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改功成,榮耀加身
李元嬰的目光掃過在場眾人,隻見他們有的交頭接耳,有的低頭沉思,有的則一臉期待。
空氣中彌漫著緊張的氣氛,連唿吸聲都清晰可聞。
說實話,李元嬰心裏也有點打鼓,畢竟這可是關係到大唐軍事實力的大事,容不得半點馬虎。
“開始吧!” 一聲洪亮的聲音打破了沉默,說話的是兵部尚書,他也是這次評估的主要負責人。
演示正式開始,訓練有素的士兵們手持新式火銃,按照李元嬰設計的操典進行操作。
“砰砰砰……” 一連串的槍聲響起,靶場上塵土飛揚。
待硝煙散去,眾人定睛一看,靶子上的彈孔密密麻麻,幾乎覆蓋了整個靶心。
“好!” 兵部尚書忍不住拍手叫好,其他官員也紛紛點頭稱讚。
就連之前一直質疑李元嬰的趙括,此刻也目瞪口呆,半天說不出話來。
接下來的測試更加精彩,火銃在各種複雜環境下的表現都遠超傳統兵器。
無論是射程、威力,還是精準度,都讓在場眾人歎服。
尤其是浸水測試,更是讓那些老頑固們徹底閉上了嘴。
畢竟,大唐幅員遼闊,氣候多變,能夠適應各種環境的武器,才是真正的利器。
看到這一幕,李元嬰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嘴角也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
他知道,這場兵改,成了!
兵部尚書走到李元嬰麵前,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殿下,你立了大功啊!”
李元嬰謙虛地笑了笑,正準備說些什麽,卻聽到一個陰陽怪氣的聲音:“這火銃雖然厲害,但是造價高昂,恐怕難以大規模裝備……” 說話的正是之前負責製造火銃的張兵器工匠,他一臉不忿地看著李元嬰。
李元嬰挑了挑眉,似笑非笑地看著他:“張師傅,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張兵器工匠梗著脖子,眼珠子滴溜溜地轉:“殿下,這火銃雖好,但小的們打造起來費時費力,成本高昂,恐怕國庫……” 他故意拉長了聲音,一臉為難的樣子。
李元嬰心中冷笑,這老小子果然憋著壞呢,不就是嫌自己搶了他的風頭嘛。
“張師傅,你這是在質疑本王的判斷?” 李元嬰語氣驟冷,眼神如刀般鋒利。
張兵器工匠嚇得一哆嗦,連忙跪倒在地:“殿下恕罪,小的不敢!”
“不敢?我看你膽子大得很!”李元嬰冷笑一聲,“本王早就料到你會這麽說,所以提前做好了準備。” 他拍了拍手,早就在一旁候著的劉鐵匠鋪主站了出來,手裏拿著一本賬冊,高聲宣讀起來。
原來,李元嬰早就預料到成本問題,提前改進工藝,簡化流程,還找到了新的礦石來源,將成本降低了五成!
張兵器工匠聽得臉色煞白,豆大的汗珠從額頭上滾落下來,他知道自己完了。
兵部尚書勃然大怒,指著張兵器工匠的鼻子罵道:“好你個張老三,竟敢欺瞞本官!來人,拖下去!”
張兵器工匠還想狡辯,卻被侍衛們強行拖了出去。
看著他狼狽的背影,李元嬰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沒了礙眼的人,氣氛頓時輕鬆起來,周圍的官員們紛紛向李元嬰道賀。
就在這時,兩道香風撲麵而來,林婉兒和蘇瑤激動地撲向李元嬰,眼中滿是崇拜。
林婉兒嬌嗔道:“我就知道三郎是最棒的!” 蘇瑤則溫柔地依偎在李元嬰身旁,輕聲道:“三郎,你真是太厲害了。” 李元嬰被兩位佳人包圍,心中得意非凡,享受著她們的愛意和讚美。
沐浴在眾人的讚賞之中,李元嬰忽然想起一件事情,轉頭對兵部尚書說道:“對了,尚書大人,還有一事……”
李元嬰嘴角噙著一抹神秘的微笑,從袖中掏出一份卷軸,緩緩展開。
“既然火銃的事情解決了,那咱們就來聊聊下一件事——鹽。” 此言一出,眾人皆是一愣。
鹽?
這跟兵器有什麽關係?
兵部尚書更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殿下,這……鹽政之事,似乎與兵部無關吧?”
