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卷首語:見到你,如同見到道義一般。
正文:
(右司殿內)
“師父,近日身體可好些?”蠱將一杯茶水遞過去。
右司微笑著說:“好許多了。”
“我聽婷兒說,靈師門正在舉行應募之事,外麵好不熱鬧。”
“師父說得不錯,在靈師門大廠正在舉行。大師哥在那裏主持選拔之事。”
“外麵熙熙攘攘,隨他熱鬧吧,可不是我這個老頭子的事了。”
“師父如果想去逛逛,蠱陪你一同前去。”
“不了,我是時候該把靈師門的事務交給念了。”
“大師哥胸懷廣遠,舍己為人,這樣的性格絕對不會辜負師父的期望。”
“人老了,或許就不再那樣與事情較勁了,不管念做得好還是不好,我都決心將靈師門護靈殿的事宜交付於他。”
“人是需要曆練的,如果一味的袒護,而不放手,那麽,事情不會功德圓滿,反而適得其反。”
“師父說得確實如此。”
“不過,念確實是我始終看重的人,說到底,他是一個與我有緣的人。”
“師父,我還沒有聽你講過大師哥念的往事,今日,您就借此說一說大師哥吧。”
“說起與念的相遇,還真的是一場緣分。”
“事情已經過去十多年了,但是現在想來還是如在眼前的樣子。”
“十多年前,我下山進行靈種的考察,那是身為靈師的一項職責,大約每隔三年都會有這樣的行動,靈師會散布到全國各處考察各個山川河流,花鳥魚蟲裏所出現的靈種,探測它們的數量是否正常,周圍的生態是否動態平衡。如果有失衡的狀態,靈師會用人工的方法對失衡的靈種進行調節。如果發現了新的靈種,會將它們記錄在文案卷宗裏,以備後人查看。”
“身負這樣的使命,我來到了南麵的某處山巒,那是很美的一處地方,能聽見潺潺的流水之聲,好像閉著眼睛就可以知道水花打著旋兒飛揚的畫麵。前方不遠處,有大片大片的竹林,竹林裏傳來清脆的鳥兒的叫聲。時不時有微風吹過來,竹子與竹子之間產生的摩擦造成美妙的聲響。當時對我來說,此時此刻,是一種久違的舒適感。”
“我背著木匣,看了一會兒這樣的風景,進入了竹林深處,山泉水就在我的附近,當時有些口渴,捧了些清澈的泉水來喝,那滋味極其甘甜。就在那個時候,我聽見了音符的聲響,細微但是清晰入耳。”
“那聲音有著一種融入自然的感覺,帶給我的是一種心田的安寧,當時的我,非常好奇,想探尋一下,這聲音的來源。於是借助著細微的聲調,我在竹林深處不停地尋找。之後,翻過一道小丘陵,我見到了念,那是緣分的開始啊。”
“當時,他穿著一身青衣,倒是像極了一個仙者,長長的青衣袖一直落在碧綠色的草叢裏,衣冠整潔又清麗,麵容潔淨又分明,肩上背一個竹籃,頭上戴一個竹帽。修長的手拿著一片竹葉吹起了我喜愛的音調。他沒有發現我,而我也沒有打擾他,他繼續表演,我繼續聽著。”
“深入地體會那首音樂,就如同傾聽莊子的自然之理,如夢似幻,不絕如縷。”
“後來,念發現了我,他停止了聲調,一直在看著我。他沒有說話。”
“我本想說些什麽,但是覺得,說出任何一個字,都會打破這寂靜美妙的時刻。於是,也沒有說話。”
“我隻是在遠處向他作了一個揖,以表知遇的緣分。”
“念向我微微點一下頭,轉過身去,緩緩地消失在我的視線裏。”
“你也知道,靈師在外,風餐露宿是家常便飯,那日傍晚,在竹林裏下起了大雨,雨水將山泉變成了激流,我沒有辦法,隻能一直向高處行進,本想找個躲雨的洞口,然而四周之內,一片漆黑,已經尋不見哪裏是可以躲雨的地方。”
“就在我恍然無措的時候,一處微弱的光線,吸引住了我的眼球,起初我以為是某種發光的靈種,後來才得知原來是確確實實的光線,慢慢地能看清楚裝在燈籠裏的燭火左右迴蕩的光芒,然後我看到了燈籠上的一隻手,再近些看到了念的麵孔。”
“他沒有說明來意,沒有說多餘的話語,隻是說了一聲,跟他走。我點了一下頭,便跟在他的身後,翻過了泥濘的兩處山丘,我看到了一處發光的窗戶,之後,我進入了他所住的房子。”
