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後,壽昌殿裏每日都會響起琴聲,琴曲每日變化,從未重複。
“五音六律十三徽,龍吟鶴響思庖羲。一彈流水一彈月,水月風生鬆樹枝。”一曲罷了,宋福金點頭稱讚道,“這琴確和琵琶不同,其聲沉鬱悠遠,令人聽之忘俗。”
李家明點頭讚同道:“殿下謬讚了,是宮中這琴好。巨壑迎秋,寒江印月。萬籟悠悠,孤桐颯裂。大聖遺音,果然名不虛傳。”
宋福金微笑擺手:“你不必自謙,好琴也需遇到知音。如果不是你,它也就是在這宮中的庫房中,徒惹灰塵罷了。要不是永嘉鬧著要學琴,我還想不起來它呢。”
李家明笑著說:“郡主天資聰穎,這把琴將來在郡主手中,定能奏響高韻雅音,不負它世間盛名。”
望舒在邊上聽的眼睛都放了光,急忙跑到了李家明麵前,搖著李家明的胳膊說道:“師傅快教我!”
李家明笑著搖了頭搖頭:“郡主雖然聰慧,但年齡尚小,還不能學習指法。不過曲子已經可以識別了,我每日彈的琴曲,郡主都要仔細去聽,先學懂曲子,以後再加上指法,彈起來自然事半功倍。”
望舒伸出自己的小手看了又看,又放到琴上比了比:“原來還不能彈啊?唉!”
宋福金笑著勸道:“永嘉,欲速則不達。凡事都要慢慢來,打好根基,方能大成。”
望舒看了看宋福金,又看了看李家明,點了點頭說:“永嘉記住了。師傅再彈一遍吧,永嘉認真聽。”
又聽了一遍後,望舒抬頭問道:“師傅,這是什麽曲子,聽起來冷清清的,卻又很有……很有……”望舒一時想不起來怎麽去形容自己的感受,迴頭求助般的看了眼宋福金,在她的鼓勵中仔細想了想,忽然靈機一動,“很有風骨。”
李家明眼中有些驚喜的神色,但很快又掩飾了下去,隻是心中感歎著果然是她的孩子,麵上微笑的迴答:“郡主的感受不錯,這首曲子叫《梅花引》,是源自於東晉時期桓伊將軍吹奏的一首笛曲,笛吹梅心,寒玉冰心。體現的正是梅花傲雪淩霜的高尚品性。”
“說得好!”殿外傳來了李昪的笑聲,“確實很有風骨。”
望舒聞言得意的跑向了李昪,抱著大腿抬頭驕傲的說道:“阿翁,師傅說我說對了呢。”
李昪揉了揉望舒的小腦袋,衝著李家明笑著點了點頭,坐在了宋福金的身旁:“彈的不錯,說的也好。曲由心生,你很不錯。”
望舒高興的看向了自己的師父,那與有榮焉的表情,仿佛祖父的誇讚是在誇她一般。
隻有宋福金看出了李昪的情緒不太好,雖然表情溫和,但微微皺起的雙眉還是泄露了主人此刻有些煩躁的內心。
宋福金輕輕握住了李昪的手:“陛下怎麽了?”
李昪看著陪伴了自己多年的妻子,笑著說:“無甚大事,不用擔心。隻是些朝堂上的爭論,不提也罷。”
宋福金沒有再問,笑著和李家明說:“先生可否再彈一曲?”
李家明躬身行禮道:“不敢當先生之稱,殿下喚我懷瑾或七郎,都可。”說罷,坐在琴旁又彈奏了起來,隻不過這次換了一首曲子,旋律明暢,節奏明快,讓人聽之忘憂。
一曲終了,李昪煩躁的內心仿佛被注入了一汪春水,變得溫暖和煦了起來,忙問道:“此曲何名?”
“《陽春白雪》。”李家明笑著迴答,“曲中盡是冬去春來、萬物複蘇、欣欣向榮的初春美景。陛下可有看到?”
李昪看著下首的李家明,心中暗暗點頭:“冬去春來,欣欣向榮。不錯。”
宋福金也笑著看向了李昪:“陛下,如今可不正是我大唐重新複蘇,萬事向榮的時候麽,臣子們有不同看法很正常,都是為了我大唐,但是最後要如何做,還是要靠陛下決策。妾相信陛下,臣子們也是相信陛下的。”
李昪點頭微笑,心中卻已經有了些決定,看向下首的李家明,思考後還是開口說道:“今日傳來消息,吳越都城錢塘起了一場大火,宮室器械全部付之一炬,就連那國主錢元瓘此刻都隻能住在臨時搭建的窩棚裏,聽說還被嚇出了癲癇病,連坐朝理事都不能。”
宋福金聞言驚訝極了,這一國之主竟然會落到如此境地,那這朝堂爭論必然是圍繞著這件事情了,思慮後開口道:“陛下可是想幫忙救災?”
