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葉思索片刻,想明了此中關節。


    三大敵國這一招當真是聲東擊西,釜底抽薪之計,難怪司馬帝國西北淪陷,軍情告急!


    “現在西北戰場是從哪裏抽調的軍隊?”


    司馬曌迴答道:“西北戰場的護國大軍,是以西郡的長孫家族為班底,臨時拚湊組建。”


    “日前朕昭告天下,請江湖各大門派增援西北,現在大約集結了四十萬兵馬,在西北戰場阻擊高立一百萬大軍!”


    秦葉掐指一算,先前在皇權征戰中,西郡長孫家族的五十萬兵馬打得隻剩不到十萬。


    如今能夠拚湊出四十萬大軍,實乃是奇跡。


    看來多出的三十萬人馬,都是江湖誌士的增援,基本上已經是極限了。


    “西北守軍現在是何人在指揮督戰?”秦葉又問道。


    司馬曌聞言,剛開始有些閃爍其詞,但是猶豫片刻,還是直言道:“最開始的戰鬥異常慘烈,西郡王奮不顧身,卻寡不敵眾,在戰場上為國犧牲!”


    “後來,長孫家族的其他人代為指揮作戰,但是身份地位難以服眾,特別是大多都是一幫江湖人,就更加難以穩定軍心,鎮住場麵了。”


    “朕本想禦駕親征,但是遭到了朝臣的反對。他們諫言三麵受敵,此時禦駕親征難以兼顧。”


    “朕細思之後,便放棄了這個念頭。”


    “母後身為長孫家族的嫡出,可以指揮得動長孫家族的人,而且身份地位高貴,也能鎮住江湖人士,於是她為了給朕分憂,當即提出代朕前去督戰。”


    “朕拗不過母後,而且事急從權,無奈之下便答應了!”


    秦葉聞言,挑眉道:“你的意思是,現在長孫明月在指揮西北守軍?”


    司馬曌輕輕點了點頭。


    秦葉思索片刻,開門見山道:“你現在希望我怎麽做?”


    司馬曌似乎早已想好主意,立刻說道:“東麵戰場和南麵戰場有斬神軍坐鎮,應該並無大礙,朕對他們有信心!”


    “隻是西南戰場,雖然母後亦有大將之風,但是兵力相差懸殊,恐難以扭轉戰局。”


    “但是如若你前去西南戰場支援,便有戰神法陣加持,再加上你的領兵之能,必然可以扭轉乾坤!”


    秦葉尋思她的計劃有章有法,便直截了當道:“可以,我去西南戰場。但是兵權必須交由我來指揮,長孫明月不得幹涉!”


    司馬曌痛快地答應下來,當即擬了一道聖旨,遞交給了秦葉。


    ……


    十日後,秦葉趕到西北戰場,正好遇上兩軍交戰,長孫明月親自率軍與高立敵軍廝殺。


    他沒有冒然加入戰團,而是尋了一處高點,仔細觀察場間戰況。


    良久後,他得出了兩個結論:


    一是守軍的單體戰鬥力較敵軍高,但是各自為戰,彼此間沒有配合,更沒有戰術,完全倚仗個人修為單打獨鬥,猶如一盤散沙;


    二是反觀敵軍,單體戰鬥力雖然較弱,但是軍隊訓練有素,士兵之間配合默契,敵軍將領有很高的戰術素養,大規模作戰有極強的戰鬥力。


    不得不說秦葉的判斷非常準確,果然不出他所料,戰鬥持續兩個時辰,守軍全麵敗退,一直被敵軍追殺進防禦大陣中,敵軍才偃旗息鼓,趾高氣昂的得勝迴營。


    秦葉仔細看了看己方營地布下的防禦大陣,發現此陣不僅規模龐大,而且防禦力極強,類似於那種山門大陣,對於普通攻擊還有反彈效能,難怪敵軍攻到陣前就停戰退走。


    不得不說,長孫家族底蘊深厚,竟然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布置出來如此堅強的防禦。


    秦葉整理了一番衣衫,然後邁步向大營衛兵走去。


    “站住!你是何人?兩軍交戰之際,擅創軍營者死!”衛兵看見陌生人走來,警惕地喝止道。


    秦葉從隱指戒中取出一物,示予那幾名衛兵看,幾個年輕的士兵不明所以,而其中一個老兵若有所思。


    半晌後,那名老兵大喜道:“這是斬神軍的主帥兵符!你是秦大帥嗎?”


    秦葉微微頷首,道:“你識得此兵符?”


    那名老兵道:“卑職年輕的時候是斬神軍的一名什長,這也是我一輩子的榮耀,所以看到這枚親切的戰神兵符一眼就認出來了!”


    “隻是後來告老還鄉,就迴到了西郡老家。但是聽聞敵國來襲,我們這些老兵又重新披上了鎧甲。”


    “正所謂國有難,召必迴!”


    這位老兵似乎是個小頭目,立刻下令其他衛兵讓開,自己則親自為秦葉帶路,向大營帥帳走去。


    此時,帥帳中一眾守軍將領正在商議退敵之策。


    忽然,聽到帳外有人稟報:“報太後!斬神軍主帥駕到,正在帳外等候!”


