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芳芸為了妹妹這次談判能取得一些成績頗下了一番功夫,通過各種渠道,甚至連早早安插在黃龍公司裏的人都詢問過一番,這個如今已經是世界500強之列的藥業集團似乎也和這項技術有一些關係,有一份情報證明,對方數月前在非洲已經開設了一家生物技術研究所,更早的時候籌備了一家私人醫院,恐怕這裏麵還有些說不清的關聯。


    想起黃龍公司,她就覺得一陣遺憾,如果上方不是過於急切,對方也不致於轉移,現在連直接接觸的機會都基本為零。情報顯示江明宏這個他們重點關注的人物已經更改了國籍,而且在美國境內也極少見客,各地的投資都是委托他人管理,重點集中在美洲和非洲。這也是她不解的地方之一,投資美國還說得過去,在非洲那個落後的地方建設醫院莫非是要開展慈善事業,這不像對方的風格,


    而且據秘密潛入的情報人員迴報,那家備受關注的研究所並沒有任何異常的動向,也找不到任何和這次生物技術相關的研究資料。


    這次的生物技術她非常敏感,隱隱感到這是一個科技革命的契機,可惜上麵重視的力度在她看來還是不夠,能付出多少代價出來換取技術轉讓還是個未知數。恐怕他們隻有真正看到這項技術的深刻影響才會作出果斷措施,相信其他國家也一樣,能夠有這種敏銳直覺的人不會太多。希望這次談判至少能夠帶迴一些詳細的技術資料迴來。


    三天後,葉芳倩經過了精心準備,在首都機場登上了去異國談判的飛機。坐的自然是專機,安全上是不會出現問題的,葉芳倩幾天準備下來有些疲乏,想要休息一會。


    此時,旁邊不遠處的空位上坐下了一個女子。一陣高雅的香水味傳來,她略帶好奇地看了一眼,這個談判團裏記得隻有三個女性參加,會是誰?


    她轉過頭,正巧那個女子也轉過頭來,向她微微一笑。


    “葉主任,你好。”沈如雨看似友好地向她打了一個招唿。


    沈如雨,她怎麽會親身勞力跑到這架飛機上來,名單上並沒有她,難道是臨時增加的?葉芳倩腦子裏飛快轉了一圈,同樣禮貌地迴了一句。盡管不太相熟,但她還是聽說過這個女人的名聲,兩年前代表華夏名媛參加了在巴黎舉行的上流社會入場式——聚集了來自世界各國的名媛貴婦,來表示她們正式踏入西方上流社會交際圈,其中多數是些貴宦女子。


    她對這個女人並沒有太多好感,彼此沒有多說幾句話,閑聊了幾句之後便借口勞累獨自休息了,對方也沒有介意。


    沈如雨沒有在意這個在她看來還是小女孩的想法,她的精神都放在了即將到來的技術談判中。對於這次生物技術的出現,她第一時間意識到其中的重要性,如果能夠獲得技術的使用權,那麽她們沈氏集團無疑能在各個方麵取得新的突破。作為和軍隊關係緊密的沈家,向軍隊提供各種後勤保障也是他們一個重要業務,當然這些提供保障的企業在名義上都是國有企業,裏麵如何運作外人很難知曉。這項生物技術很明顯地,可以大大改善戰地醫療狀況,本來戰爭之中,傷殘與陣亡的比例就是不均等的,除非特別情況,基本上都是傷殘遠大於陣亡人數。這些傷殘的人往往離退役的年齡還早得很,在任何時候,經曆了戰火的老兵總比新兵的優勢大得多,即便是現代戰爭越來越高科技化,信息化。在瞬息萬變的電磁環境中,擁有豐富的經驗無疑能更快更準確地處理突發事件。而要想具有豐富的經驗,前提就是不能死傷,死了肯定就全沒了,傷了除了在特殊部門還能繼續工作,一般也隻有退役一條路。如果這種生物技術能夠在軍中普及,多數傷殘的人士便能恢複正常,隻要頭腦沒有損傷,便能繼續服役。無形中對全軍戰鬥力的提高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說這項生物技術的影響是非常深刻和微妙的,很多看似離得很遠的東西通過各種關係


    就緊密地聯係在一起。


    單單這一點,就值得親自來跑一趟,何況在民生上還有巨大的商業價值?臨時決定掛在談判團上,是為了有個正式的名義開展其它活動。葉芳倩這個不怎麽懂事的小丫頭也會跟來,看來他們也是存了鍛煉她的心思。不過想和自己對抗,還差一些,好在雙方目標一致,基本上不會起什麽衝突,談判獲得了成功對雙方都有好處,起碼落不下沈家的一份。


    飛機平穩地降落在洛杉磯國際機場,美國方麵沒有給出隆重的歡迎儀式,僅僅派出了一名外交官和幾名衛生部的官員來迎接,當然駐美使館的大使和其他工作人員作了隆重的歡迎。


    這種狀況讓一些人不太高興,但帶隊部長畢竟經曆豐富,這些事情也不是遇到一迴兩迴,他臉上也沒有露出特別的表情。美國政府對華的態度經常搖擺,表麵上看來似乎不太符合成熟政治國家的表現,其實不過是內部的妥協結果而已。


    隻不過這次談判不會順利,不過本來也是一個抱著試探的念頭,看看對方的談判底線,在國際社會的道德輿論壓力下能做出什麽讓步。


    談判前三天,美方避而不談重點問題,在一些其他問題上糾纏,借口要考察一番以確定對方政府不會將這項技術擴散以及用於非道德的領域。


    葉芳倩的確長了不少見識,整個談判過程中她出不了什麽力,基本上隻能在外圍看著。美方對華在各個領域方麵的國際努力作出質詢,而他們也在耐心地迴答對方種種無理的刁難。令她有些意外的是,沈如雨沒有直接參加談判過程,她來到洛杉磯之後便離開了談判團,不知蹤向,看來是有了其他線索。


    “於教授,您看這種生物技術對目前的癌症治療有多少幫助?”葉芳倩來到了這次隨團的於教授房間內,聊了一會後談到了對方感興趣的話題。


    於正感到這幾年又老了一些,精力也大不如從前,但聞說震驚醫學界的器官克隆培植技術問世,還是再三申請隨團來到了美國,以便找機會親自考察這項技術。但顯然這僅僅是一個願望而已。


    他多年研究的胃癌治療課題雖然有了突破,但術後病人的身體恢複狀況還很不樂觀,以藥物和手術的方法會對病人的剩餘胃部組織造成很大的傷害,這次便是來和一些外國同行研究如何利用這項新的生物技術改善這一方麵,看看能不能找出更好的治療辦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寄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恆並收藏寄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