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出海在外,絕不能吃虧
從負債百萬到最強錦衣衛 作者:從小我就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弘文館。
六部尚書齊聚。
六個人臉色極不友善的看著劉子揚。
講道理,他們早就對這群老學究失去了信任。
幹啥啥不行,講道理第一名。
事情翻車了,也隻會推卸責任。
“李北玄何德何能,他還要組建自己的船隊出海?”
劉子揚憤憤不平,當初比試的時候,李北玄連戰連捷,讓弘文館顏麵全無。
周圍,也有大學士出聲指責李北玄。
下南洋本就是六部和弘文館的事情,和藍田縣有什麽關係。
就劉睿那個目無尊長的愣頭青,能掀起什麽大風大浪。
真以為,他們劉家世代和海船打交道,他們家就權威了?
“你們反駁的聲音這麽大,是不是對當初的比試還有後怕呀?”馬賓王言語略帶嘲諷:老子是他二叔,你們當著老子的麵謾罵李北玄,明顯是沒把老子放在眼裏啊。
“後怕?我們能怕他們?”劉子揚搖搖頭,“不知道還以為他們藍田縣有三頭六臂,不管朝廷做什麽事情,他們都要插一腳。這次,我們弘文館就要讓他們栽一個大跟頭。”
“馬上就是春闈了,藍天書院一下子冒出來一百多個考生。”大學士萬振發對此也是嗤之以鼻,“本官讓人按照名單調查過,就是一些屢試不中的讀書人。一群庸才,還妄想在科考上分一杯羹,也不怕笑掉大牙。”
你們罵人還罵上癮了,也不怕到時候被打臉。
馬賓王像是看傻逼一樣看著萬振發,“劉大人,令郎今年參加春闈嗎?”
“當然參加。”劉子揚傲嬌的一挑眉毛,“我兒四書五經倒背如流。”
“可本官聽說,他連續考了六次都與榜單無緣。”馬賓王一臉惋惜道,“劉教授難免有些教子無方啊。”
“你……”劉子揚當即氣急,卻無法反駁,誰讓馬賓王說的是實話呢。
都怪自己的傻兒子不爭氣,子侄裏麵又出的也不多。
“李北玄遞了奏書,要從登萊府采購海船,工部已經批複了。”閻讓頓了頓,“這次下南洋,六部是六部出錢,弘文館提供航海資料。事情成功與否,咱們都要定個穩妥的章程。”
“於館主,你有什麽意見?”吏部尚書魏玄成,看向了於百藥。
於百藥就覺得他們六個沒安好心,這裏麵一定有坑,可他就是找不到坑挖在什麽地方。
“諸位尚書,有什麽意見?”於百藥問道。
“我們幾個商量了一下,此次出海隻需要走到崖州返迴就好。”馬賓王率先開口,“大家都知道,你們弘文館不養閑人,都是業務精英。水文地理圖誌什麽的,都是你們經手的。所以此次出海的主力,還得從弘文館挑選。”
“弘文館內都是出類拔萃的青年才俊。”吏部尚書魏玄成捋了捋胡須,“像是孔悅、趙元慧、歐陽通、唐大千……這些人雖然拎出來一個都能獨當一麵。所以人選方麵就你們弘文館定吧,不需要他們走出去多遠,到崖州返迴即可。”
“可這樣一來,就錯過春闈了。”於百藥陷入沉思,反複琢磨這件事的利弊。
魏玄成所說之人,全都是弘文館的尖子生,這群人要是出海,勢必影響到弘文館的中榜率。
可話又說迴來,航海是百年大計,未來武朝都會把心思放在海上絲綢之路上,如果此時弘文館抓住這個機緣,隨便取得一些成就,都能力壓國子監。
“館主,人活一世如果隻為了考取功名,那和苟且有什麽區別?”劉子揚躬身施禮道,“金榜題名雖然被人津津樂道,但還遠不如布衣之身加官進爵。劉睿不是在羞辱下官,這是在打弘文館的臉麵。論學士,劉睿哪比得上孔悅等人?他都能揚帆出海,我弘文館為何就不行?”
李懋恭不動聲色的瞥了一眼劉子揚:李北玄和姚簡說的對呀,弘文館就是一群小肚雞腸的窮酸腐儒。不過這樣也好……萬一出了事,你們不背鍋誰特麽背鍋?
“少年意氣,當心向星辰大海。”於百藥點點頭,“少年之時不能被讀書磨平了銳氣。少年壯誌自當去追求去努力,借此實現宏願。等再迴首時,才會發現自己沒有虛度光陰。劉博士,你就擬定一個名單,讓他們揚帆出海吧。”
“是,館主。”劉子揚自信滿滿。
“老夫也再此承諾弘文館,如果他們錯過了秋圍,我們六人會親自聯合三司為他們補考。”魏玄成緩緩起身,帶著其餘幾位尚書離開了弘文館。
劉子揚瞬間迴到了自己的辦公室,拿起筆開始擬定出海人員名單。
趙元慧、歐陽通、唐大千……
在寫到孔悅的時候,劉子揚的眼睛瞬間一亮,又加上了一個名字:孔震!
