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往北走了兩個來迴,除了原先就發現的海邊礦脈以外,暫時沒有發現其他有價值的礦脈,倒是意外發現了一處天然的曬鹽田,這是位於石英礦和錫礦西麵的一個廢棄村子,村子位於一個百米高的山頂處,一般人還發現不了,村子北麵是大片的黑色火山岩,麵積很大,足有一裏方圓。
這些岩石顯然是被人打磨過,最上麵岩石頂部被留出四邊中間被打磨的很光滑形成了鹽槽,再往下就是一層一層降低的岩石,還沒來得及打磨,最下麵的岩石就位於海灘的旁邊,形成了大型樓梯的樣式,最上麵一層的一些鹽槽裏姬新禹居然發現了天然海鹽,顯然這裏很久以前曾經有人住過,而且在想要在這裏建成曬鹽場,姬新禹猜測可能是因為遇到海盜突然全村離開了。
和艾登詢問了這裏的地理位置,再結合前世的地理知識,姬新禹理解前人為什麽在這了建鹽場了,這裏是東南季風的背風麵,東南季風被東寨港另一邊的半島所阻隔,使得這裏相對幹燥,再加上黑色的岩石升溫快,所以雖然範圍不是很大,但曬鹽速度比大多數區域在海灘上利用灘塗做鹽田要高效的多。
這裏隻要稍加改建,將是非常完美的製鹽場,將岩石稍作平整,下麵的每層石頭也打造出鹽槽;漲潮時這些海水經沙灘上的泥沙過濾就會自動漫入最下麵的鹽槽,將裏麵的雜質濾去;經過陽光一天的暴曬,傍晚再將已經沉澱的海水提上第二層;第二層的海水經過暴曬過後成鹵,再提到第三層,此時的第一層又能裝到第二層了,如此往複最後靠陽光曬出高品質的食用鹽。
安全方麵也並不困難,這裏東麵是南嶽溪,西麵是海水衝刷出來的懸崖峭壁,隻有南麵有路可以和靈川府聯通,就算海盜來襲,幾個人持槍守住一條通路就可保安全無虞。
迴到靈川府,將鹽場的事情告訴了何興旺。何興旺聽到後卻並未露出開心的表情,躬身對姬新禹說道:“少爺,咋們都知道鹽鐵是賺錢的東西,咋們的鐵礦生產的鐵錠可以做成馬車對外銷售,鹽卻不能做成其他的東西銷售的啊。”
何興旺也知道鹽的重要性,但是他是有所顧慮的,因為朝廷的稅銀收入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於鹽鐵,對鹽的買賣管控更是嚴格。
現在中州國朝廷采取的乃是專營製,鹽產出來後鹽商還要用銀子購買鹽引,而後才允許兜售,鹽引也帶來了大量的貪腐,在萬曆年間大量鹽商利益集團非常集中,每年光是集中到揚州一帶的銀錢就高達白銀三千萬兩以上,這些錢的利息就接近中州國一年的歲入了。
官鹽腐敗是一方麵,而私鹽因為沒有購買鹽引的成本,利潤更高,投身此道賣命掙錢的人也不在少數,這些人往往都是亡命之徒,也構成了社會的不穩定因素。
瓊州因為地處偏遠,運輸不便,加上中州大陸沿海有大量的鹽田,瓊州的鹽業倒也不算發達。
何興旺害怕的是姬新禹大量產鹽以後拿去販賣,最後惹得一身麻煩,那就得不償失了。
“何管家不必驚慌,我讓人曬鹽也隻是留作自用,以後我還會有用得到的地方,不等到有能力的時候我是不會去大量販賣的。”姬新禹安慰著說道。
“而且那裏現在已經有鹽場的雛形了,隻需要你安排人去開采石英礦和錫礦的時候順便找人管理一番,我做幾個提水的工具就可以用很少的人管理大片鹽場,你先安排幾個人去將那裏開鑿一下,然後再將旁邊的村舍修繕一兩間出來,至於後續派多少人去,等到農忙結束你再酌情安排。”姬新禹繼續說道。
