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所謂內功,道醫開端
從絕世唐門開始穿梭諸天 作者:六載夢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昔日舊黨蘇軾蘇大家有一書童,天生聰明,在蘇大家身旁調墨聽講,自有領悟。
後拜天師道旁支趙道人為師,早晚經義,明了道理,領悟靈寶無量度人妙經之真義,以九霄立派。
是為……
神霄派!
“……故而天有九霄,唯神霄最高!”
來者年不過二十,卻有大家之範,一身道袍飄逸,自有仙風道骨,名士風流的韻味。
趙煦是知道他的,太皇太後曾經安排蘇大家為他教學,身旁的書童便是這位,那是尚小,卻沒有現在這番風範。
“林道長一番話語,令朕心折,不過朕請的是天師道張天師,為何來得是神霄派林道長?”
“貧道知曉官家之意,所以上了龍虎山,切磋一二,討來了這一旨意。”林靈素輕描淡寫的說了兩句,讓趙煦眼皮一跳。
切磋?
單人闖龍虎,敗盡兩百天師道高足,雷法通天將張天師打了個滿麵桃花開,三天不能下床,你說這是切磋?
真當朕不懂踢館不成!
還有,你這單槍匹馬闖進大內皇宮,就為了給朕講半天的神霄教義,給郭老講解內力?我信你個鬼啊!
“想來官家對貧道有些誤會,見了霍先生,一切便見分曉。”
----------------------------------------
“霍先生,你要的洞真、洞玄、洞神三部共一千七百六十四卷經書已經理清,這是目錄。”
崇文院內,霍天驍坐在案前,提筆書寫著什麽。一位五十歲左右的中年男子穿著官服,手捧一個冊子站在前方,微微施了一禮。
“黃進士不必多禮,你知道我的性子。”
“霍先生,禮不可廢,無禮不成方圓,禮為社綱,德依禮存。”
霍天驍搖了搖頭:“這裏沒外人,你的性子我還不知道嗎?儒為皮,道為骨,你可沒這麽禮教化。”
黃裳不語。
見對方不開口,霍天驍自知無趣,接過了冊子一覽,從中挑了三個書名,命他拿來。
一卷南華經,原初的修行道啟。
一卷參同契,最古的內外丹經。
一卷黃庭經,身神醫學的結合。
想要解析內力,那麽就要從內力的源頭而來,所以霍天驍找來了黃裳,這位曆史上的文學家,道藏校對者,也是本世界未來的傳奇。
所謂黃裳校對道藏悟九陰真經,佛經之中自有七十二絕技,足以說明,華夏自古以來的傳統宗教與武功絕學的關聯性。
但為什麽霍天驍選擇了道教典籍?
並不是他信了什麽網絡傳言,惡心佛教,相反,佛教於唯心上的認知與理解是霍天驍所佩服的,可以在器武魂誕生機製上給予幫助。
之所以選擇道典,隻有一個很簡單的原因,他要求的是內力內功的源頭,佛經並非這個源頭。
為什麽這麽說呢?
佛教的起源並非華夏中原,究其本質,是本土化的外來宗教,是一個追求心靈境界的宗教,是一個唯心主義宗教,講究的是心靈而非肉體。
最為核心的一點在於,中原絕大部分內功之法,講究的都是奇經八脈,這是中醫道理,而中醫道理的起源要遠遠早於佛教東傳。
從印度而來的佛教原初是沒有什麽經脈之說的,因為他們追求的是心靈,所以,這種作用於身體的一種能量循環通道對於佛教可有可無。而在本土化之後,中原佛教進西藏,化生密宗之後,多出了三脈七輪的說法,與奇經八脈不同卻有類似的道理。
這裏要聲明一點,原初佛教不存在這種東西,那麽為什麽密宗有了呢?很顯然,這就是佛教本土化的結果,為了結合中醫,從而誕生的一種作用肉身的能量循環通道理論。
很顯然,內功的起源絕非佛教,所謂“天下武學出少林”自然就是一句空話了。
中醫,內功心法經脈說法的真正開始。
道教的組成非常複雜,但追根究底,無外乎二字——黃老。
黃指黃帝,老指老子。
中醫之古名為岐黃,歧黃之術不出《黃帝內經》一卷,道教本身就是一個由部分醫家與道家結合宗教化的產物,主旨核心便是飛升成仙,普渡世人。
“導引之術,內功之基。”霍天驍撫卷輕歎,“想要了解內功的本質,道典醫經,比佛經強太多太多了。”
內功養氣,道教功課,古之導引術。
奇經八脈,醫學之說,古之岐黃術。
將一切的招數、思想、經義剔除,內力的本質無外乎這兩點,都不是佛教的東西,比佛教東傳,不,甚至可能比佛教誕生都要早的產物。
“黃進士,你養氣功夫到了幾重?”
