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文官呢?
大明:什麽,你讓我起兵靖難 作者:青燈常伴A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多時,朱棣也來到朝堂,坐上龍椅後,朝會正式開始,朱棣先是看向朝堂,然後揉了揉眼睛,隨後不可置信的問道朱權:“這朝堂上的人呢???”
朱權左右看了看,說道:“皇上,這不是都在呢嗎?”
“文官呢?”
“那不是戶部的人還在嗎?要不是夏元吉,戶部也得全部完蛋?”朱權說道。
“人呢?”朱棣問道。
“天牢裏呢?”
“都進去了?”
“要不然呢?”
朱棣一下子說出來了,心中暗忖這朱權下手可真是夠狠的,一下子把應天城四品以上的文官都給關進了天牢,雖說那些文官確實暗中使壞,可朝堂之上沒了他們,這許多事務怕是一時半會兒都難以運轉順暢了。
當下,朱棣沉聲道:“朱權,你昨日之舉,雖說是為了清查隱患,應對那些文官的暗中阻撓,可這一下子把如此多的文官都關了進去,朝堂之事如何處理?各部運轉都離不開他們啊。”
朱權趕忙上前一步,恭敬地迴道:“陛下,臣弟當時也是氣不過他們屢次三番妄圖謀害臣弟,阻撓臣弟清查城中不法,這才下令將他們關押。不過陛下放心,臣弟以為,可先讓各部下屬官員暫代其職,處理日常事務,待徹底查清那些文官的罪責之後,再做定奪。而且,臣弟覺得這也是一個機會,正好可以借此看看哪些官員平日裏是真有本事,哪些又是靠著攀附他們屍位素餐的。”
朱棣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後說道:“朱權啊,你這想法雖有幾分道理,可實際操作起來困難重重啊,那些文官在朝堂經營多年,對各部事務的流程、細節皆了如指掌,如今他們被關,下屬官員即便有心擔起職責,怕也一時難以應對諸多複雜情況,這交接過渡之際,稍有差池,便可能耽誤朝廷大事,影響天下民生呐。”朱棣一直擔心的就是此事,所以這一次也默許了朱權對文官動手立威。
朱權聽了,再次拱手迴道:“陛下聖明,臣弟也知此事不易,不過臣弟以為,可讓各部尚書、侍郎等官職稍高些的下屬牽頭,組織眾人梳理事務脈絡,遇到難題,再召集各部有經驗的老臣共同商議對策,如此一來,或可盡量減少混亂,保障政務正常推進,再者,世子殿下喝李景隆等人在旁協助督促,確保諸事有序進行。”
朱棣微微皺眉,思考著朱權的可行性,隨後也發覺不是不可以:“可以,那就先讓高熾處理政務,李景隆從旁協助。”
朱權聽聞朱棣這般安排,應能盡量減少混亂,讓朝廷事務得以較為平穩地過渡。當下便拱手說道:“陛下英明,有世子殿下和李景隆從旁協助,臣弟相信各部運轉雖會遇些波折,但定能漸入正軌,不致耽誤朝廷大事。”
李景隆趕忙出列,恭敬地行禮後迴道:“陛下放心,臣定當竭盡所能,輔佐世子殿下,用心梳理各部事務,遇有難題及時與諸位老臣商議解決,絕不讓那些心懷叵測之人有機可乘,定保政務正常推進。”
朱高熾也上前一步,一臉沉穩地說道:“父皇,兒臣定不負父皇所托,定會仔細謹慎,與諸位大臣齊心協力,妥善處理好這各部交接之事,盡力保障朝廷諸事順遂,還望父皇寬心。”
朱棣看著三人,微微點頭,神色稍緩,說道:“嗯,朕信得過你們,隻是這過程中切不可掉以輕心,那些文官雖被關押,但其黨羽眾多,難保不會暗中使些手段,妄圖擾亂朝堂秩序,你們要時刻警醒著。”
眾人齊聲應道:“遵旨。”
