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曉從小的願望,就是做一位女將軍,穿上戎裝征戰沙場,這下子夢想成真了。
至於秦葉,他從來沒有想過要領兵打仗,內心深處甚至還有一些矛盾。
對於他個人來講,還有太多的事情沒有做,蕭洛雪和趙飛虎現在生死不明,自己的身世之謎沒有解開,而且他真正追求的天道長生,不容自己在司馬帝國停下腳步。
他深深知道,自己終有一天會離開這片故土,到更加廣闊的天地去。
但是就眼下的情況,當責任壓到他的肩頭時,作為司馬帝國人,他知道自己有義務為國家做些力所能及的貢獻。
終於,秦葉重重甩了甩頭,將腦中的糾結甩掉。
即便將來要離開這裏,但是現在先做好這支斬神軍的主帥吧!
秦葉和張曉曉將兵符高高舉起,數以萬計斬神軍將士見到兩枚兵符,立刻單膝跪地,齊唿:“恭迎主帥、副帥!”
聲浪如排山倒海,連綿不絕。
兩人檢閱大軍,心中滿意之極。
秦葉環視四周,發現此處除了斬神軍將士之外,再沒有其他人了。
這倒是讓他感到有些奇怪。
按照皇室的計劃,今天太子應該會在這裏迎接新任的斬神軍統帥。
但是從戰境中出來已有半個時辰,卻沒見到司馬曌,甚至連皇室派來的代表都沒有。
忽然,幾名身材魁梧,虎背熊腰的大漢來到兩人麵前。
他們單膝跪地,其中一人恭敬道:“二位手持兵符,便是我們斬神軍新的統帥!我等是斬神軍的偏將,恭迎兩位大帥!”
秦葉和張曉曉立刻將地上的五名偏將扶起,一邊抱拳還以禮數,一邊說道:“五位將軍不必多禮!”
隨後,幾位偏將把斬神軍的大致情況向二人介紹了一番。
聽完他們的訴說,秦葉和張曉曉才知道,斬神軍全軍上下共有一百萬將士,此刻在這裏的隻有五萬人,是專程來迎接新任大帥的。
其他的將士則在軍營駐紮,等候大帥迴營檢閱。
“李將軍,皇室沒有來人嗎?”秦葉對五個人中叫作李衛的偏將問道。
李衛恭敬道:“主帥,末將正有要事稟報,還請兩位大帥定奪!”
秦葉眉毛一挑,問道:“李將軍請講!”
李衛神色凝重道:“就在七日前,陛下駕崩了!”
此言一出,秦葉和張曉曉麵色一變,皆是感到了事情的重大。
接著,又聽李衛道:“陛下駕崩一事頗有蹊蹺,雖然天下皆知吾皇大限將至,但是此事發生的太過突然,毫無征兆!”
“甚至在陛下駕崩之前,都還沒來得及留下臨終遺言。”
“現在整個皇室亂作一團,打成一片,整個皇城血流成河。”
“二皇子聯合東郡王和北郡王,率軍殺到皇城,向太子逼宮!”
秦葉詢問道:“太子是司馬帝國的儲君,陛下駕崩後,順理成章由司馬曌繼位。”
“司馬博這麽做分明就是要造反,斬神軍肩負帝國的安危,為何不出兵鎮壓?”
李衛麵露難色,似乎有何難以啟齒,斟酌良久,才開口道:“哎,如果真是順理成章,我們斬神軍將士自然護君平叛。但是……太子……她竟然是女兒之身!”
聽到李衛的話,秦葉眼皮一跳。
雖然他早就知道真相,但是現在從李衛嘴裏說出來,無異於全天下都知道了司馬曌隱瞞了二十多年的秘密,而且還是在這個節骨眼上。
李衛沒有注意秦葉表情的變化,繼續說道:“此事實乃皇室的一樁醜聞!”
“陛下剛剛駕崩,太子正準備登基,但是哪裏知道二皇子突然站出來,聲稱太子是女兒之身,並且當眾請出太子當年的乳娘來對質,還拿出驗容石,逼迫太子驗容。”
“結果哪裏知道,二皇子的話竟然是真的!”
“二十多年的國之儲君,居然真的是女扮男裝,用秘術隱瞞了真身!”
“按照慣例,從古至今從來沒有公主繼承帝位,所以二皇子打著匡扶正義、重整朝綱的旗號,率大軍攻打皇城!”
“所以在這等皇室秘辛曝光後,我等斬神軍將士一旦出兵,反倒成了出師無名!”
秦葉聞言,微微頷首,理解他們的難處所在。
他目光沉凝,盯著麵前五人詢問道:“現在軍中對這件事是何風評?”
