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做個夢·一
嘉懿剛醒,侍女汀蘭就帶著人進了門,伺候著她洗漱。穿衣的時候從另一個大丫鬟岸芷的口中得知,她祖母昨兒個夜裏吃了她送去的藥丸子,今兒個身體已經大好,風熱退了。
“郡主,收拾妥當了,要先去給王太妃請安嗎?”忠順王府裏的王太妃都快七十歲了,因著年輕時候曾也是武將世家出身的關係,還曾與老忠順王一同赴過沙場。如今老忠順王早已經作古多年,王太妃身體卻依舊還硬朗著平素最疼她。
嘉懿是現忠順王唯一的嫡女,也是今上親封的永安郡主。她頗得太皇太後的喜愛,經常入宮陪伴太皇太後,因為於醫術上頗有天賦,由太皇太後做主拜了神醫,普陀山觀音寺藥宗長老慧法長老為師。
慧法長老曾因替太皇太後診病,被接入京中一住五年,正是在這時間內收了嘉懿為徒。嘉懿剛拜師的時候隻有四歲,因她聰慧又略通佛法的關係,太皇太後還給她起了一個佛家名號,喚作‘觀音奴’。
慧法長老說,收嘉懿為徒是自己畢生唯一一次破例,也很自豪自己能有一個如嘉懿這般靈秀的俗家弟子。現如今慧法長老已離京有大半載時光,太皇太後偶爾還會犯一些小毛病,不過已不需要慧法了。
王太妃吃齋念佛也有些年頭了,每次走進祖母的院子,嘉懿都會先頓足在院子裏欣賞一番四季錦。四季錦是外國使臣送來大興的,原本是獻給太皇太後的壽誕賀禮,王太妃與太皇太後交好,分得一株。
這一株四季錦已經養了十個年頭,比嘉懿如今的年紀都還要大。她今年不過才九歲,已是在皇帝跟前掛了名的女醫一個,自家祖母這小小的頭疼腦熱毛病若是治不好,那她也就白白辜負了恩師的教導。
嘉懿不喜出門,是個一有空閑就愛往書裏鑽的‘癡人’,王太妃偶爾也會責備她幾句。說她不過小子年紀卻跟個大老人一樣成熟,又說自家孫女兒怎樣都好,就是不愛出門走動這一點很不好。因為嘉懿在家宅著別人就不知道她有這樣一個孫女兒,她沒法跟人炫耀的。
程三家的卷起了門口的竹簾,連忙又朝屋裏迴了話:“郡主來了。”
“奴婢剪春/奴婢半夏給郡主請安,郡主吉祥如意。”竹簾後麵走出來兩個身穿花色馬甲的婢女,兩人的年紀都比嘉懿身邊的丫鬟大。跟著嘉懿來王太妃這處院子的有尋梅和岸芷,隻開口喊“姐姐好”。
進了屋,現在外麵的火爐邊上待了一會兒,等去了身上的寒氣才將穿在外麵的鬥篷去了進裏屋。王太妃額頭上還戴著一封抹額,說:“觀音奴你過來,祖母這裏有一樣招式實在憶不起來了,你幫我。”
“祖母,您看好了。”嘉懿放下手上的手捂子,抓起程三家的遞來的一把木劍,即刻就在窄小的屋子裏比劃了起來。王太妃是在準備為自己的劍術編一本劍譜,打算把這本劍譜當做流傳後世的秘籍。
隻不過她年歲大了,有些招式總是前一刻還比劃過的,下一刻就忘得一幹二淨。而有個近似於‘神童’一樣存在的孫女兒,王太妃便不會再為自己年紀上來而擔憂了,因為她這個孫女兒能過目不忘。
說起‘神童’,還是寧國公府那個銜玉而生的寶二爺更讓天下人津津樂道的。忠順王府雖然和賈家無甚來往,當年賈寶玉出生的奇聞,也是知曉的,賈家人如今越發囂張,身為四大家族之首頗為狂妄。
王太妃當初可是親臨過沙場,見過將士們的鮮血的,心中對賈府那位老太太偏寵二房打壓大房的一套作風,十分的厭嫌。因此不論是逢年過節還是平素世家來往走動,但凡有賈家人出現的地方,就絕對是見不著忠順王府的人的。有王府的人,就不能有賈家的家眷出現。
嘉懿舞了幾招,收了木劍來到王太妃身邊坐下,替祖母把了脈又另外開了一方養神補血氣的藥。陪著祖母說了會兒話,便起身告辭。
她自王太妃的海棠苑出來,便又往父母共住的李園走。這個時辰她父親忠順王應該上朝去了,而她娘水王妃從來都是在自己過去請安的時候就備好了早膳。她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已經有些餓了呢。
岸芷:“咦,那不是前兒個請進王府來給王太妃演戲的琪官嗎?”
