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出使大燕
穿越,逍遙王爺不逍遙 作者:瑾一欲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稟陛下,如今我們北寧麵臨著嚴峻的局勢呀。我們北寧雖然在陸地上有著強大的兵力,但卻缺少一支能征善戰的水軍,這就導致我們無法順利登上南寧的土地,而南寧那邊同樣也難以踏上我們北寧的領土。
倘若我們一直這樣僵持不下,毫無作為的話,那其他兩國必然會察覺到我們的弱點,趁機從中漁利,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威脅。所以,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我們主動出擊,尋找一方與之結盟,齊心協力去盡快解決南寧這個棘手的問題。”方子安神情嚴肅,恭敬地迴答道。
“至於為何選擇大燕而不是大梁呢,這裏麵有諸多原因。
其一,從地理位置來看,大燕隻需越過那秦淮江,便可抵達南寧的懷州,路途相對較近,便於我們快速展開行動。而大梁則不同,它需要從南關出發,途經三國的交匯之地,這一路上距離實在是太遙遠了,不僅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還容易出現各種意外情況。
其二,大梁這些年來發展迅猛,尤其是在大敗匈奴之後,更是如日中天。這幾年的時間裏,它的實力不斷增強,發展速度更是一日千裏。如果我們與大梁結盟,恐怕很難對其起到有效的製約作用,反而可能會被他們逐漸掌控局勢。
相反,大燕目前的實力相對較為均衡,與我們結盟後,既不會對我們構成太大的威脅,又能夠幫助我們共同對抗南寧,可謂是一舉兩得。而且,與大燕結盟也不會對我們北寧的主權和利益造成損害,反而是一種明智的選擇,所以臣認為與大燕結盟無害!”
方子安有條不紊地闡述著自己的觀點,每一句話都經過深思熟慮,盡顯其智慧和謀略。
“嗯,確實如此啊,那大梁這幾年來,由於匈奴的侵擾之勢得以平息,國內的局勢便愈發地安穩起來。
那廣袤無垠的草原宛如一道堅實的屏障,穩穩地成為了大梁的大後方,源源不斷地供給著充足的糧草以及膘肥體壯的戰馬。這般有利的形勢之下,子安所言極是,若要尋求盟友,那自然是找大燕更為合適。
既然已經有了這樣的共識,那就趕緊議一議該派遣何人前往大燕,去展開那至關重要的結盟事宜,同時呢,也得好好商議一下結盟的具體條件。”
寧雲霄神情凝重地說道,他深知此次行動的重要性與緊迫性。
“陛下,既然是臣率先提出了這個意見,那麽理應由臣親自前往大燕,如此也不會給他人增添過多的麻煩與為難。至於那些結盟的條件嘛……還是由陛下您與眾位大臣一同商議決定吧,臣定會全力配合,確保此事能夠順利達成。”
方子安亦是一臉堅定地迴應道,他心中早已做好了奔赴異國他鄉的準備,隻為了北寧的繁榮昌盛。
寧雲霄注視著方子安,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之色,他微微頷首,表示同意。
“很好,方愛卿不愧是我北寧的股肱之臣。此次出使大燕,責任重大,希望你能不辱使命。待你歸來之時,朕定當設宴為你接風洗塵。”
方子安跪地謝恩,“多謝陛下信任,臣定當竭盡所能,促成北寧與大燕之盟。”
朝堂之上,氣氛凝重而又熱烈。眾臣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但無一不是對方子安所提出的建議表示讚同與支持。
緊接著,關於結盟的具體細節問題被擺到了桌麵上。
經過一輪又一輪的商討,以及對各種利弊因素的反複權衡,眾人終於逐漸達成了共識:通過聯姻這種方式,將兩個國家緊密地聯係在一起。
而這個方案竟然是由丞相田林顧首先提出的。
要知道,北寧皇帝寧雲霄雖然早已娶親成家,但其正妻卻始終未能為其誕下一兒半女,以至於如今這皇後之位依舊虛懸。。
如此一來,以北寧皇後之位作為籌碼促成兩國聯姻,無疑能讓彼此之間的關係變得更為牢固緊密。
數日之後,肩負著重要使命的方子安懷揣著寧雲霄親自下達的聖旨,毅然決然地踏上了遠赴大燕的漫漫征程。
這一路之上,他的腦海裏不斷地思索著各種各樣的策略和方法,試圖找到一種能夠與大燕國順利展開談判,並最終取得一個令雙方皆感到滿意結果的途徑。
畢竟,聯姻一事固然美好,可那大燕皇帝可是一隻久經沙場、狡猾如狐的老薑,又豈會輕而易舉地應允此事呢?!
