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公社變動
四合院:迴到54年,還好帶係統 作者:雯織天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香港來的人第二天就走人,市裏的派來的人當然也不會留下,早早的就跟著離開廣慧公社。
之前他對香港那邊不是太上心,畢竟派人過去的主要目的,就是尋找他需要的珍稀藥材。
但是現在情況不同了,等飲品店大量擴張之後,國內的茶葉,甚至是未來的咖啡豆,每年都是數千萬美元的外匯收入,在如今,這金額可是巨款。
相當於每年外匯收入頂得上一個世界前150強的國際公司。
對國內有多大幫助可想而知。
而村裏的香菇產業如今也能收入外匯,這筆錢雖然在國家層麵看起來少,可對於市裏確是一筆大錢。
隻要這幾個外匯收入能夠一直保持,他可以肯定,自己隻要別鬧出大問題,始終堅持中農背景和集體經濟,未來就絕對不會有事。
這次市裏竟然沒有什麽反應,似乎覺得這次香港購買香菇真的是正常交易,這顯然是上麵將香港王氏集團的消息控製住了。
機械廠慢慢進入正軌,王澤隻是偶爾去幹幹活,加工出來大量的精密配件,他幹一天的量,夠廠裏半個月所用。
“小澤,有意見說讓你們撤去三線,你什麽意見?”
晚上在家,李智林吃過飯後抱著茶問道。
他在王家村都有些樂不思蜀,畢竟這王氏茶葉喝習慣了,在去喝別的茶葉簡直無法入口,王澤的情況他這個級別還是知道一些的,雖然有些擔心,可已經是自己女婿了,他還能有什麽辦法,隻能跟著一條道走到黑。
“三線?爹,我們機械廠去三線,大概率就沒有未來了,不管是成本還是人員,都會受到限製。”
王澤當然不願意啊,現在三線是為了備戰,可不是什麽廠子都有這個資格的,但他知道,未來就不會出現大型核戰爭。
這要是走了,未來再想迴來可是很麻煩的。
“嗯,我知道了。”李智林點點頭,沒有繼續這個話題。
最近村裏比較大的事,便是戶籍變更,廣慧公社接到通知,所有人的戶籍,都將轉變為京城非農戶籍。
這樣一來,他們還真在農村種地的城裏人了,這也是京城的特殊情況才有這樣看起來矛盾的戶籍。
“這戶籍拿到也不知道好還是不好。”王澤感歎道。
“嗨,給你城裏戶籍還不好啊,其他地方想要還沒有呢。”潘洋怪異的看著王澤說道,要不是他們就在京城跟前,這種好事哪輪得到他們。
“王家村倒還好,隻是其他村子要成為城裏的蔬菜供應種植地,這對發展影響可不小哦。”王澤不認同潘洋的想法,在他看來,自主性比這小小的城市戶口要重要,哪怕是京城的。
但是他的想法在廣慧公社並不是主流,哪怕是王家村的族人,很多人對這次調整都很滿意。
以前他們雖然富裕,可是進城之後總被人拿農村人說事。
“給你說個事,我可能要走了。”潘洋歎了口氣說道。
王澤猛然抬頭:“你去哪?”
“市裏找我談話了,我可能會被調去區裏工作。”
潘洋早就期盼著這一天,但是如今真的要離開這裏,整個人還是有些舍不得,現在的環境多好啊,以前總想著走,卻拖了這麽多年,現在他都做好在廣慧公社呆一輩子的打算,卻突然要離開。
“你走了誰接任書記?”王澤問道。
潘洋搖搖頭道:“不知道,但我估計是上麵直接派人。”
正常來說,市裏如果沒有確定人選,會詢問他的意見,對公社同誌的看法,可這次談話根本就沒有說這些,潘洋能看出來,市裏人都確定了,他的升職,可能是給人騰位置呢。
當然,這種騰位置潘洋一點都不反感,能從公社跳去區裏擔任實權職位,他覺得不虧。
隻是王澤都沒想到,這次調整可不光是潘洋,還有王有明也被調去市裏區派出所任職副所長。
“族長,怎麽辦?我要去嗎?”王有明接到調令後,立刻找到王澤,晚上王澤召集族老們一起開會,他想不通,為什麽會將王有明調走,難不成是要對他們動手?