李昪欣慰的看向了宋福金,果然還是妻子了解他:“不錯,我是有此意。可是,宋子嵩幾人都說此乃良機,不如趁機出兵,一舉收複吳越。”
宋福金聞言,一時也陷入了沉默,她知道重現大唐榮耀是自己郎君的畢生夢想,究竟該如何選擇,確實是兩難之舉。
李昪此時看向了下首躬身而立的李家明:“懷瑾覺得此事該如何?”
李家明驚訝的抬起了頭,他沒有料到朝堂大事,陛下竟然會問到他一個小小的伶官身上,但很快整肅了心情,迴答道:“朝堂大事,小人不敢妄言,隻是卻想起了前些時候的對晉之戰。”
一番話直捅入了李昪的心窩子,就連身邊的宋福金都變了臉色,誰都知道,那場戰爭的失敗是李昪心底的傷,這揭創口的話實在是,不要命了啊。
正要發怒的李昪忽然被手上的柔軟觸感所驚醒,低頭看向懷裏正抓著他手的望舒,李昪忍住了怒意,又一次看向了李家明,隻見他雖然恭敬的躬著身,卻仿佛一株傲雪淩霜的梅花,風姿傲然,不懼風寒。忍了心中怒意說道:“你繼續說。”
李家明似乎沒有察覺到殿中詭異的氣氛,自顧自的說道:“宋相公之言,是站在臣子的角度,陛下之言,是站在國君的角度。可是,百姓要的是什麽?不過是能休養生息,安居樂業罷了。陛下一直以來鼓勵農桑,興辦教育,才有了這些年的國泰民安,陛下真的希望因為戰火而讓一切消失殆盡嗎?”
一番話說的李昪怒火全消,抬眼望向殿外,似乎能穿過城牆看見城中萬千百姓。頃刻間,就堅定了心中所想,點頭說道:“你說的不錯,即便是為了百姓,戰爭也不能輕易而起,睦鄰友好方是良策。我大唐絕不能做那趁人之危的小人行徑,雪中送炭,才是君子之道。”
坐在李昪膝上的望舒睜著一雙大眼睛看向了自己的祖父,雖然還不能完全明白他和師傅之間的對話,但“百姓”二字,卻已經在此時深深植根在了望舒心底:“阿翁,何謂百姓?”
低頭看向懷裏的小孫女,李昪微笑的迴答:“百姓,就是阿翁治下的萬民,亦是大唐之根基。永嘉要時刻記得,隻有百姓生活安康,社稷才能長久安定。”
望舒默默記下了祖父的教導,認真的點著頭:“永嘉明白了,百姓就是社稷之本。”
……
結束了今日份授課的李家明,沉默的走在宮道上,為了方便教授永嘉郡主學琴,自進宮以來,他就住在宮中,不過住處離壽昌殿並不算近。想著剛才殿中的情景,李家明無奈的搖了搖頭,還是改不了自己那臭毛病,怎麽陛下問了,他就真的答了呢?萬一觸怒龍顏真的獲罪,那小郡主怎麽辦?誰來教她琴藝?還有齊王府中的二郎,那個長得和她一模一樣的孩子,自己可能就真的再也見不到了。
“李七郎,請留步。”
李家明聽到身後傳來安康的聲音,急忙停下了思緒,原地站定後迴身笑著問道:“安內官,是殿下有什麽吩咐嗎?”
安康喘著氣說道:“不是殿下,是聖人。哎呦,七郎走的可真快,我這是緊趕慢趕的,累的半死了,讓我先喘口氣。”
李家明微笑著告罪:“是我不好,累得內官還要追趕而來。”
安康不在意的擺了擺手:“七郎不必如此小心,我又不是那吃人的猛獸,何況您連聖人都不怕,還怕我一個小小的內侍嗎?”
李家明聞言立刻躬身說道:“內官言重了,非是我不怕聖人,就是因為怕的厲害,才想著趕緊逃走呢。”
安康聞言笑出了聲:“七郎不必害怕。聖人讓我前來,確是有正事告知。”
李家明躬身行禮道:“陛下有何吩咐?”
