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齊心協力
去父留子,流放後瘋批王爺紅了眼 作者:寂洳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加入少量鳳仙草提取物至香皂中可呈現出由淡到濃不同層次的紅色調。
買來的各種香氣原材料涵蓋了鮮花味、動物香味還有當地常用藥材香氣。
混合均勻的液體倒入模框等待固化時,沈睿姣轉而開始著手準備棉籽培養基種植菌類。
先用石灰溶液處理棉籽殼。
剛好最近建房製皂都需要用到熟石灰粉,因此囤了不少材料。
通常做法是用大約1%重量比的消石灰粉溶解於清水中。
一斤石灰還好說,一百斤水得用杆秤來迴好幾次才能弄夠。
因為手頭沒有那麽大的桶,沈睿姣隻能到溫泉旁邊找個地方挖個坑,接著鋪一層草,再把石灰水倒進去。
放石灰水的目的是殺菌。
要泡上一天一夜才行。
這邊沈睿姣正幹得起勁兒,那邊沈行書爺倆也沒閑著。
房子需有四麵牆,兩麵直接加高就行,前麵後麵牆上還要開窗戶和門。
後麵留個小窗,為的是通通風透透氣,幾個房間開幾個窗戶。
前麵呢,就得開門還得開大窗戶。
門窗這種事得靠木工手藝來搞定。
父子兩人邊商量邊在地上畫圖,不時還會繞著那房子仔細查看。
最後兩人達成共識後,沈離然開始了工作。
砌磚的時候,沈離然幫忙給沈行書作助手。
輪到做門窗了,則是沈行書來輔助兒子沈離然。
即便是這樣分工合作,也還是試驗了幾次才總算將第一個給做好。
前麵牆打算搞三個窗兩個門,後麵的牆就準備五個小窗戶。
光是門窗這些就忙活了整整三天。
到第三天的時候,沈睿姣做的那些香皂全都已經硬結成型。
她計劃再過五天之後把這些東西拿到市集去賣。
蘑菇種植也基本完成。
棉籽殼泡發後將其撈出瀝水,在陰涼卻不過於寒冷的地方擺整齊,底下墊層菌種,再鋪一層厚厚的棉籽殼,如此重複幾層。
這平菇的種子可是沈睿姣自己培養出來的。
從平菇根部采集到的一些黑色碎屑被撒到了浸軟的草料上麵充當新的育種材料。
從一開始搬到這個山穀裏摘到了第一批平菇開始,沈睿姣就在著手培育這批菌絲了。
新長出的幼小菌絲現在可以當作種子撒播在經過處理過的棉籽殼上了,最頂上蓋一層稻草,並且固定結實以防風吹走。
整個過程需要不少時間才能完成。
迴想從前,沒穿越來這個世界之前拍視頻介紹玉米芯栽培技術時,沈睿姣用了快四個月。
當時是秋末開工的項目。
眼下雖然正值冬天,但考慮到有溫泉的幫助加速生長條件的話,估計三個月左右就可以收獲果實。
假如一切順利的話,過年時節還能嚐嚐新鮮的平菇呢!
鑒於這種作物長得比較慢,沈睿姣決定每隔一個星期種上一部分。
這樣做可以讓不同批次之間有所交錯,不至於一下子全部成熟難以處理。
當然也不能種植太多數量,畢竟春天到來之際自然就會看到滿山遍野都是野生平菇,那時候它們反而就不值錢了。
尤其是在6至9月份期間,由於氣溫偏高容易導致內部腐爛變質生蟲害。
如果是在溫暖濕潤的南方地區,可能三四月份也有類似情況發生。
……
過了幾天。
早晨醒來後的沈睿姣就像土匪頭目一樣巡視著自家領地。
懷孕肚子裏的小生命日益增大,讓她睡眠質量變得越來越差勁兒。
可供選擇的睡姿越來越少了。
趴睡不行、平躺太難受,隻能側身而眠了。
夜間起夜上廁所也漸漸成為了常態問題之一。
上下往返洞穴內變得不方便起來,有的時候沈睿姣起個大早之後幹脆就不願意再次迴到床上繼續補覺了。
索性隨便逛逛周圍環境也是好的。
每天黎明時分天空剛開始泛白光線仍顯昏暗。
然而透過稀薄霧氣隱約可見溫泉邊上種下的那片綠色蔬菜已經茁壯成長起來了……
特別是那些青菜、生菜和空心菜,都已經長到了可以吃的程度。
有時候沈睿姣做手擀麵時,隨手就掐一把新鮮青菜扔進熱水裏煮。
在這幾種蔬菜中,青菜長得最快,隻需要三十天左右就能成熟。
而空心菜與生菜則需要一個多月的成長期。
再過幾天,這些新鮮蔬菜就可以采摘下來,拿到集市上賣掉換點家用錢了。