“那間房是用竹做成的,雖然簡單,但是製作的很結實,在風雨之中毫無搖晃和滴漏。在中間處有鏤空之處,專門用來生火。我將濕透的外衣脫下生火,他過來遞給我一杯熱茶,並說:‘竹林中的雨更加濕冷,喝口熱茶去去寒意,以防寒疾。’”。
“那是他對我說的第一句關切的話,我這才發現他並不是冷漠之人。而且,在竹林的深夜,和他再次遇見,並不是偶然,而是他的行動,這份行動來源於他的善意,他的關切吧。”
“那日晚上,與他聊了許久,聊的內容大多是道義之理,靈師之事,靈種見聞。大多我說,他問。但在闡釋天下道義之理時,他都是滔滔不絕。他認為世間之事沒有善意解決不了的事情,同時對於違背義理之事要進行懲罰,他主張既有善也有法的一麵。”
“後來聊到他為什麽在此處生活,他說自己對外麵的人世萬般厭惡,不想做一個世俗之人,而隻想安靜的一個人生活在寂靜祥和之中,不被外界所知,也不被世俗的名利捆住手腳和思想,心甘情願做一個隱居之人,安守這一份淨土和聖域。”
“我告訴他,大隱隱於市,你在山林之中生活,隻是小隱而已。你剛才說的主張,非大隱莫能所及也,如果繼續隱居在此處,隻會讓自己懷才不遇,有誌而不竟。一方淨土待久了,也會被逐漸生成的怨氣而汙染。”
“他當時的反應隻是沉默不語,大概在思索吧。”
“第二天我要走的時候,他竟然也整裝行李,對我說:‘我想跟你走一走,看看外麵的景色,如果果真如你所說,道義就在世俗,那麽我會跟從你。’”。
“就這樣,兩個人一同啟程。”
“我們兩個人徒步走了三天,來到了另一處地方。那裏的環境剛好與念生活的環境相反,不管是山巒還是村落四處都是戾氣,我看得明白,知道那裏靈種的分配出現了問題。到了村落探看,各家各戶都成了啞人,都說不出話來。”
“那是一種叫做‘汀’的靈種,這種靈種具有雙麵性,它生活在山泉之中,當山泉水澄澈的時候,它會進一步淨化水源,提升水質,但是,如果水源被汙染,這種靈種會進一步惡化水質。人喝掉不幹淨的水後,會有巨大的危害。”
“找出原因,我首先將四處飄飛的靈種給予協調分配,祛除危害的根源,之後,整治了水源,提高了水質,最後,開始挨家挨戶的治療各家的啞聲之疾。由於村中有幾百戶人家,我時時處於高負荷地工作之下,等到最後一家的人治療完成後,我長舒一口氣,身體鬆弛下來的同時,也瞬間累垮,倒在地上。”
“念,趕忙將我扶起在身,對我說:‘為什麽要這樣不顧自身的去救所有人?’我告訴他:‘為了道義。’他迴答我:‘你的道義有什麽結果嗎?在我看來,你的做法愚蠢至極。你救了別人就是善嗎?真正的善是應該被人銘記在心的,這樣不被別人記下的善,算什麽道理。’”。
“我搖著頭,聲音微弱地對他說:‘小善之後才是大善。小善可能容易被別人遺忘,但是,小善會讓人覺得這個世間還是溫暖的,還是有人情的,並不處處黑暗。這才是生者希望看到的。’”。
“我的話說完了,村裏被我治療好的人們,都來感謝我,他們有的拿著饅頭,有的拿著雞蛋,有的幹脆抱著雞來。都在簇擁著,爭先恐後地送到我的身邊。我看到了最最樸素的人,最最可親和溫暖於心懷的人。”
“那晚,熱心的村民還將我安置在了村中最好的住宅裏。也正是在那晚,念對我說:‘真正的善到底是什麽,我現在也迷離了,但是我在你的身上,我看到了方向,今日,請求你收我為弟子。我將一路追隨你。’”。
“所以,為了尋找善的所在,念一路追隨我到現在,如今他成為了靈師門的大堂主、大護法,成為了我最引以為傲的弟子,隻是我還不知他是否已經找到了他所追尋的答案。”
“師父,大師哥一直在追尋啊,他的追尋就像你與他的緣分一樣,從一麵之緣,到再次遇見,再到互相了解,都是一種莫大的緣。師哥所追尋的善,會在他的一路執著裏最終尋找到他所命中注定的緣。”
“是啊,在未遇到他的時候,我不曾相信過緣分,自遇見之後,我希望他的道義能夠在命中注定裏找到所期待的答案。”
