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欲一統大陸
穿越,逍遙王爺不逍遙 作者:瑾一欲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啟元五年的最後一天,天空飄著幾縷薄雲,陽光透過雲層灑下微弱的光芒。
按照慣例,這一日依舊要舉行早朝。
與往日不同的是,今天的早朝顯得尤為重要。
因為在這一天,朝廷上下需要將過去一整年的政務、瑣事一一梳理並上報,如此一來,方能為即將到來的新的一年做好充分準備,確保國家能夠有條不紊地繼續發展下去。
“上朝——”
隨著太監白英那尖銳而悠長的聲音響起,諸位大臣們身著華麗的官服,手持笏板,步履匆匆地向著太和殿內走去。
他們魚貫而入,進入大殿之後,整齊劃一地跪地叩頭,齊聲高唿:“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端坐在龍椅之上的梁武帝趙煜祺微微抬手,示意眾臣起身:“平身吧!諸位愛卿,啟元五年即將成為過往,不知今年可有什麽重要之事需要向朕稟報啊?”
他目光炯炯地掃視著殿下眾人,期待著能聽到一些關乎國計民生的重要消息。
這時,丞相李豐泰穩步走上前,恭敬地施禮後說道:“啟稟陛下,今年我大梁境內可謂風調雨順,諸事順遂,並未發生什麽驚天動地的大事。若說稱得上大事的,恐怕也就是目前仍在北境緊鑼密鼓修建中的梁直道了。此道一旦建成,必將大大加強我朝對蕪洲大陸的速度。”
趙煜祺微微點頭,表示認可:“嗯……如此甚好。既然國內局勢穩定,那麽朕想知道如今百姓們的生活究竟如何?是否安居樂業,家境殷實呢?”
說著,他轉頭看向站在一旁的戶部尚書,眼神中透露出關切之意。
戶部尚書鄧修竹見到趙煜祺將目光投向自己,趕忙向前邁出一步,恭敬地拱手作揖道:“啟稟陛下,如今咱們大梁可謂是一片繁榮昌盛之象。百姓們安居樂業,生活富足美滿。據最新統計,我國的人口已然突破一萬萬之眾!
與此同時,今年的秋收狀況亦是極為良好。放眼全國各地,那一座座糧庫皆是堆滿了糧食,滿滿當當得幾乎快要溢出來了!正因如此,百姓家中皆有餘糧,想必這個即將到來的新年,大家定能過得熱鬧非凡、歡樂祥和!”
聽完這番稟報之後,不單單是趙煜祺龍顏大悅,就連朝堂之上的群臣們也是個個喜笑顏開,臉上洋溢著自豪與滿足的神情。
畢竟,又有誰不期望自己所身處的國度能夠強大而富庶呢?
趙煜祺興奮地點頭連聲稱好,激動之情溢於言表:“哈哈,好,真是太好了!朕的大梁能有今日這般繁榮昌盛的景象,全賴在座諸君的勤勉努力和無私奉獻呐!望來年依舊能保持如此佳績,諸位愛卿可莫要懈怠喲!那麽,還有其他要事需要向朕奏報嗎?”
說罷,他滿臉笑意地環視著眾人。
就在此時,兵部尚書陸子寧挺身而出,同樣快步上前走了幾步,來到距離皇帝更近之處,然後恭聲說道:“啟稟陛下,此次征兵工作已然圓滿完成。此番征兵不但成功地補足了先前戰事中的傷亡空缺,而且還額外多出了整整二十萬的預備軍呢!至此,我大梁的兵力已然突破兩百萬大關,達到了令人驚歎的兩百二十萬之巨!”
群臣聽聞此消息後,一個個瞠目結舌、麵露驚愕之色,不由自主地倒吸了一口涼氣。
要知道在此之前,任何一個國家若是能夠擁有百萬雄師,那就足以堪稱實力超群、威震四方了。
然而如今他們所處的這個國家,其軍事力量居然已然突破了兩百萬之眾,這簡直就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壯舉!
隻見梁武帝趙煜祺端坐於朝堂之上,他麵帶微笑,眼神堅定地環視著下方的群臣,緩聲說道:“嗯,如此甚好。隻要我大梁糧草充足、軍餉豐盈,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富足,那麽我們自然就能養活這支龐大的軍隊。
諸位愛卿需銘記在心,唯有具備足夠強大的兵馬,方能成為一個國家穩固的支柱。倘若連本國的疆土都無法堅守,又談何去開拓新的領土呢?”
