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廣慧公社
四合院:迴到54年,還好帶係統 作者:雯織天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這年齡不合適做社長吧?”王澤有些遲疑。
潘洋一愣,趕忙咳了一聲道:“不是,我意思是你爭取一下其他職位。”
好家夥,他沒想到這王澤還挺狠,直接上來就要做社長。
要知道公社是有級別的,公社實行政社合一,是一級政權機構。
尤其是京城周邊的公社,大概率這種崗位都是上級從其他地方調人來擔任。
他這個資曆都沒多大可能成為社長,更別說現在才20歲的王澤了。
王家村這次會議商討了很久,畢竟這事情算得上是對村子影響重大了。
現在河南遂平縣已經成立了全國第一家公社“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
形勢大家都能看得懂,他們這裏肯定跑不掉。
“要進入熟悉的曆史咯。”坐在車上,王澤搖頭感歎道。
之後的農村才是他在影視劇裏看過的,都是算工分的那種模式。
不過這樣來,未來他們這邊勞動力倒是不缺了,這也算唯一一個好事吧。
既然不能拒絕,他們也隻能想辦法將壞事變成好事。
1958 年 8 月,擴大會議通過《關於在農村建立人民公社問題的決議》。
決定在全國農村普遍成立人民公社。
京城的領導快速反應,立刻便將任務傳達下發,要求九月之前,京城地區所轄農村都要完成。
這條消息其實並不隱秘,很多人之前就猜到了,就好像王家村村委一樣。
所以任務剛下達到鎮上,鎮上的領導馬上便召集各村各合作社的負責人開會。
潘洋和王宜軍都去了。
迴來後便一起在村委開了小會,說明了這次去鎮上開會的內容。
他們成立的廣慧人民公社,東與王平鎮為鄰,西南與房山區河北鎮、佛子莊鄉、大安山鄉等鄉鎮交界,西與齋堂鎮毗鄰,北與雁翅鎮接壤,轄區麵積為 81 平方千米。
原本鎮上說叫王家村人民公社的,王宜軍當即出聲反對,最後才借用王家村旁邊廣慧寺的名字來命名。
而公社駐地就放在了王家村。
鎮上也是考慮到,王家村這些年發展迅速,有著一套成熟的領導班子,也希望廣慧公社能發展起來。
另一個,則是前一陣潘洋和王宜軍四處跑關係的原因了。
隻不過這個原因沒人會去談。
而潘洋,也出乎意料的成為公社書記。
而王宜榮則被選為公社社長。
鎮上在這一套班子上和王家村區別不大。
而副書記鎮上派了兩人過去,而經王宜榮提議,王澤也被提名選為副書記,以後也是股級幹部了。
而公社武裝部長,由王有明擔任。
其他的崗位則是各村和鎮上分別選出來的。
潘洋將結果直接說了出來,他整個人散發著紅光,他沒想到自己還真能從一個村再次走出來。
他這個職位,可是科級的幹部啊。
他自己都放棄了,準備在王家村生活了,沒想到峰迴路轉,柳暗花明。
此刻誌得意滿的潘洋說話語氣都不一樣了。
“這次讓你們來,主要便是商量一下王家村大隊的安排。”潘洋掃視一圈,沒有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他怕又給他來個投票。
“大隊隊長就讓王先斌來吧。”王澤出聲道。
王宜榮還想說自己兒子,但看到族長這話,瞬間便不吭聲了。
看眾人都沒有意見,潘洋點點頭,在紙上寫下了王先斌的名字。
本來還應該上報公社的,可他們公司支書和社長都坐在這裏。
這一步就不需要了,他們直接就能在這裏確定王家村大隊的部署。
在說完大隊任命後,潘洋也沒有再去管小隊的任命,而是說起了另一個關鍵事情。
那就是錢!
王家村身為發展最好的地方,也是公社駐地,總不能一毛不拔吧。
上級能支持的並不多,主要還是看公社自己的發展。
潘洋原本已經躺平的心現在又被激活,也想要試試能不能更進一步。
“公社辦公的地方,不如去博物館那邊吧。”王宜榮想了想說道。
博物館雖然建好了,但基本就沒人去,農村人誰對這些有興趣啊。
由於建設的比較大,很多地方都還沒有利用上,未來是準備放中醫相關的文化宣傳內容。
可公社這邊在王家村,也需要一個辦公的地方,總不能把這個院子讓出去吧?
