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之後,朝廷新一次朝議在金鑾殿召開,這一次的朝議,明顯規格大了許多,整個金鑾殿顯得有些擁擠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四天前,朝廷不僅在王都紫禦城,還在其他城池張貼了皇榜,王交親自潤筆的,內容大概就是列舉以梁敬、高獻為首的官吏集團,如何賣官鬻爵,如何密謀造反等十惡不赦的大罪,用詞之華麗,驚為天人。
一時之間,各地聲討不絕於耳。
當然了,除了這件事,還有一個地方及其的熱鬧,就是各城征兵處。
在閱軍大典之後,全民幾乎掀起的參軍熱潮,報名人數不斷上升。
另外,在昨晚,白起也趕迴了王都,各城駐防,暫時交由派遣過去的將領看著,那些原城主的家屬,除了少數違抗的,其他的,在武安軍的鎮壓之下,根本生不起半分反抗的意識。
但是現在新城主還沒有任命,城衛軍也是群龍無首,所以暫時由分派過去的武安軍接管城池,隻待新城主上任之後,重整城衛軍,武安軍再撤迴來。
金鑾殿上,文臣武將各站一側,相熟之人,都低頭交談著,哪怕是白起這個渾身煞氣的人,也有司徒寬、楊再興等人在旁,不過文臣武將之間,就有些涇渭分明了。
巳時剛到,一聲公雞嗓打斷了眾人的交談:“陛下駕到!”
楚君麟頭戴十二珠冕旒冠,身穿墨黑龍袍,從屏風後邊,龍行虎步來到了大殿上方。
背對著龍椅,楚君麟一甩龍袍,遂坐下。
“臣等參見陛下,陛下萬歲!”
文武大臣齊齊躬身行禮,聲若洪鍾。
原本大臣行禮是要下跪的,但是楚君麟知道之後,就廢除了這條規定,隻是要求站著就行,到了後期,他還想要直接一人一椅,那樣子才是真正的議事。
至於會不會說有失帝王威嚴,他認為,真正的帝王之威,不是靠這些跪拜體現出來的,更不是在自己的臣民麵前體現的,隻有在來犯之敵保持風骨和威嚴,才是真正的不失一國帝王之威。
“眾卿平身!”楚君麟壓了壓手。
所有人都站定之後,林小東向前踏了一步,身後還跟著一個小太監,捧著數卷聖旨。
林小東雙手拿起最上麵的一卷,清了清嗓子,展開聖旨,運氣朗聲讀到:“陛下詔曰:自即日起,撤銷丞相、禦史大夫、大將軍三職,其餘戶部、禮部、工部、刑部、吏部、兵部保留,除兵部外,其餘各部職責不變。”
詔令一出,眾人嘩然。
三公的設立,自靖國建國以來就有的,怎麽說廢就廢了,即便是前任三公都犯下了彌天大罪,但也不至於把三公都撤銷了吧?
在場的除了張良和蕭何兩人,無論是白起、楊再興等武將,還是顧瀾、南之廉等文臣,都十分詫異。
林小東清咳了聲:“肅靜!”