之前因為沒有大量的田地,姬新禹沒有想過製作提水的水泵,現在有了三個村子的土地,加上鹽田的需求,姬新禹決定製作一款手搖抽水泵出來。
手搖抽水泵是利用齒輪加速手搖產生的轉速,帶動葉片產生離心力,從而達到抽水的目的,整個抽水泵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是齒輪加速區,一部分是轉動抽水區,合在一起抽水泵就完成了,這些零件對於現在的牛穀等人來說,隻要有圖紙,製作起來並不費事。
先讓艾登製作出了樣品,外殼、葉片、軸承,各個大小的齒輪、鋼管、搖柄等等很快製作完畢。組裝完成後,姬新禹帶著樣品和圖紙找到了牛穀,並讓他嚐試製作。
牛穀花了兩天的時間才將所有零件製作完成,組裝上試用起來還是會漏水,看來牛穀的手藝還是不能解決密封的問題。
最後還是艾登的提醒,在所有連接部分都改用螺紋設計,用鉛片來做密封;外殼部分也加入了鉛墊片和螺紋設計,加上四周的四個螺栓,用力旋緊後,壓迫鉛片發生形變,這才解決了密封的難題,這也是沒有橡膠的煩惱,現在姬新禹是沒辦法解決的。
整個抽水機體積是大了點,但是用來抽水揚程達到30米,效果還是很好的,讓牛穀組織幾個人開始分工生產這些零部件,最後再組裝,有了模具,後續的製作會簡單很多,姬新禹也就不再關注。
找到何興旺,將抽水機給他並演示了使用方法,看著並不吃驚的何興旺,姬新禹笑著問道:“何管家似乎並不是很驚訝啊,這是為何?”
“少爺,這抽水機確實很神奇,隻是我這些日子已經見過少爺製作出的太多東西了,早已經見怪不怪,而且這抽水機比之水車並不算省力,不知少爺做出這個是用來做什麽的?”何興旺小心地說道。
姬新禹哈哈笑道:“這自然不是在河邊取水用的,現在幾乎所有良田都是靠近南渡江的,取水都靠南渡江邊的水車,加上所有水渠的建造不規範,每家人都是各自管各自的,甚至有人將水路斷絕故意不讓人取水的,稍微遠離水源的土地想要取水就難上難,久而久之就沒有人願意去種變成荒地了,如果我們將所有領地內的溝渠統一規劃,再用這抽水機往地勢較高的地方抽水,使得所有的土地都變成良田,這不就等於增加了無數的田地麽?”
“少爺高瞻遠矚,老朽學到了,現在我們靈川府內的溝渠,就是按照少爺的想法挖掘的,確實很實用,老朽沒有少爺想的這麽深遠,慚愧慚愧。”何興旺想了想說道。
“上次讓你派人去請郭雲山老先生,這麽久過去了有消息了麽?”姬新禹轉頭看向何興旺問道。
何興旺聽到問話,麵有愧色的躬身說道:“少爺,那郭雲山不肯出山啊,我們去了兩三次了,就是沒請動,也是很無奈。”
“看來是個有傲氣的老人家,我親自去看看吧。”姬新禹笑道。
第二天姬新禹和陳亮就穿著便服出發前往文昌,其中有侍衛已經去過兩次了,自然是熟門熟路。
郭家的宅院在文昌城西的白芒村頭,一旁就是白石溪環抱,也算的是景色宜人,山清水秀。姬新禹走到門前遞上名帖,不一會便有仆人帶著姬新禹往內堂走去,剛進門便看到院子中央一個十八九歲的男子腰杆挺直的跪在大堂門前,似乎感覺到了有人進門,隻是擰著腦袋眼神堅定的看了一眼姬新禹,又扭過頭繼續氣唿唿的盯著大堂。
