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終究有了心結
夫人戰力爆表快保護我 作者:京華月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http://.biquxs.info/
</p>
下朝之後,禮部的人到了孟府,孟源自顧不暇,甚至無法去找楚南玥算這筆賬。
禮部好不容易找到了孟源的錯處,即使是小地方,也必然不會想讓孟源好過。
孟府裏那十間擴建的房子,禮部的人雖然沒有拆掉,但卻也來迴找著疏漏之處,讓孟源做出整改修葺。
孟源畢竟理虧,隻好忍著脾氣一一做了修整,直到合乎了朝廷的規製。
而因孟源府中的事,也給了朝廷其他大臣一個警戒。
原先大臣們府中擴建,並不張揚,且不如孟源這樣大量,這才讓皇帝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如今這事情雖然是楚南玥提出的,但又是皇帝默認了的,無疑是表現了皇帝的態度。
皇帝對孟源雖然沒有處罰,但孟源必定是兵部尚書,若下一次輪到了自己頭上,那可就沒有這般好運了。
於是大臣們都變得本分許多,朝中風氣也因此一改。甚至有人讚賞楚南玥,說是楚南玥的偶然進諫,才讓朝中多了清明之風。皇帝深以為然。
而過了一陣日子,孟源得了空,他一直未忘楚南玥針對他所做之事,皇帝在禦書房召見他時,他言語間便難掩對楚南玥的敵意。
“孟大人,京郊駐軍的軍餉,這月可以多添些。”皇帝正吩咐著。
“陛下,京郊駐軍大概用不了如此多的銀兩,陛下撥下軍餉,若是最終落進了楚南玥的手裏,豈不是寒了將士們的心嗎?”孟源道。
皇帝瞥了他一眼:“朕這小半年來,也賞賜過楚將軍不少錢財,卻聽聞她都給了手下的將士,自己是分文未留。”
皇帝心中已有不悅之意。孟源這人,也是過於心窄。原先之時,孟源還處處表現出對楚南玥的讚賞。
而自從楚南玥在朝中當眾指出了他的一個錯處,孟源便不掩敵意,甚至在禦書房說出這樣的言論。
“可那般作法,焉知不是楚南玥在拉攏人心呢?”孟源道。“陛下,楚南玥畢竟是個女子,心思又多,遠不如其他將士可靠啊。”
“你是說,潯陽大長公主也不值得朕的信任嗎?”皇帝冷了聲音。
“微臣不敢!”孟源嚇道。
他一時最快,卻忘了皇帝的親姑母,潯陽大長公主殿下也同樣是女子身份入了軍營,為東陵掙下疆土。
看他垂首低眉的樣子,皇帝冷哼一聲:“孟源,朕知道你是怎麽想的。你覺得楚將軍進諫時,說出了你府中的事。你心裏記恨她,所以才這樣私下裏同朕說這些吧。”
需知道,二人雖都在說對方,但太過不同。楚南玥是在朝堂之上,當眾說出,坦坦蕩蕩。而孟源則是在私下裏,麵前隻有皇帝一人。
且楚南玥之言有憑有據,而孟源卻是無端猜測。
皇帝最為厭惡因私人恩怨而非議栽贓同僚的大臣,一時之間,對孟源心涼。
“皇上,微臣怎麽會這麽做呢?微臣不會針對楚將軍,微臣是對事不對人的。”孟源急道。
“楚將軍明知你有錯處,還能為你在朝堂上求情,那才是真正的對事不對人。至於孟大人……還是多反省反省自己吧。”皇帝道。
說著,太監總管已經識眼色地走了過來,來將孟源請了出去。
而孟源戰戰兢兢向皇帝行禮告退,直到此時才隱約明白了楚南玥為何如此作為。
將軍府中。
東陵爍原本是因為擔心楚南玥,早有來將軍府看楚南玥的意思。
而他因旁事耽誤幾日,宮中反而傳出了皇帝在禦書房對孟源發怒的消息。
東陵爍不禁參透楚南玥的那番異常舉動,來府中時,心裏的擔憂已經消失。
“楚將軍,原來楚將軍下棋時,喜歡先發製人。”東陵爍笑道。
“六殿下果然聰慧過人,什麽也瞞不住六殿下的眼睛。”楚南玥道。
他們都是明白人,犯不著藏著掖著,楚南玥也知東陵爍對自己的那份擔心,索性將原委說出。
“我就知兵部與禮部,遲早會動拉攏之意。”東陵爍皺眉道。
“我未料到孟源會那樣破釜沉舟,大概是覺得我背後並無靠山,又一直侵吞著兵部原本的權力,便想著拉攏不成,就滅之。”楚南玥自嘲道。
東陵爍搖頭道:“楚將軍何必這麽說?更何況這是孟源自己野心太盛,你的權力都是父皇給的,與他何幹?”