這可真是天上掉餡餅,我把這個大功勞丟給孔震,等他們航海歸來,孔家還不得讓孔震拜老夫為師……
到時候,老夫在儒家一脈,可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
…………
藍田縣在登萊府收購海船的事情,瞬間傳遍整個京兆。
有人看好此事,也有人為此搖頭歎息。
李北玄立刻召迴李敢,讓他帶著銀子前往登萊府改造海船,招募水手。
劉睿則是留在了藍田縣,開始整理各種水文地理圖紙。
為了方便航行,劉睿還結合相關資料,親手畫了一張航海圖。
弘文館也忙著整理相關資料,朝廷的船隊也延遲出發。
到了四月初,一切工作準備就緒。
李北玄讓風四娘做了一桌美味,為劉睿送行。
“中原已經許久沒有出海了。”
“海上到處都是疾風驟雨和殺人不眨眼的海盜。”
“我讓敢叔兒專門搞了一艘補給船,還為你們準備了一千顆手榴彈,五百顆爆破筒,以備不時之需。沿途補給的時候,遇到不從我武朝天威的,炸他狗娘養的就好。”
李北玄像是憂心忡忡的老父親,對著劉睿悉心教導。
劉睿的眼眶瞬間就紅了,怪不得這些人都敬佩李爵爺,他是真的拿我們當家人對待啊。
“我武朝要開創盛世,光是種田可不行。唯有大海才會讓人吸取更多的財富。”
“一定要記住我說的話,海上航行之時,一定要東西走向,千萬不要南北走向。”
“等你們航海歸來,本爵和趙小姐,親自進京為你們請功。”
一瞬間,劉睿的眼睛更紅了。
幾個月的時間,他向李北玄討教了很多航海知識,近乎是傾囊相授沒留任何後手。
嗯,對……
沒有任何後手,該說的李北玄都說了,不知道的是真的不知道。
“爵爺,為了武朝百姓,為揚我武朝國威,下官定當乘風破浪,開辟出來一條通往新世界的航道。”劉睿緩緩站起身,對著李北玄深深一躬身,“爵爺,下官還有一問。”
“說吧。”
“您說我們生活的空間是圓的,下官真一路向東,真的能迴到原點嗎?”
“能。”李北玄肯定的點點頭,“如果不是有很多事情羈絆,本爵都想和你一起出海了。”
“如果遇到不善之國,可攻伐嗎?”
“進入海洋,你代表的就是不是個人,而是整個武朝。”李北玄目光堅定,“海船上懸掛的黑龍旗就是你的底氣,別人打你一巴掌,你就用手榴彈炸死他全家……”
六部尚書齊聚。
六個人臉色極不友善的看著劉子揚。
講道理,他們早就對這群老學究失去了信任。
幹啥啥不行,講道理第一名。
事情翻車了,也隻會推卸責任。
“李北玄何德何能,他還要組建自己的船隊出海?”
劉子揚憤憤不平,當初比試的時候,李北玄連戰連捷,讓弘文館顏麵全無。
周圍,也有大學士出聲指責李北玄。
下南洋本就是六部和弘文館的事情,和藍田縣有什麽關係。
就劉睿那個目無尊長的愣頭青,能掀起什麽大風大浪。
真以為,他們劉家世代和海船打交道,他們家就權威了?
“你們反駁的聲音這麽大,是不是對當初的比試還有後怕呀?”馬賓王言語略帶嘲諷:老子是他二叔,你們當著老子的麵謾罵李北玄,明顯是沒把老子放在眼裏啊。
“後怕?我們能怕他們?”劉子揚搖搖頭,“不知道還以為他們藍田縣有三頭六臂,不管朝廷做什麽事情,他們都要插一腳。這次,我們弘文館就要讓他們栽一個大跟頭。”
“馬上就是春闈了,藍天書院一下子冒出來一百多個考生。”大學士萬振發對此也是嗤之以鼻,“本官讓人按照名單調查過,就是一些屢試不中的讀書人。一群庸才,還妄想在科考上分一杯羹,也不怕笑掉大牙。”
你們罵人還罵上癮了,也不怕到時候被打臉。
馬賓王像是看傻逼一樣看著萬振發,“劉大人,令郎今年參加春闈嗎?”