    隨後,就聽帳中傳來一個女人的聲音:“請進來!”


    秦葉推開營帳,大步向裏走去。


    他環視帳內,長孫明月居於上席。


    左邊是幾位來自長孫家族身穿鎧甲的將軍,麵相生疏,都不認識;


    右邊是遠道而來支援守軍的江湖誌士,兩位正道的領袖穀豐上人和玄寂大師,還有神女宮上官煜、武陽殿殿主武風雲、玄冥教教主何太一也在其中。


    長孫家族的將領久仰斬神軍主帥大名,而江湖誌士大多與秦葉有幾分交情,於是眾人看到秦葉,紛紛起身與他拱手示意,而他則一一迴禮。


    長孫明月見秦葉剛來就有些喧賓奪主的意思,於是在上席輕咳兩聲,有些不滿道:“哀家知道你身為斬神軍主帥,有些領兵打仗的本事。”


    “但是你剛來此地,對戰局不熟悉,還是先坐到末尾,聽我們商議退敵之策才是正經!”


    聽到長孫明月的示下,秦葉卻不為所動,反而從隱指戒中取出一卷聖旨,扔給長孫明月身邊的小太監。


    小太監手忙腳亂地接過聖旨,打開一看,六神無主地看向身邊的太後。


    長孫明月略一擺手,道:“既然是皇帝下的聖旨,你念便是!”


    小太監猶豫片刻,終於還是大聲宣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西北戰場守軍由秦葉全權指揮,危急時刻,可獨斷專權,其他人等不得抗命!凡有違者,朕賜秦葉先斬後奏之權!欽此!”


    聖旨宣讀完畢,帳內嘩然一片。


    特別是長孫明月,氣得臉都綠了。


    此前她還是守軍的指揮官,聽到聖旨裏的內容,無異於被自己的親生女兒奪權了,而且還是轉交給了一個她看不慣的男人!


    隨後,秦葉徑直來到帳前,倒沒有搶坐長孫明月的位置,而是並排站立在她的身邊,直言不諱道:


    “雖然我初來乍到,但是一路上仔細觀察過敵我雙方的戰況。”


    “經過這半個多月的交戰,我軍四十萬兵馬死傷慘重,目測之下還剩不到三十萬的有生力量。”


    “聽聞敵軍一百萬大軍從西北刹什海來襲,半個多月下來減員不足兩萬,戰鬥消耗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不可否認,這其中有敵眾我寡,臨時拚湊等客觀原因,但是依我看,最主要的還是我軍極度缺乏戰鬥素養,猶如一盤散沙!”


    “而且將領隻知道構築工事,正麵抗敵,卻不懂得靈活運用兵法,克敵先機!”


    “這番話說得很難聽,但卻是生死存亡之際,當務之急要扭轉的弊病,否則再稍有差池,即便戰神重生,也無法挽迴敗局!”


    “我秦葉臨危受命,為國征戰。現在守軍以我為帥,眾將須擯棄門戶之見,團結協作,扭轉乾坤!”


    “若有異心或有不服者,即刻離開大營,逃離危難,本帥絕不阻攔。切莫日後橫生枝節,逼迫本帥揮刀斬爾!”


    此言一出,帥帳中眾人正襟危坐、噤若寒蟬,即便連五位聖人也默不作聲。


    一方麵是被秦葉的氣勢鎮住,另一方麵是覺得他言之鑿鑿,直戳要害。


    隻是長孫明月覺得自己臉上更加無光,強詞奪理道:“按照秦大帥之言,眼下守軍之敗,皆是怪哀家領兵無能咯?!”


    秦葉擺手道:“太後莫要妄自菲薄。雖然在您的指揮下,守軍兵敗如山倒,但是有您坐鎮大營,對軍心亦有穩定作用!”


    長孫明月聽到秦葉模棱兩可的話,不知道到底是褒還是貶,越發氣不打一處來,卻偏偏發泄不出,憋得她滿臉漲紅。


    秦葉沒有理會眾人的反應,直接下達一條命令:“既然諸位沒有離開大營,那麽說明各位都願意聽從本帥的調遣,本帥亦將各位誌士視為同袍手足!”


    “現在傳我帥令,請穀豐前輩率領五萬大軍繞道到西北海岸,毀去敵軍戰船,切斷高立補給,遊走於海岸線上!”


    “請太一前輩和風雲前輩各率領五萬大軍,繞道敵軍左翼和右翼,采取迂迴襲擾的戰法,盡可能的分散敵軍戰力。”


    “若有可能,嚐試引誘敵軍小股兵馬向其追擊,本帥會密切關注戰機,隨時從後方幫超,將分散之敵各個擊破!”


    “剩下十五萬大軍隨本帥臨機應變。首先撤去防禦大陣,大軍隱入深山。請上官前輩帶領小股身法敏捷的修者,時刻監視敵軍動向,每日三報於本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九劫長生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一號流川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一號流川楓並收藏九劫長生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