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迴京
穿越後,我帶著全村發家致富! 作者:不是月亮惹的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路奔波迴到京城,張虎蘭立即就通知榭邦文,然後兩家又一起見麵吃兩個飯。
張老漢和王氏見到榭小滿後都非常滿意,然後就定了個時間上門提親。
不過張小軍和榭小滿的年紀都還小,應該十六一個十五,成婚還得等兩年。
把張小軍的親事定下來,張虎蘭就開始忙她的工作。
等天氣暖和一點,土豆和辣椒這些也開始種下去,穀種也要開始下到田裏了。
秦丙榮迴到京城後,沒有再跟張虎蘭提要娶她的事情,他一邊忙著政務,一邊還要與工部一起製作活字印刷的事情,還要安排以後進入報社的人手。
葉皇後也在忙,明麵上報社的事情都得由她負責。
永興帝與魏國公他們到三月才迴京,同時還帶了一名吐蕃人迴來。
永興帝一迴來就召集朝中大臣上朝商議事情。
三人這次去了永寧國的西南邊境,邊境不太平,年後吐蕃突然發生了內亂,永興帝到邊境時,剛好看到邊境外有許多吐蕃百姓想要逃難進入永寧國。
還有一名吐蕃使臣找到邊境守將,想要進京找永興帝求援,於是永興帝就帶著吐蕃使臣迴京了。
朝堂上,永興帝問朝臣,“諸位愛卿,吐蕃多家貴族起兵,想要瓜分吐蕃王室,咱們是出兵相助還是讓他們自相殘殺?”
吳邦泰最先發言,“皇上,吐蕃可有說,要是咱們出兵,會有什麽好處?咱們不可能白幫忙吧?”
戶部尚書首要重視的就是錢財,出兵肯定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賠本的買賣肯定不能做。
永興帝說道:“吐蕃使臣說了,要是咱們出兵相助,吐蕃王願意出五百萬兩白銀,另外大軍所需物資一切由他們提供。戰死士兵的撫恤也由他們出,每個士兵三十兩銀子。”
秦丙榮開口道:“皇上,吐蕃可有說需要咱們派兵多少?吐蕃目前的情況如何?幾家貴族勢力有多少兵馬?吐蕃王室能調動多少兵馬?”
秦丙榮一連問了四個關鍵問題。
魏國公道:“沒錯,咱們得清楚這些信息才好下決斷,不能盲目派兵。”
不少朝臣都附和,“秦大人與魏國公所言極是,不可盲目派兵。”
禮部尚書盧秉忠開口道:“皇上,吐蕃內亂,咱們沒必要插手,讓他們打去就是,這樣咱們還能坐收漁翁之利。”
盧秉忠說的也有道理,也有一些朝臣附和,“盧大人所言甚是,咱們看他們打就是。”
一般情況下,基本都是武將想要出兵,文官不想出兵。
此事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商議出結果的,永興帝把問題拋給朝臣,讓他們先商議出個結果來。
他趕迴來都還沒歇口氣,讓朝臣在這裏商議,他就去了葉皇後那裏。
此時張虎蘭正在葉皇後這裏,葉皇後把張虎蘭召進宮,詢問報紙的一些具體經營上的事情。
見永興帝過來一臉疲憊,葉皇後立即吩咐宮女,“快去準備熱水為皇上沐浴。”
永興帝見張虎蘭在這裏,他擺手道:“不急。”
隨後永興帝看向張虎蘭,問道:“張愛卿,朕有件事情,想聽聽你的看法。”
永興帝知道國家大事,還是打仗的事情去問一個女子有些不妥,但他想到張虎蘭與其他女子的不同之處,所以想知道張虎蘭是怎麽個看法。
張虎蘭忙道:“皇上請問。”
永興帝道:“現在吐蕃正在發生叛亂,幾家貴族想要瓜分吐蕃王室,吐蕃王想請朕出兵相助,你覺得朕要不要出兵?”
張虎蘭忙說道:“皇上,這等大事微臣不敢亂說。”
永興帝擺手,“無妨,也不是讓你拿主意,就是想聽聽你的看法。你怎麽想的就怎麽說就是,現在朝中大臣也正在商議此事。”
隻是想聽聽自己的方法,那就沒事兒。張虎蘭就開口道:“皇上,要是微臣的話,出兵肯定是要出的,但要等他們打得差不多了再出兵,這樣可以有效消耗吐蕃的國力。
不過出兵也要看吐蕃的具體情況,還有就是要確定吐蕃是不是真的發生叛亂,萬一是吐蕃做局呢?”