</p>
卷首語:見到你,如同見到道義一般。
正文:
(右司殿內)
“師父,近日身體可好些?”蠱將一杯茶水遞過去。
右司微笑著說:“好許多了。”
“我聽婷兒說,靈師門正在舉行應募之事,外麵好不熱鬧。”
“師父說得不錯,在靈師門大廠正在舉行。大師哥在那裏主持選拔之事。”
“外麵熙熙攘攘,隨他熱鬧吧,可不是我這個老頭子的事了。”
“師父如果想去逛逛,蠱陪你一同前去。”
“不了,我是時候該把靈師門的事務交給念了。”
“大師哥胸懷廣遠,舍己為人,這樣的性格絕對不會辜負師父的期望。”
“人老了,或許就不再那樣與事情較勁了,不管念做得好還是不好,我都決心將靈師門護靈殿的事宜交付於他。”
“人是需要曆練的,如果一味的袒護,而不放手,那麽,事情不會功德圓滿,反而適得其反。”
“師父說得確實如此。”
“不過,念確實是我始終看重的人,說到底,他是一個與我有緣的人。”
“師父,我還沒有聽你講過大師哥念的往事,今日,您就借此說一說大師哥吧。”
“說起與念的相遇,還真的是一場緣分。”
“事情已經過去十多年了,但是現在想來還是如在眼前的樣子。”
“十多年前,我下山進行靈種的考察,那是身為靈師的一項職責,大約每隔三年都會有這樣的行動,靈師會散布到全國各處考察各個山川河流,花鳥魚蟲裏所出現的靈種,探測它們的數量是否正常,周圍的生態是否動態平衡。如果有失衡的狀態,靈師會用人工的方法對失衡的靈種進行調節。如果發現了新的靈種,會將它們記錄在文案卷宗裏,以備後人查看。”
“身負這樣的使命,我來到了南麵的某處山巒,那是很美的一處地方,能聽見潺潺的流水之聲,好像閉著眼睛就可以知道水花打著旋兒飛揚的畫麵。前方不遠處,有大片大片的竹林,竹林裏傳來清脆的鳥兒的叫聲。時不時有微風吹過來,竹子與竹子之間產生的摩擦造成美妙的聲響。當時對我來說,此時此刻,是一種久違的舒適感。”
“我背著木匣,看了一會兒這樣的風景,進入了竹林深處,山泉水就在我的附近,當時有些口渴,捧了些清澈的泉水來喝,那滋味極其甘甜。就在那個時候,我聽見了音符的聲響,細微但是清晰入耳。”
“那聲音有著一種融入自然的感覺,帶給我的是一種心田的安寧,當時的我,非常好奇,想探尋一下,這聲音的來源。於是借助著細微的聲調,我在竹林深處不停地尋找。之後,翻過一道小丘陵,我見到了念,那是緣分的開始啊。”
“當時,他穿著一身青衣,倒是像極了一個仙者,長長的青衣袖一直落在碧綠色的草叢裏,衣冠整潔又清麗,麵容潔淨又分明,肩上背一個竹籃,頭上戴一個竹帽。修長的手拿著一片竹葉吹起了我喜愛的音調。他沒有發現我,而我也沒有打擾他,他繼續表演,我繼續聽著。”
“深入地體會那首音樂,就如同傾聽莊子的自然之理,如夢似幻,不絕如縷。”
“後來,念發現了我,他停止了聲調,一直在看著我。他沒有說話。”
“我本想說些什麽,但是覺得,說出任何一個字,都會打破這寂靜美妙的時刻。於是,也沒有說話。”
“我隻是在遠處向他作了一個揖,以表知遇的緣分。”
“念向我微微點一下頭,轉過身去,緩緩地消失在我的視線裏。”
“你也知道,靈師在外,風餐露宿是家常便飯,那日傍晚,在竹林裏下起了大雨,雨水將山泉變成了激流,我沒有辦法,隻能一直向高處行進,本想找個躲雨的洞口,然而四周之內,一片漆黑,已經尋不見哪裏是可以躲雨的地方。”
“就在我恍然無措的時候,一處微弱的光線,吸引住了我的眼球,起初我以為是某種發光的靈種,後來才得知原來是確確實實的光線,慢慢地能看清楚裝在燈籠裏的燭火左右迴蕩的光芒,然後我看到了燈籠上的一隻手,再近些看到了念的麵孔。”
“他沒有說明來意,沒有說多餘的話語,隻是說了一聲,跟他走。我點了一下頭,便跟在他的身後,翻過了泥濘的兩處山丘,我看到了一處發光的窗戶,之後,我進入了他所住的房子。”