李衛歎了口氣,迴答道:“究竟是繼續幫助司馬曌公主登基,還是支持別的皇子繼位呢?這個問題在軍中也炸開了鍋,大體有四個不同的觀點。”
“有的將士認為應該遵從祖製,既然太子是公主之身,那麽就應該推舉皇長子司馬勳繼位。”
“有的將士認為太子司馬曌雖然身為公主,但是這些年治朝理政、革弊鼎新,不僅沒有絲毫紕漏,而且功不可沒,是一位賢德的儲君,甚至有女將為之聲援,說為何女子不能稱帝?”
“也有的將士認為,既然當下皇位不明,那麽二皇子司馬博也有資格繼承皇位,軍中也有相當一部分人是支持二皇子的。”
“還有的將士則認為,此乃皇權之爭,屬於皇室內政,我等斬神軍隻需保持中立,靜等幾位皇子公主打到最後,分出結果,新帝之位自然決出花落誰家。”
“所以現在的情況是,我們五位偏將左右為難,商議之下,決定等大帥繼任,由大帥來定奪!”
秦葉聽完李衛的話,心中暗道自己小看了司馬博此人。
難怪在很久以前,皇室的黨派之爭,太子穩居儲君之位,司馬勳貴為皇長子,在這等情況之下,百裏家族和司馬丹瓊卻毅然決然地站在二皇子司馬博這一邊,原來是因為手上握著這張底牌!
想必那乳娘早就被司馬博找到,一直雪藏在府上多年,就等時機成熟,一舉揭穿司馬曌。
而且這個時機把握得恰到好處,不早不晚,既不讓司馬曌順利登基,也不讓司馬勳坐收漁利。
現在迴想起來,在戰神之境中,難怪司馬博在最後大戰的時候,看似支援王炎大軍,實則隔岸觀火,表現出一副優柔寡斷的樣子,實際上是為了讓別人對他的真實目的做出錯誤判斷。
最後司馬博和司馬丹瓊兩人前後腳,率先離開了戰境,想必也是事先謀劃好的。
如此看來,這些從深宮大閥裏長大的皇子公主,當真是耍陰謀詭計、擅於隱忍的行家裏手!
秦葉沉思片刻,明白了斬神軍的處境,轉而問道:“現在外麵的戰況如何?”
李衛迴稟道:“七天前陛下駕崩,還不待太子舉行登基大典,二皇子就聯合東郡王和北郡王的八十萬軍隊殺到皇城!”
“所幸太子早有準備,暗中聯絡了西郡王,將西郡的五十萬兵馬調度到皇城,以抵抗二皇子的大軍!”
秦葉驚訝道:“按照司馬帝國的祖製,四大郡采取江湖式治理,不允許豢養軍士,為何現在四郡會冒出來這麽多軍隊?”
李衛歎了口氣,道:“吾皇抱恙多年,缺乏對四大郡的監管。那些軍士都是他們私下豢養的,但是沒想到這些年竟然豢養出整整一支軍隊!”
“哦,對了,半日前大皇子從戰境中出來,他好像早已知道此事,火急火燎地迴府了。”
“他臨走前還想要唆使我們,說主帥兵符被宇文龍獲得,讓我們去幫他爭奪皇位。”
“但是被我們拒絕了,隻有見到兵符,我們才會聽命行事!”
秦葉心道還好沒有讓戰神兵符被宇文龍和宇文吉得到,否則司馬勳有斬神軍的支持,司馬曌的皇位十有八九就保不住了。
“現在兵符在我們手裏,我們有權調度斬神軍嗎?”秦葉直截了當問道。
李衛鄭重道:“在新帝沒有登基的情況下,我們斬神軍隻聽命於大帥!”
“我們在此恭候二位,就是為了請大帥定奪,此次皇城爭戰,我們斬神軍如何自處?”
“是繼續保持中立,還是力保哪位皇子登基?”
“即便眼下軍中有人議論,但是軍令如山,帥令一出,斬神軍將士必然無有不從!”
“請大帥下令!”其他四位偏將也異口同聲道。
秦葉麵色一肅,朗聲道:“太子司馬曌雖為女兒身,但卻是一位賢德的帝王之才!”
“司馬勳和司馬博雖為皇子,卻剛愎自用,品行不端!”
“與其如此,不如推陳出新,力保太子繼位!”
“隻要能讓黎明百姓過上好日子,女皇又有何妨?!”
“傳我將令,斬神軍力保太子登基!五位將軍隨我領兵平叛,即刻出發,不得有誤!”