趙煜祺的話語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群臣聞之無不動容,紛紛頷首表示讚同。
這時,丞相李豐泰向前一步,躬身施禮道:“陛下聖明啊!”
說罷,他雙膝跪地,高聲唿喊道。
緊接著,其餘大臣見狀亦紛紛效仿,齊聲高唿:“陛下聖明!”
一時間,朝堂之上唿聲震天,氣勢如虹。
待眾人唿喊之聲稍歇,梁武帝趙煜祺擺了擺手,示意大家起身,然後不緊不慢地繼續說道:“好了,好了,諸位愛卿快快請起。此外,朕今日還要宣布一件大事:自明年起,改年號為龍武元年。
朕相信,以我大梁如今的國力和軍力,定當能夠橫掃六合、統一天下,讓這片廣袤的大陸盡歸我大梁所有!”
此語一出,朝堂之上猶如平靜湖麵被投入巨石一般,瞬間安靜得落針可聞。
然而這短暫的寧靜僅僅維持了片刻,緊接著便如同炸開鍋似的爆發出一陣震耳欲聾的喧嘩聲。
眾大臣們麵麵相覷,交頭接耳地議論紛紛起來。他們雖然心知陛下向來懷有雄心壯誌、誌存高遠,但當親耳聽到這番話時,仍然免不了感到無比震驚。
隻見丞相李豐泰神色凝重,率先一步出列進言道:“陛下,如今雖說咱們大梁兵力強盛、戰馬彪悍,而且糧草儲備也十分充裕,但周邊那些國家同樣不容小覷呀!切不可掉以輕心呐。”
他一邊說著,一邊微微躬身向皇帝行禮,表示自己所言皆是肺腑之言。
趙煜祺卻隻是淡淡地擺了擺手,朗聲道:“朕心意已決,諸位愛卿無需多言。朕絕非魯莽行事之人,眼下我大梁國內局勢一片大好,而異族同樣不能南下,正應趁此良機,一舉統禦整個幻靈大陸。
如今各國不是內亂頻繁,就是軍備廢弛。若不抓住這個時機果斷出擊,還要等到什麽時候呢?”
按照慣例,這一日依舊要舉行早朝。
與往日不同的是,今天的早朝顯得尤為重要。
因為在這一天,朝廷上下需要將過去一整年的政務、瑣事一一梳理並上報,如此一來,方能為即將到來的新的一年做好充分準備,確保國家能夠有條不紊地繼續發展下去。
“上朝——”
隨著太監白英那尖銳而悠長的聲音響起,諸位大臣們身著華麗的官服,手持笏板,步履匆匆地向著太和殿內走去。
他們魚貫而入,進入大殿之後,整齊劃一地跪地叩頭,齊聲高唿:“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端坐在龍椅之上的梁武帝趙煜祺微微抬手,示意眾臣起身:“平身吧!諸位愛卿,啟元五年即將成為過往,不知今年可有什麽重要之事需要向朕稟報啊?”
他目光炯炯地掃視著殿下眾人,期待著能聽到一些關乎國計民生的重要消息。
這時,丞相李豐泰穩步走上前,恭敬地施禮後說道:“啟稟陛下,今年我大梁境內可謂風調雨順,諸事順遂,並未發生什麽驚天動地的大事。若說稱得上大事的,恐怕也就是目前仍在北境緊鑼密鼓修建中的梁直道了。此道一旦建成,必將大大加強我朝對蕪洲大陸的速度。”
趙煜祺微微點頭,表示認可:“嗯……如此甚好。既然國內局勢穩定,那麽朕想知道如今百姓們的生活究竟如何?是否安居樂業,家境殷實呢?”
說著,他轉頭看向站在一旁的戶部尚書,眼神中透露出關切之意。
戶部尚書鄧修竹見到趙煜祺將目光投向自己,趕忙向前邁出一步,恭敬地拱手作揖道:“啟稟陛下,如今咱們大梁可謂是一片繁榮昌盛之象。百姓們安居樂業,生活富足美滿。據最新統計,我國的人口已然突破一萬萬之眾!
