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突然的變化
四合院:迴到54年,還好帶係統 作者:雯織天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之前教育局派來的兩個人都已經開始上課,村裏五六歲的小孩子開心的笑容都減少了許多,天天一大早就要去學校。
隻是由於村裏小學的適齡孩童都去城裏上學了,讓這裏看著更像是一個幼兒園。
“徐老師,你先作為這座學校的校長吧,你這段時間可以去學校圖書館看看書,裏麵有不少科學課的書籍,到時候給孩子們講課用。”王澤帶著徐紅娟參觀了學校。
雖然五間房子的學校不大,可是在現在這個階段已經夠用了。
況且徐紅娟還看到旁邊不遠正在建設的大型工地。
在知道那裏建設的就是未來的王家村小學,徐紅娟心中再次安定了一些,至少有這個學校,她不會在這裏生活不下去了。
昨天簽了那個合同,她也知道,給丈夫治療需要用到很多珍稀藥材。
這些藥材他們這種普通人家別說買,那是見都見不到。
徐紅娟心裏很感激王家村,為了治療丈夫竟然願意用如此珍貴的藥材。
“我明白了王副村長,我會做好的。”徐紅娟一臉堅定的看著王澤說道。
“副村長,支書叫你去村委開會。”兩人正在聊著,突然一個年輕人騎著自行車過來說道。
如今王家村自行車可不少,這些年一直有買,再加上之前意外所得,幾十輛自行車在附近都是獨一份。
“徐老師,那我就先走了,你這邊自己安排吧。”王澤沒有多問,直接說完轉頭將小年輕的自行車騎上便走。
留下年輕人在一旁可憐兮兮的不敢吭聲。
王家村的村委開會都是有固定時間的,隻有發生重要事情才會臨時通知開會,所以他也不敢耽擱,當即快速騎著車趕去村委。
還好這一路都是下坡,騎自行車的速度也不比開車慢。
等他進入村委,才發現村裏的村委的人都已經到齊了。
這可不多久啊,王澤心中一驚,沒有多說什麽,直接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潘洋看到人都到了,這才將門關上,然後迴身說道:“這麽著急叫大家來,是因為有些事情可能會對我們村和村企有較大影響。”
潘洋雖然在王家村的話語權很小,可畢竟是上麵派來的支書,是負責王家村支部建立的人。
所以很多事情潘洋都是最先知道的人。
王澤沒有說話,隻是眉頭緊皺,這段時間有什麽事情嗎?他就知道三年艱苦時期,其他還真不了解。
畢竟後世誰能記得大幾十年前每個年份發生的事情啊。
“我得到消息,有人說我們機械廠,使用美國汽車去改裝,是路走的不對,還有菌房的事,要求80%的產量都要給供銷合作社,剩下的20%才能讓我們自己處理。”
“第二,上麵可能會派一個檢查小組,這幾個企業的賬目你們要提前準備好,其他村子的人讓他們迴去。”
王澤聽得眉頭是越皺越緊,這麽搞,別說學校和體育場了,就是現在村裏的業務都很難展開啊。
“這次檢查小組,一起來的可能還有掃盲運動驗收小組,我知道村裏人都不是文盲,不過村長你還是要組織一下村裏人學習,給他們看看。”潘洋說著便看向王宜榮。
“好,剛好我們現在也有學校,就選些人去聽一聽課吧。”王宜榮點頭道。
看到潘洋說完了,王澤才不可思議問道:“支書,你確定這消息準確嗎?其他村的人離開,對我們影響太大了。”
“是市裏的關係給我說的。”潘洋說完喝了口茶掩飾了一下自己的不自在。
他可是借助王家村的各項產業在市裏麵拉關係,雖說很多是為了王家村。
可是事情是王家村的,關係卻是自己的。
潘洋這性格還真有些不好意思。
這次也正是市局派出所的一個關係給他透露的。
實際上,檢查組都已經開始成立了,他們派出所也要派人保護,這才得知了這個事情。
市局受到王家村的幫助可不小,所以才有人私下告知,讓做一下準備。
“其他村的人讓離開,錢先不要結,等事情過去了在讓他們來領錢。”王先一出聲道。
