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才不管他們辦不辦得到
穿成團寵的我隻想當鹹魚 作者:亂步非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鄉試是要在杭城統一開考,杭城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偏遠村落裏的學子,又沒有馬沒有車,需要徒步趕個五六天的路程才能抵達杭城。
所以往常他們都是在開考前一個月就出發,抵達杭城後先尋個客棧住下,休息些日子,再做最後的複習,然後應對考試。
今年由於水患,那些偏遠村落的學子怕到時候路上耽擱誤了趕考,入了六月就出發了。
結果卻因淋了大雨,又操勞,染了病。
到了杭城後,因沒錢治,一拖再拖,竟慢慢惡化,又傳染給別人,最後竟成了疫症。
好在這消息很快傳入京城,皇帝立馬下令派人前來救災。
而且為了江南一帶的學子的安全著想,今年鄉試取消,明年再考。叫眾學子都不要再趕往杭城,以避免瘟疫擴大。
朝廷還給楊崇下了救災的旨意,楊崇這種沒做過多少壞事但也沒幹過什麽好事的官員,又怕立不了功,又怕解決不了會承擔責任,於是便把四縣所有的縣官都叫到一起商議該如何是好。
楊崇直白地告訴他們,杭城衙門沒錢,朝廷的錢還在來的路上,如今集資救災,迫在眉睫,希望他們紛紛聯絡他們管轄之內的富商,叫他們掏錢出來救災。
他還給每個縣官定下了任務:每個縣要集五十萬兩白銀,若是做不到,革職查辦。
楊崇下這個命令的時候,心裏美滋滋的想著,等到時候朝廷的欽差大臣來了,發現他已經從各地富商那兒集到了錢,定給他記個大功。
得罪人的事,就讓這幾個縣官去做,出錢的事,就讓當地的富商來出。
而他呢?他作為想出這個計劃的人物,享受名聲和好處,難道不應當嗎?
楊崇隻管下命令,別人難不難辦,他是完全不考慮的。
四個縣官離開楊府之後,都是滿臉難色,背著楊崇討論:
“我們赤縣富商也就何員外,何員外去年兩個兒子一死一瘋之後,就沒什麽心思做生意了,哪能掏出來五十萬兩銀子啊?”
“哎!我們縣最大的富商錢員外是做糧米生意的,但是你們瞧瞧今年這氣候,糧米能有好收成嗎?我怎麽好意思開口叫他掏五十萬兩銀子出來?”
“就是啊!”
眾人唉聲歎息一陣子,見秦大人一人不說話,有個縣官便看向他,羨慕地道:“秦大人,你倒是不用愁,青縣宋家拿出五十萬兩銀子怕不是什麽難事吧?”
“是啊,聽說秦大人與宋老爺還是莫逆之交,想必一定會幫秦大人這個忙的。”
秦大人無奈地笑了笑,沒說話,但心裏也是難受。
他和宋雀仙關係好不假,但宋家賺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他這樣直接要,也太不要臉了吧?
可如今上頭都下了命令,又是賑災這種完全無法拖延的要緊事,他就算不好意思,也沒別的辦法。
於是秦大人迴了青縣之後,便硬著頭皮去了宋家要錢。
他把秦少瑜也帶上了……他是知道宋家對少瑜的態度,心想著宋家看在未來女婿的份上,能把這五十萬兩銀子拿給他。
他雖也覺得自己利用兒子要錢的辦法有些不要臉,但這是沒辦法的事。
父子倆到宋家的時候,宋雀仙不在,是林燎出來見得他。
秦大人把秦少瑜趕過去尋宋北北玩去了,接著詢問宋雀仙什麽時候迴來。
林燎道:“東風新研製了個叫做香皂的東西,老爺與西風一起去滕城找東風,替他做生意去了,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迴來。”
秦大人隻好與她道:“弟妹,其實有些難以啟齒,但我卻不得不說……今年杭城一帶水患,賑災迫在眉睫,朝廷下發賑災的銀子還在路上,而且估計就算到了,也沒多少錢,遠遠不夠賑災……所以楊大人希望各地富商能捐五十兩銀子出來……”
秦大人越說聲音越小。
但林燎還是聽明白了,立馬迴頭吩咐道:“八萬,去把我們家賬本拿過來。”
“是。”
片刻之後,八萬拿了幾本賬冊出來。
林燎當著秦大人的麵算了算。
算完後,她抬起頭看向秦大人,滿含歉意地道:“秦大人,如今家裏的現銀也就二十萬兩,其他都被老爺和西風帶走了。我倒是可以做主把這二十萬兩拿出來給秦大人,可是連一半都不夠啊。”
秦大人開口要這個錢已經很為難了,哪還好意思挑三揀四,立馬道:“無妨,弟妹願意幫我已經很感激了,我再想別的法子。”
……
宋北北此時正和趙知月坐在榻上下棋。
自從秦少瑜來了之後,趙知月就開始心猿意馬了,連輸了好幾局。
宋北北也沒心思虐她了,索性不玩了,問一旁愁眉不展地秦少瑜道:“少瑜,你最近是不是有心事啊?”
