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看著樓棟神秘兮兮的模樣,鍾南一頭霧水,“幫我解什麽圍?”


    “大人可是在為銀子發愁?”樓棟微笑著問道。


    “是啊,你是自己人,我就不瞞你了。”鍾南苦笑著。


    “大人,其實這筆錢,我們可以幫朝廷出了。”樓棟語出驚人。


    “什麽?”鍾南差點跳了起來。他定眼看了看樓棟,發現對方並沒有開玩笑的意思。


    “你知道銀子的缺口有多大嗎?至少四十萬兩,咱們上哪兒去找這麽多銀子?”鍾南將樓棟拉到一邊,小聲質問著對方。


    “大人,難道您忘了那天我說的話了嗎?我不是告訴過您,去年半年,咱們就有二百萬兩銀子的利潤嗎?因為是第一年,所以打點各方的費用,要稍微多一點,算下來,最後到咱們手上的有近一百萬兩銀子。”


    樓棟的話讓鍾南看到了希望,他喜出望外地問道:“那咱們手上,能拿出這四十萬兩銀子來嗎?”


    “給我半個月的時間,湊出四十萬兩銀子,問題不大。要不是咱們的生意,必須得有一定的流動資金,就是再多一些,也是能拿得出來的!”樓棟一副財大氣粗的模樣,不過這個時候,鍾南卻是怎麽看,怎麽也覺得順眼。


    “樓掌櫃,你賺這錢也不容易,要不是因為我的緣故,估計你是不會作此打算的吧?”


    “大人,這可不光是我的錢,是咱們一起的錢,您可一定要記住這一點。”樓棟樂嗬嗬地說道,“隻要大人舍得,我有什麽舍不得的!”


    “樓掌櫃,啥也不說,鍾某人在這裏謝過你了!”鍾南鄭重地鞠了一躬。


    “大人,您不用給我客氣,我可是有條件的。”樓棟補充到。


    “對,是應該有條件,不能讓你白出這麽大一筆銀子。”鍾南反應過來。


    “是啊,咱們掙錢也不容易,得向朝廷要點好處才行。”樓棟露出了狐狸般的笑容。


    對於樓棟的表現,鍾南不但不反感,反倒是很認同——在商言商,就算是父子兄弟,也應該好好計較一番。


    “算起來,是咱們幫朝廷解了圍,隻要不是太過分的要求,上麵應該不會反對的。”鍾南迴應到。


    “是這樣的……”


    隨後樓棟說出了他的要求。


    其實說起來也很簡單,就是作為交換,樓棟希望朝廷能設置一個海商名錄,名錄裏麵的商行,不但享有朝廷的各種政策優惠,還有各種優先權利。換言之,名錄裏麵的商行,是朝廷扶持的對象,他們會越做越大,逐漸擠垮那些小商行。


    對於樓棟的要求,鍾南的分析是朝廷肯定會同意。其實政商一體,在古代是太正常不過的情況,樓棟隻是把這一切明朗化而已。


    “樓掌櫃,到時候我會給上麵建議,給你做一個捐贈儀式,這樣可以提高你在京師商人圈裏的名望,對之後商行的發展也是大有幫助的。”鍾南想起了後世的那些慈善晚會,做公益的同時,也讓商家做了廣告,出了名,不妨借鑒一二。


    “那就太好了!”樓棟沒料到,鍾南會給他爭取這樣一個福利。那時候的商人地位不高,所以他們對名聲更加渴望,鍾南的這個做法,無疑是撓到了樓棟的心尖兒上,頓時就讓他興奮不已。


    事不宜遲,第二天一早,鍾南安排好了薊州這邊的事情,就和樓棟一起返迴了京師。


    樓棟的商行叫做“鴻運商行”,總部設在京師,福建和山東各有一家分行。此次幫朝廷出銀子,給薊州將士發放部分餉銀,就是以商行的名義進行的。


    鍾南找到內閣首輔趙誌皋,先是通報了薊州軍營的最新動態,然後再告訴了對方一個好消息:京師的“鴻運商行”,得知薊州將士生活困難,願意捐贈白銀四十萬兩,幫助他們改善改善。不過,商行那邊,希望朝廷能夠擬出一份海商名錄,並將“鴻運商行”納入名錄。凡名錄裏的商行,將享受優待。


    另外,鍾南提議:應當給“鴻運商行”的掌櫃樓棟,舉辦一個捐贈儀式。此舉不但可以教化其他商人,也算是給商行做了廣告,算是表達對商行的感謝之情。


    趙誌皋略微思考了一番,就同意了這個方案。


    半個月後,樓棟將四十萬兩銀子湊齊,捐贈給了朝廷。朝廷也投桃報李,整理出了一份海商名錄,名錄裏麵僅有十家商行,“鴻運商行”也在其列。並規定:凡名錄裏麵的商行,可以優先參與朝廷的部分招標采購,可以在港口優先通關,可以優先收到朝廷水師的保護……