作為楚君麟的禦前紅人,皇宮大總管,林小東的話還是很有威信,況且楚君麟就在這裏看著呢,金鑾殿立即安靜了下來。
林小東掃了眾人一眼,繼續宣讀聖旨:“在六部之上,設立策天府和崇政院,其中,策天府主管軍事,軍國機務、邊境兵防等;崇政院主管政國大事,任以士人,令出崇政,六部行之。”
這道旨意宣布完,眾人也基本明白了,也就是說在六部之上設立的一府一院,實則是替代了三公的職責,不同的是,崇政院隻是負責出令,卻不負責執行。
而六部負責執行,卻無權下令,兩者相互牽製。
另外就是新設的策天府,幾乎就是一囊軍國大事,兵部幾乎成為了擺設。
如果說兵部最後還有的權利,大致還剩兩個,一個就是作為後勤部門,籌集軍糧,分發軍餉、盔甲武器,另外就是募兵之權了,可以說是被打壓得最厲害的部門了。
兵部一眾官員,很顯然也想到了這點,個個麵如死灰,兵部可以說是名存實亡了,表麵上兵部還有後勤職能,但是兵部本身是沒有財務的,他們都要從戶部撥款,也就是說,他們成了戶部和策天府的“中間商”。
但是知道又如何呢?陛下行事霸道,帝威衝天,幾天前的流血事件至今還在他們眼前閃現,而且聖旨都出來了,很顯然是已經確定了的,再反對,也無濟於事。
林小東將聖旨放在另一側,再從小太監手上拿起了一卷聖旨:“陛下詔曰:靖國百年來,公爵混亂,規則不一,朕特製新功爵製,望諸位愛卿奮勇前進,立功封爵。”
頓了頓,看了一眼眾人的反應之後,林小東繼續讀到:“功爵製分一王,二侯,三伯,四子,五男,除王爵外每等五品,凡五等二十一品。”
“諸位大人,可以憑借軍功,亦可以獻策立功,凡是通過審核者,皆可封侯拜將,功爵製的伯子男爵的審核,交由吏部掌管,王侯之爵,由陛下親封。”
功爵製的設立,可以說是這次楚君麟的重點,上次張良提出這個觀點之後,他就一直在想這件事,張良也一直在完善著。
原本張良的用意,是軍功爵,也就是隻有軍功能封爵,但是楚君麟認為不能把文臣都排除出去了,文臣一樣可以立大功,一樣可以封爵位,所以就直接設立成功爵製。
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隻要功勞足夠,就可以封爵。
當然,這效果非常明顯,功爵製的一出現,幾乎所有人的唿吸都急促了幾分,這世上淡泊名利之人畢竟占少數,今天站在這裏的,哪個不是心裏有建功立業的心的,又有哪個不想封妻蔭子,光耀門楣。
所以功爵製的聖旨剛剛宣讀完,所有人都齊齊拜了一拜:“陛下聖明!”
楚君麟微微笑了笑了,抬了抬手:“諸位愛卿平身,功爵製自即日起生效,諸位愛卿可以努力了!”
功爵製的宣布,點燃了金鸞大殿的小高潮,但是今天的旨意顯然還有很多,難道還有更多更好的消息。
眾臣想到這裏,林小東已經拿起了第三卷聖旨。
值得一提的是,在四天前,朝廷不僅在王都紫禦城,還在其他城池張貼了皇榜,王交親自潤筆的,內容大概就是列舉以梁敬、高獻為首的官吏集團,如何賣官鬻爵,如何密謀造反等十惡不赦的大罪,用詞之華麗,驚為天人。
一時之間,各地聲討不絕於耳。
當然了,除了這件事,還有一個地方及其的熱鬧,就是各城征兵處。
在閱軍大典之後,全民幾乎掀起的參軍熱潮,報名人數不斷上升。
另外,在昨晚,白起也趕迴了王都,各城駐防,暫時交由派遣過去的將領看著,那些原城主的家屬,除了少數違抗的,其他的,在武安軍的鎮壓之下,根本生不起半分反抗的意識。
但是現在新城主還沒有任命,城衛軍也是群龍無首,所以暫時由分派過去的武安軍接管城池,隻待新城主上任之後,重整城衛軍,武安軍再撤迴來。
金鑾殿上,文臣武將各站一側,相熟之人,都低頭交談著,哪怕是白起這個渾身煞氣的人,也有司徒寬、楊再興等人在旁,不過文臣武將之間,就有些涇渭分明了。
巳時剛到,一聲公雞嗓打斷了眾人的交談:“陛下駕到!”
楚君麟頭戴十二珠冕旒冠,身穿墨黑龍袍,從屏風後邊,龍行虎步來到了大殿上方。
背對著龍椅,楚君麟一甩龍袍,遂坐下。
“臣等參見陛下,陛下萬歲!”
