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家長要配得上孩子的努力
和丈夫的小妾一起流放種田養崽崽 作者:落筆成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邊李婉寧和劉伯禮開開心心的收拾東西,先到書肆去拿了夫子交代的書,然後打道迴府。
那邊因為到了午飯,又聞著還挺香的,徐老夫子打開劉伯禮帶過去的茶葉蛋,剝開一個,咬了一口。
哇!一股難以形容且從未感受過的味道在嘴裏散開,既保留了雞蛋的鮮嫩,又有著茶葉的清香,一時間,徐老夫子有點後悔和劉伯禮說以後不要帶東西的話了。
吃了一個後,徐老夫子將剩下的收起來,打算帶迴去給夫人嚐嚐,晚上再約上兩個老頭,美滋滋的喝點小酒,愜意的人生不過如此。
人的快樂真的可以傳染,看著劉伯禮好像沒什麽變化,但就能很輕易感受到他那種輕鬆快樂的氣場,就連走路好像都輕快了幾分。
“伯禮,你好像特別喜歡讀書。”李婉寧一邊走一邊和劉伯禮聊天,她自己不是一個特別愛讀書的人,所以不是很能理解這種感覺。
劉伯禮開心的道:“讀書能讓我覺得非常充實,每次獲取到新的知識或者有一些些進步的時候,就感覺心裏特別的滿足,如果有什麽煩心的事,看一會兒書就覺得自己能靜下來。”
好吧,學霸的世界是普通人難以企及的,像李婉寧,她也喜歡看書,但看的都是那些沒有營養的小言,而且是那種不用帶腦子,不可深究的小說,但凡你邏輯性強一點,就能從小說裏看到無數漏洞和不合理的情節,就是圖一個開心。
但學霸不同,人家追求的是更高的精神境界,不能比呀,不能比。
不過,他再是學霸,也得喊自己一聲母親,想到這裏,李婉寧又開心了起來。
最重要的是,作為母親,她就有說教的資格和權利:“那你現在有了徐夫子指導,要抓住機會,我們盡量努力讓你們能上學,你們自己也要加把勁兒,尤其是你還不能隻是自己學,你要帶著哥哥弟弟們一起,把學習的氛圍搞上來。”
劉伯禮很認真的點點頭:“好的,母親,兒子學習的時候會帶上兩位兄長和兩個弟弟的。”
想到以前被孩子們氣到跳腳的同事,李婉寧表示非常滿意,現在的孩子就是有一點好,很聽話,不頂嘴,還很尊重家長。
最重要的是,自己還不用輔導功課。
李婉寧的話劉伯禮真的聽進去了,迴到家就組織大家一起背書,早上背,晚上背,開荒的時候都在背。
他和兩個哥哥商量了一下,每天每人要背多少內容,夫子安排的課程大家一起抄,一起學,然後他去聽了以後,迴來再講大家,聽一遍又講一遍,別人提高多少說不好,但劉伯禮自己感覺到了明顯的進步。
雖然他五天才聽一次課,但是每天對著課本一遍一遍的抄讓他理解起來特別容易,想想學校布置抄課文頂多抄一遍,如果天天像他這樣抄的話,早就學好了。
同時,對冬小麥的記錄和開荒一點都沒有放鬆,每天都會寫,每天都會量同一株小麥的高度,最近已經開始長草了,每天幾個大的開荒,剩下的幾個小的則去拔草。
這天幾個小的都出去的時候,幾個大人邊聊天邊幹活,李婉寧想著她們還不知道學堂束修的事情:“有件事得和你們說一下,現在咱們雖然沒有入學資格,但或許後麵會有轉機,那最大的問題就成了銀子的問題,一個小孩一年束修是五兩銀子,咱們家有五個孩子。”
“五兩?”連翹這個管家婆重複了一下這個數字,感覺對於現在的她們來說,一個兩個孩子還能撐得起,五個一起簡直有點難以接受。
每個人都有兒子,當然都想讓自家娃去讀書了,紅袖想想自己有兩個兒子,瞬間覺得自己穿針引線的速度太慢。