李元嬰哈哈一笑,語氣中帶著一絲狡黠:“尚書大人莫急,且聽我慢慢道來。這鹽啊,可是關係國計民生的大事,若是能改進製鹽之法,降低成本,提高產量,豈不是利國利民之舉?” 眾人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紈絝皇子又在打什麽鬼主意。
之前質疑李元嬰的王軍方保守者和趙兵器監造官此時也徹底服氣了,連忙上前道歉:“殿下神機妙算,我等之前眼拙,還請殿下恕罪!” 李元嬰擺了擺手,一副“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的表情,大度地接受了他們的道歉。
看到李元嬰如此胸有成竹,眾人心中對他的敬佩之情更甚。
林婉兒和蘇瑤更是眼冒星星,恨不得立刻撲上去給她們的三郎一個愛的抱抱。
李元嬰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如今的製鹽之法效率低下,成本高昂,百姓苦不堪言。本王夜觀天象,發現……”他故意頓了頓,吊足了眾人的胃口,“發現了一種新的製鹽之法,不僅可以提高產量,還能降低成本,造福萬民!”
眾人一聽,頓時炸開了鍋,紛紛議論起來。
有人表示懷疑,有人表示期待,也有人表示……
“殿下,恕臣直言,這製鹽之法可是老祖宗傳下來的,豈能輕易更改?” 說話的是戶部尚書,他一臉嚴肅,顯然對李元嬰的提議並不看好。
李元嬰也不惱,隻是微微一笑:“尚書大人,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展,老祖宗的東西固然好,但也不能墨守成規。本王這新製鹽之法,可是經過反複驗證,絕對可行!”
戶部尚書還想再說什麽,卻被李元嬰打斷:“這樣吧,咱們不如打個賭,如何?” 他眼中閃過一絲狡黠的光芒,讓人捉摸不透。
“賭什麽?”戶部尚書下意識地問道。
李元嬰神秘一笑:“就賭……本王的新製鹽之法,能否讓大唐的鹽價降低一半!”
眾人聞言,皆是一驚。
降低一半?
這怎麽可能!
李元嬰卻不再多言,隻是意味深長地看了眾人一眼,轉身離去,隻留下一個瀟灑的背影。
“等等,殿下……” 兵部尚書急忙喊道。
李元嬰走後,人群依舊嗡嗡作響,像一鍋沸騰的粥。
孫兵器愛好者激動得臉紅脖子粗,逮著誰就跟誰吹噓:“看見沒?看見沒!我就說咱十七皇子不是一般人!那火銃,突突突,賊拉厲害!以後誰還敢說十七皇子是紈絝?站出來,我保證不打死他!” 他唾沫星子橫飛,聽得周圍人一愣一愣的,但也不得不承認,這十七皇子,確實有點東西。
李元嬰迴到府邸,林婉兒和蘇瑤立刻迎了上來,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像兩隻快樂的小鳥。
林婉兒一臉驕傲:“三郎,你今天真是太帥了!那些老古董都被你懟得啞口無言!” 蘇瑤則溫柔地為他更衣,輕聲道:“三郎,你真是個天才,婉兒說得對,太帥了!”
李元嬰享受著兩位美人的讚美,心裏美滋滋的,但他也明白,這隻是萬裏長征的第一步。
兵器改革的成功隻是個開始,鹽政革新才是真正的硬骨頭。
他坐在書房裏,眉頭緊鎖,思考著該如何開啟這條充滿挑戰的道路。
“這鹽啊,可是個好東西,但也是個麻煩東西。” 李元嬰自言自語道,“既要降低成本,又要保證質量,還要防止有人從中作梗,真是難啊!” 他揉了揉太陽穴,感覺有些頭疼。
“係統,出來支個招唄?” 李元嬰習慣性地唿喚係統,然而卻沒有任何迴應。
他這才想起,自己根本沒有係統!
“唉,看來隻能靠自己了。” 李元嬰歎了口氣,起身走到窗邊,望著窗外繁華的長安城,心中思緒萬千。
“這大唐的盛世,可不能被這些陳腐的製度拖垮了。” 他眼中閃過一絲堅定,心中已經有了初步的計劃。
第一步,實地考察!
李元嬰決定親自前往鹽場,了解實際情況,才能對症下藥。
第二步,招攬人才!
光靠他一個人肯定不行,必須找到誌同道合的人一起幹。
第三步,改革工藝!
這才是最關鍵的一步,必須找到一種高效低成本的製鹽方法。
想到這裏,李元嬰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容。
“鹽政革新,就從現在開始!”