“總而言之,我已經解決此事,六殿下不必心憂。”楚南玥笑。
東陵爍知道楚南玥之計,便稱讚道:“楚將軍用計愈發精巧了。孟源自己大概也是剛反應過來,他在父皇麵前說出的關於你的話,父皇都不會信了。”
孟源原本是躲在暗地裏,不知何時就會出現,並且會針對楚南玥。
以兵部的勢力,與楚南玥對比,那楚南玥確實是毫無優勢可言。
可楚南玥這一計,反而主動地把孟源引到明處。將自己與孟源的矛盾擺到台麵上來。
而這矛盾,在皇帝與朝臣看來,並非私人矛盾。
就連孟源自己都無法否認,他確確實實違背了規製,朝中的任何一位大臣都可以以此向皇帝進諫。
而進諫的大臣,變為楚南玥時,意義卻完全不同了。
因為楚南玥與孟源的矛盾激化到了一定程度,讓皇帝因此留有了深刻印象。
楚南玥更是在朝堂之上,為孟源求情,以此顯示出楚南玥的一心為公。
而至於孟源,卻與楚南玥的做法完全相反。孟源與皇帝在禦書房商議國事之事,不掩飾對楚南玥的敵意,甚至公然出口,猜忌楚南玥對皇帝的忠心。
這無疑犯了皇帝的忌諱。
皇帝即使是心地仁慈的明君,對待孟源時,縱然不顧其他,也會在孟源再次開口提及楚南玥時,多想一想,提防著孟源的用意。
因為在皇帝看來,秉公耿直的楚南玥,無疑是在孟源私自將府邸擴建的問題上,得罪了孟源。
楚南玥並無什麽自己的靠山與勢力,卻仍為了東陵朝廷的風氣而大膽地開了口。
既然皇帝在其他事上,對孟源還算滿意,但在孟源與楚南玥的問題上,終究有了心結。
於是無論孟源口中的楚南玥如何,皇帝都再不會選擇相信孟源。
</p>
下朝之後,禮部的人到了孟府,孟源自顧不暇,甚至無法去找楚南玥算這筆賬。
禮部好不容易找到了孟源的錯處,即使是小地方,也必然不會想讓孟源好過。
孟府裏那十間擴建的房子,禮部的人雖然沒有拆掉,但卻也來迴找著疏漏之處,讓孟源做出整改修葺。
孟源畢竟理虧,隻好忍著脾氣一一做了修整,直到合乎了朝廷的規製。
而因孟源府中的事,也給了朝廷其他大臣一個警戒。
原先大臣們府中擴建,並不張揚,且不如孟源這樣大量,這才讓皇帝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如今這事情雖然是楚南玥提出的,但又是皇帝默認了的,無疑是表現了皇帝的態度。
皇帝對孟源雖然沒有處罰,但孟源必定是兵部尚書,若下一次輪到了自己頭上,那可就沒有這般好運了。
於是大臣們都變得本分許多,朝中風氣也因此一改。甚至有人讚賞楚南玥,說是楚南玥的偶然進諫,才讓朝中多了清明之風。皇帝深以為然。
而過了一陣日子,孟源得了空,他一直未忘楚南玥針對他所做之事,皇帝在禦書房召見他時,他言語間便難掩對楚南玥的敵意。
“孟大人,京郊駐軍的軍餉,這月可以多添些。”皇帝正吩咐著。
“陛下,京郊駐軍大概用不了如此多的銀兩,陛下撥下軍餉,若是最終落進了楚南玥的手裏,豈不是寒了將士們的心嗎?”孟源道。
皇帝瞥了他一眼:“朕這小半年來,也賞賜過楚將軍不少錢財,卻聽聞她都給了手下的將士,自己是分文未留。”
皇帝心中已有不悅之意。孟源這人,也是過於心窄。原先之時,孟源還處處表現出對楚南玥的讚賞。
而自從楚南玥在朝中當眾指出了他的一個錯處,孟源便不掩敵意,甚至在禦書房說出這樣的言論。
“可那般作法,焉知不是楚南玥在拉攏人心呢?”孟源道。“陛下,楚南玥畢竟是個女子,心思又多,遠不如其他將士可靠啊。”
“你是說,潯陽大長公主也不值得朕的信任嗎?”皇帝冷了聲音。
“微臣不敢!”孟源嚇道。