“當然參加。”劉子揚傲嬌的一挑眉毛,“我兒四書五經倒背如流。”
“可本官聽說,他連續考了六次都與榜單無緣。”馬賓王一臉惋惜道,“劉教授難免有些教子無方啊。”
“你……”劉子揚當即氣急,卻無法反駁,誰讓馬賓王說的是實話呢。
都怪自己的傻兒子不爭氣,子侄裏麵又出的也不多。
“李北玄遞了奏書,要從登萊府采購海船,工部已經批複了。”閻讓頓了頓,“這次下南洋,六部是六部出錢,弘文館提供航海資料。事情成功與否,咱們都要定個穩妥的章程。”
“於館主,你有什麽意見?”吏部尚書魏玄成,看向了於百藥。
於百藥就覺得他們六個沒安好心,這裏麵一定有坑,可他就是找不到坑挖在什麽地方。
“諸位尚書,有什麽意見?”於百藥問道。
“我們幾個商量了一下,此次出海隻需要走到崖州返迴就好。”馬賓王率先開口,“大家都知道,你們弘文館不養閑人,都是業務精英。水文地理圖誌什麽的,都是你們經手的。所以此次出海的主力,還得從弘文館挑選。”
“弘文館內都是出類拔萃的青年才俊。”吏部尚書魏玄成捋了捋胡須,“像是孔悅、趙元慧、歐陽通、唐大千……這些人雖然拎出來一個都能獨當一麵。所以人選方麵就你們弘文館定吧,不需要他們走出去多遠,到崖州返迴即可。”
“可這樣一來,就錯過春闈了。”於百藥陷入沉思,反複琢磨這件事的利弊。
魏玄成所說之人,全都是弘文館的尖子生,這群人要是出海,勢必影響到弘文館的中榜率。
可話又說迴來,航海是百年大計,未來武朝都會把心思放在海上絲綢之路上,如果此時弘文館抓住這個機緣,隨便取得一些成就,都能力壓國子監。
“館主,人活一世如果隻為了考取功名,那和苟且有什麽區別?”劉子揚躬身施禮道,“金榜題名雖然被人津津樂道,但還遠不如布衣之身加官進爵。劉睿不是在羞辱下官,這是在打弘文館的臉麵。論學士,劉睿哪比得上孔悅等人?他都能揚帆出海,我弘文館為何就不行?”
李懋恭不動聲色的瞥了一眼劉子揚:李北玄和姚簡說的對呀,弘文館就是一群小肚雞腸的窮酸腐儒。不過這樣也好……萬一出了事,你們不背鍋誰特麽背鍋?
“少年意氣,當心向星辰大海。”於百藥點點頭,“少年之時不能被讀書磨平了銳氣。少年壯誌自當去追求去努力,借此實現宏願。等再迴首時,才會發現自己沒有虛度光陰。劉博士,你就擬定一個名單,讓他們揚帆出海吧。”
“是,館主。”劉子揚自信滿滿。
“老夫也再此承諾弘文館,如果他們錯過了秋圍,我們六人會親自聯合三司為他們補考。”魏玄成緩緩起身,帶著其餘幾位尚書離開了弘文館。
劉子揚瞬間迴到了自己的辦公室,拿起筆開始擬定出海人員名單。
趙元慧、歐陽通、唐大千……
在寫到孔悅的時候,劉子揚的眼睛瞬間一亮,又加上了一個名字:孔震!
這可真是天上掉餡餅,我把這個大功勞丟給孔震,等他們航海歸來,孔家還不得讓孔震拜老夫為師……
到時候,老夫在儒家一脈,可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
…………
藍田縣在登萊府收購海船的事情,瞬間傳遍整個京兆。
有人看好此事,也有人為此搖頭歎息。
李北玄立刻召迴李敢,讓他帶著銀子前往登萊府改造海船,招募水手。
劉睿則是留在了藍田縣,開始整理各種水文地理圖紙。
為了方便航行,劉睿還結合相關資料,親手畫了一張航海圖。
弘文館也忙著整理相關資料,朝廷的船隊也延遲出發。
到了四月初,一切工作準備就緒。
李北玄讓風四娘做了一桌美味,為劉睿送行。
“中原已經許久沒有出海了。”
“海上到處都是疾風驟雨和殺人不眨眼的海盜。”
“我讓敢叔兒專門搞了一艘補給船,還為你們準備了一千顆手榴彈,五百顆爆破筒,以備不時之需。沿途補給的時候,遇到不從我武朝天威的,炸他狗娘養的就好。”
李北玄像是憂心忡忡的老父親,對著劉睿悉心教導。
劉睿的眼眶瞬間就紅了,怪不得這些人都敬佩李爵爺,他是真的拿我們當家人對待啊。
“我武朝要開創盛世,光是種田可不行。唯有大海才會讓人吸取更多的財富。”
“一定要記住我說的話,海上航行之時,一定要東西走向,千萬不要南北走向。”
“等你們航海歸來,本爵和趙小姐,親自進京為你們請功。”
一瞬間,劉睿的眼睛更紅了。
幾個月的時間,他向李北玄討教了很多航海知識,近乎是傾囊相授沒留任何後手。
嗯,對……
沒有任何後手,該說的李北玄都說了,不知道的是真的不知道。
“爵爺,為了武朝百姓,為揚我武朝國威,下官定當乘風破浪,開辟出來一條通往新世界的航道。”劉睿緩緩站起身,對著李北玄深深一躬身,“爵爺,下官還有一問。”
“說吧。”
“您說我們生活的空間是圓的,下官真一路向東,真的能迴到原點嗎?”
“能。”李北玄肯定的點點頭,“如果不是有很多事情羈絆,本爵都想和你一起出海了。”
“如果遇到不善之國,可攻伐嗎?”
“進入海洋,你代表的就是不是個人,而是整個武朝。”李北玄目光堅定,“海船上懸掛的黑龍旗就是你的底氣,別人打你一巴掌,你就用手榴彈炸死他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