“你們怎麽看?”王澤沒有迴答,看向王先一幾人。
“我們的情況上麵應該已經都知道了,但是調走我覺得不像是要對我們動手,真要動手,王有明在不在沒多少區別。”
王先一說完,王宜榮讚同道:“對,我也這樣看,我認為這確實是上頭在防備我們,畢竟京城旁邊有這樣一股不受控製的力量存在,上頭可能是不放心。”
王澤點點頭,換位思考一下他就想通了,實際上他們想的還真沒錯。
安全部的人仔細查找了王家村的事情,之前他們尋找無果的抗日地方武裝如今和王家村一匹配,很多事情就說得通了。
細細調查,前些年總有人會拿著被熔煉過的金銀去黑市換錢,而在王家村發展起來後,這批拿著同樣規格金子換錢的人便消失了,這些線索整理起來,都指向王家村。
當年日軍在京城附近損失慘重,可是鬧出了不小的動靜,而以前很多附近抗日戰鬥,有痕跡卻找不到誰幹的,如今都被按到王家村頭上。
雖然其中有不少事情其實不是王家村幹的,可現在王家村冒出來了,上頭直接默認都是他們做的。
這種民間武裝有著正義性,運寶車隊上麵的寶藏上麵不想追究,可相應的,他們的曆史功勞也隻會記錄在國家檔案之中。
這也是村裏將寶藏私分的代價。
隻不過這樣的戰鬥力,在京城旁邊,要不是王家村已經成氣候輕易不好調整,還有未來的外匯收益吊著,不然讓整個村搬遷都有可能,但是民兵這一塊上麵堅決不允許被王家村的人掌控。
“去吧,我們也不是毫無根基,你去派出所好好幹,反正離的也不遠,咱們村又有去城裏的車,你迴家也方便。”
王有明點點頭:“我知道了,我明天就給市裏答複。”
這次的調整對他們影響不小,王有明這事還好說,畢竟他們也沒想找事,但潘洋的離開卻是個大損失。
這種能力不咋地,還能躺平的人可是不多見,王澤很希望潘洋就在這裏一直待著。
沒幾天,公社便迎來了新上任的公社書記和武裝部長。
之前他對香港那邊不是太上心,畢竟派人過去的主要目的,就是尋找他需要的珍稀藥材。
但是現在情況不同了,等飲品店大量擴張之後,國內的茶葉,甚至是未來的咖啡豆,每年都是數千萬美元的外匯收入,在如今,這金額可是巨款。
相當於每年外匯收入頂得上一個世界前150強的國際公司。
對國內有多大幫助可想而知。
而村裏的香菇產業如今也能收入外匯,這筆錢雖然在國家層麵看起來少,可對於市裏確是一筆大錢。
隻要這幾個外匯收入能夠一直保持,他可以肯定,自己隻要別鬧出大問題,始終堅持中農背景和集體經濟,未來就絕對不會有事。
這次市裏竟然沒有什麽反應,似乎覺得這次香港購買香菇真的是正常交易,這顯然是上麵將香港王氏集團的消息控製住了。
機械廠慢慢進入正軌,王澤隻是偶爾去幹幹活,加工出來大量的精密配件,他幹一天的量,夠廠裏半個月所用。
“小澤,有意見說讓你們撤去三線,你什麽意見?”
