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敲定人選
穿越,逍遙王爺不逍遙 作者:瑾一欲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沒過多久,陛下讓丞相擇將這件事情就在京城的官場圈子裏迅速傳播開來。
要知道,以往這種軍國大事,都是由陛下親自指定人選。
然而此次出征,陛下卻把擇將之權交給了丞相李豐泰,著實令人感到費解。
一時之間,朝中眾多官員與將軍們聞風而動,紛紛想盡辦法找上李豐泰,都渴望能夠得到這個難得的機會,擔當此次出征的將領。
在這些人當中,尤以鎮國公府和安國公府表現得最為積極主動。
他們派出親信之人不斷向丞相進言,詳細闡述各自家族的優勢以及為國征戰的堅定決心。
畢竟,這三大開國國公府傳到如今這一代人,已經曆經三代。
按照祖製規定,從下一代起,國公之位將會自動降一級成為侯爵,而後每傳一代都會再降一級,直至降為子爵時才會停止。
因此,如果能夠在這場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不僅可以鞏固家族地位,更有可能打破世襲降級的命運,讓家族榮耀得以延續。
之所以他們會表現得如此積極主動,緣由還要追溯到三年前鎮北侯趙慈的驚世崛起。
這位年輕有為的侯爺,憑借著非凡的軍事才能和赫赫戰功,一時間成為朝野上下矚目的焦點人物。
自那時起,各家名門望族便開始盤算著如何借助功勳為自家的下一代謀取更好的前程。
然而,穆國公府的情況卻與其他家族大不相同。
這一代的男丁已然全部為國捐軀,如今僅剩下蘇蒙這麽一個孫女。而且,蘇蒙早已嫁入賢王府,成為了賢王趙煜祺的王妃。
因此,穆國公對此事反倒顯得從容淡定,毫不著急。
此刻,
在丞相府內,
一間寬敞明亮的屋子中,正端坐著兩位舉足輕重的人物。
隻見鎮國公周玉文麵帶微笑,語氣誠懇地對丞相李豐泰說道:“丞相啊,此次領軍大將一職,無論如何您老人家可得偏袒一下我鎮國公府啊!老夫的犬子自幼便熟讀各類兵書戰策,對於領軍出征、沙場征戰之事可謂胸有成竹,絕對沒有問題。再者說,咱們兩家之間的交情深厚,豈是安國公那老家夥所能比擬的?”
聽到這番話,丞相李豐泰輕輕捋了捋胡須,笑著搖了搖頭迴應道:“嗬嗬,國公大人呐,雖說陛下將挑選將領之重任托付於老夫,但老夫也不能隨意行事呀。畢竟這場戰爭的勝負至關重要,一旦獲勝自然皆大歡喜;可若是戰敗,那可就不僅僅是損及個人顏麵那麽簡單了,更會關乎到大梁國的榮辱興衰啊。”
“丞相大人呐,您怎麽能不相信老夫那犬子呢?他可是您從小看著一點點長大的呀!再說了,小女雪瑤如今好歹也是瑞王殿下的正妃,這層關係難道還不足以讓您信任嗎?”
鎮國公周玉文眼見李豐泰絲毫沒有鬆口的意思,一咬牙,幹脆再次借著自己女兒的身份把瑞王趙煜宸給搬了出來。
聽到這裏,丞相李豐泰不禁苦笑起來:“哎呀,老國公喲,您這話說得倒是輕巧。您想想看,如果老夫真把這個寶貴的名額給了鎮國公府,那安國公府那邊我該如何去交代啊?他們肯定會認為我偏袒於您這邊,到時候怕是要鬧出不少亂子來。”
鎮國公周玉文一聽這話,立馬拍著胸脯保證道:“丞相大人盡管放心便是!隻要您願意選擇犬子,不管出了任何事情,您都可以一股腦兒地全推到老夫我的身上,老夫我才不會懼怕他安國公那個姓沐的老家夥呢!”
