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第一次早朝(一)
穿越,逍遙王爺不逍遙 作者:瑾一欲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與此同時,在宮廷的另一個角落,瑞王趙煜宸看上去與世無爭、淡泊名利,但暗地裏卻一直在悄悄地拉攏朝中大臣。
他頻繁設宴款待那些位高權重之人,並以各種利益誘惑他們站到自己這邊。
而其他幾位皇子自然也沒有閑著,他們分別在各自的府邸中絞盡腦汁地謀劃著未來的道路。
有的積極聯絡各方勢力,試圖擴大自己的影響力;有的則暗中培植親信,為日後爭奪皇位積攢力量。
終於,在經過一番繁瑣而莊重的葬禮儀式之後,梁皇趙德宏被安葬在了宏偉壯觀的皇陵之中。
從表麵上來看,隨著皇帝的入土為安,這場皇位之爭似乎暫時落下了帷幕,一切都已經塵埃落定。
然而,事實上,真正激烈的較量才剛剛拉開序幕。
就在眾人各懷心思的時候,趙德宏生前最為信任的大太監白寒做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決定。
在完成與新帝交接所有政務之後,白寒毅然決然地選擇跟隨先帝而去,甘願為先皇趙德宏陪葬。
他立下誓言,表示要用自己的一生陪伴在先皇左右,哪怕是進入黃泉地府,也要繼續侍奉先皇,不離不棄。
此外,那位一直忠心耿耿守護在趙德宏身邊的暗衛藍嶼白同樣表現出了對先皇的一片赤誠之心。
他決定從此留在皇陵,終生為趙德宏守陵,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絕不再踏出皇陵半步。
趙煜祺原本懷著一顆仁慈之心,打算給予那兩人自由,然而事已至此,他們既然已經做出了抉擇,趙煜祺便覺得無需再多言。
畢竟這二人並非自己的心腹之人,即便勉強留用,恐怕也難以真正為己所用。
而白寒和藍嶼白皆非愚笨之輩,他們深知自身乃是前朝舊臣,斷無可能為今朝新君效力為官。
至於生死存亡之事,與其坐等新皇發難處置,令其陷入兩難之境,倒不如自行了斷,以全忠義之名。
就在這一日清晨,
陽光透過重重宮殿灑下金輝,照亮了皇宮內宏偉莊嚴的朝堂。
這一天,對於新皇趙煜祺而言意義非凡——因為今天乃是他登上皇位後的首次早朝。
曾經侍奉在側的小太監白英,如今已然接替了白寒的職位,搖身一變成為了趙煜祺身邊得力的左臂右膀。
待得群臣朝拜結束之後,趙煜祺端坐在金光璀璨的龍椅之上,他那威嚴的目光如同閃電一般掃視著下方站立的眾多臣子們。
片刻之後,隻見他微微啟唇,緩聲言道:“朕初臨大位,尚需諸位愛卿竭誠相助,同心協力治理天下。現今正處於新舊朝代更迭之際,朕實不願與諸位產生嫌隙,那些不應存有的念頭,最好早早打消才是。”
聽聞此言,底下的臣子們趕忙齊聲高唿萬歲之聲,聲震屋宇,久久迴蕩於朝堂之上。
稍作停頓後,趙煜祺緊接著又道:“今日朝堂之上,朕欲與眾卿共同商討兩件大事。其一,為先皇議定一個恰當得體的諡號;其二,則是確定新朝所采用的年號!”