    捐贈當天,朝廷特意舉辦了一場儀式。戶部左侍郎陳升雁和兵部右侍郎鍾南等朝廷高官,參加了捐贈儀式,並且給“鴻運商行”頒發了一塊牌匾,上麵是內閣首輔趙誌皋手書的商行名稱。至此,“鴻運商行”在京師,乃至全國名聲大噪。


    之後,四十萬兩銀子,分兩次下發到了薊州將士的手中。鍾南全程兼管,保證了所有銀兩全部發放到位,沒有被人克扣一絲一毫。


    當然,也有人拿“鴻運商行”和鍾南的關係說事兒的。畢竟,樓棟和鍾南的關係,在京師的上層圈子裏,並不是什麽秘事。


    隻是這一次,無論是朝廷,還是民間,都沒人理睬這種“捕風捉影”的抨擊,相反,大家都一致稱讚侍郎大人的高尚情操。


    禦書房裏,朱翊鈞和鍾南相對而坐。


    “鍾南,這一次的事情,你辦得不錯,算是給我長了臉。當初我力排眾議,讓你坐上兵部右侍郎的位置,還有不少人說三道四的,如今個個都交口稱讚,說我慧眼識珠。哈哈……”朱翊鈞甚是得意。


    “我也隻是為皇上分憂而已。”鍾南並不居功。


    “真的是為我分了憂啊!你也知道,現在朝廷上下,到處都缺銀子,連我夏季的冰塊和冬季的木炭,都減少了不少。朝廷真的是一時半會兒拿不出來那麽多錢,所以才拖欠了薊州將士的餉銀,我也很無奈呀!”朱翊鈞感歎著。


    “皇上,其實我倒是覺得,朝廷的稅製方麵,還有一些改進的餘地。”鍾南斟酌著說到。


    “哦,你對這些事務也有研究?”朱翊鈞覺得很意外。他原本以為鍾南隻會帶兵打仗,哪成想對方還“多才多藝”。


    “略知一二吧,再加上戶部有位官員,給了我不少的啟發。根據我的分析,要是改製得當,肯定能給朝廷增加不少的稅銀。”鍾南誘惑著朱翊鈞。


    “當真?”朱翊鈞果然很感興趣。不過他也有顧慮,“改稅製哪裏有那麽容易,先緩緩再說吧。”


    鍾南知道在這個問題上,想說服皇帝,並不容易。他沒有繼續改稅製的話題,而是附和著對方,“確實是不容易。”


    “改稅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事情,隻能慢慢來。平日裏,你可以先做做方案,待時機成熟了再說。”


    朱翊鈞給鍾南的提議定了調:可以先行調研做方案,至於其他的,暫時先緩緩。


    “還是皇上想得周全。我會和那位戶部官員,多溝通溝通的。”鍾南答到。


    “對了,是哪位戶部官員啊,看來,他還有些才幹,能夠得到你的認可。”朱翊鈞突然問起了這個問題。


    “是戶部員外郎靳士程。”對於下屬,鍾南從來都是抓住機會,幫他們不斷進步。他當著朱翊鈞的麵,說了不少靳士程的好話。


    “既然如此,一個員外郎也太委屈他了。剛好,戶部這邊,尚書的職位一直空著,陳升雁和柳成遠就各自提上一級;你說的那個靳士程,先做一段時間的郎中,要是表現不錯,過個一年半載的,就可以升任右侍郎了。”朱翊鈞一錘定音。


    “多謝皇上!”鍾南沒想到皇帝如此大方。


    “你現在的力量還比較弱小,我不幫你提拔幾個人,怎麽鬥得過那幫老頭子呢。”朱翊鈞笑道。


    “皇上,我們定不負你所望。”鍾南上前叩謝。


    離開皇宮後,鍾南找到靳士程,向他提前通報了好消息。靳士程知道自己能夠得以升遷,全仗著侍郎大人的保薦,一向謹小慎微的他,當即表達了“士為知己者死”的意願。


    之前,靳士程投靠在鍾南麾下,更多的是申時行和許國的意願,他本人對鍾南並不是很看好。在他看來,鍾南雖然深受皇帝器重,可是根基很淺,跟著侍郎大人,並不會有多大的發展。


    隻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鍾南的勢力不斷壯大,也漸漸有了主動來投的官員。特別是打垮汪仲華的那一次,讓靳士程看到了鍾南的厲害之處,從那時候開始,他才算是真的心甘情願為鍾南效力。


    結果,沒過多久,鍾南又給了靳士程一個驚喜——在戶部做了五年多員外郎的他,終於再進一步,坐上了郎中之位;更讓靳士程興奮的是,搞不好再過一段時間,他可能會升到右侍郎的高位,那是他曾經連想都不敢想的職位啊!


    看來,正如許國離京後,給靳士程的信中寫的那樣:隻要緊跟著鍾南,他的官途肯定會更加順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逆變1589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茫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茫果並收藏逆變1589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