領路的仆人不好意思的解釋道:“這是太公的小孫子,比較頑劣,還請客人莫怪。”隨後繼續帶路往後堂走去。
姬新禹搖了搖頭笑道:“無妨,無妨。”
這些岩石顯然是被人打磨過,最上麵岩石頂部被留出四邊中間被打磨的很光滑形成了鹽槽,再往下就是一層一層降低的岩石,還沒來得及打磨,最下麵的岩石就位於海灘的旁邊,形成了大型樓梯的樣式,最上麵一層的一些鹽槽裏姬新禹居然發現了天然海鹽,顯然這裏很久以前曾經有人住過,而且在想要在這裏建成曬鹽場,姬新禹猜測可能是因為遇到海盜突然全村離開了。
和艾登詢問了這裏的地理位置,再結合前世的地理知識,姬新禹理解前人為什麽在這了建鹽場了,這裏是東南季風的背風麵,東南季風被東寨港另一邊的半島所阻隔,使得這裏相對幹燥,再加上黑色的岩石升溫快,所以雖然範圍不是很大,但曬鹽速度比大多數區域在海灘上利用灘塗做鹽田要高效的多。
這裏隻要稍加改建,將是非常完美的製鹽場,將岩石稍作平整,下麵的每層石頭也打造出鹽槽;漲潮時這些海水經沙灘上的泥沙過濾就會自動漫入最下麵的鹽槽,將裏麵的雜質濾去;經過陽光一天的暴曬,傍晚再將已經沉澱的海水提上第二層;第二層的海水經過暴曬過後成鹵,再提到第三層,此時的第一層又能裝到第二層了,如此往複最後靠陽光曬出高品質的食用鹽。
安全方麵也並不困難,這裏東麵是南嶽溪,西麵是海水衝刷出來的懸崖峭壁,隻有南麵有路可以和靈川府聯通,就算海盜來襲,幾個人持槍守住一條通路就可保安全無虞。
迴到靈川府,將鹽場的事情告訴了何興旺。何興旺聽到後卻並未露出開心的表情,躬身對姬新禹說道:“少爺,咋們都知道鹽鐵是賺錢的東西,咋們的鐵礦生產的鐵錠可以做成馬車對外銷售,鹽卻不能做成其他的東西銷售的啊。”
何興旺也知道鹽的重要性,但是他是有所顧慮的,因為朝廷的稅銀收入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於鹽鐵,對鹽的買賣管控更是嚴格。
現在中州國朝廷采取的乃是專營製,鹽產出來後鹽商還要用銀子購買鹽引,而後才允許兜售,鹽引也帶來了大量的貪腐,在萬曆年間大量鹽商利益集團非常集中,每年光是集中到揚州一帶的銀錢就高達白銀三千萬兩以上,這些錢的利息就接近中州國一年的歲入了。
官鹽腐敗是一方麵,而私鹽因為沒有購買鹽引的成本,利潤更高,投身此道賣命掙錢的人也不在少數,這些人往往都是亡命之徒,也構成了社會的不穩定因素。
瓊州因為地處偏遠,運輸不便,加上中州大陸沿海有大量的鹽田,瓊州的鹽業倒也不算發達。
何興旺害怕的是姬新禹大量產鹽以後拿去販賣,最後惹得一身麻煩,那就得不償失了。
“何管家不必驚慌,我讓人曬鹽也隻是留作自用,以後我還會有用得到的地方,不等到有能力的時候我是不會去大量販賣的。”姬新禹安慰著說道。
“而且那裏現在已經有鹽場的雛形了,隻需要你安排人去開采石英礦和錫礦的時候順便找人管理一番,我做幾個提水的工具就可以用很少的人管理大片鹽場,你先安排幾個人去將那裏開鑿一下,然後再將旁邊的村舍修繕一兩間出來,至於後續派多少人去,等到農忙結束你再酌情安排。”姬新禹繼續說道。
之前因為沒有大量的田地,姬新禹沒有想過製作提水的水泵,現在有了三個村子的土地,加上鹽田的需求,姬新禹決定製作一款手搖抽水泵出來。