“我就是覺得咱們現在賺錢還是有點慢,照現在的速度好像很難滿足後麵的需求。”李婉寧著實也有點發愁,錢是個硬的,沒有的時候那是真沒有。
連翹也發愁:“主要是這裏的稅太重了,我們但凡做個啥,基本上都是交了稅了,所以大成本的生意尤其不能做,隻能看看小成本,甚至沒有成本的這種。”
紅袖擺弄著手上的扇麵:“我們現在手上沒有成本的也就隻有香囊了,可是這個也隻能在端午節的時候生意才好,平時也沒有什麽人買。”
杜若剪著喜字:“剪紙也是,隻有臘月和正月的時候生意才好。”
“馬上要過年了,想想過年的時候除了對聯和剪紙,還能賣點啥?”李婉寧覺得還是先要抓住過年的時機,畢竟辛苦一年了,在過年的時候大家出手都會大方一些。
“夫人,您覺得我們過年的時候做一些插花賣怎麽樣?”連翹突然冒出來一句。
插花是京城貴女們的必修課,李婉寧當時也學過,順帶著幾個丫鬟也都有些基礎。
“插花?那不是得買花瓶嗎?價格怕是不便宜吧。”紅袖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我們可以用竹編瓶子,反正和背簍編法應該差不多,我們研究研究,編出來怎麽樣好看,反正這些東西都是免費的,我們花點時間就好。”連翹很是樂觀。
說完大家都看向了李婉寧。
“倒是可以試一下,主要是先編幾個花瓶出來看看怎麽樣,如果好看,性價比又高的話,確實可以試一下。”
雖說隻是時間成本,但她們的時間本來是可以用於做手工賺錢的,如果啥都沒做成,其實也是有損失的。
“那不然我們先編兩個,下一個大集的時候帶過去試一下,如果有人買的話我們再大量的做。”連翹自己說的有點興奮。
“行,先編出來看看需要的時間,然後再定下價格,如果合算又有人買的話,我們就多做一點,臘月估計買的人會多,先掙一票再說。”李婉寧一槌定音。
孩子們天天忙碌,家長也不能拖後腿,一定要配得上孩子的努力。
那邊因為到了午飯,又聞著還挺香的,徐老夫子打開劉伯禮帶過去的茶葉蛋,剝開一個,咬了一口。
哇!一股難以形容且從未感受過的味道在嘴裏散開,既保留了雞蛋的鮮嫩,又有著茶葉的清香,一時間,徐老夫子有點後悔和劉伯禮說以後不要帶東西的話了。
吃了一個後,徐老夫子將剩下的收起來,打算帶迴去給夫人嚐嚐,晚上再約上兩個老頭,美滋滋的喝點小酒,愜意的人生不過如此。
人的快樂真的可以傳染,看著劉伯禮好像沒什麽變化,但就能很輕易感受到他那種輕鬆快樂的氣場,就連走路好像都輕快了幾分。
“伯禮,你好像特別喜歡讀書。”李婉寧一邊走一邊和劉伯禮聊天,她自己不是一個特別愛讀書的人,所以不是很能理解這種感覺。
劉伯禮開心的道:“讀書能讓我覺得非常充實,每次獲取到新的知識或者有一些些進步的時候,就感覺心裏特別的滿足,如果有什麽煩心的事,看一會兒書就覺得自己能靜下來。”
好吧,學霸的世界是普通人難以企及的,像李婉寧,她也喜歡看書,但看的都是那些沒有營養的小言,而且是那種不用帶腦子,不可深究的小說,但凡你邏輯性強一點,就能從小說裏看到無數漏洞和不合理的情節,就是圖一個開心。
但學霸不同,人家追求的是更高的精神境界,不能比呀,不能比。
不過,他再是學霸,也得喊自己一聲母親,想到這裏,李婉寧又開心了起來。
最重要的是,作為母親,她就有說教的資格和權利:“那你現在有了徐夫子指導,要抓住機會,我們盡量努力讓你們能上學,你們自己也要加把勁兒,尤其是你還不能隻是自己學,你要帶著哥哥弟弟們一起,把學習的氛圍搞上來。”
