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李承乾還不明白發生了什麽事,無緣無故的,父皇怎麽到了他的太子府。


    而且是剛到就轉身迴去了,從父皇的神色之中,李承乾還是覺察到了一絲的不妙。


    “太子殿下,聖人來太子府是有什麽事嗎?”一旁還在懵圈的楊繼光好像是幡然醒悟一般,看著李承乾。


    “先別說這些了,你們繼續幹,本宮馬上就要去太極宮,到了之後自然就知道了。”李承乾其實也感覺到了一絲不妙。


    不過,李承乾還是決定去一趟太極宮,隻要到了太極宮之後,一切都會變得清晰明了。


    “是,太子殿下,卑職遵旨。”楊繼光急忙答應了下來。


    因為太子府的倉庫中還有很多事要做,所以李承乾隻是帶了兩個侍衛,前往太極宮。


    東宮距離太極宮很近,根本也不需要帶多少人,隻要有個樣子,震懾住那些心懷叵測的人也就行了。


    很快,李承乾就來到了禦書房。


    而此時,李世民正在悠閑自得地喝著茶,完全看不出有什麽要緊的事要找李承乾。


    “兒臣給父皇請安。”李承乾急忙躬身施禮。


    “起來吧,承乾,這是朕的禦書房,不必拘謹。”李世民擺了擺手,隨手指了指旁邊的凳子,微微一笑,“坐下說話。”


    “是,父皇,兒臣多謝父皇。”李承乾答應著,坐在了李世民旁邊。


    “承乾,最近的這個火車搗鼓得怎麽樣了,開始了沒?”


    “啟稟父皇,yj進入正軌,兒臣令心腹之人拿著父皇的金牌在大同、呂梁等地已經開始尋找煤礦、鐵礦等,根據最新的情報,已經找到了幾處,很快就要開始挖掘了。”李承乾不緊不慢地迴答著。


    “你動用了多少兵馬?”李世民幽幽開口。


    此時,李承乾全明白了,父皇宣自己前來,根本不是談心,也不是想念,而也不是詢問工程的進展,而是父皇起了疑心。


    按說父皇之前說過的,可以動用兵馬維持秩序等,隻是為了能夠保證工期的正常,這完全符合常理。


    可是此時無端問了一句,已經說明了問題,肯定是有小人向父皇進了讒言,蒙蔽了父皇,所以自己才會來到禦書房。


    不出意外的話,這件事肯定是少不了李泰,隻有他蹦噠的最歡,除了他之外,還沒有人敢算計自己。


    好吧,既然你李泰不仁,那就別怪我李承乾不義。


    想到了這裏,李承乾微微抬起了頭,語氣很平靜,“啟稟父皇,兒臣總共調用了1000多兵馬,至於百姓,以後可能會調用不少,大同和呂梁這兩個地方。”


    唿——


    李世民長出了一口氣,看來這個李泰和李恪果然沒安好心,一切都是他們兩個捏造的。


    而且從他親自進入太子府的那一刻,他就基本已經明白了,事實清楚,李承乾絕無二心,太子府內一切正常,根本沒有發現任何異常。


    看來,皇子之間的明爭暗鬥根本不好杜絕,等過了這段時間,是時候好好安排一下了。


    李世民想著,突然尷尬地笑了笑,看著李承乾,點了點頭,“承乾,父皇知道了,父皇隻是想迫切地坐上火車,所以喊你過來問問,並沒有別的意思。”


    “嗯,父皇放心,兒臣一定會竭盡全力,盡快把火車給研製出來,讓父皇坐上火車。”李承乾看了一眼禦書房,然後突然看見了書架上了一本書,饒有興趣地詢問,“父皇,那本論語能借給兒臣看看嗎?”


    “你拿去好了,朕還有一本。”李世民說著,從書架上拿起了那本論語,遞給了李承乾。


    李承乾如獲至寶,打開論語看了幾眼,然後滿眼感激地看著李世民,“父皇,這本論語上麵有您的批注,兒臣想一邊看著論語,一邊領會父皇的深意。”


    “哈哈......”李世民爽朗的一笑,尷尬的氛圍得到了極大的緩解,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好樣的,承乾,朕沒有看錯你,你非常聰明,而且很孝順,朕就等著坐你的火車了。”


    “是,父皇,兒臣遵旨。”李承乾把這本論語小心翼翼地揣進懷裏,然後拱手領旨。


    “你迴去吧,帶上父皇為你準備的藥,這是父皇特意讓太醫院配出來的,說是對你的腿有奇效。”


    李世民說著,眼睛有些濕潤。


    每次提到李承乾的腿,李世民的心中都不是滋味,這一次也不例外。


    此時的李世民感慨不已,一想到自己差點冤枉了李承乾,他的心更疼了。


    看來,謀反之事子虛烏有,或者是李泰、李恪等人會錯意,可能也隻是一場誤會吧,這都不重要了,幸虧沒有讓李承乾起疑。


    此時,李世民非常慶幸自己的決定,親力親為,親自跑了一趟太子府,親眼所見,不會有假,


    如果真的讓李泰和李恪兩人去了太子府興師問罪,那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所幸,一切都來得及。