趙知月也早就想問了,被宋北北問了出來,她趕緊豎起耳朵聽。
秦少瑜猶豫片刻,歎了口氣,把楊大人叫他爹過來要五十萬兩銀子的事跟宋北北和趙知月說了。
宋北北眉頭微蹙,知道楊崇好大喜功,估計這錢就算真的捐出去,也提都不會提是他們家捐的,頂多就在報給上頭的奏折裏寫一句:“下官團結杭城四縣各個富商集結善款抗震救災”。
然後朝廷覺得他懂事,給他加官進爵。秦大人這些真正耗費人脈的小官員和宋家這種真正拿錢出去的,怕是半點好處都撈不到。
抗震救災的事,要一心想著撈好處可是得遭天打雷劈的,但宋北北就是不想看見有人占他們宋家便宜。
“北北,前些日子我好像聽姨母說,宋家的現銀都被姨父和四表哥帶走了是吧?是不是拿不出五十萬啊?”趙知月的聲音傳來,打斷了宋北北的沉思。
宋北北點點頭:“是的,我也聽我娘說了。”
秦少瑜更發愁了:“我爹若是籌不到這些銀子,楊大人怕是要發難了。”
宋北北忽然笑了,道:“少瑜,你放心,我有辦法,絕對能籌得到五十萬兩善款。”
所以往常他們都是在開考前一個月就出發,抵達杭城後先尋個客棧住下,休息些日子,再做最後的複習,然後應對考試。
今年由於水患,那些偏遠村落的學子怕到時候路上耽擱誤了趕考,入了六月就出發了。
結果卻因淋了大雨,又操勞,染了病。
到了杭城後,因沒錢治,一拖再拖,竟慢慢惡化,又傳染給別人,最後竟成了疫症。
好在這消息很快傳入京城,皇帝立馬下令派人前來救災。
而且為了江南一帶的學子的安全著想,今年鄉試取消,明年再考。叫眾學子都不要再趕往杭城,以避免瘟疫擴大。
朝廷還給楊崇下了救災的旨意,楊崇這種沒做過多少壞事但也沒幹過什麽好事的官員,又怕立不了功,又怕解決不了會承擔責任,於是便把四縣所有的縣官都叫到一起商議該如何是好。
楊崇直白地告訴他們,杭城衙門沒錢,朝廷的錢還在來的路上,如今集資救災,迫在眉睫,希望他們紛紛聯絡他們管轄之內的富商,叫他們掏錢出來救災。
他還給每個縣官定下了任務:每個縣要集五十萬兩白銀,若是做不到,革職查辦。
楊崇下這個命令的時候,心裏美滋滋的想著,等到時候朝廷的欽差大臣來了,發現他已經從各地富商那兒集到了錢,定給他記個大功。
得罪人的事,就讓這幾個縣官去做,出錢的事,就讓當地的富商來出。
而他呢?他作為想出這個計劃的人物,享受名聲和好處,難道不應當嗎?
楊崇隻管下命令,別人難不難辦,他是完全不考慮的。
四個縣官離開楊府之後,都是滿臉難色,背著楊崇討論:
“我們赤縣富商也就何員外,何員外去年兩個兒子一死一瘋之後,就沒什麽心思做生意了,哪能掏出來五十萬兩銀子啊?”
