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晚輩贏世民,勉強及格
從負債百萬到最強錦衣衛 作者:從小我就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潑天富貴,突然砸在贏世民身上。
沒有一絲絲防備,也沒有一點點準備。
老天爺,就把一場富貴,落在他身上了。
很突然的,藍田縣的百姓,給京兆府衙送去了一尊萬民傘。
萬民傘,原本是為歌頌地方官的德政贈送的傘。
傘上綴有許多小綢條,上麵會書寫滿贈傘之人的姓名。
隻有地方官員一心為民做主,在離任的時候百姓才會送上萬民傘。
大概意思就是說,這個官吏像是巨大的傘庇佑一方百姓。
傘越大,上麵的布條越多,這個當官的就越有麵子。
如果有官吏被降職或者撤職,也有人會送上萬民傘,證明他是一個好官。
武魏兩國的官吏貪歸貪,卻從來不搞這些麵子工程,沒人會給自己弄把傘撐門麵。
反觀江東傑瑞就不行了,江南富碩官吏鄉紳勾結成風,每當離任的時候,都會有鄉紳花錢送上萬民傘,借此保全當官的麵子。
這種風氣,在楚國愈演愈烈,已經成了官場上的嚴重陋習。
可藍田百姓送來的卻不一樣,
他們用手中的餘錢,自發的購買布料,一條條的貼在一丈高的大傘上。
萬民傘五顏六色,鮮豔惹眼。
起初,崔靜齋還不以為意,以為是百姓送給朱昉的。
可詢問過後才知道,這是送給萬人敬仰的天可汗陛下的。
一同送來的,還有一份萬民表。
兩件東西加在一起,分量就又重了很多。
崔靜齋沒著急匯報祥瑞,而是等到朝會的時候,才命人抬到了太極殿。
萬民傘?
萬民表?
武朝似乎近百年沒出現這東西了?
百官們無不倒吸了一口涼氣,陛下幹什麽驚天動地的事情,如此受百姓愛戴?
贏世民也是一臉懵逼,滿是不可置信的看著崔靜齋。
略微有些心虛的用眼神暗示對方,想問問這是百姓送來的萬民傘,還是李北玄和贏麗質在搞事情。
崔靜齋滿臉淡定的對贏世民點點頭,贏世民依舊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講道理,玄武門之後,全都是罵他的。
他也隻能是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兢兢業業的去做一個能開創盛世的皇帝。
不求百姓們多愛戴他擁戴他,隻要後世留下一個好名聲就很滿足了。
所以,名聲這東西對贏世民而言意義非凡。
門閥氏族、豪門望族的狗腿子們卻對此保持懷疑,
一定是藍田縣為了名譽逼著百姓造萬民傘的……
對,是這樣的,一定是這樣的。
你贏世民何德何能,得到百姓如此愛戴呢?
三閣老和六部尚書相互對望,也覺得這件事很奇葩。
已經到了春耕時節,百姓們不去耕種務農,怎麽還搞虛頭巴腦的這一套了?
別人不了解皇帝,他們是最了解的。
你不能誇他,一誇他他就飄了,就找不到北了。
崔靜齋緩緩展開萬民表,開始朗讀歌頌書。
裏麵沒有什麽之乎者也,也沒有什麽嗚唿哀哉,全都是大白話。
“皇上萬歲,俺叫王三,小王莊的莊戶。是您讓俺有田種有糧食可收,有餘錢再討兩個老婆。俺在家裏給您立了生詞,保佑您長命百歲。”
“皇上萬歲,老漢姓趙,去年全家都快凍死了,是您下旨免費領取煤炭,才讓我們家熬過一個寒冬,今年官府給了我們全新的犁仗,還說開墾出來的荒田都歸我們勒。老漢全家祝您身體硬朗健康。”
“皇上,我叫鄭小龍,是藍田書院的童生,很多人的頌詞都是我幫他們寫的呢。您一定要保重身體,多吃饃饃多吃牛肉,我還等著中進士的時候,您欽點我一個探花嘞。”
“皇上,我叫唐報國,阿爺起的名字。他說家裏能有份體麵工作,我能在書院讀書,全都是陛下您治國有方。阿爺還說讓我好好讀書,將來報效國家。”
“皇上,我叫鄭老屁,我ooxx個你,你xxoo……”
崔靜齋尷尬的笑了笑,“陛下,這個鄭老屁應該是不會寫字,索性就用圈圈叉叉代替了……後麵還有很多類似的,臣要繼續讀下去嗎?”