    “謝謝父皇。”李承乾急忙從李世民的手上接過了神藥,然後小心翼翼地拿著,“兒臣告退了,還要迴去監工,兒臣不在,怕那幫人幹不好。”


    “嗯,迴去吧,路上注意點,雖然太子府和太極宮距離很近,但也要注意,下次多帶幾個人,此時是非常時期,一旦有個風吹草動都會掀起驚天巨浪。”


    “是,父皇,您放心吧,兒臣心裏有數。”


    李承乾說著,轉身離開了禦書房,返迴太子府。


    迴到太子府之後,李承乾驚出了一身冷汗,此時他隻覺得脊背發涼。


    伴君如伴虎,這句話果然不是空穴來風。


    看來太子這個職業,果然是人人覬覦,是一個高危的行業。


    要想當好這個太子,還真的需要下一番功夫才行。


    “太子殿下,您迴來了。”見到李承乾,楊繼光急忙迎了上去。


    “迴來了,繼續趕工,馬不停蹄,要加快速度,本宮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把這些東西給弄出來,否則一定會耽誤大事。”


    李承乾提高了聲音,大聲地嗬斥著。


    楊繼光一愣,怎麽太子殿下去了趟太極宮突然性情大變?


    難道是在太極宮內受到了委屈,被聖人嗬斥了一番?


    見李承乾心情不好,他也不敢多問。


    “是,太子殿下,卑職知道了。”楊繼光答應著,轉身投入了工作之中。


    此時,眾人都看出來了,李承乾很不高興,肯定是遇到了大事。


    不過李承乾不說,他們也不敢多問,隻能等待李承乾自己說出來才行。


    李承乾則是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繼續指揮著楊繼光等人幹活。


    這些對科技水平要求比較高的東西,很多都是需要李承乾親力親為的。


    少了李承乾,這個倉庫很快就運轉不了。


    不是李承乾不教他們,而是他們根本能力達不到,也學不會啊,最核心的東西也不能隨便教。


    李承乾明白,最核心的技術,隻有把握在自己的手中,也才是最安全的。


    其他的人,甚至都包括他的父皇都不能隨便說,否則帶來的巨大影響一定是他李承乾也不敢承擔的。


    一旦被別有用心的人掌握住了核心,掐脖子的事情一定會發生。


    這個道理李承乾懂,所以從現在起,李承乾已經下定了決心,一定要把刀把子攥在自己的手中,誰敢造次就狠狠地捅他一刀。


    倉庫內的所有人都在忙碌著,他們知道輕重緩急,沒有一個人敢懈怠。


    突然,李承乾的腦海之中醞釀出了一條妙計。


    既然你李泰、李恪不講武德,那就別怪我李承乾下黑手了。


    這一次我一定把你們都弄出大唐帝國的京師,而且會讓你們身敗名裂。


    我李承乾不願意惹事,但並不代表我怕事,相反地,我不但不怕事,而且還不怕把水攪渾,隻有足夠渾的水下,才能發現到底哪條魚才是大魚。


    而這也是李承乾一直在思索的一條妙計。


    當然,這也隻是李承乾的一個猜測,這次的事件到底是怎麽迴事,還需要調查清楚,再做決定。


    想到了這裏,李承乾立即開始行動,前往旁邊的一個小屋,然後叫來了勾魂,小聲的交代了幾句。


    “是,太子殿下,您放心,卑職知道怎麽做了。”勾魂答應著,轉身出去了。


    原來,李承乾是讓勾魂親自悄悄走出太子府去調查這件事情,必須查個水落石出,看看是誰在背後搗鬼。


    勾魂心領神會,立即答應了下來,轉身走出了太子府,開始秘密調查。


    李承乾知道,父皇不會無緣無故地來太子府,既然過來,一定是有人告密。


    如果父皇真的有事,完全可以差人叫自己前往禦書房或者太極宮即可,來太子府親自叫自己過去,這完全是多此一舉,也不合常理,其中定有玄機。


    看著勾魂離去的身影,李承乾知道,自己距離真相又近了一步。


    等到一切明了之後,自己一定要痛打落水狗,讓那些背後捅刀子的人付出慘痛的代價。


    李承乾拿起了水杯,輕輕抿了一口,自言自語,“一切都開始了,一切也都要結束了。”


    當然,這番話,李承乾隻能跟自己說,其他的人也根本就聽不懂。


    勾魂離開太子府之後,三晃兩晃就消失不見,輕功之高令人歎為觀止。


    一場驚心動魄的暗中較量,已經展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承乾,請父皇稱陛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石散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石散人並收藏大唐李承乾,請父皇稱陛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