看到鎮國公如此堅決的態度,丞相李豐泰總算稍稍放下心來,但還是忍不住再三叮囑道:“好吧好吧,既然有老國公這番話,那老夫也就安心多了。隻不過這次可不是什麽小打小鬧之事,還望老國公迴去之後務必好好囑咐一下貴公子,千萬不可掉以輕心。否則一旦出了差錯,別說是老夫我,恐怕連您這堂堂鎮國公府也難以全身而退啊……”
“哈哈,放心吧!丞相大人,老夫心裏可是跟明鏡兒似的,一切都明明白白。那老夫就不再叨擾您啦,這就先行告退嘍。”
說罷,鎮國公周玉文爽朗地大笑幾聲,然後緩緩站起身來,動作優雅而從容。
他先是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袍,接著穩步向著門外走去。
然而,鎮國公前腳剛走沒多久,安國公沐然後腳就急匆匆地登上了門。
這位年事已高卻精神矍鑠的老者一見到李豐泰,便迫不及待地開口說道:“李丞相啊,今兒個我可得好好跟你說道說道……”
話未說完,隻見李豐泰趕忙迎上前去,滿臉堆笑地開始勸解起來。
盡管李豐泰費盡口舌,說得口幹舌燥,但沐老爺子卻是越聽越來氣。
到最後,隻聽得“哢嚓”一聲脆響,沐老爺子手中的拐杖竟然硬生生被折斷成了兩截!他怒目圓睜,腮幫子氣得鼓鼓的,猶如一隻發怒的雄獅。
可即便如此憤怒,沐老爺子最終還是啥也沒再和李豐泰多說一句,隻是嘴裏不停地咒罵著:“周玉文那個老家夥,簡直就是個不知廉恥、毫無道義之人!哼!”
隨後,他便怒氣衝衝地轉身離去,留下一臉無奈的李豐泰站在原地直發愣。
李豐泰看著沐老爺子離去的背影,無奈地搖了搖頭。
僅僅過了短短半日的時間,消息就已傳開——丞相已然敲定了此次關乎重大的人選,而此人竟然便是鎮國公府的大公子周致傑。
這一消息如同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麵,激起了層層漣漪,在京城的每一個角落迅速蔓延開來。
眾人的表情各異,有的露出疑惑之色,似乎不太理解為何會是這樣一位年紀輕輕的小公子;有的則眼中閃過一絲不屑,認為他不過是憑借家世才得以獲此重任。
然而更多的人則是持觀望態度,雖心中存有疑慮,但畢竟是鎮國公府的公子,而且陛下親自點頭同意,他們也隻能無奈地就此作罷,將心中的不滿暫且壓下。
三日之後,周致傑便帶領著二十萬大軍南下,向著南關進發。
要知道,以往這種軍國大事,都是由陛下親自指定人選。
然而此次出征,陛下卻把擇將之權交給了丞相李豐泰,著實令人感到費解。
一時之間,朝中眾多官員與將軍們聞風而動,紛紛想盡辦法找上李豐泰,都渴望能夠得到這個難得的機會,擔當此次出征的將領。
在這些人當中,尤以鎮國公府和安國公府表現得最為積極主動。
他們派出親信之人不斷向丞相進言,詳細闡述各自家族的優勢以及為國征戰的堅定決心。
畢竟,這三大開國國公府傳到如今這一代人,已經曆經三代。
按照祖製規定,從下一代起,國公之位將會自動降一級成為侯爵,而後每傳一代都會再降一級,直至降為子爵時才會停止。
因此,如果能夠在這場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不僅可以鞏固家族地位,更有可能打破世襲降級的命運,讓家族榮耀得以延續。
之所以他們會表現得如此積極主動,緣由還要追溯到三年前鎮北侯趙慈的驚世崛起。
這位年輕有為的侯爺,憑借著非凡的軍事才能和赫赫戰功,一時間成為朝野上下矚目的焦點人物。
自那時起,各家名門望族便開始盤算著如何借助功勳為自家的下一代謀取更好的前程。
然而,穆國公府的情況卻與其他家族大不相同。
這一代的男丁已然全部為國捐軀,如今僅剩下蘇蒙這麽一個孫女。而且,蘇蒙早已嫁入賢王府,成為了賢王趙煜祺的王妃。
因此,穆國公對此事反倒顯得從容淡定,毫不著急。
此刻,
在丞相府內,
一間寬敞明亮的屋子中,正端坐著兩位舉足輕重的人物。
隻見鎮國公周玉文麵帶微笑,語氣誠懇地對丞相李豐泰說道:“丞相啊,此次領軍大將一職,無論如何您老人家可得偏袒一下我鎮國公府啊!老夫的犬子自幼便熟讀各類兵書戰策,對於領軍出征、沙場征戰之事可謂胸有成竹,絕對沒有問題。再者說,咱們兩家之間的交情深厚,豈是安國公那老家夥所能比擬的?”
