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室大敗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靖國,卻沒有掀起太大的風浪,因為在大家心裏,這樣的結果似乎是理所應當的。
對宗室的處置,楚君麟也沒有斬盡殺絕,除了像甘侯楚元熙這些野心勃勃,明顯還不甘心的少壯派,他一律處以死刑,而他們的家人,要麽發配邊疆,要麽剝奪宗族身份,貶為庶民。
至於大宗長,楚君麟隻是將其幽禁起來了,大宗長年紀也擺在這裏了,即便楚君麟不殺他,他也沒幾年活頭了,而且也是楚君麟的長輩,反正隻要不讓他見外人,那對楚君麟也基本沒有威脅了。
另外,舉兵起事的畢竟隻是宗室中一部分人,楚姓宗室在靖國,還有不少人,雖然隻剩下些伯爵以下的宗親了,但依舊要有一個大宗長去管理。
於是在南士廉和李績的聯名推薦下,楚成熹成了靖國宗室新任大宗長。
李績的理由是楚成熹在尹水一役中置身事外,沒有摻和進來,他認為此人尚懂得進退,是大宗長的不二人選。
而南士廉的理由就比較多了,其一是楚成熹在楚姓宗室裏,是現如今威望最高的,也是曾經爵位最高的,出任大宗長再好不過了。
其二是楚成熹的兒子為國捐軀,楚成熹自己也已經為了當年的事情在霖城禁足了二十多年,無論是為了彌補他的喪子之痛,還是為了安撫宗室子弟的心,都是楚成熹最合適。
其三就是,現在宗室雖然老實了很多,但是對於上交封地還是比較抗拒,隻是敢怒不敢言罷了,但是如果由楚成熹作為中間人去和宗室談,那朝廷的麻煩也會少一些。
如今靖國,正是要高速發展的時候,能不亂當然是最好了。
最後還有,楚成熹本身實力就不容小覷,曾經也是一個獨領一軍的大將,這樣一個宗室牛人卻賦閑在家,實在太可惜了,不如重啟,為靖國再獻一份力。
多個理由擺在前麵,楚君麟自然沒有意見了,當即在朝會上宣布了這件事,而且,還讓楚成熹入了崇政院。
讓楚成熹進入崇政院,自然是楚君麟自己的意思,雖然他把宗室的封地收了迴來,但是不代表他就徹底放棄宗室了,他需要的是一個能為他所用的宗室,所以讓楚成熹成為崇政院國士,也算是給宗室釋放了另外一個信號:“隻要你們乖乖聽話,那麽就可以享有應有的待遇。”
他這一舉措,頓時讓宗室的敵意削減大半,最終讓靖國對於領土的改革,進度大大加快。
不過,他沒有給楚成熹封爵,更沒有恢複霖王的稱號,按照靖國新設的功爵製,楚成熹寸功未立,若是就因為是宗室大宗長,就立馬封爵,那就是他自己打自己的臉。
總之,經過宗室這麽一鬧,宗室徹底安分了下來,甚至有不少家道沒落的宗室之後看到了崛起的時機,紛紛從軍。
畢竟宗室子弟再弱,家裏也是有些底蘊的,論能力、見識都比一般人強,要想在軍中混出名頭,不算太難。
對於這樣的現象,楚君麟樂於見到,宗室能擺正自己的姿態,那他自然就省心了。
宗室的事情暫告一個段落,李績俘虜的降軍,也用到了新都的建設上。
這個世界是修行者的世界,所以無論是做什麽事情,都比普通人的速度要快,從定下新都之策,到現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新都已經規劃得差不多了,好多地方都已經破土動工了。
地方上,八大郡城的城主,也逐步與下麵的城池城主進行了磨合,一條條的政令頒布下去,逐漸在靖國百姓的心中形成郡-城的概念。
尤其西四郡,得到了土地的百姓歡唿雀躍,個個幹勁十足。
總而言之,整個靖國,呈現一派蓬勃發展的氣息。
而朝廷,楚君麟將朝議改為了一月一次,但是崇政院和策天府,依舊保持十日一次,其實就是楚君麟要把所有的時間用來修煉,於是將國事全部交由了崇政院和策天府。
甚至接下來幾個月的時間,楚君麟都沒有出現在朝議上,基本都是朝廷大臣在商議。
……
又是一年年關,雪,下了一尺厚,放眼望去,皆是一片雪白。
數天前,大雪降臨,新都的建設,不得不暫停了下來,不過經過幾個月的建設,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輪廓。
尤其是新都皇宮,由於是重點工程,所有人力物力都是優先皇宮,所以在年關停工之前,皇宮已經有了一定規模了。
當然,要想徹底建好,恐怕還需要一年的時間。
而紫禦城中的皇宮,在大雪的襯托下,紅牆金瓦,仿佛天宮一般。
禦書房中,閉關了幾個月的楚君麟終於出關了,一出關,楚君麟就讓人把崇政院和策天府的全部人叫了過來。
此時人還沒有過來,楚君麟便和林小東隨意打聽了下靖國最近的發展。
林小東對於靖國的近況,沒有過多隱瞞,也沒有添油加醋,楚君麟聽得是直點頭。
“對了,範陶迴來了嗎?”