主仆三人剛上石橋,便看見前頭不遠處的一處假山下,有個身穿戲服的人正在結了冰的湖邊呀呀咿咿吊嗓子。嘉懿駐足聽了一會兒,覺得這琪官唱的戲詞很是好聽,她昨兒個傍晚才出宮迴府,因此沒聽過這個琪官在戲台子上是如何唱的。
“岸芷姐姐,前兒個晚上府裏熱鬧麽?我們昨兒個才迴來,想來是錯過了很多熱鬧的事。”尋梅是個喜歡熱鬧的性子,不過卻也機警。
嘉懿又瞥了兩眼那吊嗓子練戲的琪官,大步邁開自去下橋往李園的方向繼續走。三人背影消失,琪官迴身來往石橋上困惑地望了眼。
水王妃與忠順王育有二子一女,嫡長子姬琰為忠順王世子,嫡次子姬珫就讀國子監如今正在貢院參加秋闈。嫡女就是她自己了,得天子隆恩親封永安郡主,有自己的郡主府和封地,是正兒八經的貴主。
按理說忠順王府出過‘鬧事的’,皇帝應該很是不待見忠順王府才對,但耐不住已故的老王爺,有嘉懿這樣一個機敏又乖巧的孫女兒。因著嘉懿從中穿針引線,這些年來忠順王府不但沒被皇帝冷落,還一度成為京城裏世家貴族爭相巴結的對象。這一切功勞,都是她的。
當年她娘抱著她都準備服毒自縊了,不曾想碰上太皇太後病重,老忠順王在天牢裏得以多活了一天。她那時才兩歲,央著要進宮去。
皇帝本是不願意讓忠順王府的人再入宮的,無奈太皇太後喜愛這個曾孫女,病危之際很想見她。也由此一事,太皇太後身體轉好,皇帝才封了嘉懿郡主,且賜封號永安。
先皇後在世時,給嘉懿賜了一座府邸為‘永安郡主府’,在東大街。
嘉懿剛醒,侍女汀蘭就帶著人進了門,伺候著她洗漱。穿衣的時候從另一個大丫鬟岸芷的口中得知,她祖母昨兒個夜裏吃了她送去的藥丸子,今兒個身體已經大好,風熱退了。
“郡主,收拾妥當了,要先去給王太妃請安嗎?”忠順王府裏的王太妃都快七十歲了,因著年輕時候曾也是武將世家出身的關係,還曾與老忠順王一同赴過沙場。如今老忠順王早已經作古多年,王太妃身體卻依舊還硬朗著平素最疼她。
嘉懿是現忠順王唯一的嫡女,也是今上親封的永安郡主。她頗得太皇太後的喜愛,經常入宮陪伴太皇太後,因為於醫術上頗有天賦,由太皇太後做主拜了神醫,普陀山觀音寺藥宗長老慧法長老為師。
慧法長老曾因替太皇太後診病,被接入京中一住五年,正是在這時間內收了嘉懿為徒。嘉懿剛拜師的時候隻有四歲,因她聰慧又略通佛法的關係,太皇太後還給她起了一個佛家名號,喚作‘觀音奴’。
慧法長老說,收嘉懿為徒是自己畢生唯一一次破例,也很自豪自己能有一個如嘉懿這般靈秀的俗家弟子。現如今慧法長老已離京有大半載時光,太皇太後偶爾還會犯一些小毛病,不過已不需要慧法了。
王太妃吃齋念佛也有些年頭了,每次走進祖母的院子,嘉懿都會先頓足在院子裏欣賞一番四季錦。四季錦是外國使臣送來大興的,原本是獻給太皇太後的壽誕賀禮,王太妃與太皇太後交好,分得一株。
這一株四季錦已經養了十個年頭,比嘉懿如今的年紀都還要大。她今年不過才九歲,已是在皇帝跟前掛了名的女醫一個,自家祖母這小小的頭疼腦熱毛病若是治不好,那她也就白白辜負了恩師的教導。
嘉懿不喜出門,是個一有空閑就愛往書裏鑽的‘癡人’,王太妃偶爾也會責備她幾句。說她不過小子年紀卻跟個大老人一樣成熟,又說自家孫女兒怎樣都好,就是不愛出門走動這一點很不好。因為嘉懿在家宅著別人就不知道她有這樣一個孫女兒,她沒法跟人炫耀的。
程三家的卷起了門口的竹簾,連忙又朝屋裏迴了話:“郡主來了。”