就在方子安風塵仆仆、馬不停蹄地趕到大燕之時,遠在千裏之外的盛文城中,那位掌控著整個大燕國命運的皇帝熊延穆已然得知了這一消息。
於是乎,在朝堂之上,熊延穆將目光掃向下方一眾臣子,開口問道:“諸位愛卿啊,此次這北寧國派遣使者前來我大燕,究竟所為何事呢?!”
“陛下,依微臣之推測,此事或許與南寧有所關聯。自大寧分崩離析已有一年之久,南北之間紛爭持續不斷,但迄今未見任何實質性進展。在這場對峙之中,最為焦灼不安的當屬那兩位兄弟。而今觀之,北寧皇帝想必已按捺不住性子,欲圖向外尋求援助之力。”大燕丞相石均麵色凝重地向前邁出一步,拱手向大燕皇帝進言。。
大燕皇帝熊延穆微微頷首,表示讚同:“唔,丞相所言甚是有理!照此情形推斷,這北寧確有與我大燕結盟之意,隻是不知那寧雲霄究竟能夠開出何等結盟條件。”
丞相石均微微一笑,朗聲道:“哈哈,陛下明鑒,現今之北寧,所能提供之物,無外乎錢糧數量或多或少罷了。待到北寧使者抵達之時,稍作試探便可一清二楚。”
熊延穆略加思索後言道:“嗯,待北寧使者抵臨盛文城之後,禮部可先行拖延一番,朕並不急於召見此人!”
禮部尚書趕忙應道:“微臣遵命!定當謹遵聖意行事。!”
倘若我們一直這樣僵持不下,毫無作為的話,那其他兩國必然會察覺到我們的弱點,趁機從中漁利,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威脅。所以,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我們主動出擊,尋找一方與之結盟,齊心協力去盡快解決南寧這個棘手的問題。”方子安神情嚴肅,恭敬地迴答道。
“至於為何選擇大燕而不是大梁呢,這裏麵有諸多原因。
其一,從地理位置來看,大燕隻需越過那秦淮江,便可抵達南寧的懷州,路途相對較近,便於我們快速展開行動。而大梁則不同,它需要從南關出發,途經三國的交匯之地,這一路上距離實在是太遙遠了,不僅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還容易出現各種意外情況。
其二,大梁這些年來發展迅猛,尤其是在大敗匈奴之後,更是如日中天。這幾年的時間裏,它的實力不斷增強,發展速度更是一日千裏。如果我們與大梁結盟,恐怕很難對其起到有效的製約作用,反而可能會被他們逐漸掌控局勢。
相反,大燕目前的實力相對較為均衡,與我們結盟後,既不會對我們構成太大的威脅,又能夠幫助我們共同對抗南寧,可謂是一舉兩得。而且,與大燕結盟也不會對我們北寧的主權和利益造成損害,反而是一種明智的選擇,所以臣認為與大燕結盟無害!”