“上月曾經迴來了一次,也來過宮中求見陛下,但是陛下尚在閉關,奴婢便讓他迴去了。”
“那他可有留下什麽東西?”
“他帶了一些金鐧和金錘迴來,都是無限接近法器的武器,已經由張良國尉分派到嶽雲將軍和秦瓊將軍那裏去了。”林小東說道,“也給陛下留下了一些各地的小玩意,但是陛下想要的東西沒有。”
楚君麟點了點頭,千年玉髓沒這麽容易找到,範陶這沒有帶迴來也屬正常。
“哦,對了。”林小東又想起了什麽,“他跟奴婢透露說,他已經打聽到一個有關千年玉髓的信息,這個年關就去求證,隻是看他當時的表情,似乎也是不是很肯定,可能也是怕陛下失望,也隻是透露了一點點,並沒有說得太詳細。”
楚君麟精神一震,雖然隻是一個不是很肯定的消息,但是總比沒有消息的強啊。
兩人沒有聊太久,很快,蕭何和張良等崇政院與策天府的大臣就已經到了禦書房。
對宗室的處置,楚君麟也沒有斬盡殺絕,除了像甘侯楚元熙這些野心勃勃,明顯還不甘心的少壯派,他一律處以死刑,而他們的家人,要麽發配邊疆,要麽剝奪宗族身份,貶為庶民。
至於大宗長,楚君麟隻是將其幽禁起來了,大宗長年紀也擺在這裏了,即便楚君麟不殺他,他也沒幾年活頭了,而且也是楚君麟的長輩,反正隻要不讓他見外人,那對楚君麟也基本沒有威脅了。
另外,舉兵起事的畢竟隻是宗室中一部分人,楚姓宗室在靖國,還有不少人,雖然隻剩下些伯爵以下的宗親了,但依舊要有一個大宗長去管理。
於是在南士廉和李績的聯名推薦下,楚成熹成了靖國宗室新任大宗長。
李績的理由是楚成熹在尹水一役中置身事外,沒有摻和進來,他認為此人尚懂得進退,是大宗長的不二人選。
而南士廉的理由就比較多了,其一是楚成熹在楚姓宗室裏,是現如今威望最高的,也是曾經爵位最高的,出任大宗長再好不過了。
其二是楚成熹的兒子為國捐軀,楚成熹自己也已經為了當年的事情在霖城禁足了二十多年,無論是為了彌補他的喪子之痛,還是為了安撫宗室子弟的心,都是楚成熹最合適。
其三就是,現在宗室雖然老實了很多,但是對於上交封地還是比較抗拒,隻是敢怒不敢言罷了,但是如果由楚成熹作為中間人去和宗室談,那朝廷的麻煩也會少一些。
如今靖國,正是要高速發展的時候,能不亂當然是最好了。
最後還有,楚成熹本身實力就不容小覷,曾經也是一個獨領一軍的大將,這樣一個宗室牛人卻賦閑在家,實在太可惜了,不如重啟,為靖國再獻一份力。
多個理由擺在前麵,楚君麟自然沒有意見了,當即在朝會上宣布了這件事,而且,還讓楚成熹入了崇政院。
讓楚成熹進入崇政院,自然是楚君麟自己的意思,雖然他把宗室的封地收了迴來,但是不代表他就徹底放棄宗室了,他需要的是一個能為他所用的宗室,所以讓楚成熹成為崇政院國士,也算是給宗室釋放了另外一個信號:“隻要你們乖乖聽話,那麽就可以享有應有的待遇。”
他這一舉措,頓時讓宗室的敵意削減大半,最終讓靖國對於領土的改革,進度大大加快。
不過,他沒有給楚成熹封爵,更沒有恢複霖王的稱號,按照靖國新設的功爵製,楚成熹寸功未立,若是就因為是宗室大宗長,就立馬封爵,那就是他自己打自己的臉。