他一時最快,卻忘了皇帝的親姑母,潯陽大長公主殿下也同樣是女子身份入了軍營,為東陵掙下疆土。
看他垂首低眉的樣子,皇帝冷哼一聲:“孟源,朕知道你是怎麽想的。你覺得楚將軍進諫時,說出了你府中的事。你心裏記恨她,所以才這樣私下裏同朕說這些吧。”
需知道,二人雖都在說對方,但太過不同。楚南玥是在朝堂之上,當眾說出,坦坦蕩蕩。而孟源則是在私下裏,麵前隻有皇帝一人。
且楚南玥之言有憑有據,而孟源卻是無端猜測。
皇帝最為厭惡因私人恩怨而非議栽贓同僚的大臣,一時之間,對孟源心涼。
“皇上,微臣怎麽會這麽做呢?微臣不會針對楚將軍,微臣是對事不對人的。”孟源急道。
“楚將軍明知你有錯處,還能為你在朝堂上求情,那才是真正的對事不對人。至於孟大人……還是多反省反省自己吧。”皇帝道。
說著,太監總管已經識眼色地走了過來,來將孟源請了出去。
而孟源戰戰兢兢向皇帝行禮告退,直到此時才隱約明白了楚南玥為何如此作為。
將軍府中。
東陵爍原本是因為擔心楚南玥,早有來將軍府看楚南玥的意思。
而他因旁事耽誤幾日,宮中反而傳出了皇帝在禦書房對孟源發怒的消息。
東陵爍不禁參透楚南玥的那番異常舉動,來府中時,心裏的擔憂已經消失。
“楚將軍,原來楚將軍下棋時,喜歡先發製人。”東陵爍笑道。
“六殿下果然聰慧過人,什麽也瞞不住六殿下的眼睛。”楚南玥道。
他們都是明白人,犯不著藏著掖著,楚南玥也知東陵爍對自己的那份擔心,索性將原委說出。
“我就知兵部與禮部,遲早會動拉攏之意。”東陵爍皺眉道。
“我未料到孟源會那樣破釜沉舟,大概是覺得我背後並無靠山,又一直侵吞著兵部原本的權力,便想著拉攏不成,就滅之。”楚南玥自嘲道。
東陵爍搖頭道:“楚將軍何必這麽說?更何況這是孟源自己野心太盛,你的權力都是父皇給的,與他何幹?”
“總而言之,我已經解決此事,六殿下不必心憂。”楚南玥笑。
東陵爍知道楚南玥之計,便稱讚道:“楚將軍用計愈發精巧了。孟源自己大概也是剛反應過來,他在父皇麵前說出的關於你的話,父皇都不會信了。”
孟源原本是躲在暗地裏,不知何時就會出現,並且會針對楚南玥。
以兵部的勢力,與楚南玥對比,那楚南玥確實是毫無優勢可言。
可楚南玥這一計,反而主動地把孟源引到明處。將自己與孟源的矛盾擺到台麵上來。
而這矛盾,在皇帝與朝臣看來,並非私人矛盾。
就連孟源自己都無法否認,他確確實實違背了規製,朝中的任何一位大臣都可以以此向皇帝進諫。
而進諫的大臣,變為楚南玥時,意義卻完全不同了。
因為楚南玥與孟源的矛盾激化到了一定程度,讓皇帝因此留有了深刻印象。
楚南玥更是在朝堂之上,為孟源求情,以此顯示出楚南玥的一心為公。
而至於孟源,卻與楚南玥的做法完全相反。孟源與皇帝在禦書房商議國事之事,不掩飾對楚南玥的敵意,甚至公然出口,猜忌楚南玥對皇帝的忠心。
這無疑犯了皇帝的忌諱。
皇帝即使是心地仁慈的明君,對待孟源時,縱然不顧其他,也會在孟源再次開口提及楚南玥時,多想一想,提防著孟源的用意。
因為在皇帝看來,秉公耿直的楚南玥,無疑是在孟源私自將府邸擴建的問題上,得罪了孟源。
楚南玥並無什麽自己的靠山與勢力,卻仍為了東陵朝廷的風氣而大膽地開了口。
既然皇帝在其他事上,對孟源還算滿意,但在孟源與楚南玥的問題上,終究有了心結。
於是無論孟源口中的楚南玥如何,皇帝都再不會選擇相信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