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弘文館校書劉睿
從負債百萬到最強錦衣衛 作者:從小我就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們幾個迴去和皇帝商量一下,如果皇帝同意自然會派人通知你。”
經過幾番思量,贏世民終究還是沒答應李北玄。
儒學適合治國,墨家學說恰恰相反,朝廷不能拿江山社稷開玩笑。
“中。”李北玄對著贏世民拱拱手,“小侄先謝過趙叔叔。”
“還有件事,朝廷的八艘海船已經建好了,三日後出發。”贏世民頓了頓,“你有沒有什麽要囑咐幾句的?”
“海圖都不完整就出海?”
李北玄狠狠一捂腦門子,“走不出渤海灣就得全軍覆沒。”
“別特麽烏鴉嘴!”贏世民臉色一沉,“你給老子好好說話。”
就在這時,一名禁軍走了過來,“爵爺,在外麵抓到一個可疑之人,原本要射殺的,可他說他認識你,專門來找你的。”
“趙叔叔,讓柱子先陪你們,我過去看看。”
“去看看也好,別錯殺無辜。”
李北玄離開,贏世民搓搓手,“柱子,把你的虎樽炮搬過來,讓二爺炸幾個響。”
跟著禁軍來到了火器監的外圍,立刻看見一個身材魁梧的男人。
三十歲左右,長相還算是英俊,在他身前還有官憑印信。
“咱們認識?”李北玄上下打量,發現自己根本不認識他。
“爵爺,我叫劉睿,我爹是車騎將軍劉正澤。”
“哦。”李北玄一拍腦門子,“你怎麽這麽早就過來了,水師的操練基地還沒建成呢。”
“爵爺,下官在弘文館和人幹了一架。”劉睿一臉懊惱,“那群狗官明明知道自己錯了,可他們就是不承認。”
“打贏了沒有?”李北玄略微沉思後問道。
“打贏了,但也打輸了。”
“展開說說。”
“打架下官打贏了。”劉睿重重的歎了一口氣,“可我一個人說不過他們一群人,所以最終定論的時候下官輸了。但下官可以肯定,是那群狗官錯了。”
“那你給他們賠禮道歉了嗎?”李北玄又問。
“事關無數人的性命,下官沒有妥協。就是因為沒道歉才被逐出弘文館的。”
“不錯。藍田縣不收孬兵,你及格了。”李北玄滿意的點點頭,“現在說說為何打架吧。”
事情的經過,讓李北玄覺得自己必須嚴正對待。
弘文館雖然是給魏王贏高熙建造的,但裏麵的官署配置幾乎和國子監差不多。
這裏也校正書籍,可以自行招募學子進學,裏麵的大學士也可以參加朝會議政。
唯一和國子監不同的就是,弘文館的帶頭大哥叫做館主或者總領館務。
車騎將軍劉正澤有兩個兒子,一個叫劉睿,一個叫劉智。
劉智在禁軍中當差,現任左武衛果敢都尉;長子劉睿在弘文館任校書郎。
校書郎大概相當於在弘文館打雜的,平日裏就是負責抄書。
劉睿有過目不忘的本領不說,君子六藝也是樣樣精通。
劉正澤原本是想兒子一文一武,可劉睿對當文官不感興趣。
腦子裏想著的全都是帶兵出海揚我國威。
藍田縣要建立水師訓練基地,劉正澤也借機推薦劉睿來藍田水師。
從先秦時代開始,劉家世代和戰船打交道。
家中有很多關於水文地理的書籍,也有關於水戰的兵法。
為了盡最大程度幫到李北玄,劉睿就在弘文館抄錄了一批水文地理的資料。
先秦時期治國用的是法家學說,儒生們沒什麽事做,在雲遊的時候就寫了很多關於水文地理的書籍。
三家分秦之後軍閥林立,導致很多珍貴的書籍都沒保存下來。
武朝統一北方,以儒學治國。
儒生們有事做了,也就沒人去寫遊記方麵的書籍了。
直到朝廷準備開海禁,造船下南洋,才有人重視起來水文地理方麵的書籍。
贏高熙賴在京城不走,就是對皇帝說輔助完成下南洋的任務之後,再去就藩。
弘文館有自己的藏書樓,劉睿在抄錄了部分資料之後,卻發現很多地方的標注出現了錯誤。
艦隊已經整裝待發,如果使用標注錯誤的海圖,出不了渤海灣就得全軍覆沒。
劉睿果斷和大學士們提出海圖的錯誤,可一眾大學士卻對他嗤之以鼻。
幾番爭論下來,劉睿成了千夫所指、阻撓海運的敗類。
受不了這個委屈,劉睿就和弘文館的博士劉子揚打了起來。
李北玄也聽明白了,古代的紙張保存不易。
所以每隔一段時間,都會進行抄錄。
這個過程中,就會出現抄錄上錯誤。
如果不加以修改,一代傳一代……代代傳下去,錯誤隻會更多。
要知道,藏書閣內的很多孤本,本身就是抄錄來的,根本就不是原件。
如果朝廷的船隊出海,按照錯誤海圖航行,萬一觸礁會害死整個船隊的人。
“你先去千戶所休息,明天我過去找你。”李北玄拍拍劉睿的肩膀,“藍田縣,就是實現你夢想的地方,以後就別迴弘文館了。”
“謝爵爺。”劉睿躬身行禮。
“你打的那個人叫劉子揚對不對?”