隨後,朱棣又看向眾人,問道:“工部那邊,城中受損之處修複進展如何了?如今百姓生活受此影響,亟待恢複往日安寧,這修複之事需加緊落實啊。”
夏元吉隻能硬著頭皮出列:“迴皇上,工部沒有主事的人,現在都由戶部負責,現在錢款已經籌措的差不多了,就是工部那裏現在有點亂。”
“亂點亂點吧,應該沒多大的問題。”朱棣聽完反而覺得應該。
朱棣這話一出,眾人皆是一愣,畢竟工部事務關乎城中諸多設施的修複,若混亂無序,怕是會影響後續進度,耽誤百姓生活恢複正常,但見朱棣如此表態,也沒人再多說什麽。
夏元吉見狀,趕忙又接著說道:“陛下,雖說現下亂了些,不過臣等也在盡力協調。已安排人手去清點工部現存的物料,看看哪些能即刻用於修複工程,同時也在與各地的工坊聯係,催促他們盡快供應所需的建築材料。隻是這人力調配方麵,還需兵部那邊多多協助,盡快征調些勞力過來,方能更好地推進修複之事啊。”
朱棣微微點頭,轉而看向朱權,說道:“寧王,你盯著點,配合戶部、工部,盡快征調足夠的勞力送往工部,以助城中修複工程順利開展,莫要讓百姓久等,讓應天城一直處於這破敗之態。”
朱權說道:“遵旨,陛下放心,臣這便去安排,定會盡快協調各方,征調合適的勞力送往工部,保障修複工程能早日動工。”
隨後,朱棣的目光又落在了朱權身上,問道:“寧王,你之前說要設立粥棚救濟受災百姓,資助傷病之人,此事進展如何了?”朱棣也算是給了朱權一個台階下,朱權也是人精。
朱權再次出列,拱手迴道:“迴陛下,臣弟迴府之後便即刻差人著手準備了。如今,粥棚已在城中幾處合適之地搭建完畢,且今日一早便開始施粥了,前來領取粥食的百姓眾多,好在秩序尚算井然,而資助傷病百姓一事,臣弟也已與城中各大醫館妥善溝通,他們會仔細記錄傷病百姓的具體情況,臣弟這邊會依著傷勢輕重,定期撥付相應銀錢,確保傷病之人皆能得到妥善醫治,臣弟定當竭盡全力彌補昨日之過,讓百姓真切感受到朝廷的關懷與誠意,還望四哥明鑒。”
朱權左右看了看,說道:“皇上,這不是都在呢嗎?”
“文官呢?”
“那不是戶部的人還在嗎?要不是夏元吉,戶部也得全部完蛋?”朱權說道。
“人呢?”朱棣問道。
“天牢裏呢?”
“都進去了?”
“要不然呢?”
朱棣一下子說出來了,心中暗忖這朱權下手可真是夠狠的,一下子把應天城四品以上的文官都給關進了天牢,雖說那些文官確實暗中使壞,可朝堂之上沒了他們,這許多事務怕是一時半會兒都難以運轉順暢了。
當下,朱棣沉聲道:“朱權,你昨日之舉,雖說是為了清查隱患,應對那些文官的暗中阻撓,可這一下子把如此多的文官都關了進去,朝堂之事如何處理?各部運轉都離不開他們啊。”
朱權趕忙上前一步,恭敬地迴道:“陛下,臣弟當時也是氣不過他們屢次三番妄圖謀害臣弟,阻撓臣弟清查城中不法,這才下令將他們關押。不過陛下放心,臣弟以為,可先讓各部下屬官員暫代其職,處理日常事務,待徹底查清那些文官的罪責之後,再做定奪。而且,臣弟覺得這也是一個機會,正好可以借此看看哪些官員平日裏是真有本事,哪些又是靠著攀附他們屍位素餐的。”
朱棣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後說道:“朱權啊,你這想法雖有幾分道理,可實際操作起來困難重重啊,那些文官在朝堂經營多年,對各部事務的流程、細節皆了如指掌,如今他們被關,下屬官員即便有心擔起職責,怕也一時難以應對諸多複雜情況,這交接過渡之際,稍有差池,便可能耽誤朝廷大事,影響天下民生呐。”朱棣一直擔心的就是此事,所以這一次也默許了朱權對文官動手立威。