此刻,王先一看得很明白,躲是躲不過去的,隻能想辦法應對了。
剛才潘洋說的話他也聽明白了,所以才這樣安排。
錢不給,這些村民心裏也有顧忌,免得到時候亂說亂來。
這種事提前就要有安排,不然出事了之後哪怕殺了對方也沒辦法補救。
這場會議是這麽久最長的一場會議。
一直持續到晚上才結束。
但這次會議的影響第二天才正式展開。
首先便是大量其他村的人被權離,並且也說明了,工資等過一陣通知他們來領。
王家村在附近的威信倒是沒有引起什麽亂子。
隻是人不亂,但產業亂了。
煤窯原本很多外村的在幹活,現在也不得不抽調機械廠的人去煤窯。
機械廠的活便被耽誤,不過王澤倒也不著急,反正機械廠的事情慢慢來就好,又沒說啥時候能完成供貨,等著唄。
指不定慢一些還能有人看不過去幫幫忙呢。
隻是學校和體育場那邊就沒辦法了。
學校地基才打了一半就不得不停工。
徐紅娟每天上下班,看著停工的場地心裏都很難受,也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建成這個學校。
不過她現在也忙啊,誰讓王家村的年輕人根本抽不出時間來掃盲做戲呢,來的都是村裏閑著的老頭老太太。
學校專門騰出來兩間房子,隻是這兩間房子在徐紅娟看來已經成了老年活動中心了。
不過徐紅娟隻是了解了一下這些爺爺奶奶們的水平,便不管了,這些爺爺奶奶雖說不會太難的知識,可在語文上甚至比她還厲害。
徐紅娟心中也懷疑起來,通過這些爺爺奶奶的文學水平,就知道肯定是出自傳統私塾的。
這村子不簡單啊,怪不得能發展的這麽厲害。
村裏的菌房產出也做了調整,80%的產量都直接交給供銷合作社,隻是價格慘不忍睹,每斤就五分錢。
比平菇的收購價才高了一分錢。
他們對外賣可是一毛在賣啊。
剩下20%產量則給軋鋼廠,市局派出所,市政府,這幾處供貨,其他單位就沒辦法了,隻能他們自己去想辦法找供銷合作社要了。
而村委的人每天都會集合開小會,商討還有哪裏做的不足,對這次檢查,他們無比重視,生怕哪裏出問題被抓出來。
隻是由於村裏小學的適齡孩童都去城裏上學了,讓這裏看著更像是一個幼兒園。
“徐老師,你先作為這座學校的校長吧,你這段時間可以去學校圖書館看看書,裏麵有不少科學課的書籍,到時候給孩子們講課用。”王澤帶著徐紅娟參觀了學校。
雖然五間房子的學校不大,可是在現在這個階段已經夠用了。
況且徐紅娟還看到旁邊不遠正在建設的大型工地。
在知道那裏建設的就是未來的王家村小學,徐紅娟心中再次安定了一些,至少有這個學校,她不會在這裏生活不下去了。
昨天簽了那個合同,她也知道,給丈夫治療需要用到很多珍稀藥材。
這些藥材他們這種普通人家別說買,那是見都見不到。
徐紅娟心裏很感激王家村,為了治療丈夫竟然願意用如此珍貴的藥材。
“我明白了王副村長,我會做好的。”徐紅娟一臉堅定的看著王澤說道。
“副村長,支書叫你去村委開會。”兩人正在聊著,突然一個年輕人騎著自行車過來說道。
如今王家村自行車可不少,這些年一直有買,再加上之前意外所得,幾十輛自行車在附近都是獨一份。
“徐老師,那我就先走了,你這邊自己安排吧。”王澤沒有多問,直接說完轉頭將小年輕的自行車騎上便走。
留下年輕人在一旁可憐兮兮的不敢吭聲。
王家村的村委開會都是有固定時間的,隻有發生重要事情才會臨時通知開會,所以他也不敢耽擱,當即快速騎著車趕去村委。
還好這一路都是下坡,騎自行車的速度也不比開車慢。
等他進入村委,才發現村裏的村委的人都已經到齊了。
這可不多久啊,王澤心中一驚,沒有多說什麽,直接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潘洋看到人都到了,這才將門關上,然後迴身說道:“這麽著急叫大家來,是因為有些事情可能會對我們村和村企有較大影響。”