“對!”
“本爵記下他了。”李北玄招招手,派出兩名禁軍護送劉睿去了千戶所營地。
這個世界的版圖,和上輩子差不多。
可李北玄壓根不知道季風、洋流、暗礁等信息。
劉家世代研究這些,確實是武朝的福祉旨意。
如果沒有劉家鑽研這些,恐怕下南洋就要從零開始了。
一個不小心,整支船隊都會葬身魚腹。
抄錄這種事,李北玄多少有些了解的。
藍田書院就發生過類似事件,
很多學生在抄書的時候,明知道錯了也不修改;
也有很多自認為不重要的地方直接就刪減掉,理由是他自己能看得懂。
學生們抄書尚且如此,何況抄錄水文地理這種浩瀚工程呢?
海上絲綢之路,就是金山銀山。
與其葬送在朝廷的手裏,還不如讓小妞也分一杯羹。
李敢既然熟悉海運,那就在登萊府建碼頭,搞一支自己的海上運輸隊。
心念至此,李北玄的腳步也快了起來,他迫切的想和贏世民打個賭。
至於即將出海的劉子揚……
這老小子就是個埋沒人才的垃圾。
先是趕走了侯平亮,現在又把劉睿逐出弘文館。
他出海之後死不死,和我李北玄又什麽關係呢?
經過幾番思量,贏世民終究還是沒答應李北玄。
儒學適合治國,墨家學說恰恰相反,朝廷不能拿江山社稷開玩笑。
“中。”李北玄對著贏世民拱拱手,“小侄先謝過趙叔叔。”
“還有件事,朝廷的八艘海船已經建好了,三日後出發。”贏世民頓了頓,“你有沒有什麽要囑咐幾句的?”
“海圖都不完整就出海?”
李北玄狠狠一捂腦門子,“走不出渤海灣就得全軍覆沒。”
“別特麽烏鴉嘴!”贏世民臉色一沉,“你給老子好好說話。”
就在這時,一名禁軍走了過來,“爵爺,在外麵抓到一個可疑之人,原本要射殺的,可他說他認識你,專門來找你的。”
“趙叔叔,讓柱子先陪你們,我過去看看。”
“去看看也好,別錯殺無辜。”
李北玄離開,贏世民搓搓手,“柱子,把你的虎樽炮搬過來,讓二爺炸幾個響。”
跟著禁軍來到了火器監的外圍,立刻看見一個身材魁梧的男人。
三十歲左右,長相還算是英俊,在他身前還有官憑印信。
“咱們認識?”李北玄上下打量,發現自己根本不認識他。
“爵爺,我叫劉睿,我爹是車騎將軍劉正澤。”
“哦。”李北玄一拍腦門子,“你怎麽這麽早就過來了,水師的操練基地還沒建成呢。”
“爵爺,下官在弘文館和人幹了一架。”劉睿一臉懊惱,“那群狗官明明知道自己錯了,可他們就是不承認。”
“打贏了沒有?”李北玄略微沉思後問道。
“打贏了,但也打輸了。”
“展開說說。”
“打架下官打贏了。”劉睿重重的歎了一口氣,“可我一個人說不過他們一群人,所以最終定論的時候下官輸了。但下官可以肯定,是那群狗官錯了。”
“那你給他們賠禮道歉了嗎?”李北玄又問。
“事關無數人的性命,下官沒有妥協。就是因為沒道歉才被逐出弘文館的。”
“不錯。藍田縣不收孬兵,你及格了。”李北玄滿意的點點頭,“現在說說為何打架吧。”
事情的經過,讓李北玄覺得自己必須嚴正對待。
弘文館雖然是給魏王贏高熙建造的,但裏麵的官署配置幾乎和國子監差不多。
這裏也校正書籍,可以自行招募學子進學,裏麵的大學士也可以參加朝會議政。
唯一和國子監不同的就是,弘文館的帶頭大哥叫做館主或者總領館務。
車騎將軍劉正澤有兩個兒子,一個叫劉睿,一個叫劉智。