李元嬰的目光掃過在場眾人,隻見他們有的交頭接耳,有的低頭沉思,有的則一臉期待。
空氣中彌漫著緊張的氣氛,連唿吸聲都清晰可聞。
說實話,李元嬰心裏也有點打鼓,畢竟這可是關係到大唐軍事實力的大事,容不得半點馬虎。
“開始吧!” 一聲洪亮的聲音打破了沉默,說話的是兵部尚書,他也是這次評估的主要負責人。
演示正式開始,訓練有素的士兵們手持新式火銃,按照李元嬰設計的操典進行操作。
“砰砰砰……” 一連串的槍聲響起,靶場上塵土飛揚。
待硝煙散去,眾人定睛一看,靶子上的彈孔密密麻麻,幾乎覆蓋了整個靶心。
“好!” 兵部尚書忍不住拍手叫好,其他官員也紛紛點頭稱讚。
就連之前一直質疑李元嬰的趙括,此刻也目瞪口呆,半天說不出話來。
接下來的測試更加精彩,火銃在各種複雜環境下的表現都遠超傳統兵器。
無論是射程、威力,還是精準度,都讓在場眾人歎服。
尤其是浸水測試,更是讓那些老頑固們徹底閉上了嘴。
畢竟,大唐幅員遼闊,氣候多變,能夠適應各種環境的武器,才是真正的利器。
看到這一幕,李元嬰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嘴角也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
他知道,這場兵改,成了!
兵部尚書走到李元嬰麵前,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殿下,你立了大功啊!”
李元嬰謙虛地笑了笑,正準備說些什麽,卻聽到一個陰陽怪氣的聲音:“這火銃雖然厲害,但是造價高昂,恐怕難以大規模裝備……” 說話的正是之前負責製造火銃的張兵器工匠,他一臉不忿地看著李元嬰。
李元嬰挑了挑眉,似笑非笑地看著他:“張師傅,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張兵器工匠梗著脖子,眼珠子滴溜溜地轉:“殿下,這火銃雖好,但小的們打造起來費時費力,成本高昂,恐怕國庫……” 他故意拉長了聲音,一臉為難的樣子。
李元嬰心中冷笑,這老小子果然憋著壞呢,不就是嫌自己搶了他的風頭嘛。
“張師傅,你這是在質疑本王的判斷?” 李元嬰語氣驟冷,眼神如刀般鋒利。
張兵器工匠嚇得一哆嗦,連忙跪倒在地:“殿下恕罪,小的不敢!”
“不敢?我看你膽子大得很!”李元嬰冷笑一聲,“本王早就料到你會這麽說,所以提前做好了準備。” 他拍了拍手,早就在一旁候著的劉鐵匠鋪主站了出來,手裏拿著一本賬冊,高聲宣讀起來。
原來,李元嬰早就預料到成本問題,提前改進工藝,簡化流程,還找到了新的礦石來源,將成本降低了五成!
張兵器工匠聽得臉色煞白,豆大的汗珠從額頭上滾落下來,他知道自己完了。
兵部尚書勃然大怒,指著張兵器工匠的鼻子罵道:“好你個張老三,竟敢欺瞞本官!來人,拖下去!”
張兵器工匠還想狡辯,卻被侍衛們強行拖了出去。
看著他狼狽的背影,李元嬰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沒了礙眼的人,氣氛頓時輕鬆起來,周圍的官員們紛紛向李元嬰道賀。
就在這時,兩道香風撲麵而來,林婉兒和蘇瑤激動地撲向李元嬰,眼中滿是崇拜。
林婉兒嬌嗔道:“我就知道三郎是最棒的!” 蘇瑤則溫柔地依偎在李元嬰身旁,輕聲道:“三郎,你真是太厲害了。” 李元嬰被兩位佳人包圍,心中得意非凡,享受著她們的愛意和讚美。
沐浴在眾人的讚賞之中,李元嬰忽然想起一件事情,轉頭對兵部尚書說道:“對了,尚書大人,還有一事……”
李元嬰嘴角噙著一抹神秘的微笑,從袖中掏出一份卷軸,緩緩展開。
“既然火銃的事情解決了,那咱們就來聊聊下一件事——鹽。” 此言一出,眾人皆是一愣。
鹽?
這跟兵器有什麽關係?
兵部尚書更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殿下,這……鹽政之事,似乎與兵部無關吧?”