“哎!我們縣最大的富商錢員外是做糧米生意的,但是你們瞧瞧今年這氣候,糧米能有好收成嗎?我怎麽好意思開口叫他掏五十萬兩銀子出來?”
“就是啊!”
眾人唉聲歎息一陣子,見秦大人一人不說話,有個縣官便看向他,羨慕地道:“秦大人,你倒是不用愁,青縣宋家拿出五十萬兩銀子怕不是什麽難事吧?”
“是啊,聽說秦大人與宋老爺還是莫逆之交,想必一定會幫秦大人這個忙的。”
秦大人無奈地笑了笑,沒說話,但心裏也是難受。
他和宋雀仙關係好不假,但宋家賺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他這樣直接要,也太不要臉了吧?
可如今上頭都下了命令,又是賑災這種完全無法拖延的要緊事,他就算不好意思,也沒別的辦法。
於是秦大人迴了青縣之後,便硬著頭皮去了宋家要錢。
他把秦少瑜也帶上了……他是知道宋家對少瑜的態度,心想著宋家看在未來女婿的份上,能把這五十萬兩銀子拿給他。
他雖也覺得自己利用兒子要錢的辦法有些不要臉,但這是沒辦法的事。
父子倆到宋家的時候,宋雀仙不在,是林燎出來見得他。
秦大人把秦少瑜趕過去尋宋北北玩去了,接著詢問宋雀仙什麽時候迴來。
林燎道:“東風新研製了個叫做香皂的東西,老爺與西風一起去滕城找東風,替他做生意去了,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迴來。”
秦大人隻好與她道:“弟妹,其實有些難以啟齒,但我卻不得不說……今年杭城一帶水患,賑災迫在眉睫,朝廷下發賑災的銀子還在路上,而且估計就算到了,也沒多少錢,遠遠不夠賑災……所以楊大人希望各地富商能捐五十兩銀子出來……”
秦大人越說聲音越小。
但林燎還是聽明白了,立馬迴頭吩咐道:“八萬,去把我們家賬本拿過來。”
“是。”
片刻之後,八萬拿了幾本賬冊出來。
林燎當著秦大人的麵算了算。
算完後,她抬起頭看向秦大人,滿含歉意地道:“秦大人,如今家裏的現銀也就二十萬兩,其他都被老爺和西風帶走了。我倒是可以做主把這二十萬兩拿出來給秦大人,可是連一半都不夠啊。”
秦大人開口要這個錢已經很為難了,哪還好意思挑三揀四,立馬道:“無妨,弟妹願意幫我已經很感激了,我再想別的法子。”
……
宋北北此時正和趙知月坐在榻上下棋。
自從秦少瑜來了之後,趙知月就開始心猿意馬了,連輸了好幾局。
宋北北也沒心思虐她了,索性不玩了,問一旁愁眉不展地秦少瑜道:“少瑜,你最近是不是有心事啊?”
趙知月也早就想問了,被宋北北問了出來,她趕緊豎起耳朵聽。
秦少瑜猶豫片刻,歎了口氣,把楊大人叫他爹過來要五十萬兩銀子的事跟宋北北和趙知月說了。
宋北北眉頭微蹙,知道楊崇好大喜功,估計這錢就算真的捐出去,也提都不會提是他們家捐的,頂多就在報給上頭的奏折裏寫一句:“下官團結杭城四縣各個富商集結善款抗震救災”。
然後朝廷覺得他懂事,給他加官進爵。秦大人這些真正耗費人脈的小官員和宋家這種真正拿錢出去的,怕是半點好處都撈不到。
抗震救災的事,要一心想著撈好處可是得遭天打雷劈的,但宋北北就是不想看見有人占他們宋家便宜。
“北北,前些日子我好像聽姨母說,宋家的現銀都被姨父和四表哥帶走了是吧?是不是拿不出五十萬啊?”趙知月的聲音傳來,打斷了宋北北的沉思。
宋北北點點頭:“是的,我也聽我娘說了。”
秦少瑜更發愁了:“我爹若是籌不到這些銀子,楊大人怕是要發難了。”
宋北北忽然笑了,道:“少瑜,你放心,我有辦法,絕對能籌得到五十萬兩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