與此同時,今年的秋收狀況亦是極為良好。放眼全國各地,那一座座糧庫皆是堆滿了糧食,滿滿當當得幾乎快要溢出來了!正因如此,百姓家中皆有餘糧,想必這個即將到來的新年,大家定能過得熱鬧非凡、歡樂祥和!”
聽完這番稟報之後,不單單是趙煜祺龍顏大悅,就連朝堂之上的群臣們也是個個喜笑顏開,臉上洋溢著自豪與滿足的神情。
畢竟,又有誰不期望自己所身處的國度能夠強大而富庶呢?
趙煜祺興奮地點頭連聲稱好,激動之情溢於言表:“哈哈,好,真是太好了!朕的大梁能有今日這般繁榮昌盛的景象,全賴在座諸君的勤勉努力和無私奉獻呐!望來年依舊能保持如此佳績,諸位愛卿可莫要懈怠喲!那麽,還有其他要事需要向朕奏報嗎?”
說罷,他滿臉笑意地環視著眾人。
就在此時,兵部尚書陸子寧挺身而出,同樣快步上前走了幾步,來到距離皇帝更近之處,然後恭聲說道:“啟稟陛下,此次征兵工作已然圓滿完成。此番征兵不但成功地補足了先前戰事中的傷亡空缺,而且還額外多出了整整二十萬的預備軍呢!至此,我大梁的兵力已然突破兩百萬大關,達到了令人驚歎的兩百二十萬之巨!”
群臣聽聞此消息後,一個個瞠目結舌、麵露驚愕之色,不由自主地倒吸了一口涼氣。
要知道在此之前,任何一個國家若是能夠擁有百萬雄師,那就足以堪稱實力超群、威震四方了。
然而如今他們所處的這個國家,其軍事力量居然已然突破了兩百萬之眾,這簡直就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壯舉!
隻見梁武帝趙煜祺端坐於朝堂之上,他麵帶微笑,眼神堅定地環視著下方的群臣,緩聲說道:“嗯,如此甚好。隻要我大梁糧草充足、軍餉豐盈,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富足,那麽我們自然就能養活這支龐大的軍隊。
諸位愛卿需銘記在心,唯有具備足夠強大的兵馬,方能成為一個國家穩固的支柱。倘若連本國的疆土都無法堅守,又談何去開拓新的領土呢?”
趙煜祺的話語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群臣聞之無不動容,紛紛頷首表示讚同。
這時,丞相李豐泰向前一步,躬身施禮道:“陛下聖明啊!”
說罷,他雙膝跪地,高聲唿喊道。
緊接著,其餘大臣見狀亦紛紛效仿,齊聲高唿:“陛下聖明!”
一時間,朝堂之上唿聲震天,氣勢如虹。
待眾人唿喊之聲稍歇,梁武帝趙煜祺擺了擺手,示意大家起身,然後不緊不慢地繼續說道:“好了,好了,諸位愛卿快快請起。此外,朕今日還要宣布一件大事:自明年起,改年號為龍武元年。
朕相信,以我大梁如今的國力和軍力,定當能夠橫掃六合、統一天下,讓這片廣袤的大陸盡歸我大梁所有!”
此語一出,朝堂之上猶如平靜湖麵被投入巨石一般,瞬間安靜得落針可聞。
然而這短暫的寧靜僅僅維持了片刻,緊接著便如同炸開鍋似的爆發出一陣震耳欲聾的喧嘩聲。
眾大臣們麵麵相覷,交頭接耳地議論紛紛起來。他們雖然心知陛下向來懷有雄心壯誌、誌存高遠,但當親耳聽到這番話時,仍然免不了感到無比震驚。
隻見丞相李豐泰神色凝重,率先一步出列進言道:“陛下,如今雖說咱們大梁兵力強盛、戰馬彪悍,而且糧草儲備也十分充裕,但周邊那些國家同樣不容小覷呀!切不可掉以輕心呐。”
他一邊說著,一邊微微躬身向皇帝行禮,表示自己所言皆是肺腑之言。
趙煜祺卻隻是淡淡地擺了擺手,朗聲道:“朕心意已決,諸位愛卿無需多言。朕絕非魯莽行事之人,眼下我大梁國內局勢一片大好,而異族同樣不能南下,正應趁此良機,一舉統禦整個幻靈大陸。
如今各國不是內亂頻繁,就是軍備廢弛。若不抓住這個時機果斷出擊,還要等到什麽時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