……
再說司馬曌這邊,現在是焦頭爛額,諸事不順。
雖然她早有準備應對皇室的奪位大戰,但是當這一天終於到來的時候,她才發現自己還是小看了司馬勳和司馬博這些年扶植的勢力。
司馬勳有南郡的宇文家族支持,雖然南郡王府被秦葉一鍋端了,但是多年來在南郡豢養的軍隊尤在。
作為四大郡實力最強的南郡,其軍隊已達到六十萬規模。
至於秦葉,他從來沒有想過要領兵打仗,內心深處甚至還有一些矛盾。
對於他個人來講,還有太多的事情沒有做,蕭洛雪和趙飛虎現在生死不明,自己的身世之謎沒有解開,而且他真正追求的天道長生,不容自己在司馬帝國停下腳步。
他深深知道,自己終有一天會離開這片故土,到更加廣闊的天地去。
但是就眼下的情況,當責任壓到他的肩頭時,作為司馬帝國人,他知道自己有義務為國家做些力所能及的貢獻。
終於,秦葉重重甩了甩頭,將腦中的糾結甩掉。
即便將來要離開這裏,但是現在先做好這支斬神軍的主帥吧!
秦葉和張曉曉將兵符高高舉起,數以萬計斬神軍將士見到兩枚兵符,立刻單膝跪地,齊唿:“恭迎主帥、副帥!”
聲浪如排山倒海,連綿不絕。
兩人檢閱大軍,心中滿意之極。
秦葉環視四周,發現此處除了斬神軍將士之外,再沒有其他人了。
這倒是讓他感到有些奇怪。
按照皇室的計劃,今天太子應該會在這裏迎接新任的斬神軍統帥。
但是從戰境中出來已有半個時辰,卻沒見到司馬曌,甚至連皇室派來的代表都沒有。
忽然,幾名身材魁梧,虎背熊腰的大漢來到兩人麵前。
他們單膝跪地,其中一人恭敬道:“二位手持兵符,便是我們斬神軍新的統帥!我等是斬神軍的偏將,恭迎兩位大帥!”
秦葉和張曉曉立刻將地上的五名偏將扶起,一邊抱拳還以禮數,一邊說道:“五位將軍不必多禮!”
隨後,幾位偏將把斬神軍的大致情況向二人介紹了一番。
聽完他們的訴說,秦葉和張曉曉才知道,斬神軍全軍上下共有一百萬將士,此刻在這裏的隻有五萬人,是專程來迎接新任大帥的。
其他的將士則在軍營駐紮,等候大帥迴營檢閱。
“李將軍,皇室沒有來人嗎?”秦葉對五個人中叫作李衛的偏將問道。
李衛恭敬道:“主帥,末將正有要事稟報,還請兩位大帥定奪!”
秦葉眉毛一挑,問道:“李將軍請講!”
李衛神色凝重道:“就在七日前,陛下駕崩了!”
此言一出,秦葉和張曉曉麵色一變,皆是感到了事情的重大。
接著,又聽李衛道:“陛下駕崩一事頗有蹊蹺,雖然天下皆知吾皇大限將至,但是此事發生的太過突然,毫無征兆!”
“甚至在陛下駕崩之前,都還沒來得及留下臨終遺言。”
“現在整個皇室亂作一團,打成一片,整個皇城血流成河。”
“二皇子聯合東郡王和北郡王,率軍殺到皇城,向太子逼宮!”
秦葉詢問道:“太子是司馬帝國的儲君,陛下駕崩後,順理成章由司馬曌繼位。”
“司馬博這麽做分明就是要造反,斬神軍肩負帝國的安危,為何不出兵鎮壓?”
李衛麵露難色,似乎有何難以啟齒,斟酌良久,才開口道:“哎,如果真是順理成章,我們斬神軍將士自然護君平叛。但是……太子……她竟然是女兒之身!”
聽到李衛的話,秦葉眼皮一跳。
雖然他早就知道真相,但是現在從李衛嘴裏說出來,無異於全天下都知道了司馬曌隱瞞了二十多年的秘密,而且還是在這個節骨眼上。
李衛沒有注意秦葉表情的變化,繼續說道:“此事實乃皇室的一樁醜聞!”
“陛下剛剛駕崩,太子正準備登基,但是哪裏知道二皇子突然站出來,聲稱太子是女兒之身,並且當眾請出太子當年的乳娘來對質,還拿出驗容石,逼迫太子驗容。”
“結果哪裏知道,二皇子的話竟然是真的!”
“二十多年的國之儲君,居然真的是女扮男裝,用秘術隱瞞了真身!”
“按照慣例,從古至今從來沒有公主繼承帝位,所以二皇子打著匡扶正義、重整朝綱的旗號,率大軍攻打皇城!”
“所以在這等皇室秘辛曝光後,我等斬神軍將士一旦出兵,反倒成了出師無名!”
秦葉聞言,微微頷首,理解他們的難處所在。
他目光沉凝,盯著麵前五人詢問道:“現在軍中對這件事是何風評?”