潘洋雖然在王家村的話語權很小,可畢竟是上麵派來的支書,是負責王家村支部建立的人。
所以很多事情潘洋都是最先知道的人。
王澤沒有說話,隻是眉頭緊皺,這段時間有什麽事情嗎?他就知道三年艱苦時期,其他還真不了解。
畢竟後世誰能記得大幾十年前每個年份發生的事情啊。
“我得到消息,有人說我們機械廠,使用美國汽車去改裝,是路走的不對,還有菌房的事,要求80%的產量都要給供銷合作社,剩下的20%才能讓我們自己處理。”
“第二,上麵可能會派一個檢查小組,這幾個企業的賬目你們要提前準備好,其他村子的人讓他們迴去。”
王澤聽得眉頭是越皺越緊,這麽搞,別說學校和體育場了,就是現在村裏的業務都很難展開啊。
“這次檢查小組,一起來的可能還有掃盲運動驗收小組,我知道村裏人都不是文盲,不過村長你還是要組織一下村裏人學習,給他們看看。”潘洋說著便看向王宜榮。
“好,剛好我們現在也有學校,就選些人去聽一聽課吧。”王宜榮點頭道。
看到潘洋說完了,王澤才不可思議問道:“支書,你確定這消息準確嗎?其他村的人離開,對我們影響太大了。”
“是市裏的關係給我說的。”潘洋說完喝了口茶掩飾了一下自己的不自在。
他可是借助王家村的各項產業在市裏麵拉關係,雖說很多是為了王家村。
可是事情是王家村的,關係卻是自己的。
潘洋這性格還真有些不好意思。
這次也正是市局派出所的一個關係給他透露的。
實際上,檢查組都已經開始成立了,他們派出所也要派人保護,這才得知了這個事情。
市局受到王家村的幫助可不小,所以才有人私下告知,讓做一下準備。
“其他村的人讓離開,錢先不要結,等事情過去了在讓他們來領錢。”王先一出聲道。
此刻,王先一看得很明白,躲是躲不過去的,隻能想辦法應對了。
剛才潘洋說的話他也聽明白了,所以才這樣安排。
錢不給,這些村民心裏也有顧忌,免得到時候亂說亂來。
這種事提前就要有安排,不然出事了之後哪怕殺了對方也沒辦法補救。
這場會議是這麽久最長的一場會議。
一直持續到晚上才結束。
但這次會議的影響第二天才正式展開。
首先便是大量其他村的人被權離,並且也說明了,工資等過一陣通知他們來領。
王家村在附近的威信倒是沒有引起什麽亂子。
隻是人不亂,但產業亂了。
煤窯原本很多外村的在幹活,現在也不得不抽調機械廠的人去煤窯。
機械廠的活便被耽誤,不過王澤倒也不著急,反正機械廠的事情慢慢來就好,又沒說啥時候能完成供貨,等著唄。
指不定慢一些還能有人看不過去幫幫忙呢。
隻是學校和體育場那邊就沒辦法了。
學校地基才打了一半就不得不停工。
徐紅娟每天上下班,看著停工的場地心裏都很難受,也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建成這個學校。
不過她現在也忙啊,誰讓王家村的年輕人根本抽不出時間來掃盲做戲呢,來的都是村裏閑著的老頭老太太。
學校專門騰出來兩間房子,隻是這兩間房子在徐紅娟看來已經成了老年活動中心了。
不過徐紅娟隻是了解了一下這些爺爺奶奶們的水平,便不管了,這些爺爺奶奶雖說不會太難的知識,可在語文上甚至比她還厲害。
徐紅娟心中也懷疑起來,通過這些爺爺奶奶的文學水平,就知道肯定是出自傳統私塾的。
這村子不簡單啊,怪不得能發展的這麽厲害。
村裏的菌房產出也做了調整,80%的產量都直接交給供銷合作社,隻是價格慘不忍睹,每斤就五分錢。
比平菇的收購價才高了一分錢。
他們對外賣可是一毛在賣啊。
剩下20%產量則給軋鋼廠,市局派出所,市政府,這幾處供貨,其他單位就沒辦法了,隻能他們自己去想辦法找供銷合作社要了。
而村委的人每天都會集合開小會,商討還有哪裏做的不足,對這次檢查,他們無比重視,生怕哪裏出問題被抓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