手搖抽水泵是利用齒輪加速手搖產生的轉速,帶動葉片產生離心力,從而達到抽水的目的,整個抽水泵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是齒輪加速區,一部分是轉動抽水區,合在一起抽水泵就完成了,這些零件對於現在的牛穀等人來說,隻要有圖紙,製作起來並不費事。
先讓艾登製作出了樣品,外殼、葉片、軸承,各個大小的齒輪、鋼管、搖柄等等很快製作完畢。組裝完成後,姬新禹帶著樣品和圖紙找到了牛穀,並讓他嚐試製作。
牛穀花了兩天的時間才將所有零件製作完成,組裝上試用起來還是會漏水,看來牛穀的手藝還是不能解決密封的問題。
最後還是艾登的提醒,在所有連接部分都改用螺紋設計,用鉛片來做密封;外殼部分也加入了鉛墊片和螺紋設計,加上四周的四個螺栓,用力旋緊後,壓迫鉛片發生形變,這才解決了密封的難題,這也是沒有橡膠的煩惱,現在姬新禹是沒辦法解決的。
整個抽水機體積是大了點,但是用來抽水揚程達到30米,效果還是很好的,讓牛穀組織幾個人開始分工生產這些零部件,最後再組裝,有了模具,後續的製作會簡單很多,姬新禹也就不再關注。
找到何興旺,將抽水機給他並演示了使用方法,看著並不吃驚的何興旺,姬新禹笑著問道:“何管家似乎並不是很驚訝啊,這是為何?”
“少爺,這抽水機確實很神奇,隻是我這些日子已經見過少爺製作出的太多東西了,早已經見怪不怪,而且這抽水機比之水車並不算省力,不知少爺做出這個是用來做什麽的?”何興旺小心地說道。
姬新禹哈哈笑道:“這自然不是在河邊取水用的,現在幾乎所有良田都是靠近南渡江的,取水都靠南渡江邊的水車,加上所有水渠的建造不規範,每家人都是各自管各自的,甚至有人將水路斷絕故意不讓人取水的,稍微遠離水源的土地想要取水就難上難,久而久之就沒有人願意去種變成荒地了,如果我們將所有領地內的溝渠統一規劃,再用這抽水機往地勢較高的地方抽水,使得所有的土地都變成良田,這不就等於增加了無數的田地麽?”
“少爺高瞻遠矚,老朽學到了,現在我們靈川府內的溝渠,就是按照少爺的想法挖掘的,確實很實用,老朽沒有少爺想的這麽深遠,慚愧慚愧。”何興旺想了想說道。
“上次讓你派人去請郭雲山老先生,這麽久過去了有消息了麽?”姬新禹轉頭看向何興旺問道。
何興旺聽到問話,麵有愧色的躬身說道:“少爺,那郭雲山不肯出山啊,我們去了兩三次了,就是沒請動,也是很無奈。”
“看來是個有傲氣的老人家,我親自去看看吧。”姬新禹笑道。
第二天姬新禹和陳亮就穿著便服出發前往文昌,其中有侍衛已經去過兩次了,自然是熟門熟路。
郭家的宅院在文昌城西的白芒村頭,一旁就是白石溪環抱,也算的是景色宜人,山清水秀。姬新禹走到門前遞上名帖,不一會便有仆人帶著姬新禹往內堂走去,剛進門便看到院子中央一個十八九歲的男子腰杆挺直的跪在大堂門前,似乎感覺到了有人進門,隻是擰著腦袋眼神堅定的看了一眼姬新禹,又扭過頭繼續氣唿唿的盯著大堂。
領路的仆人不好意思的解釋道:“這是太公的小孫子,比較頑劣,還請客人莫怪。”隨後繼續帶路往後堂走去。
姬新禹搖了搖頭笑道:“無妨,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