“做局?”永興帝突然一怔,“你是說吐蕃做局引咱們的大軍進去,然後……”
張虎蘭點頭,“這樣的代價有些大,但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所以一定要調查清楚。
而且據微臣所知,吐蕃在永寧國西邊,北邊是草原,他們雙方接壤。
要是草原與吐蕃合謀,那對永寧國來說可是大麻煩。
雖然這樣的可能性不大,但想事情,一定要往最壞的情況去想,這樣就算出現意外,也不會亂了方寸。”
永興帝噌的一下從椅子上站起,然後就急步往外走。
走了幾步又退了迴來 他吩咐道:“去將秦愛卿、魏國公還有吳愛卿靖安侯叫過來。”
“是,皇上!”
大太監立即迴大殿叫人,沒一會兒,秦丙榮幾人就被帶了過來。
永興帝把張虎蘭剛才說的話說給幾人聽,秦丙榮幾人也是有些心驚。
張虎蘭說的這種可能性很小,但又不能不防。
秦丙榮道:“皇上,看來此事得小心一些才行。咱們先拖著,立即派人前去吐蕃和草原打探情況。”
魏國公道:“要是真如張侄女所說,那咱們可就要準備與吐蕃和草原開戰了,得立即征兵。”
永興帝點頭,然後對靖安侯說道:“靖安侯,你立即安排人手去吐蕃和草原打探消息。
要調查出草原的兵馬是否有異動。
還有吐蕃內亂,看他們是否是真的在打。
如果隻是打得激烈,卻沒有多少人員傷亡,不用說,他們肯定是在演戲。”
“是,皇上!”靖安侯領命,立即前去安排。
永興帝又對秦丙榮說道:“秦愛卿,安排征兵,但不要在京城和西邊北邊征兵,防止有碟子。”
“是,皇上!”
“吳愛卿,核算戶部,必須保證大軍開拔和大規模戰爭的一應所需。”
“老臣遵旨!”
永興帝最後看向魏國公,開口道:“魏國公,做好隨時打仗的準備。”
“老臣領命!”
張老漢和王氏見到榭小滿後都非常滿意,然後就定了個時間上門提親。
不過張小軍和榭小滿的年紀都還小,應該十六一個十五,成婚還得等兩年。
把張小軍的親事定下來,張虎蘭就開始忙她的工作。
等天氣暖和一點,土豆和辣椒這些也開始種下去,穀種也要開始下到田裏了。
秦丙榮迴到京城後,沒有再跟張虎蘭提要娶她的事情,他一邊忙著政務,一邊還要與工部一起製作活字印刷的事情,還要安排以後進入報社的人手。
葉皇後也在忙,明麵上報社的事情都得由她負責。
永興帝與魏國公他們到三月才迴京,同時還帶了一名吐蕃人迴來。
永興帝一迴來就召集朝中大臣上朝商議事情。
三人這次去了永寧國的西南邊境,邊境不太平,年後吐蕃突然發生了內亂,永興帝到邊境時,剛好看到邊境外有許多吐蕃百姓想要逃難進入永寧國。
還有一名吐蕃使臣找到邊境守將,想要進京找永興帝求援,於是永興帝就帶著吐蕃使臣迴京了。
朝堂上,永興帝問朝臣,“諸位愛卿,吐蕃多家貴族起兵,想要瓜分吐蕃王室,咱們是出兵相助還是讓他們自相殘殺?”
吳邦泰最先發言,“皇上,吐蕃可有說,要是咱們出兵,會有什麽好處?咱們不可能白幫忙吧?”
戶部尚書首要重視的就是錢財,出兵肯定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賠本的買賣肯定不能做。
永興帝說道:“吐蕃使臣說了,要是咱們出兵相助,吐蕃王願意出五百萬兩白銀,另外大軍所需物資一切由他們提供。戰死士兵的撫恤也由他們出,每個士兵三十兩銀子。”
秦丙榮開口道:“皇上,吐蕃可有說需要咱們派兵多少?吐蕃目前的情況如何?幾家貴族勢力有多少兵馬?吐蕃王室能調動多少兵馬?”