晚上在家,李智林吃過飯後抱著茶問道。
他在王家村都有些樂不思蜀,畢竟這王氏茶葉喝習慣了,在去喝別的茶葉簡直無法入口,王澤的情況他這個級別還是知道一些的,雖然有些擔心,可已經是自己女婿了,他還能有什麽辦法,隻能跟著一條道走到黑。
“三線?爹,我們機械廠去三線,大概率就沒有未來了,不管是成本還是人員,都會受到限製。”
王澤當然不願意啊,現在三線是為了備戰,可不是什麽廠子都有這個資格的,但他知道,未來就不會出現大型核戰爭。
這要是走了,未來再想迴來可是很麻煩的。
“嗯,我知道了。”李智林點點頭,沒有繼續這個話題。
最近村裏比較大的事,便是戶籍變更,廣慧公社接到通知,所有人的戶籍,都將轉變為京城非農戶籍。
這樣一來,他們還真在農村種地的城裏人了,這也是京城的特殊情況才有這樣看起來矛盾的戶籍。
“這戶籍拿到也不知道好還是不好。”王澤感歎道。
“嗨,給你城裏戶籍還不好啊,其他地方想要還沒有呢。”潘洋怪異的看著王澤說道,要不是他們就在京城跟前,這種好事哪輪得到他們。
“王家村倒還好,隻是其他村子要成為城裏的蔬菜供應種植地,這對發展影響可不小哦。”王澤不認同潘洋的想法,在他看來,自主性比這小小的城市戶口要重要,哪怕是京城的。
但是他的想法在廣慧公社並不是主流,哪怕是王家村的族人,很多人對這次調整都很滿意。
以前他們雖然富裕,可是進城之後總被人拿農村人說事。
“給你說個事,我可能要走了。”潘洋歎了口氣說道。
王澤猛然抬頭:“你去哪?”
“市裏找我談話了,我可能會被調去區裏工作。”
潘洋早就期盼著這一天,但是如今真的要離開這裏,整個人還是有些舍不得,現在的環境多好啊,以前總想著走,卻拖了這麽多年,現在他都做好在廣慧公社呆一輩子的打算,卻突然要離開。
“你走了誰接任書記?”王澤問道。
潘洋搖搖頭道:“不知道,但我估計是上麵直接派人。”
正常來說,市裏如果沒有確定人選,會詢問他的意見,對公社同誌的看法,可這次談話根本就沒有說這些,潘洋能看出來,市裏人都確定了,他的升職,可能是給人騰位置呢。
當然,這種騰位置潘洋一點都不反感,能從公社跳去區裏擔任實權職位,他覺得不虧。
隻是王澤都沒想到,這次調整可不光是潘洋,還有王有明也被調去市裏區派出所任職副所長。
“族長,怎麽辦?我要去嗎?”王有明接到調令後,立刻找到王澤,晚上王澤召集族老們一起開會,他想不通,為什麽會將王有明調走,難不成是要對他們動手?
“你們怎麽看?”王澤沒有迴答,看向王先一幾人。
“我們的情況上麵應該已經都知道了,但是調走我覺得不像是要對我們動手,真要動手,王有明在不在沒多少區別。”
王先一說完,王宜榮讚同道:“對,我也這樣看,我認為這確實是上頭在防備我們,畢竟京城旁邊有這樣一股不受控製的力量存在,上頭可能是不放心。”
王澤點點頭,換位思考一下他就想通了,實際上他們想的還真沒錯。
安全部的人仔細查找了王家村的事情,之前他們尋找無果的抗日地方武裝如今和王家村一匹配,很多事情就說得通了。
細細調查,前些年總有人會拿著被熔煉過的金銀去黑市換錢,而在王家村發展起來後,這批拿著同樣規格金子換錢的人便消失了,這些線索整理起來,都指向王家村。
當年日軍在京城附近損失慘重,可是鬧出了不小的動靜,而以前很多附近抗日戰鬥,有痕跡卻找不到誰幹的,如今都被按到王家村頭上。
雖然其中有不少事情其實不是王家村幹的,可現在王家村冒出來了,上頭直接默認都是他們做的。
這種民間武裝有著正義性,運寶車隊上麵的寶藏上麵不想追究,可相應的,他們的曆史功勞也隻會記錄在國家檔案之中。
這也是村裏將寶藏私分的代價。
隻不過這樣的戰鬥力,在京城旁邊,要不是王家村已經成氣候輕易不好調整,還有未來的外匯收益吊著,不然讓整個村搬遷都有可能,但是民兵這一塊上麵堅決不允許被王家村的人掌控。
“去吧,我們也不是毫無根基,你去派出所好好幹,反正離的也不遠,咱們村又有去城裏的車,你迴家也方便。”
王有明點點頭:“我知道了,我明天就給市裏答複。”
這次的調整對他們影響不小,王有明這事還好說,畢竟他們也沒想找事,但潘洋的離開卻是個大損失。
這種能力不咋地,還能躺平的人可是不多見,王澤很希望潘洋就在這裏一直待著。
沒幾天,公社便迎來了新上任的公社書記和武裝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