“那間房是用竹做成的,雖然簡單,但是製作的很結實,在風雨之中毫無搖晃和滴漏。在中間處有鏤空之處,專門用來生火。我將濕透的外衣脫下生火,他過來遞給我一杯熱茶,並說:‘竹林中的雨更加濕冷,喝口熱茶去去寒意,以防寒疾。’”。
“那是他對我說的第一句關切的話,我這才發現他並不是冷漠之人。而且,在竹林的深夜,和他再次遇見,並不是偶然,而是他的行動,這份行動來源於他的善意,他的關切吧。”
“那日晚上,與他聊了許久,聊的內容大多是道義之理,靈師之事,靈種見聞。大多我說,他問。但在闡釋天下道義之理時,他都是滔滔不絕。他認為世間之事沒有善意解決不了的事情,同時對於違背義理之事要進行懲罰,他主張既有善也有法的一麵。”
“後來聊到他為什麽在此處生活,他說自己對外麵的人世萬般厭惡,不想做一個世俗之人,而隻想安靜的一個人生活在寂靜祥和之中,不被外界所知,也不被世俗的名利捆住手腳和思想,心甘情願做一個隱居之人,安守這一份淨土和聖域。”
“我告訴他,大隱隱於市,你在山林之中生活,隻是小隱而已。你剛才說的主張,非大隱莫能所及也,如果繼續隱居在此處,隻會讓自己懷才不遇,有誌而不竟。一方淨土待久了,也會被逐漸生成的怨氣而汙染。”
“他當時的反應隻是沉默不語,大概在思索吧。”
“第二天我要走的時候,他竟然也整裝行李,對我說:‘我想跟你走一走,看看外麵的景色,如果果真如你所說,道義就在世俗,那麽我會跟從你。’”。
“就這樣,兩個人一同啟程。”
“我們兩個人徒步走了三天,來到了另一處地方。那裏的環境剛好與念生活的環境相反,不管是山巒還是村落四處都是戾氣,我看得明白,知道那裏靈種的分配出現了問題。到了村落探看,各家各戶都成了啞人,都說不出話來。”
“那是一種叫做‘汀’的靈種,這種靈種具有雙麵性,它生活在山泉之中,當山泉水澄澈的時候,它會進一步淨化水源,提升水質,但是,如果水源被汙染,這種靈種會進一步惡化水質。人喝掉不幹淨的水後,會有巨大的危害。”
“找出原因,我首先將四處飄飛的靈種給予協調分配,祛除危害的根源,之後,整治了水源,提高了水質,最後,開始挨家挨戶的治療各家的啞聲之疾。由於村中有幾百戶人家,我時時處於高負荷地工作之下,等到最後一家的人治療完成後,我長舒一口氣,身體鬆弛下來的同時,也瞬間累垮,倒在地上。”
“念,趕忙將我扶起在身,對我說:‘為什麽要這樣不顧自身的去救所有人?’我告訴他:‘為了道義。’他迴答我:‘你的道義有什麽結果嗎?在我看來,你的做法愚蠢至極。你救了別人就是善嗎?真正的善是應該被人銘記在心的,這樣不被別人記下的善,算什麽道理。’”。
“我搖著頭,聲音微弱地對他說:‘小善之後才是大善。小善可能容易被別人遺忘,但是,小善會讓人覺得這個世間還是溫暖的,還是有人情的,並不處處黑暗。這才是生者希望看到的。’”。
“我的話說完了,村裏被我治療好的人們,都來感謝我,他們有的拿著饅頭,有的拿著雞蛋,有的幹脆抱著雞來。都在簇擁著,爭先恐後地送到我的身邊。我看到了最最樸素的人,最最可親和溫暖於心懷的人。”
“那晚,熱心的村民還將我安置在了村中最好的住宅裏。也正是在那晚,念對我說:‘真正的善到底是什麽,我現在也迷離了,但是我在你的身上,我看到了方向,今日,請求你收我為弟子。我將一路追隨你。’”。
“所以,為了尋找善的所在,念一路追隨我到現在,如今他成為了靈師門的大堂主、大護法,成為了我最引以為傲的弟子,隻是我還不知他是否已經找到了他所追尋的答案。”
“師父,大師哥一直在追尋啊,他的追尋就像你與他的緣分一樣,從一麵之緣,到再次遇見,再到互相了解,都是一種莫大的緣。師哥所追尋的善,會在他的一路執著裏最終尋找到他所命中注定的緣。”
“是啊,在未遇到他的時候,我不曾相信過緣分,自遇見之後,我希望他的道義能夠在命中注定裏找到所期待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