秦丙榮一連問了四個關鍵問題。
魏國公道:“沒錯,咱們得清楚這些信息才好下決斷,不能盲目派兵。”
不少朝臣都附和,“秦大人與魏國公所言極是,不可盲目派兵。”
禮部尚書盧秉忠開口道:“皇上,吐蕃內亂,咱們沒必要插手,讓他們打去就是,這樣咱們還能坐收漁翁之利。”
盧秉忠說的也有道理,也有一些朝臣附和,“盧大人所言甚是,咱們看他們打就是。”
一般情況下,基本都是武將想要出兵,文官不想出兵。
此事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商議出結果的,永興帝把問題拋給朝臣,讓他們先商議出個結果來。
他趕迴來都還沒歇口氣,讓朝臣在這裏商議,他就去了葉皇後那裏。
此時張虎蘭正在葉皇後這裏,葉皇後把張虎蘭召進宮,詢問報紙的一些具體經營上的事情。
見永興帝過來一臉疲憊,葉皇後立即吩咐宮女,“快去準備熱水為皇上沐浴。”
永興帝見張虎蘭在這裏,他擺手道:“不急。”
隨後永興帝看向張虎蘭,問道:“張愛卿,朕有件事情,想聽聽你的看法。”
永興帝知道國家大事,還是打仗的事情去問一個女子有些不妥,但他想到張虎蘭與其他女子的不同之處,所以想知道張虎蘭是怎麽個看法。
張虎蘭忙道:“皇上請問。”
永興帝道:“現在吐蕃正在發生叛亂,幾家貴族想要瓜分吐蕃王室,吐蕃王想請朕出兵相助,你覺得朕要不要出兵?”
張虎蘭忙說道:“皇上,這等大事微臣不敢亂說。”
永興帝擺手,“無妨,也不是讓你拿主意,就是想聽聽你的看法。你怎麽想的就怎麽說就是,現在朝中大臣也正在商議此事。”
隻是想聽聽自己的方法,那就沒事兒。張虎蘭就開口道:“皇上,要是微臣的話,出兵肯定是要出的,但要等他們打得差不多了再出兵,這樣可以有效消耗吐蕃的國力。
不過出兵也要看吐蕃的具體情況,還有就是要確定吐蕃是不是真的發生叛亂,萬一是吐蕃做局呢?”
“做局?”永興帝突然一怔,“你是說吐蕃做局引咱們的大軍進去,然後……”
張虎蘭點頭,“這樣的代價有些大,但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所以一定要調查清楚。
而且據微臣所知,吐蕃在永寧國西邊,北邊是草原,他們雙方接壤。
要是草原與吐蕃合謀,那對永寧國來說可是大麻煩。
雖然這樣的可能性不大,但想事情,一定要往最壞的情況去想,這樣就算出現意外,也不會亂了方寸。”
永興帝噌的一下從椅子上站起,然後就急步往外走。
走了幾步又退了迴來 他吩咐道:“去將秦愛卿、魏國公還有吳愛卿靖安侯叫過來。”
“是,皇上!”
大太監立即迴大殿叫人,沒一會兒,秦丙榮幾人就被帶了過來。
永興帝把張虎蘭剛才說的話說給幾人聽,秦丙榮幾人也是有些心驚。
張虎蘭說的這種可能性很小,但又不能不防。
秦丙榮道:“皇上,看來此事得小心一些才行。咱們先拖著,立即派人前去吐蕃和草原打探情況。”
魏國公道:“要是真如張侄女所說,那咱們可就要準備與吐蕃和草原開戰了,得立即征兵。”
永興帝點頭,然後對靖安侯說道:“靖安侯,你立即安排人手去吐蕃和草原打探消息。
要調查出草原的兵馬是否有異動。
還有吐蕃內亂,看他們是否是真的在打。
如果隻是打得激烈,卻沒有多少人員傷亡,不用說,他們肯定是在演戲。”
“是,皇上!”靖安侯領命,立即前去安排。
永興帝又對秦丙榮說道:“秦愛卿,安排征兵,但不要在京城和西邊北邊征兵,防止有碟子。”
“是,皇上!”
“吳愛卿,核算戶部,必須保證大軍開拔和大規模戰爭的一應所需。”
“老臣遵旨!”
永興帝最後看向魏國公,開口道:“魏國公,做好隨時打仗的準備。”
“老臣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