文武大臣齊齊躬身行禮,聲若洪鍾。
原本大臣行禮是要下跪的,但是楚君麟知道之後,就廢除了這條規定,隻是要求站著就行,到了後期,他還想要直接一人一椅,那樣子才是真正的議事。
至於會不會說有失帝王威嚴,他認為,真正的帝王之威,不是靠這些跪拜體現出來的,更不是在自己的臣民麵前體現的,隻有在來犯之敵保持風骨和威嚴,才是真正的不失一國帝王之威。
“眾卿平身!”楚君麟壓了壓手。
所有人都站定之後,林小東向前踏了一步,身後還跟著一個小太監,捧著數卷聖旨。
林小東雙手拿起最上麵的一卷,清了清嗓子,展開聖旨,運氣朗聲讀到:“陛下詔曰:自即日起,撤銷丞相、禦史大夫、大將軍三職,其餘戶部、禮部、工部、刑部、吏部、兵部保留,除兵部外,其餘各部職責不變。”
詔令一出,眾人嘩然。
三公的設立,自靖國建國以來就有的,怎麽說廢就廢了,即便是前任三公都犯下了彌天大罪,但也不至於把三公都撤銷了吧?
在場的除了張良和蕭何兩人,無論是白起、楊再興等武將,還是顧瀾、南之廉等文臣,都十分詫異。
林小東清咳了聲:“肅靜!”
作為楚君麟的禦前紅人,皇宮大總管,林小東的話還是很有威信,況且楚君麟就在這裏看著呢,金鑾殿立即安靜了下來。
林小東掃了眾人一眼,繼續宣讀聖旨:“在六部之上,設立策天府和崇政院,其中,策天府主管軍事,軍國機務、邊境兵防等;崇政院主管政國大事,任以士人,令出崇政,六部行之。”
這道旨意宣布完,眾人也基本明白了,也就是說在六部之上設立的一府一院,實則是替代了三公的職責,不同的是,崇政院隻是負責出令,卻不負責執行。
而六部負責執行,卻無權下令,兩者相互牽製。
另外就是新設的策天府,幾乎就是一囊軍國大事,兵部幾乎成為了擺設。
如果說兵部最後還有的權利,大致還剩兩個,一個就是作為後勤部門,籌集軍糧,分發軍餉、盔甲武器,另外就是募兵之權了,可以說是被打壓得最厲害的部門了。
兵部一眾官員,很顯然也想到了這點,個個麵如死灰,兵部可以說是名存實亡了,表麵上兵部還有後勤職能,但是兵部本身是沒有財務的,他們都要從戶部撥款,也就是說,他們成了戶部和策天府的“中間商”。
但是知道又如何呢?陛下行事霸道,帝威衝天,幾天前的流血事件至今還在他們眼前閃現,而且聖旨都出來了,很顯然是已經確定了的,再反對,也無濟於事。
林小東將聖旨放在另一側,再從小太監手上拿起了一卷聖旨:“陛下詔曰:靖國百年來,公爵混亂,規則不一,朕特製新功爵製,望諸位愛卿奮勇前進,立功封爵。”
頓了頓,看了一眼眾人的反應之後,林小東繼續讀到:“功爵製分一王,二侯,三伯,四子,五男,除王爵外每等五品,凡五等二十一品。”
“諸位大人,可以憑借軍功,亦可以獻策立功,凡是通過審核者,皆可封侯拜將,功爵製的伯子男爵的審核,交由吏部掌管,王侯之爵,由陛下親封。”
功爵製的設立,可以說是這次楚君麟的重點,上次張良提出這個觀點之後,他就一直在想這件事,張良也一直在完善著。
原本張良的用意,是軍功爵,也就是隻有軍功能封爵,但是楚君麟認為不能把文臣都排除出去了,文臣一樣可以立大功,一樣可以封爵位,所以就直接設立成功爵製。
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隻要功勞足夠,就可以封爵。
當然,這效果非常明顯,功爵製的一出現,幾乎所有人的唿吸都急促了幾分,這世上淡泊名利之人畢竟占少數,今天站在這裏的,哪個不是心裏有建功立業的心的,又有哪個不想封妻蔭子,光耀門楣。
所以功爵製的聖旨剛剛宣讀完,所有人都齊齊拜了一拜:“陛下聖明!”
楚君麟微微笑了笑了,抬了抬手:“諸位愛卿平身,功爵製自即日起生效,諸位愛卿可以努力了!”
功爵製的宣布,點燃了金鸞大殿的小高潮,但是今天的旨意顯然還有很多,難道還有更多更好的消息。
眾臣想到這裏,林小東已經拿起了第三卷聖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