贏世民的目光直直的看著崔靜齋手中的萬民表,他確實在認真的聽著。
不知道為什麽,這份萬民表讓他產生了很大的興趣。
從玄武門至今,他都是被人罵的,從來沒有人真正的評價過他。
周圍的馬屁精們,說出來的不過是違心的話罷了。
嘴上說著吾皇萬歲,心裏不知道怎麽詛咒他快點駕崩。
“念,接著念。”贏世民眼含期待。
“陛下,俺叫蕭老大,沒讀過書,是麻煩書院的相公幫忙代筆的。您給百姓的福利太多太多了,往日裏過年都舍不得吃的白米飯,現在都敢一個月吃一次了。俺也不知道說什麽好,隻能每天起來第一件事,就是對著皇宮的方向磕幾個響頭,在菩薩麵前祈禱您沒病沒災,這輩子都健健康康。俺兒正在書院讀書,俺和他說了,將來高中之後要做個好官,要把陛下當成一輩子學習的榜樣……”
贏世民的雙手死死攥在一起,掌心中也出現了大量的汗水。
尤其是那句,過年都舍不得吃的白米飯,現在敢一個月吃一次了……
藍田縣的百姓現在真的過上好日子了?
贏世民的眼睛瞬間就紅了,朝臣們聽得是厭煩,可贏世民卻更加期待裏麵的內容了。
“陛下,小民原本是隴右流民,即將餓死的時候,被招募到礦上務工……現在家裏都有存銀嘞。小民教育自己的三個孩子,等他們長大了也學俺,為國挖礦……”
“我們這些礦工都很感恩李爵爺和趙小姐,可他們兩個說,真正要感謝是陛下您,沒有您的恩澤,他們也搞不出這麽多產業……”
贏世民走下龍案,伸手拿過萬民書,一滴眼淚情不自禁的落在了萬民書上。
這,就是民心所向,這就是來自民間的聲音啊;
贏世民走到大殿門口,仰望天空:先秦始皇帝陛下,晚輩贏世民,勉強及格了!
奏疏中,多次遞到了一個詞,那就是貞觀犁。
贏世民知道,此時此刻是該亮出神器的時候了。
“朕何德何能……”贏世民故作痛惜,“不就是一個犁仗嘛,至於搞出這麽驚天動地的陣仗嗎?”
“……”百官錯愕的目光齊刷刷的落在贏世民身上:你特麽說的是人話?你再重新說一遍,你看我們噴不噴你就完了……
沒有一絲絲防備,也沒有一點點準備。
老天爺,就把一場富貴,落在他身上了。
很突然的,藍田縣的百姓,給京兆府衙送去了一尊萬民傘。
萬民傘,原本是為歌頌地方官的德政贈送的傘。
傘上綴有許多小綢條,上麵會書寫滿贈傘之人的姓名。
隻有地方官員一心為民做主,在離任的時候百姓才會送上萬民傘。
大概意思就是說,這個官吏像是巨大的傘庇佑一方百姓。
傘越大,上麵的布條越多,這個當官的就越有麵子。
如果有官吏被降職或者撤職,也有人會送上萬民傘,證明他是一個好官。
武魏兩國的官吏貪歸貪,卻從來不搞這些麵子工程,沒人會給自己弄把傘撐門麵。
反觀江東傑瑞就不行了,江南富碩官吏鄉紳勾結成風,每當離任的時候,都會有鄉紳花錢送上萬民傘,借此保全當官的麵子。
這種風氣,在楚國愈演愈烈,已經成了官場上的嚴重陋習。
可藍田百姓送來的卻不一樣,
他們用手中的餘錢,自發的購買布料,一條條的貼在一丈高的大傘上。
萬民傘五顏六色,鮮豔惹眼。
起初,崔靜齋還不以為意,以為是百姓送給朱昉的。
可詢問過後才知道,這是送給萬人敬仰的天可汗陛下的。
一同送來的,還有一份萬民表。
兩件東西加在一起,分量就又重了很多。
崔靜齋沒著急匯報祥瑞,而是等到朝會的時候,才命人抬到了太極殿。
萬民傘?
萬民表?
武朝似乎近百年沒出現這東西了?
百官們無不倒吸了一口涼氣,陛下幹什麽驚天動地的事情,如此受百姓愛戴?