畢竟,在古代冬天能吃上綠葉菜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但這批青菜,沈睿姣沒有打算賣掉。
一部分用來自己家吃,另一部分打算留著作為種苗來用。
最近買迴來孵化母雞下的蛋也開始有小雞雛孵化出來了。
這兩天不斷地有小雞出生,大概是因為它們睜開眼睛後最先看到的是沈睿姣,誤以為她是娘娘。
於是這些小家夥總是喜歡追在她後麵叫個不停。
這讓沈睿姣有點擔心,怕一不小心踩到它們,趕緊找了些木板將它們圍住,防止出意外。
劉氏也非常高興看到這一切。
畢竟平日山穀裏很是冷清,除了他們四人,這大概是山穀裏唯一的生命跡象吧,大家都像是養寵物一般對待那些小雞。
沒事幹的時候還會逗逗它們玩,不是給它們一些菜葉就是熬點兒米粥喂食。
劉氏總覺得應該給它們準備小米才是,想著等下次進城一定要記得買點小米帶迴來。
遲遲沒有再次進城采購的原因在於大家都在忙著製作肥皂香皂直到全部完成。
另外還有蓋新房的工作。
當所有的框架做好之後,剩下的牆麵不到三天就被沈行書和兒子建好了。
但對於整個房屋來說最難完成的其實是架設屋頂橫梁的過程。
那根大梁本身重量就不輕,還要抬升到一定的高度才行。
他們全家隻有四人,還缺少工具,這個任務顯得異常艱巨。
最後大家想到了用滑輪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他們在屋內屋外立起了比房子高出許多的大木柱固定牢靠後,安裝上沈睿姣之前從城裏特意買迴來的專業滑輪設備。
將三條繩子分別綁在大梁左中右位置,三個人通過同步拉扯使大梁順利升至屋頂。
剩下那個人就在新建好的牆壁上指揮操作。
“娘,請你那邊稍微提起來一點兒。”
“你那兒下降一些。”
買來的各種香氣原材料涵蓋了鮮花味、動物香味還有當地常用藥材香氣。
混合均勻的液體倒入模框等待固化時,沈睿姣轉而開始著手準備棉籽培養基種植菌類。
先用石灰溶液處理棉籽殼。
剛好最近建房製皂都需要用到熟石灰粉,因此囤了不少材料。
通常做法是用大約1%重量比的消石灰粉溶解於清水中。
一斤石灰還好說,一百斤水得用杆秤來迴好幾次才能弄夠。
因為手頭沒有那麽大的桶,沈睿姣隻能到溫泉旁邊找個地方挖個坑,接著鋪一層草,再把石灰水倒進去。
放石灰水的目的是殺菌。
要泡上一天一夜才行。
這邊沈睿姣正幹得起勁兒,那邊沈行書爺倆也沒閑著。
房子需有四麵牆,兩麵直接加高就行,前麵後麵牆上還要開窗戶和門。
後麵留個小窗,為的是通通風透透氣,幾個房間開幾個窗戶。
前麵呢,就得開門還得開大窗戶。
門窗這種事得靠木工手藝來搞定。
父子兩人邊商量邊在地上畫圖,不時還會繞著那房子仔細查看。
最後兩人達成共識後,沈離然開始了工作。
砌磚的時候,沈離然幫忙給沈行書作助手。
輪到做門窗了,則是沈行書來輔助兒子沈離然。
即便是這樣分工合作,也還是試驗了幾次才總算將第一個給做好。
前麵牆打算搞三個窗兩個門,後麵的牆就準備五個小窗戶。
光是門窗這些就忙活了整整三天。
到第三天的時候,沈睿姣做的那些香皂全都已經硬結成型。
她計劃再過五天之後把這些東西拿到市集去賣。
蘑菇種植也基本完成。
棉籽殼泡發後將其撈出瀝水,在陰涼卻不過於寒冷的地方擺整齊,底下墊層菌種,再鋪一層厚厚的棉籽殼,如此重複幾層。
這平菇的種子可是沈睿姣自己培養出來的。
從平菇根部采集到的一些黑色碎屑被撒到了浸軟的草料上麵充當新的育種材料。
從一開始搬到這個山穀裏摘到了第一批平菇開始,沈睿姣就在著手培育這批菌絲了。
新長出的幼小菌絲現在可以當作種子撒播在經過處理過的棉籽殼上了,最頂上蓋一層稻草,並且固定結實以防風吹走。
整個過程需要不少時間才能完成。
迴想從前,沒穿越來這個世界之前拍視頻介紹玉米芯栽培技術時,沈睿姣用了快四個月。
當時是秋末開工的項目。
眼下雖然正值冬天,但考慮到有溫泉的幫助加速生長條件的話,估計三個月左右就可以收獲果實。
假如一切順利的話,過年時節還能嚐嚐新鮮的平菇呢!