方子安有條不紊地闡述著自己的觀點,每一句話都經過深思熟慮,盡顯其智慧和謀略。
“嗯,確實如此啊,那大梁這幾年來,由於匈奴的侵擾之勢得以平息,國內的局勢便愈發地安穩起來。
那廣袤無垠的草原宛如一道堅實的屏障,穩穩地成為了大梁的大後方,源源不斷地供給著充足的糧草以及膘肥體壯的戰馬。這般有利的形勢之下,子安所言極是,若要尋求盟友,那自然是找大燕更為合適。
既然已經有了這樣的共識,那就趕緊議一議該派遣何人前往大燕,去展開那至關重要的結盟事宜,同時呢,也得好好商議一下結盟的具體條件。”
寧雲霄神情凝重地說道,他深知此次行動的重要性與緊迫性。
“陛下,既然是臣率先提出了這個意見,那麽理應由臣親自前往大燕,如此也不會給他人增添過多的麻煩與為難。至於那些結盟的條件嘛……還是由陛下您與眾位大臣一同商議決定吧,臣定會全力配合,確保此事能夠順利達成。”
方子安亦是一臉堅定地迴應道,他心中早已做好了奔赴異國他鄉的準備,隻為了北寧的繁榮昌盛。
寧雲霄注視著方子安,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之色,他微微頷首,表示同意。
“很好,方愛卿不愧是我北寧的股肱之臣。此次出使大燕,責任重大,希望你能不辱使命。待你歸來之時,朕定當設宴為你接風洗塵。”
方子安跪地謝恩,“多謝陛下信任,臣定當竭盡所能,促成北寧與大燕之盟。”
朝堂之上,氣氛凝重而又熱烈。眾臣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但無一不是對方子安所提出的建議表示讚同與支持。
緊接著,關於結盟的具體細節問題被擺到了桌麵上。
經過一輪又一輪的商討,以及對各種利弊因素的反複權衡,眾人終於逐漸達成了共識:通過聯姻這種方式,將兩個國家緊密地聯係在一起。
而這個方案竟然是由丞相田林顧首先提出的。
要知道,北寧皇帝寧雲霄雖然早已娶親成家,但其正妻卻始終未能為其誕下一兒半女,以至於如今這皇後之位依舊虛懸。。
如此一來,以北寧皇後之位作為籌碼促成兩國聯姻,無疑能讓彼此之間的關係變得更為牢固緊密。
數日之後,肩負著重要使命的方子安懷揣著寧雲霄親自下達的聖旨,毅然決然地踏上了遠赴大燕的漫漫征程。
這一路之上,他的腦海裏不斷地思索著各種各樣的策略和方法,試圖找到一種能夠與大燕國順利展開談判,並最終取得一個令雙方皆感到滿意結果的途徑。
畢竟,聯姻一事固然美好,可那大燕皇帝可是一隻久經沙場、狡猾如狐的老薑,又豈會輕而易舉地應允此事呢?!
就在方子安風塵仆仆、馬不停蹄地趕到大燕之時,遠在千裏之外的盛文城中,那位掌控著整個大燕國命運的皇帝熊延穆已然得知了這一消息。
於是乎,在朝堂之上,熊延穆將目光掃向下方一眾臣子,開口問道:“諸位愛卿啊,此次這北寧國派遣使者前來我大燕,究竟所為何事呢?!”
“陛下,依微臣之推測,此事或許與南寧有所關聯。自大寧分崩離析已有一年之久,南北之間紛爭持續不斷,但迄今未見任何實質性進展。在這場對峙之中,最為焦灼不安的當屬那兩位兄弟。而今觀之,北寧皇帝想必已按捺不住性子,欲圖向外尋求援助之力。”大燕丞相石均麵色凝重地向前邁出一步,拱手向大燕皇帝進言。。
大燕皇帝熊延穆微微頷首,表示讚同:“唔,丞相所言甚是有理!照此情形推斷,這北寧確有與我大燕結盟之意,隻是不知那寧雲霄究竟能夠開出何等結盟條件。”
丞相石均微微一笑,朗聲道:“哈哈,陛下明鑒,現今之北寧,所能提供之物,無外乎錢糧數量或多或少罷了。待到北寧使者抵達之時,稍作試探便可一清二楚。”
熊延穆略加思索後言道:“嗯,待北寧使者抵臨盛文城之後,禮部可先行拖延一番,朕並不急於召見此人!”
禮部尚書趕忙應道:“微臣遵命!定當謹遵聖意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