贏世民也是一臉懵逼,滿是不可置信的看著崔靜齋。
略微有些心虛的用眼神暗示對方,想問問這是百姓送來的萬民傘,還是李北玄和贏麗質在搞事情。
崔靜齋滿臉淡定的對贏世民點點頭,贏世民依舊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講道理,玄武門之後,全都是罵他的。
他也隻能是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兢兢業業的去做一個能開創盛世的皇帝。
不求百姓們多愛戴他擁戴他,隻要後世留下一個好名聲就很滿足了。
所以,名聲這東西對贏世民而言意義非凡。
門閥氏族、豪門望族的狗腿子們卻對此保持懷疑,
一定是藍田縣為了名譽逼著百姓造萬民傘的……
對,是這樣的,一定是這樣的。
你贏世民何德何能,得到百姓如此愛戴呢?
三閣老和六部尚書相互對望,也覺得這件事很奇葩。
已經到了春耕時節,百姓們不去耕種務農,怎麽還搞虛頭巴腦的這一套了?
別人不了解皇帝,他們是最了解的。
你不能誇他,一誇他他就飄了,就找不到北了。
崔靜齋緩緩展開萬民表,開始朗讀歌頌書。
裏麵沒有什麽之乎者也,也沒有什麽嗚唿哀哉,全都是大白話。
“皇上萬歲,俺叫王三,小王莊的莊戶。是您讓俺有田種有糧食可收,有餘錢再討兩個老婆。俺在家裏給您立了生詞,保佑您長命百歲。”
“皇上萬歲,老漢姓趙,去年全家都快凍死了,是您下旨免費領取煤炭,才讓我們家熬過一個寒冬,今年官府給了我們全新的犁仗,還說開墾出來的荒田都歸我們勒。老漢全家祝您身體硬朗健康。”
“皇上,我叫鄭小龍,是藍田書院的童生,很多人的頌詞都是我幫他們寫的呢。您一定要保重身體,多吃饃饃多吃牛肉,我還等著中進士的時候,您欽點我一個探花嘞。”
“皇上,我叫唐報國,阿爺起的名字。他說家裏能有份體麵工作,我能在書院讀書,全都是陛下您治國有方。阿爺還說讓我好好讀書,將來報效國家。”
“皇上,我叫鄭老屁,我ooxx個你,你xxoo……”
崔靜齋尷尬的笑了笑,“陛下,這個鄭老屁應該是不會寫字,索性就用圈圈叉叉代替了……後麵還有很多類似的,臣要繼續讀下去嗎?”
贏世民的目光直直的看著崔靜齋手中的萬民表,他確實在認真的聽著。
不知道為什麽,這份萬民表讓他產生了很大的興趣。
從玄武門至今,他都是被人罵的,從來沒有人真正的評價過他。
周圍的馬屁精們,說出來的不過是違心的話罷了。
嘴上說著吾皇萬歲,心裏不知道怎麽詛咒他快點駕崩。
“念,接著念。”贏世民眼含期待。
“陛下,俺叫蕭老大,沒讀過書,是麻煩書院的相公幫忙代筆的。您給百姓的福利太多太多了,往日裏過年都舍不得吃的白米飯,現在都敢一個月吃一次了。俺也不知道說什麽好,隻能每天起來第一件事,就是對著皇宮的方向磕幾個響頭,在菩薩麵前祈禱您沒病沒災,這輩子都健健康康。俺兒正在書院讀書,俺和他說了,將來高中之後要做個好官,要把陛下當成一輩子學習的榜樣……”
贏世民的雙手死死攥在一起,掌心中也出現了大量的汗水。
尤其是那句,過年都舍不得吃的白米飯,現在敢一個月吃一次了……
藍田縣的百姓現在真的過上好日子了?
贏世民的眼睛瞬間就紅了,朝臣們聽得是厭煩,可贏世民卻更加期待裏麵的內容了。
“陛下,小民原本是隴右流民,即將餓死的時候,被招募到礦上務工……現在家裏都有存銀嘞。小民教育自己的三個孩子,等他們長大了也學俺,為國挖礦……”
“我們這些礦工都很感恩李爵爺和趙小姐,可他們兩個說,真正要感謝是陛下您,沒有您的恩澤,他們也搞不出這麽多產業……”
贏世民走下龍案,伸手拿過萬民書,一滴眼淚情不自禁的落在了萬民書上。
這,就是民心所向,這就是來自民間的聲音啊;
贏世民走到大殿門口,仰望天空:先秦始皇帝陛下,晚輩贏世民,勉強及格了!
奏疏中,多次遞到了一個詞,那就是貞觀犁。
贏世民知道,此時此刻是該亮出神器的時候了。
“朕何德何能……”贏世民故作痛惜,“不就是一個犁仗嘛,至於搞出這麽驚天動地的陣仗嗎?”
“……”百官錯愕的目光齊刷刷的落在贏世民身上:你特麽說的是人話?你再重新說一遍,你看我們噴不噴你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