鑒於這種作物長得比較慢,沈睿姣決定每隔一個星期種上一部分。
這樣做可以讓不同批次之間有所交錯,不至於一下子全部成熟難以處理。
當然也不能種植太多數量,畢竟春天到來之際自然就會看到滿山遍野都是野生平菇,那時候它們反而就不值錢了。
尤其是在6至9月份期間,由於氣溫偏高容易導致內部腐爛變質生蟲害。
如果是在溫暖濕潤的南方地區,可能三四月份也有類似情況發生。
……
過了幾天。
早晨醒來後的沈睿姣就像土匪頭目一樣巡視著自家領地。
懷孕肚子裏的小生命日益增大,讓她睡眠質量變得越來越差勁兒。
可供選擇的睡姿越來越少了。
趴睡不行、平躺太難受,隻能側身而眠了。
夜間起夜上廁所也漸漸成為了常態問題之一。
上下往返洞穴內變得不方便起來,有的時候沈睿姣起個大早之後幹脆就不願意再次迴到床上繼續補覺了。
索性隨便逛逛周圍環境也是好的。
每天黎明時分天空剛開始泛白光線仍顯昏暗。
然而透過稀薄霧氣隱約可見溫泉邊上種下的那片綠色蔬菜已經茁壯成長起來了……
特別是那些青菜、生菜和空心菜,都已經長到了可以吃的程度。
有時候沈睿姣做手擀麵時,隨手就掐一把新鮮青菜扔進熱水裏煮。
在這幾種蔬菜中,青菜長得最快,隻需要三十天左右就能成熟。
而空心菜與生菜則需要一個多月的成長期。
再過幾天,這些新鮮蔬菜就可以采摘下來,拿到集市上賣掉換點家用錢了。
畢竟,在古代冬天能吃上綠葉菜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但這批青菜,沈睿姣沒有打算賣掉。
一部分用來自己家吃,另一部分打算留著作為種苗來用。
最近買迴來孵化母雞下的蛋也開始有小雞雛孵化出來了。
這兩天不斷地有小雞出生,大概是因為它們睜開眼睛後最先看到的是沈睿姣,誤以為她是娘娘。
於是這些小家夥總是喜歡追在她後麵叫個不停。
這讓沈睿姣有點擔心,怕一不小心踩到它們,趕緊找了些木板將它們圍住,防止出意外。
劉氏也非常高興看到這一切。
畢竟平日山穀裏很是冷清,除了他們四人,這大概是山穀裏唯一的生命跡象吧,大家都像是養寵物一般對待那些小雞。
沒事幹的時候還會逗逗它們玩,不是給它們一些菜葉就是熬點兒米粥喂食。
劉氏總覺得應該給它們準備小米才是,想著等下次進城一定要記得買點小米帶迴來。
遲遲沒有再次進城采購的原因在於大家都在忙著製作肥皂香皂直到全部完成。
另外還有蓋新房的工作。
當所有的框架做好之後,剩下的牆麵不到三天就被沈行書和兒子建好了。
但對於整個房屋來說最難完成的其實是架設屋頂橫梁的過程。
那根大梁本身重量就不輕,還要抬升到一定的高度才行。
他們全家隻有四人,還缺少工具,這個任務顯得異常艱巨。
最後大家想到了用滑輪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他們在屋內屋外立起了比房子高出許多的大木柱固定牢靠後,安裝上沈睿姣之前從城裏特意買迴來的專業滑輪設備。
將三條繩子分別綁在大梁左中右位置,三個人通過同步拉扯使大梁順利升至屋頂。
剩下那個人就在新建好的牆壁上指揮操作。
“娘,請你那邊稍微提起來一點兒。”
“你那兒下降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