李元嬰哈哈一笑,語氣中帶著一絲狡黠:“尚書大人莫急,且聽我慢慢道來。這鹽啊,可是關係國計民生的大事,若是能改進製鹽之法,降低成本,提高產量,豈不是利國利民之舉?” 眾人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紈絝皇子又在打什麽鬼主意。
之前質疑李元嬰的王軍方保守者和趙兵器監造官此時也徹底服氣了,連忙上前道歉:“殿下神機妙算,我等之前眼拙,還請殿下恕罪!” 李元嬰擺了擺手,一副“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的表情,大度地接受了他們的道歉。
看到李元嬰如此胸有成竹,眾人心中對他的敬佩之情更甚。
林婉兒和蘇瑤更是眼冒星星,恨不得立刻撲上去給她們的三郎一個愛的抱抱。
李元嬰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如今的製鹽之法效率低下,成本高昂,百姓苦不堪言。本王夜觀天象,發現……”他故意頓了頓,吊足了眾人的胃口,“發現了一種新的製鹽之法,不僅可以提高產量,還能降低成本,造福萬民!”
眾人一聽,頓時炸開了鍋,紛紛議論起來。
有人表示懷疑,有人表示期待,也有人表示……
“殿下,恕臣直言,這製鹽之法可是老祖宗傳下來的,豈能輕易更改?” 說話的是戶部尚書,他一臉嚴肅,顯然對李元嬰的提議並不看好。
李元嬰也不惱,隻是微微一笑:“尚書大人,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展,老祖宗的東西固然好,但也不能墨守成規。本王這新製鹽之法,可是經過反複驗證,絕對可行!”
戶部尚書還想再說什麽,卻被李元嬰打斷:“這樣吧,咱們不如打個賭,如何?” 他眼中閃過一絲狡黠的光芒,讓人捉摸不透。
“賭什麽?”戶部尚書下意識地問道。
李元嬰神秘一笑:“就賭……本王的新製鹽之法,能否讓大唐的鹽價降低一半!”
眾人聞言,皆是一驚。
降低一半?
這怎麽可能!
李元嬰卻不再多言,隻是意味深長地看了眾人一眼,轉身離去,隻留下一個瀟灑的背影。
“等等,殿下……” 兵部尚書急忙喊道。
李元嬰走後,人群依舊嗡嗡作響,像一鍋沸騰的粥。
孫兵器愛好者激動得臉紅脖子粗,逮著誰就跟誰吹噓:“看見沒?看見沒!我就說咱十七皇子不是一般人!那火銃,突突突,賊拉厲害!以後誰還敢說十七皇子是紈絝?站出來,我保證不打死他!” 他唾沫星子橫飛,聽得周圍人一愣一愣的,但也不得不承認,這十七皇子,確實有點東西。
李元嬰迴到府邸,林婉兒和蘇瑤立刻迎了上來,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像兩隻快樂的小鳥。
林婉兒一臉驕傲:“三郎,你今天真是太帥了!那些老古董都被你懟得啞口無言!” 蘇瑤則溫柔地為他更衣,輕聲道:“三郎,你真是個天才,婉兒說得對,太帥了!”
李元嬰享受著兩位美人的讚美,心裏美滋滋的,但他也明白,這隻是萬裏長征的第一步。
兵器改革的成功隻是個開始,鹽政革新才是真正的硬骨頭。
他坐在書房裏,眉頭緊鎖,思考著該如何開啟這條充滿挑戰的道路。
“這鹽啊,可是個好東西,但也是個麻煩東西。” 李元嬰自言自語道,“既要降低成本,又要保證質量,還要防止有人從中作梗,真是難啊!” 他揉了揉太陽穴,感覺有些頭疼。
“係統,出來支個招唄?” 李元嬰習慣性地唿喚係統,然而卻沒有任何迴應。
他這才想起,自己根本沒有係統!
“唉,看來隻能靠自己了。” 李元嬰歎了口氣,起身走到窗邊,望著窗外繁華的長安城,心中思緒萬千。
“這大唐的盛世,可不能被這些陳腐的製度拖垮了。” 他眼中閃過一絲堅定,心中已經有了初步的計劃。
第一步,實地考察!
李元嬰決定親自前往鹽場,了解實際情況,才能對症下藥。
第二步,招攬人才!
光靠他一個人肯定不行,必須找到誌同道合的人一起幹。
第三步,改革工藝!
這才是最關鍵的一步,必須找到一種高效低成本的製鹽方法。
想到這裏,李元嬰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容。
“鹽政革新,就從現在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