對於先皇的諡號,大臣們各抒己見、議論紛紛,整個朝堂仿佛變成了一個熱鬧非凡的集市一般。
眾人七嘴八舌地發表著自己的看法和觀點,有的認為這個字好,有的則堅持那個字更能體現先皇的功績與德行。
就在這一片嘈雜聲中,禮部尚書史景遷穩步走出隊列,他神情肅穆,向著龍椅之上的皇帝拱手施禮後說道:“陛下,微臣以為‘昭’字最為適宜。想當年,先皇在位之時,英明睿智,凡事皆能明辨是非曲直,對待善惡更是態度分明,對善行加以褒獎弘揚,而對惡行嚴懲不貸絕不姑息。
如此種種,正應了‘昭’字所蘊含之深意啊!因此,用此字來作為先皇的諡號,方能充分彰顯其高尚品德。”
趙煜祺坐在高高的龍椅上,微微頷首,表示對史景遷所言有所認可。
然而,還未等其他人附和,又有一位大臣迫不及待地站出來提出了不同意見。
隻見這位大臣昂首挺胸,義正言辭地說道:“陛下,依臣之見,‘莊’字才是最適合先皇的諡號。眾所周知,先皇一生端莊穩重、威嚴赫赫,無論是處理朝政還是應對外邦,皆是井井有條、毫不慌亂。
正是憑借這份莊重威嚴之氣度,先皇才能將我朝治理得國泰民安、繁榮昌盛。故而,‘莊’字當之無愧。”
此言一出,朝堂上頓時陷入了激烈的爭論之中。支持“昭”字者與力挺“莊”字者互不相讓,雙方你來我往,據理力爭,誰也不肯輕易讓步。
一時間,朝堂之上人聲鼎沸,好不熱鬧。
趙煜祺見狀,不禁皺起眉頭,輕抬右手示意眾人安靜下來。
待朝堂恢複平靜之後,他緩緩開口說道:“眾愛卿莫要再爭了,朕倒是覺得‘仁’字甚好。想那先皇在世之時,心懷仁愛,對天下子民關懷備至。不僅廣施仁政,減輕百姓賦稅徭役,更是時常親自深入民間了解民生疾苦,並及時采取措施予以解決。
正因如此,先皇在位期間,我朝百姓安居樂業,社會秩序井然有序。以‘仁’字作為先皇的諡號,不僅能夠概括其一生功績,亦是對先皇仁德的最高讚譽。不知諸位愛卿意下如何?”
群臣聞聽此言,先是麵麵相覷,隨後紛紛低頭沉思起來。
少頃,丞相便上前說道:“陛下聖明!‘仁’字確實比臣等之前所提之字更為妥帖恰當,且‘仁’之一字乃是極高之評價,用以為先皇諡號實乃再合適不過了!”
緊接著,其餘大臣也紛紛附和,表示讚同趙煜祺的提議。
於是乎,關於先皇諡號一事終於塵埃落定,最終確定以“仁”字作為先皇的諡號,以紀念其一生的仁德功績。
至此,經過一番激烈地商討與斟酌之後,先皇趙德宏那莊重而肅穆的諡號最終被確定為“梁仁宗”。
這一諡號不僅彰顯了先皇一生的仁德與寬厚,更是對他治理國家、關愛百姓功績的高度讚譽和肯定。
他頻繁設宴款待那些位高權重之人,並以各種利益誘惑他們站到自己這邊。
而其他幾位皇子自然也沒有閑著,他們分別在各自的府邸中絞盡腦汁地謀劃著未來的道路。
有的積極聯絡各方勢力,試圖擴大自己的影響力;有的則暗中培植親信,為日後爭奪皇位積攢力量。
終於,在經過一番繁瑣而莊重的葬禮儀式之後,梁皇趙德宏被安葬在了宏偉壯觀的皇陵之中。
從表麵上來看,隨著皇帝的入土為安,這場皇位之爭似乎暫時落下了帷幕,一切都已經塵埃落定。
然而,事實上,真正激烈的較量才剛剛拉開序幕。
就在眾人各懷心思的時候,趙德宏生前最為信任的大太監白寒做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決定。
在完成與新帝交接所有政務之後,白寒毅然決然地選擇跟隨先帝而去,甘願為先皇趙德宏陪葬。
他立下誓言,表示要用自己的一生陪伴在先皇左右,哪怕是進入黃泉地府,也要繼續侍奉先皇,不離不棄。
此外,那位一直忠心耿耿守護在趙德宏身邊的暗衛藍嶼白同樣表現出了對先皇的一片赤誠之心。
他決定從此留在皇陵,終生為趙德宏守陵,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絕不再踏出皇陵半步。
趙煜祺原本懷著一顆仁慈之心,打算給予那兩人自由,然而事已至此,他們既然已經做出了抉擇,趙煜祺便覺得無需再多言。
畢竟這二人並非自己的心腹之人,即便勉強留用,恐怕也難以真正為己所用。
而白寒和藍嶼白皆非愚笨之輩,他們深知自身乃是前朝舊臣,斷無可能為今朝新君效力為官。
至於生死存亡之事,與其坐等新皇發難處置,令其陷入兩難之境,倒不如自行了斷,以全忠義之名。
就在這一日清晨,
陽光透過重重宮殿灑下金輝,照亮了皇宮內宏偉莊嚴的朝堂。
這一天,對於新皇趙煜祺而言意義非凡——因為今天乃是他登上皇位後的首次早朝。
曾經侍奉在側的小太監白英,如今已然接替了白寒的職位,搖身一變成為了趙煜祺身邊得力的左臂右膀。
待得群臣朝拜結束之後,趙煜祺端坐在金光璀璨的龍椅之上,他那威嚴的目光如同閃電一般掃視著下方站立的眾多臣子們。
片刻之後,隻見他微微啟唇,緩聲言道:“朕初臨大位,尚需諸位愛卿竭誠相助,同心協力治理天下。現今正處於新舊朝代更迭之際,朕實不願與諸位產生嫌隙,那些不應存有的念頭,最好早早打消才是。”
聽聞此言,底下的臣子們趕忙齊聲高唿萬歲之聲,聲震屋宇,久久迴蕩於朝堂之上。
稍作停頓後,趙煜祺緊接著又道:“今日朝堂之上,朕欲與眾卿共同商討兩件大事。其一,為先皇議定一個恰當得體的諡號;其二,則是確定新朝所采用的年號!”