劉智在禁軍中當差,現任左武衛果敢都尉;長子劉睿在弘文館任校書郎。
校書郎大概相當於在弘文館打雜的,平日裏就是負責抄書。
劉睿有過目不忘的本領不說,君子六藝也是樣樣精通。
劉正澤原本是想兒子一文一武,可劉睿對當文官不感興趣。
腦子裏想著的全都是帶兵出海揚我國威。
藍田縣要建立水師訓練基地,劉正澤也借機推薦劉睿來藍田水師。
從先秦時代開始,劉家世代和戰船打交道。
家中有很多關於水文地理的書籍,也有關於水戰的兵法。
為了盡最大程度幫到李北玄,劉睿就在弘文館抄錄了一批水文地理的資料。
先秦時期治國用的是法家學說,儒生們沒什麽事做,在雲遊的時候就寫了很多關於水文地理的書籍。
三家分秦之後軍閥林立,導致很多珍貴的書籍都沒保存下來。
武朝統一北方,以儒學治國。
儒生們有事做了,也就沒人去寫遊記方麵的書籍了。
直到朝廷準備開海禁,造船下南洋,才有人重視起來水文地理方麵的書籍。
贏高熙賴在京城不走,就是對皇帝說輔助完成下南洋的任務之後,再去就藩。
弘文館有自己的藏書樓,劉睿在抄錄了部分資料之後,卻發現很多地方的標注出現了錯誤。
艦隊已經整裝待發,如果使用標注錯誤的海圖,出不了渤海灣就得全軍覆沒。
劉睿果斷和大學士們提出海圖的錯誤,可一眾大學士卻對他嗤之以鼻。
幾番爭論下來,劉睿成了千夫所指、阻撓海運的敗類。
受不了這個委屈,劉睿就和弘文館的博士劉子揚打了起來。
李北玄也聽明白了,古代的紙張保存不易。
所以每隔一段時間,都會進行抄錄。
這個過程中,就會出現抄錄上錯誤。
如果不加以修改,一代傳一代……代代傳下去,錯誤隻會更多。
要知道,藏書閣內的很多孤本,本身就是抄錄來的,根本就不是原件。
如果朝廷的船隊出海,按照錯誤海圖航行,萬一觸礁會害死整個船隊的人。
“你先去千戶所休息,明天我過去找你。”李北玄拍拍劉睿的肩膀,“藍田縣,就是實現你夢想的地方,以後就別迴弘文館了。”
“謝爵爺。”劉睿躬身行禮。
“你打的那個人叫劉子揚對不對?”
“對!”
“本爵記下他了。”李北玄招招手,派出兩名禁軍護送劉睿去了千戶所營地。
這個世界的版圖,和上輩子差不多。
可李北玄壓根不知道季風、洋流、暗礁等信息。
劉家世代研究這些,確實是武朝的福祉旨意。
如果沒有劉家鑽研這些,恐怕下南洋就要從零開始了。
一個不小心,整支船隊都會葬身魚腹。
抄錄這種事,李北玄多少有些了解的。
藍田書院就發生過類似事件,
很多學生在抄書的時候,明知道錯了也不修改;
也有很多自認為不重要的地方直接就刪減掉,理由是他自己能看得懂。
學生們抄書尚且如此,何況抄錄水文地理這種浩瀚工程呢?
海上絲綢之路,就是金山銀山。
與其葬送在朝廷的手裏,還不如讓小妞也分一杯羹。
李敢既然熟悉海運,那就在登萊府建碼頭,搞一支自己的海上運輸隊。
心念至此,李北玄的腳步也快了起來,他迫切的想和贏世民打個賭。
至於即將出海的劉子揚……
這老小子就是個埋沒人才的垃圾。
先是趕走了侯平亮,現在又把劉睿逐出弘文館。
他出海之後死不死,和我李北玄又什麽關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