安康肅容說道:“聖人的意思是,除了琴藝,七郎也可以教授郡主些別的。至於如何教,教什麽,就全看七郎了。”
李家明抬起頭驚訝的看向了安康:“陛下真是折煞小人了,小人如何教得郡主?不說前朝的徐公韓公,就是馮公江公都是才學甚高,我一個伶官,教授琴藝已經是積攢了百世的福運了。況我聽聞,郡主的老師已經拜了廬山國學的李洞主,我又如何敢自稱一聲師傅?”
安康聞言笑著說道:“聖人說,他不要郡主學富五車、才高八鬥,隻需郡主明白世間道理、是非黑白即可。郡主早慧,此時最易被那世間凡事所左右。李洞主如今遠在廬山,教授郡主也要等到八年後。朝中雖不乏才高之人,但德高也同樣重要。況郡主本就養在宮中,再由朝臣教導恐忍非議。在此之前,由七郎教授最是合適。況今日七郎殿中之言,滿含治國警示之意,以七郎之才,教授郡主綽綽有餘,七郎此刻莫非還要自謙不成?”
李家明看著安康眼中滿含善意,也就放鬆了下來,思考片刻後,躬身鄭重行了一禮:“小人遵命,定不負陛下所托。”
看著安康逐漸走遠的身影,李家明長舒了口氣,臉上卻慢慢浮現起笑容,抬頭看向遙遠的空中,那漂浮的白雲後麵,好似出現了一個熟悉的俏麗身影。李家明透過那道身影,仿佛迴到了年少的時光,雖然處境艱難,卻因為她的存在,每日都有著對未來的期盼。
李家明朝著天空輕聲說道:“瑾娘,我會替你照顧好望舒,還有弘茂。你放心好了,他們會慢慢長大,直到成為你的驕傲。”
清風拂過,仿佛戀人的柔荑,輕撫過他的臉龐。
李家明繼續朝前走著,步伐堅定且從容,那挺拔的身姿絲毫不像是一個以樂侍人的伶官,反倒是更像一個自幼浸淫詩書之澤的世家子弟,正所謂“露滌鉛粉節,風搖青玉枝。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宜。”
“五音六律十三徽,龍吟鶴響思庖羲。一彈流水一彈月,水月風生鬆樹枝。”一曲罷了,宋福金點頭稱讚道,“這琴確和琵琶不同,其聲沉鬱悠遠,令人聽之忘俗。”
李家明點頭讚同道:“殿下謬讚了,是宮中這琴好。巨壑迎秋,寒江印月。萬籟悠悠,孤桐颯裂。大聖遺音,果然名不虛傳。”
宋福金微笑擺手:“你不必自謙,好琴也需遇到知音。如果不是你,它也就是在這宮中的庫房中,徒惹灰塵罷了。要不是永嘉鬧著要學琴,我還想不起來它呢。”
李家明笑著說:“郡主天資聰穎,這把琴將來在郡主手中,定能奏響高韻雅音,不負它世間盛名。”
望舒在邊上聽的眼睛都放了光,急忙跑到了李家明麵前,搖著李家明的胳膊說道:“師傅快教我!”
李家明笑著搖了頭搖頭:“郡主雖然聰慧,但年齡尚小,還不能學習指法。不過曲子已經可以識別了,我每日彈的琴曲,郡主都要仔細去聽,先學懂曲子,以後再加上指法,彈起來自然事半功倍。”
望舒伸出自己的小手看了又看,又放到琴上比了比:“原來還不能彈啊?唉!”