聽到這番話,丞相李豐泰輕輕捋了捋胡須,笑著搖了搖頭迴應道:“嗬嗬,國公大人呐,雖說陛下將挑選將領之重任托付於老夫,但老夫也不能隨意行事呀。畢竟這場戰爭的勝負至關重要,一旦獲勝自然皆大歡喜;可若是戰敗,那可就不僅僅是損及個人顏麵那麽簡單了,更會關乎到大梁國的榮辱興衰啊。”
“丞相大人呐,您怎麽能不相信老夫那犬子呢?他可是您從小看著一點點長大的呀!再說了,小女雪瑤如今好歹也是瑞王殿下的正妃,這層關係難道還不足以讓您信任嗎?”
鎮國公周玉文眼見李豐泰絲毫沒有鬆口的意思,一咬牙,幹脆再次借著自己女兒的身份把瑞王趙煜宸給搬了出來。
聽到這裏,丞相李豐泰不禁苦笑起來:“哎呀,老國公喲,您這話說得倒是輕巧。您想想看,如果老夫真把這個寶貴的名額給了鎮國公府,那安國公府那邊我該如何去交代啊?他們肯定會認為我偏袒於您這邊,到時候怕是要鬧出不少亂子來。”
鎮國公周玉文一聽這話,立馬拍著胸脯保證道:“丞相大人盡管放心便是!隻要您願意選擇犬子,不管出了任何事情,您都可以一股腦兒地全推到老夫我的身上,老夫我才不會懼怕他安國公那個姓沐的老家夥呢!”
看到鎮國公如此堅決的態度,丞相李豐泰總算稍稍放下心來,但還是忍不住再三叮囑道:“好吧好吧,既然有老國公這番話,那老夫也就安心多了。隻不過這次可不是什麽小打小鬧之事,還望老國公迴去之後務必好好囑咐一下貴公子,千萬不可掉以輕心。否則一旦出了差錯,別說是老夫我,恐怕連您這堂堂鎮國公府也難以全身而退啊……”
“哈哈,放心吧!丞相大人,老夫心裏可是跟明鏡兒似的,一切都明明白白。那老夫就不再叨擾您啦,這就先行告退嘍。”
說罷,鎮國公周玉文爽朗地大笑幾聲,然後緩緩站起身來,動作優雅而從容。
他先是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袍,接著穩步向著門外走去。
然而,鎮國公前腳剛走沒多久,安國公沐然後腳就急匆匆地登上了門。
這位年事已高卻精神矍鑠的老者一見到李豐泰,便迫不及待地開口說道:“李丞相啊,今兒個我可得好好跟你說道說道……”
話未說完,隻見李豐泰趕忙迎上前去,滿臉堆笑地開始勸解起來。
盡管李豐泰費盡口舌,說得口幹舌燥,但沐老爺子卻是越聽越來氣。
到最後,隻聽得“哢嚓”一聲脆響,沐老爺子手中的拐杖竟然硬生生被折斷成了兩截!他怒目圓睜,腮幫子氣得鼓鼓的,猶如一隻發怒的雄獅。
可即便如此憤怒,沐老爺子最終還是啥也沒再和李豐泰多說一句,隻是嘴裏不停地咒罵著:“周玉文那個老家夥,簡直就是個不知廉恥、毫無道義之人!哼!”
隨後,他便怒氣衝衝地轉身離去,留下一臉無奈的李豐泰站在原地直發愣。
李豐泰看著沐老爺子離去的背影,無奈地搖了搖頭。
僅僅過了短短半日的時間,消息就已傳開——丞相已然敲定了此次關乎重大的人選,而此人竟然便是鎮國公府的大公子周致傑。
這一消息如同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麵,激起了層層漣漪,在京城的每一個角落迅速蔓延開來。
眾人的表情各異,有的露出疑惑之色,似乎不太理解為何會是這樣一位年紀輕輕的小公子;有的則眼中閃過一絲不屑,認為他不過是憑借家世才得以獲此重任。
然而更多的人則是持觀望態度,雖心中存有疑慮,但畢竟是鎮國公府的公子,而且陛下親自點頭同意,他們也隻能無奈地就此作罷,將心中的不滿暫且壓下。
三日之後,周致傑便帶領著二十萬大軍南下,向著南關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