不過這句話說完,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王澤,也包括潘洋,他也看向王澤。
博物館這裏就是王澤在管,這中藥博物館是王澤主張修建的,費了不少錢。
想要借用,肯定也需要王澤這邊點頭才行。
“行啊,博物館南邊不是沒有用上麽,做個隔斷,將兩邊隔開吧。”王澤想了想說道。
王家村這個博物館,是南北長條形。
原本考慮到未來的計劃,設計的時候就修的比較大,給公社用倒也沒什麽關係。
反正未來公社解散,這裏還不是能收迴來。
這一點在王澤點頭後,村委其他人紛紛表示讚同。
可潘洋說的下一個事頓時引起一片不滿之聲。
“你在說什麽,這是我們村的企業,又不是公社的。”王先程一拍桌子,麵色兇狠的盯著潘洋。
潘洋這上過戰場的人此刻被盯著都覺得好似被一頭猛獸看著一樣。
忍不住吞咽了一口口水,深唿吸了一下才調整好自己的狀態。
“不是,我意思是,公社向農業公司借一筆錢辦公社企業,後邊在還給村裏。”潘洋連忙解釋。
他原本是想要讓王家村的村企給公社分些錢的,可眼下這話他哪裏還敢說出口。
王先程收迴目光,又變成了和藹老人,笑嗬嗬道:“這個我沒問題,隻是看社上要借多少,我們有多少錢你也知道,太多肯定沒有。”
“當然,我的想法是,將燒製瓷磚瓷器作為下一步公社的重點項目。”潘洋開始訴說自己的想法。
隻是這個畫麵看著有些奇怪,好像是潘洋在向上級匯報工作似得。
要知道,潘洋可是公社書記,算是公社的最高崗位了。
隻是顯然,潘洋還沒有體會到公社書記這個位置的權利。
不然一定不會是這樣的態度。
但王澤不打算改變,這裏是公社,以王家村對附近的影響力,哪怕你是書記又如何?人民才是公社的主人。
潘洋一愣,趕忙咳了一聲道:“不是,我意思是你爭取一下其他職位。”
好家夥,他沒想到這王澤還挺狠,直接上來就要做社長。
要知道公社是有級別的,公社實行政社合一,是一級政權機構。
尤其是京城周邊的公社,大概率這種崗位都是上級從其他地方調人來擔任。
他這個資曆都沒多大可能成為社長,更別說現在才20歲的王澤了。
王家村這次會議商討了很久,畢竟這事情算得上是對村子影響重大了。
現在河南遂平縣已經成立了全國第一家公社“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
形勢大家都能看得懂,他們這裏肯定跑不掉。
“要進入熟悉的曆史咯。”坐在車上,王澤搖頭感歎道。
之後的農村才是他在影視劇裏看過的,都是算工分的那種模式。
不過這樣來,未來他們這邊勞動力倒是不缺了,這也算唯一一個好事吧。
既然不能拒絕,他們也隻能想辦法將壞事變成好事。
1958 年 8 月,擴大會議通過《關於在農村建立人民公社問題的決議》。
決定在全國農村普遍成立人民公社。
京城的領導快速反應,立刻便將任務傳達下發,要求九月之前,京城地區所轄農村都要完成。
這條消息其實並不隱秘,很多人之前就猜到了,就好像王家村村委一樣。
所以任務剛下達到鎮上,鎮上的領導馬上便召集各村各合作社的負責人開會。
潘洋和王宜軍都去了。
迴來後便一起在村委開了小會,說明了這次去鎮上開會的內容。
他們成立的廣慧人民公社,東與王平鎮為鄰,西南與房山區河北鎮、佛子莊鄉、大安山鄉等鄉鎮交界,西與齋堂鎮毗鄰,北與雁翅鎮接壤,轄區麵積為 81 平方千米。
原本鎮上說叫王家村人民公社的,王宜軍當即出聲反對,最後才借用王家村旁邊廣慧寺的名字來命名。
而公社駐地就放在了王家村。
鎮上也是考慮到,王家村這些年發展迅速,有著一套成熟的領導班子,也希望廣慧公社能發展起來。
另一個,則是前一陣潘洋和王宜軍四處跑關係的原因了。