對於先皇的諡號,大臣們各抒己見、議論紛紛,整個朝堂仿佛變成了一個熱鬧非凡的集市一般。
眾人七嘴八舌地發表著自己的看法和觀點,有的認為這個字好,有的則堅持那個字更能體現先皇的功績與德行。
就在這一片嘈雜聲中,禮部尚書史景遷穩步走出隊列,他神情肅穆,向著龍椅之上的皇帝拱手施禮後說道:“陛下,微臣以為‘昭’字最為適宜。想當年,先皇在位之時,英明睿智,凡事皆能明辨是非曲直,對待善惡更是態度分明,對善行加以褒獎弘揚,而對惡行嚴懲不貸絕不姑息。
如此種種,正應了‘昭’字所蘊含之深意啊!因此,用此字來作為先皇的諡號,方能充分彰顯其高尚品德。”
趙煜祺坐在高高的龍椅上,微微頷首,表示對史景遷所言有所認可。
然而,還未等其他人附和,又有一位大臣迫不及待地站出來提出了不同意見。
隻見這位大臣昂首挺胸,義正言辭地說道:“陛下,依臣之見,‘莊’字才是最適合先皇的諡號。眾所周知,先皇一生端莊穩重、威嚴赫赫,無論是處理朝政還是應對外邦,皆是井井有條、毫不慌亂。
正是憑借這份莊重威嚴之氣度,先皇才能將我朝治理得國泰民安、繁榮昌盛。故而,‘莊’字當之無愧。”
此言一出,朝堂上頓時陷入了激烈的爭論之中。支持“昭”字者與力挺“莊”字者互不相讓,雙方你來我往,據理力爭,誰也不肯輕易讓步。
一時間,朝堂之上人聲鼎沸,好不熱鬧。
趙煜祺見狀,不禁皺起眉頭,輕抬右手示意眾人安靜下來。
待朝堂恢複平靜之後,他緩緩開口說道:“眾愛卿莫要再爭了,朕倒是覺得‘仁’字甚好。想那先皇在世之時,心懷仁愛,對天下子民關懷備至。不僅廣施仁政,減輕百姓賦稅徭役,更是時常親自深入民間了解民生疾苦,並及時采取措施予以解決。
正因如此,先皇在位期間,我朝百姓安居樂業,社會秩序井然有序。以‘仁’字作為先皇的諡號,不僅能夠概括其一生功績,亦是對先皇仁德的最高讚譽。不知諸位愛卿意下如何?”
群臣聞聽此言,先是麵麵相覷,隨後紛紛低頭沉思起來。
少頃,丞相便上前說道:“陛下聖明!‘仁’字確實比臣等之前所提之字更為妥帖恰當,且‘仁’之一字乃是極高之評價,用以為先皇諡號實乃再合適不過了!”
緊接著,其餘大臣也紛紛附和,表示讚同趙煜祺的提議。
於是乎,關於先皇諡號一事終於塵埃落定,最終確定以“仁”字作為先皇的諡號,以紀念其一生的仁德功績。
至此,經過一番激烈地商討與斟酌之後,先皇趙德宏那莊重而肅穆的諡號最終被確定為“梁仁宗”。
這一諡號不僅彰顯了先皇一生的仁德與寬厚,更是對他治理國家、關愛百姓功績的高度讚譽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