朱權聽了,再次拱手迴道:“陛下聖明,臣弟也知此事不易,不過臣弟以為,可讓各部尚書、侍郎等官職稍高些的下屬牽頭,組織眾人梳理事務脈絡,遇到難題,再召集各部有經驗的老臣共同商議對策,如此一來,或可盡量減少混亂,保障政務正常推進,再者,世子殿下喝李景隆等人在旁協助督促,確保諸事有序進行。”
朱棣微微皺眉,思考著朱權的可行性,隨後也發覺不是不可以:“可以,那就先讓高熾處理政務,李景隆從旁協助。”
朱權聽聞朱棣這般安排,應能盡量減少混亂,讓朝廷事務得以較為平穩地過渡。當下便拱手說道:“陛下英明,有世子殿下和李景隆從旁協助,臣弟相信各部運轉雖會遇些波折,但定能漸入正軌,不致耽誤朝廷大事。”
李景隆趕忙出列,恭敬地行禮後迴道:“陛下放心,臣定當竭盡所能,輔佐世子殿下,用心梳理各部事務,遇有難題及時與諸位老臣商議解決,絕不讓那些心懷叵測之人有機可乘,定保政務正常推進。”
朱高熾也上前一步,一臉沉穩地說道:“父皇,兒臣定不負父皇所托,定會仔細謹慎,與諸位大臣齊心協力,妥善處理好這各部交接之事,盡力保障朝廷諸事順遂,還望父皇寬心。”
朱棣看著三人,微微點頭,神色稍緩,說道:“嗯,朕信得過你們,隻是這過程中切不可掉以輕心,那些文官雖被關押,但其黨羽眾多,難保不會暗中使些手段,妄圖擾亂朝堂秩序,你們要時刻警醒著。”
眾人齊聲應道:“遵旨。”
隨後,朱棣又看向眾人,問道:“工部那邊,城中受損之處修複進展如何了?如今百姓生活受此影響,亟待恢複往日安寧,這修複之事需加緊落實啊。”
夏元吉隻能硬著頭皮出列:“迴皇上,工部沒有主事的人,現在都由戶部負責,現在錢款已經籌措的差不多了,就是工部那裏現在有點亂。”
“亂點亂點吧,應該沒多大的問題。”朱棣聽完反而覺得應該。
朱棣這話一出,眾人皆是一愣,畢竟工部事務關乎城中諸多設施的修複,若混亂無序,怕是會影響後續進度,耽誤百姓生活恢複正常,但見朱棣如此表態,也沒人再多說什麽。
夏元吉見狀,趕忙又接著說道:“陛下,雖說現下亂了些,不過臣等也在盡力協調。已安排人手去清點工部現存的物料,看看哪些能即刻用於修複工程,同時也在與各地的工坊聯係,催促他們盡快供應所需的建築材料。隻是這人力調配方麵,還需兵部那邊多多協助,盡快征調些勞力過來,方能更好地推進修複之事啊。”
朱棣微微點頭,轉而看向朱權,說道:“寧王,你盯著點,配合戶部、工部,盡快征調足夠的勞力送往工部,以助城中修複工程順利開展,莫要讓百姓久等,讓應天城一直處於這破敗之態。”
朱權說道:“遵旨,陛下放心,臣這便去安排,定會盡快協調各方,征調合適的勞力送往工部,保障修複工程能早日動工。”
隨後,朱棣的目光又落在了朱權身上,問道:“寧王,你之前說要設立粥棚救濟受災百姓,資助傷病之人,此事進展如何了?”朱棣也算是給了朱權一個台階下,朱權也是人精。
朱權再次出列,拱手迴道:“迴陛下,臣弟迴府之後便即刻差人著手準備了。如今,粥棚已在城中幾處合適之地搭建完畢,且今日一早便開始施粥了,前來領取粥食的百姓眾多,好在秩序尚算井然,而資助傷病百姓一事,臣弟也已與城中各大醫館妥善溝通,他們會仔細記錄傷病百姓的具體情況,臣弟這邊會依著傷勢輕重,定期撥付相應銀錢,確保傷病之人皆能得到妥善醫治,臣弟定當竭盡全力彌補昨日之過,讓百姓真切感受到朝廷的關懷與誠意,還望四哥明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