隻不過這個原因沒人會去談。
而潘洋,也出乎意料的成為公社書記。
而王宜榮則被選為公社社長。
鎮上在這一套班子上和王家村區別不大。
而副書記鎮上派了兩人過去,而經王宜榮提議,王澤也被提名選為副書記,以後也是股級幹部了。
而公社武裝部長,由王有明擔任。
其他的崗位則是各村和鎮上分別選出來的。
潘洋將結果直接說了出來,他整個人散發著紅光,他沒想到自己還真能從一個村再次走出來。
他這個職位,可是科級的幹部啊。
他自己都放棄了,準備在王家村生活了,沒想到峰迴路轉,柳暗花明。
此刻誌得意滿的潘洋說話語氣都不一樣了。
“這次讓你們來,主要便是商量一下王家村大隊的安排。”潘洋掃視一圈,沒有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他怕又給他來個投票。
“大隊隊長就讓王先斌來吧。”王澤出聲道。
王宜榮還想說自己兒子,但看到族長這話,瞬間便不吭聲了。
看眾人都沒有意見,潘洋點點頭,在紙上寫下了王先斌的名字。
本來還應該上報公社的,可他們公司支書和社長都坐在這裏。
這一步就不需要了,他們直接就能在這裏確定王家村大隊的部署。
在說完大隊任命後,潘洋也沒有再去管小隊的任命,而是說起了另一個關鍵事情。
那就是錢!
王家村身為發展最好的地方,也是公社駐地,總不能一毛不拔吧。
上級能支持的並不多,主要還是看公社自己的發展。
潘洋原本已經躺平的心現在又被激活,也想要試試能不能更進一步。
“公社辦公的地方,不如去博物館那邊吧。”王宜榮想了想說道。
博物館雖然建好了,但基本就沒人去,農村人誰對這些有興趣啊。
由於建設的比較大,很多地方都還沒有利用上,未來是準備放中醫相關的文化宣傳內容。
可公社這邊在王家村,也需要一個辦公的地方,總不能把這個院子讓出去吧?
不過這句話說完,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王澤,也包括潘洋,他也看向王澤。
博物館這裏就是王澤在管,這中藥博物館是王澤主張修建的,費了不少錢。
想要借用,肯定也需要王澤這邊點頭才行。
“行啊,博物館南邊不是沒有用上麽,做個隔斷,將兩邊隔開吧。”王澤想了想說道。
王家村這個博物館,是南北長條形。
原本考慮到未來的計劃,設計的時候就修的比較大,給公社用倒也沒什麽關係。
反正未來公社解散,這裏還不是能收迴來。
這一點在王澤點頭後,村委其他人紛紛表示讚同。
可潘洋說的下一個事頓時引起一片不滿之聲。
“你在說什麽,這是我們村的企業,又不是公社的。”王先程一拍桌子,麵色兇狠的盯著潘洋。
潘洋這上過戰場的人此刻被盯著都覺得好似被一頭猛獸看著一樣。
忍不住吞咽了一口口水,深唿吸了一下才調整好自己的狀態。
“不是,我意思是,公社向農業公司借一筆錢辦公社企業,後邊在還給村裏。”潘洋連忙解釋。
他原本是想要讓王家村的村企給公社分些錢的,可眼下這話他哪裏還敢說出口。
王先程收迴目光,又變成了和藹老人,笑嗬嗬道:“這個我沒問題,隻是看社上要借多少,我們有多少錢你也知道,太多肯定沒有。”
“當然,我的想法是,將燒製瓷磚瓷器作為下一步公社的重點項目。”潘洋開始訴說自己的想法。
隻是這個畫麵看著有些奇怪,好像是潘洋在向上級匯報工作似得。
要知道,潘洋可是公社書記,算是公社的最高崗位了。
隻是顯然,潘洋還沒有體會到公社書記這個位置的權利。
不然一定不會是這樣的態度。
但王澤不打算改變,這裏是公社,以王家村對附近的影響力,哪怕你是書記又如何?人民才是公社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