總之,經過宗室這麽一鬧,宗室徹底安分了下來,甚至有不少家道沒落的宗室之後看到了崛起的時機,紛紛從軍。
畢竟宗室子弟再弱,家裏也是有些底蘊的,論能力、見識都比一般人強,要想在軍中混出名頭,不算太難。
對於這樣的現象,楚君麟樂於見到,宗室能擺正自己的姿態,那他自然就省心了。
宗室的事情暫告一個段落,李績俘虜的降軍,也用到了新都的建設上。
這個世界是修行者的世界,所以無論是做什麽事情,都比普通人的速度要快,從定下新都之策,到現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新都已經規劃得差不多了,好多地方都已經破土動工了。
地方上,八大郡城的城主,也逐步與下麵的城池城主進行了磨合,一條條的政令頒布下去,逐漸在靖國百姓的心中形成郡-城的概念。
尤其西四郡,得到了土地的百姓歡唿雀躍,個個幹勁十足。
總而言之,整個靖國,呈現一派蓬勃發展的氣息。
而朝廷,楚君麟將朝議改為了一月一次,但是崇政院和策天府,依舊保持十日一次,其實就是楚君麟要把所有的時間用來修煉,於是將國事全部交由了崇政院和策天府。
甚至接下來幾個月的時間,楚君麟都沒有出現在朝議上,基本都是朝廷大臣在商議。
……
又是一年年關,雪,下了一尺厚,放眼望去,皆是一片雪白。
數天前,大雪降臨,新都的建設,不得不暫停了下來,不過經過幾個月的建設,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輪廓。
尤其是新都皇宮,由於是重點工程,所有人力物力都是優先皇宮,所以在年關停工之前,皇宮已經有了一定規模了。
當然,要想徹底建好,恐怕還需要一年的時間。
而紫禦城中的皇宮,在大雪的襯托下,紅牆金瓦,仿佛天宮一般。
禦書房中,閉關了幾個月的楚君麟終於出關了,一出關,楚君麟就讓人把崇政院和策天府的全部人叫了過來。
此時人還沒有過來,楚君麟便和林小東隨意打聽了下靖國最近的發展。
林小東對於靖國的近況,沒有過多隱瞞,也沒有添油加醋,楚君麟聽得是直點頭。
“對了,範陶迴來了嗎?”
“上月曾經迴來了一次,也來過宮中求見陛下,但是陛下尚在閉關,奴婢便讓他迴去了。”
“那他可有留下什麽東西?”
“他帶了一些金鐧和金錘迴來,都是無限接近法器的武器,已經由張良國尉分派到嶽雲將軍和秦瓊將軍那裏去了。”林小東說道,“也給陛下留下了一些各地的小玩意,但是陛下想要的東西沒有。”
楚君麟點了點頭,千年玉髓沒這麽容易找到,範陶這沒有帶迴來也屬正常。
“哦,對了。”林小東又想起了什麽,“他跟奴婢透露說,他已經打聽到一個有關千年玉髓的信息,這個年關就去求證,隻是看他當時的表情,似乎也是不是很肯定,可能也是怕陛下失望,也隻是透露了一點點,並沒有說得太詳細。”
楚君麟精神一震,雖然隻是一個不是很肯定的消息,但是總比沒有消息的強啊。
兩人沒有聊太久,很快,蕭何和張良等崇政院與策天府的大臣就已經到了禦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