李衛歎了口氣,迴答道:“究竟是繼續幫助司馬曌公主登基,還是支持別的皇子繼位呢?這個問題在軍中也炸開了鍋,大體有四個不同的觀點。”
“有的將士認為應該遵從祖製,既然太子是公主之身,那麽就應該推舉皇長子司馬勳繼位。”
“有的將士認為太子司馬曌雖然身為公主,但是這些年治朝理政、革弊鼎新,不僅沒有絲毫紕漏,而且功不可沒,是一位賢德的儲君,甚至有女將為之聲援,說為何女子不能稱帝?”
“也有的將士認為,既然當下皇位不明,那麽二皇子司馬博也有資格繼承皇位,軍中也有相當一部分人是支持二皇子的。”
“還有的將士則認為,此乃皇權之爭,屬於皇室內政,我等斬神軍隻需保持中立,靜等幾位皇子公主打到最後,分出結果,新帝之位自然決出花落誰家。”
“所以現在的情況是,我們五位偏將左右為難,商議之下,決定等大帥繼任,由大帥來定奪!”
秦葉聽完李衛的話,心中暗道自己小看了司馬博此人。
難怪在很久以前,皇室的黨派之爭,太子穩居儲君之位,司馬勳貴為皇長子,在這等情況之下,百裏家族和司馬丹瓊卻毅然決然地站在二皇子司馬博這一邊,原來是因為手上握著這張底牌!
想必那乳娘早就被司馬博找到,一直雪藏在府上多年,就等時機成熟,一舉揭穿司馬曌。
而且這個時機把握得恰到好處,不早不晚,既不讓司馬曌順利登基,也不讓司馬勳坐收漁利。
現在迴想起來,在戰神之境中,難怪司馬博在最後大戰的時候,看似支援王炎大軍,實則隔岸觀火,表現出一副優柔寡斷的樣子,實際上是為了讓別人對他的真實目的做出錯誤判斷。
最後司馬博和司馬丹瓊兩人前後腳,率先離開了戰境,想必也是事先謀劃好的。
如此看來,這些從深宮大閥裏長大的皇子公主,當真是耍陰謀詭計、擅於隱忍的行家裏手!
秦葉沉思片刻,明白了斬神軍的處境,轉而問道:“現在外麵的戰況如何?”
李衛迴稟道:“七天前陛下駕崩,還不待太子舉行登基大典,二皇子就聯合東郡王和北郡王的八十萬軍隊殺到皇城!”
“所幸太子早有準備,暗中聯絡了西郡王,將西郡的五十萬兵馬調度到皇城,以抵抗二皇子的大軍!”
秦葉驚訝道:“按照司馬帝國的祖製,四大郡采取江湖式治理,不允許豢養軍士,為何現在四郡會冒出來這麽多軍隊?”
李衛歎了口氣,道:“吾皇抱恙多年,缺乏對四大郡的監管。那些軍士都是他們私下豢養的,但是沒想到這些年竟然豢養出整整一支軍隊!”
“哦,對了,半日前大皇子從戰境中出來,他好像早已知道此事,火急火燎地迴府了。”
“他臨走前還想要唆使我們,說主帥兵符被宇文龍獲得,讓我們去幫他爭奪皇位。”
“但是被我們拒絕了,隻有見到兵符,我們才會聽命行事!”
秦葉心道還好沒有讓戰神兵符被宇文龍和宇文吉得到,否則司馬勳有斬神軍的支持,司馬曌的皇位十有八九就保不住了。
“現在兵符在我們手裏,我們有權調度斬神軍嗎?”秦葉直截了當問道。
李衛鄭重道:“在新帝沒有登基的情況下,我們斬神軍隻聽命於大帥!”
“我們在此恭候二位,就是為了請大帥定奪,此次皇城爭戰,我們斬神軍如何自處?”
“是繼續保持中立,還是力保哪位皇子登基?”
“即便眼下軍中有人議論,但是軍令如山,帥令一出,斬神軍將士必然無有不從!”
“請大帥下令!”其他四位偏將也異口同聲道。
秦葉麵色一肅,朗聲道:“太子司馬曌雖為女兒身,但卻是一位賢德的帝王之才!”
“司馬勳和司馬博雖為皇子,卻剛愎自用,品行不端!”
“與其如此,不如推陳出新,力保太子繼位!”
“隻要能讓黎明百姓過上好日子,女皇又有何妨?!”
“傳我將令,斬神軍力保太子登基!五位將軍隨我領兵平叛,即刻出發,不得有誤!”
……
再說司馬曌這邊,現在是焦頭爛額,諸事不順。
雖然她早有準備應對皇室的奪位大戰,但是當這一天終於到來的時候,她才發現自己還是小看了司馬勳和司馬博這些年扶植的勢力。
司馬勳有南郡的宇文家族支持,雖然南郡王府被秦葉一鍋端了,但是多年來在南郡豢養的軍隊尤在。
作為四大郡實力最強的南郡,其軍隊已達到六十萬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