢著自信和堅定。在農村,很多人並不清楚自己的確切生日,早過生日是常有的事,大家也都習慣了這種習俗,所以土根的話並沒有引起任何人的見怪。
“好嘞,那咱就定個日子吧,我找人幫忙殺豬宰羊,保證讓二叔好好樂嗬樂嗬。”柱子拍著胸脯說道,眼神裏滿是認真。
“對了,咱還得把村裏的鑼鼓隊叫上,敲鑼打鼓的,多熱鬧!”另一個小夥也插話道,他是個愛熱鬧的人,一想到能給二叔辦個熱熱鬧鬧的生日,就忍不住興奮起來。
“還有啊,咱得把村裏的老少爺們都請來,給二叔一個驚喜!”土根補充道,他覺得這樣才夠誠意。
大夥你一言我一語,討論得熱火朝天。最後,他們決定在臘月二十三,也就是小年那天給二叔過生日。小年是個好日子,家家戶戶都在準備過年,熱鬧的氛圍正好契合他們的心意。
臘月二十三那天,天剛蒙蒙亮,太陽還沒完全爬上山頂,天邊泛起一抹淡淡的魚肚白。土根帶著幾個兄弟,腳步匆匆地來到了二叔家。一進院子,土根便扯著嗓子喊道:“二叔!” 那聲音洪亮而又充滿熱情,在安靜的院子裏不斷迴蕩。“今天您生日,我們來給您賀喜啦!”
二叔聽到喊聲,從屋裏快步走了出來。他穿著一件洗得有些發白的棉襖,袖口處還打著補丁,歲月在他臉上刻下了深深的皺紋。此刻,他的臉上滿是驚訝,嘴巴微微張開,愣了好幾秒才說道:“你們這是幹啥喲,我啥時候過生日?嗐!這日子平平淡淡過就行,你們還特地跑一趟。” 二叔一邊說著,一邊招唿大家進屋,眼中滿是感動。
“那可不行!”小虎是個急性子,還沒等別人開口,就搶著說道,“二叔,您平時幫了我們那麽多,今天可得聽我們的,今天就是給您過生日!”他那雙眼睛瞪得圓圓的,語氣裏滿是認真和堅定。
小虎的話音剛落,幾個人就一窩蜂地直奔豬圈。二叔養了一年的年豬早就等著這一天,這頭豬又肥又壯,起碼有兩百多斤,站在那裏就像一座小山。幾個人費了好大勁,才把它從豬圈裏趕了出來。豬似乎也知道大難臨頭,一邊掙紮一邊發出“哼哼”的叫聲,可還是被幾個壯漢合力控製住了。土根站在前麵,大聲吆喝著:“一、二、三!”隨著他一聲有力的號子,年豬被順利宰殺。豬血“噗”地流進事先準備好的大盆裏,熱氣騰騰,像是給這寒冷的冬日添了一把火。那鮮紅的豬血在盆裏冒著熱氣,仿佛在訴說著豐收的喜悅。
其他人也沒閑著,忙著燒水、燙豬毛。院子裏頓時熱鬧起來,人來人往,有的幫忙,有的圍觀,歡聲笑語迴蕩在村子上空。小虎也不閑著,他把自家的音響搬了過來,放起了歌曲《今天是個好日子》。歡快的旋律在空中飄蕩,和著人們的笑聲,讓整個小院充滿了喜慶的氛圍。
消息傳得很快,聽說二叔要過生日,村民們三三兩兩地都圍攏在二叔的小院裏。土根趕忙讓小賣部送來了瓜子、茶葉,擺滿了桌子。小孩子們在院子裏跑來跑去,打鬧聲此起彼伏;鄉裏鄉親們圍坐在一起,攀談著家長裏短,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整個山前村都被這熱鬧的氛圍籠罩著,仿佛連空氣都變得甜蜜起來。
隨著一陣熱鬧的喧囂聲,人們漸漸聚攏過來。土根站在人群中間,臉上帶著和藹的笑容。他知道,今天又到了村裏熱鬧的時候了。按照村裏的老規矩,土根安排村會計當起了臨時“賬房先生”。這可是山前村自老一輩就傳下來的規定。村裏人一直遵循著這樣的傳統:無論是老年人過生日,還是誰家殺年豬,來隨禮、喝酒的人,在離開的時候都能提上一塊肉。這不僅僅是一種習俗,更是一種鄰裏之間的情誼。而最重要的是,往來賬目必須清清楚楚,不能有絲毫含糊。村會計坐在一張簡易的桌子前,認真地記錄著每一筆賬目。村民們圍在他身邊,一邊聊天,一邊等著自己的名字被叫到。這種傳統的習俗,讓山前村的鄰裏關係更加融洽,也讓村裏充滿了溫暖和和諧。
這邊殺豬的事兒剛忙完,那邊已經有人提前聯係好了村裏做飯的大廚。大廚是個經驗豐富的老手,他帶著幾個幫手,風風火火地趕來,臉上帶著一絲興奮和忙碌。他們一到,便迅速分工,有的忙著搬運食材,有的忙著搭建臨時的灶台。大廚親自指揮,動作麻利地在院子中央支起了一口大鍋。鍋是村裏專門用來辦大事的,又大又厚實,能容納不少食材。
熊熊的火苗從灶膛裏躥出來,歡快地舔著鍋底,發出“劈裏啪啦”的聲響,仿佛在為這場熱鬧的聚會助興。鍋裏的水很快就被燒得滾燙,熱氣騰騰地往上冒。大廚一邊熟練地調配著各種食材,一邊指揮著幫手們準備餐具和調料。他手法嫻熟,一會兒工夫,就將新鮮的豬肉切成大塊,放入鍋中焯水,去除血沫和腥味。接著,他又加入薑片、蔥段和各種香料,開始燉煮。肉香很快在院子裏彌漫開來,濃鬱的香氣讓人心生期待。
院子裏的氣氛也越來越熱鬧。村民們聞著這香味,紛紛圍了過來,臉上洋溢著期待的笑容。孩子們更是興奮地跑來跑去,迫不及待地想嚐嚐這頓豐盛的飯菜。大廚的幫手們也不閑著,有的在切菜,有的在準備碗筷,還有的在擺放桌椅。大家分工明確,配合默契,整個院子充滿了忙碌而歡快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