宋福金笑著勸道:“永嘉,欲速則不達。凡事都要慢慢來,打好根基,方能大成。”
望舒看了看宋福金,又看了看李家明,點了點頭說:“永嘉記住了。師傅再彈一遍吧,永嘉認真聽。”
又聽了一遍後,望舒抬頭問道:“師傅,這是什麽曲子,聽起來冷清清的,卻又很有……很有……”望舒一時想不起來怎麽去形容自己的感受,迴頭求助般的看了眼宋福金,在她的鼓勵中仔細想了想,忽然靈機一動,“很有風骨。”
李家明眼中有些驚喜的神色,但很快又掩飾了下去,隻是心中感歎著果然是她的孩子,麵上微笑的迴答:“郡主的感受不錯,這首曲子叫《梅花引》,是源自於東晉時期桓伊將軍吹奏的一首笛曲,笛吹梅心,寒玉冰心。體現的正是梅花傲雪淩霜的高尚品性。”
“說得好!”殿外傳來了李昪的笑聲,“確實很有風骨。”
望舒聞言得意的跑向了李昪,抱著大腿抬頭驕傲的說道:“阿翁,師傅說我說對了呢。”
李昪揉了揉望舒的小腦袋,衝著李家明笑著點了點頭,坐在了宋福金的身旁:“彈的不錯,說的也好。曲由心生,你很不錯。”
望舒高興的看向了自己的師父,那與有榮焉的表情,仿佛祖父的誇讚是在誇她一般。
隻有宋福金看出了李昪的情緒不太好,雖然表情溫和,但微微皺起的雙眉還是泄露了主人此刻有些煩躁的內心。
宋福金輕輕握住了李昪的手:“陛下怎麽了?”
李昪看著陪伴了自己多年的妻子,笑著說:“無甚大事,不用擔心。隻是些朝堂上的爭論,不提也罷。”
宋福金沒有再問,笑著和李家明說:“先生可否再彈一曲?”
李家明躬身行禮道:“不敢當先生之稱,殿下喚我懷瑾或七郎,都可。”說罷,坐在琴旁又彈奏了起來,隻不過這次換了一首曲子,旋律明暢,節奏明快,讓人聽之忘憂。
一曲終了,李昪煩躁的內心仿佛被注入了一汪春水,變得溫暖和煦了起來,忙問道:“此曲何名?”
“《陽春白雪》。”李家明笑著迴答,“曲中盡是冬去春來、萬物複蘇、欣欣向榮的初春美景。陛下可有看到?”
李昪看著下首的李家明,心中暗暗點頭:“冬去春來,欣欣向榮。不錯。”
宋福金也笑著看向了李昪:“陛下,如今可不正是我大唐重新複蘇,萬事向榮的時候麽,臣子們有不同看法很正常,都是為了我大唐,但是最後要如何做,還是要靠陛下決策。妾相信陛下,臣子們也是相信陛下的。”
李昪點頭微笑,心中卻已經有了些決定,看向下首的李家明,思考後還是開口說道:“今日傳來消息,吳越都城錢塘起了一場大火,宮室器械全部付之一炬,就連那國主錢元瓘此刻都隻能住在臨時搭建的窩棚裏,聽說還被嚇出了癲癇病,連坐朝理事都不能。”
宋福金聞言驚訝極了,這一國之主竟然會落到如此境地,那這朝堂爭論必然是圍繞著這件事情了,思慮後開口道:“陛下可是想幫忙救災?”
李昪欣慰的看向了宋福金,果然還是妻子了解他:“不錯,我是有此意。可是,宋子嵩幾人都說此乃良機,不如趁機出兵,一舉收複吳越。”
宋福金聞言,一時也陷入了沉默,她知道重現大唐榮耀是自己郎君的畢生夢想,究竟該如何選擇,確實是兩難之舉。
李昪此時看向了下首躬身而立的李家明:“懷瑾覺得此事該如何?”
李家明驚訝的抬起了頭,他沒有料到朝堂大事,陛下竟然會問到他一個小小的伶官身上,但很快整肅了心情,迴答道:“朝堂大事,小人不敢妄言,隻是卻想起了前些時候的對晉之戰。”
一番話直捅入了李昪的心窩子,就連身邊的宋福金都變了臉色,誰都知道,那場戰爭的失敗是李昪心底的傷,這揭創口的話實在是,不要命了啊。
正要發怒的李昪忽然被手上的柔軟觸感所驚醒,低頭看向懷裏正抓著他手的望舒,李昪忍住了怒意,又一次看向了李家明,隻見他雖然恭敬的躬著身,卻仿佛一株傲雪淩霜的梅花,風姿傲然,不懼風寒。忍了心中怒意說道:“你繼續說。”
李家明似乎沒有察覺到殿中詭異的氣氛,自顧自的說道:“宋相公之言,是站在臣子的角度,陛下之言,是站在國君的角度。可是,百姓要的是什麽?不過是能休養生息,安居樂業罷了。陛下一直以來鼓勵農桑,興辦教育,才有了這些年的國泰民安,陛下真的希望因為戰火而讓一切消失殆盡嗎?”