劉伯禮很認真的點點頭:“好的,母親,兒子學習的時候會帶上兩位兄長和兩個弟弟的。”
想到以前被孩子們氣到跳腳的同事,李婉寧表示非常滿意,現在的孩子就是有一點好,很聽話,不頂嘴,還很尊重家長。
最重要的是,自己還不用輔導功課。
李婉寧的話劉伯禮真的聽進去了,迴到家就組織大家一起背書,早上背,晚上背,開荒的時候都在背。
他和兩個哥哥商量了一下,每天每人要背多少內容,夫子安排的課程大家一起抄,一起學,然後他去聽了以後,迴來再講大家,聽一遍又講一遍,別人提高多少說不好,但劉伯禮自己感覺到了明顯的進步。
雖然他五天才聽一次課,但是每天對著課本一遍一遍的抄讓他理解起來特別容易,想想學校布置抄課文頂多抄一遍,如果天天像他這樣抄的話,早就學好了。
同時,對冬小麥的記錄和開荒一點都沒有放鬆,每天都會寫,每天都會量同一株小麥的高度,最近已經開始長草了,每天幾個大的開荒,剩下的幾個小的則去拔草。
這天幾個小的都出去的時候,幾個大人邊聊天邊幹活,李婉寧想著她們還不知道學堂束修的事情:“有件事得和你們說一下,現在咱們雖然沒有入學資格,但或許後麵會有轉機,那最大的問題就成了銀子的問題,一個小孩一年束修是五兩銀子,咱們家有五個孩子。”
“五兩?”連翹這個管家婆重複了一下這個數字,感覺對於現在的她們來說,一個兩個孩子還能撐得起,五個一起簡直有點難以接受。
每個人都有兒子,當然都想讓自家娃去讀書了,紅袖想想自己有兩個兒子,瞬間覺得自己穿針引線的速度太慢。
“我就是覺得咱們現在賺錢還是有點慢,照現在的速度好像很難滿足後麵的需求。”李婉寧著實也有點發愁,錢是個硬的,沒有的時候那是真沒有。
連翹也發愁:“主要是這裏的稅太重了,我們但凡做個啥,基本上都是交了稅了,所以大成本的生意尤其不能做,隻能看看小成本,甚至沒有成本的這種。”
紅袖擺弄著手上的扇麵:“我們現在手上沒有成本的也就隻有香囊了,可是這個也隻能在端午節的時候生意才好,平時也沒有什麽人買。”
杜若剪著喜字:“剪紙也是,隻有臘月和正月的時候生意才好。”
“馬上要過年了,想想過年的時候除了對聯和剪紙,還能賣點啥?”李婉寧覺得還是先要抓住過年的時機,畢竟辛苦一年了,在過年的時候大家出手都會大方一些。
“夫人,您覺得我們過年的時候做一些插花賣怎麽樣?”連翹突然冒出來一句。
插花是京城貴女們的必修課,李婉寧當時也學過,順帶著幾個丫鬟也都有些基礎。
“插花?那不是得買花瓶嗎?價格怕是不便宜吧。”紅袖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我們可以用竹編瓶子,反正和背簍編法應該差不多,我們研究研究,編出來怎麽樣好看,反正這些東西都是免費的,我們花點時間就好。”連翹很是樂觀。
說完大家都看向了李婉寧。
“倒是可以試一下,主要是先編幾個花瓶出來看看怎麽樣,如果好看,性價比又高的話,確實可以試一下。”
雖說隻是時間成本,但她們的時間本來是可以用於做手工賺錢的,如果啥都沒做成,其實也是有損失的。
“那不然我們先編兩個,下一個大集的時候帶過去試一下,如果有人買的話我們再大量的做。”連翹自己說的有點興奮。
“行,先編出來看看需要的時間,然後再定下價格,如果合算又有人買的話,我們就多做一點,臘月估計買的人會多,先掙一票再說。”李婉寧一槌定音。
孩子們天天忙碌,家長也不能拖後腿,一定要配得上孩子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