“奴婢剪春/奴婢半夏給郡主請安,郡主吉祥如意。”竹簾後麵走出來兩個身穿花色馬甲的婢女,兩人的年紀都比嘉懿身邊的丫鬟大。跟著嘉懿來王太妃這處院子的有尋梅和岸芷,隻開口喊“姐姐好”。
進了屋,現在外麵的火爐邊上待了一會兒,等去了身上的寒氣才將穿在外麵的鬥篷去了進裏屋。王太妃額頭上還戴著一封抹額,說:“觀音奴你過來,祖母這裏有一樣招式實在憶不起來了,你幫我。”
“祖母,您看好了。”嘉懿放下手上的手捂子,抓起程三家的遞來的一把木劍,即刻就在窄小的屋子裏比劃了起來。王太妃是在準備為自己的劍術編一本劍譜,打算把這本劍譜當做流傳後世的秘籍。
隻不過她年歲大了,有些招式總是前一刻還比劃過的,下一刻就忘得一幹二淨。而有個近似於‘神童’一樣存在的孫女兒,王太妃便不會再為自己年紀上來而擔憂了,因為她這個孫女兒能過目不忘。
說起‘神童’,還是寧國公府那個銜玉而生的寶二爺更讓天下人津津樂道的。忠順王府雖然和賈家無甚來往,當年賈寶玉出生的奇聞,也是知曉的,賈家人如今越發囂張,身為四大家族之首頗為狂妄。
王太妃當初可是親臨過沙場,見過將士們的鮮血的,心中對賈府那位老太太偏寵二房打壓大房的一套作風,十分的厭嫌。因此不論是逢年過節還是平素世家來往走動,但凡有賈家人出現的地方,就絕對是見不著忠順王府的人的。有王府的人,就不能有賈家的家眷出現。
嘉懿舞了幾招,收了木劍來到王太妃身邊坐下,替祖母把了脈又另外開了一方養神補血氣的藥。陪著祖母說了會兒話,便起身告辭。
她自王太妃的海棠苑出來,便又往父母共住的李園走。這個時辰她父親忠順王應該上朝去了,而她娘水王妃從來都是在自己過去請安的時候就備好了早膳。她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已經有些餓了呢。
岸芷:“咦,那不是前兒個請進王府來給王太妃演戲的琪官嗎?”
主仆三人剛上石橋,便看見前頭不遠處的一處假山下,有個身穿戲服的人正在結了冰的湖邊呀呀咿咿吊嗓子。嘉懿駐足聽了一會兒,覺得這琪官唱的戲詞很是好聽,她昨兒個傍晚才出宮迴府,因此沒聽過這個琪官在戲台子上是如何唱的。
“岸芷姐姐,前兒個晚上府裏熱鬧麽?我們昨兒個才迴來,想來是錯過了很多熱鬧的事。”尋梅是個喜歡熱鬧的性子,不過卻也機警。
嘉懿又瞥了兩眼那吊嗓子練戲的琪官,大步邁開自去下橋往李園的方向繼續走。三人背影消失,琪官迴身來往石橋上困惑地望了眼。
水王妃與忠順王育有二子一女,嫡長子姬琰為忠順王世子,嫡次子姬珫就讀國子監如今正在貢院參加秋闈。嫡女就是她自己了,得天子隆恩親封永安郡主,有自己的郡主府和封地,是正兒八經的貴主。
按理說忠順王府出過‘鬧事的’,皇帝應該很是不待見忠順王府才對,但耐不住已故的老王爺,有嘉懿這樣一個機敏又乖巧的孫女兒。因著嘉懿從中穿針引線,這些年來忠順王府不但沒被皇帝冷落,還一度成為京城裏世家貴族爭相巴結的對象。這一切功勞,都是她的。
當年她娘抱著她都準備服毒自縊了,不曾想碰上太皇太後病重,老忠順王在天牢裏得以多活了一天。她那時才兩歲,央著要進宮去。
皇帝本是不願意讓忠順王府的人再入宮的,無奈太皇太後喜愛這個曾孫女,病危之際很想見她。也由此一事,太皇太後身體轉好,皇帝才封了嘉懿郡主,且賜封號永安。
先皇後在世時,給嘉懿賜了一座府邸為‘永安郡主府’,在東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