一番話說的李昪怒火全消,抬眼望向殿外,似乎能穿過城牆看見城中萬千百姓。頃刻間,就堅定了心中所想,點頭說道:“你說的不錯,即便是為了百姓,戰爭也不能輕易而起,睦鄰友好方是良策。我大唐絕不能做那趁人之危的小人行徑,雪中送炭,才是君子之道。”
坐在李昪膝上的望舒睜著一雙大眼睛看向了自己的祖父,雖然還不能完全明白他和師傅之間的對話,但“百姓”二字,卻已經在此時深深植根在了望舒心底:“阿翁,何謂百姓?”
低頭看向懷裏的小孫女,李昪微笑的迴答:“百姓,就是阿翁治下的萬民,亦是大唐之根基。永嘉要時刻記得,隻有百姓生活安康,社稷才能長久安定。”
望舒默默記下了祖父的教導,認真的點著頭:“永嘉明白了,百姓就是社稷之本。”
……
結束了今日份授課的李家明,沉默的走在宮道上,為了方便教授永嘉郡主學琴,自進宮以來,他就住在宮中,不過住處離壽昌殿並不算近。想著剛才殿中的情景,李家明無奈的搖了搖頭,還是改不了自己那臭毛病,怎麽陛下問了,他就真的答了呢?萬一觸怒龍顏真的獲罪,那小郡主怎麽辦?誰來教她琴藝?還有齊王府中的二郎,那個長得和她一模一樣的孩子,自己可能就真的再也見不到了。
“李七郎,請留步。”
李家明聽到身後傳來安康的聲音,急忙停下了思緒,原地站定後迴身笑著問道:“安內官,是殿下有什麽吩咐嗎?”
安康喘著氣說道:“不是殿下,是聖人。哎呦,七郎走的可真快,我這是緊趕慢趕的,累的半死了,讓我先喘口氣。”
李家明微笑著告罪:“是我不好,累得內官還要追趕而來。”
安康不在意的擺了擺手:“七郎不必如此小心,我又不是那吃人的猛獸,何況您連聖人都不怕,還怕我一個小小的內侍嗎?”
李家明聞言立刻躬身說道:“內官言重了,非是我不怕聖人,就是因為怕的厲害,才想著趕緊逃走呢。”
安康聞言笑出了聲:“七郎不必害怕。聖人讓我前來,確是有正事告知。”
李家明躬身行禮道:“陛下有何吩咐?”
安康肅容說道:“聖人的意思是,除了琴藝,七郎也可以教授郡主些別的。至於如何教,教什麽,就全看七郎了。”
李家明抬起頭驚訝的看向了安康:“陛下真是折煞小人了,小人如何教得郡主?不說前朝的徐公韓公,就是馮公江公都是才學甚高,我一個伶官,教授琴藝已經是積攢了百世的福運了。況我聽聞,郡主的老師已經拜了廬山國學的李洞主,我又如何敢自稱一聲師傅?”
安康聞言笑著說道:“聖人說,他不要郡主學富五車、才高八鬥,隻需郡主明白世間道理、是非黑白即可。郡主早慧,此時最易被那世間凡事所左右。李洞主如今遠在廬山,教授郡主也要等到八年後。朝中雖不乏才高之人,但德高也同樣重要。況郡主本就養在宮中,再由朝臣教導恐忍非議。在此之前,由七郎教授最是合適。況今日七郎殿中之言,滿含治國警示之意,以七郎之才,教授郡主綽綽有餘,七郎此刻莫非還要自謙不成?”
李家明看著安康眼中滿含善意,也就放鬆了下來,思考片刻後,躬身鄭重行了一禮:“小人遵命,定不負陛下所托。”
看著安康逐漸走遠的身影,李家明長舒了口氣,臉上卻慢慢浮現起笑容,抬頭看向遙遠的空中,那漂浮的白雲後麵,好似出現了一個熟悉的俏麗身影。李家明透過那道身影,仿佛迴到了年少的時光,雖然處境艱難,卻因為她的存在,每日都有著對未來的期盼。
李家明朝著天空輕聲說道:“瑾娘,我會替你照顧好望舒,還有弘茂。你放心好了,他們會慢慢長大,直到成為你的驕傲。”
清風拂過,仿佛戀人的柔荑,輕撫過他的臉龐。
李家明繼續朝前走著,步伐堅定且從容,那挺拔的身姿絲毫不像是一個以樂侍人的伶官,反倒是更像一個自幼浸淫詩書之澤的世家子弟,正所謂“露滌鉛粉節,風搖青玉枝。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