黃裳沒想到會問這麽一句,思索片刻,迴道:“吾常養浩然之氣,平日所思,皆合心意,但還算淺薄。”
“黃裳你不老實。”霍天驍笑了笑,“誰問你的這個養氣功夫了。”
“除此之外,在下也沒養什麽氣了。”黃裳迴應道,“若說是道教養氣之道,粗通皮毛,平日裏也就是耳聰目明,身輕體健罷了,哪來的幾重之說?”
耳聰目明,身輕體健。
就這兩個詞,道出了上上乘的道理。
“這些時日,黃進士的道藏不是白校對的,已經領悟江湖之上九成九的人,都難以領悟的上上乘道理了。”
“在下不知霍先生什麽意思。”
“耳聰目明,身輕體健。”霍天驍念了一遍,講解道,“你當這內功內力是為什麽誕生的?還不就是一個耳聰目明,身輕體健嘛!”
“學內功要說是為了逞兇鬥狠,那戰場之上的老兵老將學過什麽高深功夫嗎?這江湖上有幾個人逞兇鬥狠的過他們?”
“要說是為了名利,出將拜相,何等風光,再不然東華門下唱名,更是風光無限,總比你打坐幾十年練一身內力強?”
“我問你,看了這些天的道典,古往今來百樣人,最求而不得的是什麽?”
黃裳條件反射一樣迴道:“長生不老。”
“沒錯!”霍天驍拍了下桌子,似乎說上頭了,“就是那長生不老!”
“古往今來百樣人,秦皇漢武那等人傑,還不是求過長生?而道教,便是這一追求的宗教體現。”
“內功內力,便是為了這一點而誕生的。”
長生不老太遙遠,那麽分階段進行,總能讓人看到一絲曙光。
人老之後尚能耳聰目明,身輕體健,命長百歲,便是一個階段目標,當今當今天下九成九的養生人追求一輩子也不過是為了這三點。
而內功內力,調理身體,以醫家經脈之說整合體內陰陽五行,髒器內腑,從而一步步健康、長壽。
很可惜,江湖上多少人知道這個道理?九成九都不知。
而黃裳這樣一位廟堂之人,反而要比他們這些江湖人更為明了這個道理,不得不說是命運奇妙呢。
後拜天師道旁支趙道人為師,早晚經義,明了道理,領悟靈寶無量度人妙經之真義,以九霄立派。
是為……
神霄派!
“……故而天有九霄,唯神霄最高!”
來者年不過二十,卻有大家之範,一身道袍飄逸,自有仙風道骨,名士風流的韻味。
趙煦是知道他的,太皇太後曾經安排蘇大家為他教學,身旁的書童便是這位,那是尚小,卻沒有現在這番風範。
“林道長一番話語,令朕心折,不過朕請的是天師道張天師,為何來得是神霄派林道長?”
“貧道知曉官家之意,所以上了龍虎山,切磋一二,討來了這一旨意。”林靈素輕描淡寫的說了兩句,讓趙煦眼皮一跳。
切磋?
單人闖龍虎,敗盡兩百天師道高足,雷法通天將張天師打了個滿麵桃花開,三天不能下床,你說這是切磋?
真當朕不懂踢館不成!
還有,你這單槍匹馬闖進大內皇宮,就為了給朕講半天的神霄教義,給郭老講解內力?我信你個鬼啊!
“想來官家對貧道有些誤會,見了霍先生,一切便見分曉。”
----------------------------------------
“霍先生,你要的洞真、洞玄、洞神三部共一千七百六十四卷經書已經理清,這是目錄。”
崇文院內,霍天驍坐在案前,提筆書寫著什麽。一位五十歲左右的中年男子穿著官服,手捧一個冊子站在前方,微微施了一禮。
“黃進士不必多禮,你知道我的性子。”
“霍先生,禮不可廢,無禮不成方圓,禮為社綱,德依禮存。”
霍天驍搖了搖頭:“這裏沒外人,你的性子我還不知道嗎?儒為皮,道為骨,你可沒這麽禮教化。”
黃裳不語。
見對方不開口,霍天驍自知無趣,接過了冊子一覽,從中挑了三個書名,命他拿來。
一卷南華經,原初的修行道啟。
一卷參同契,最古的內外丹經。
一卷黃庭經,身神醫學的結合。
想要解析內力,那麽就要從內力的源頭而來,所以霍天驍找來了黃裳,這位曆史上的文學家,道藏校對者,也是本世界未來的傳奇。
所謂黃裳校對道藏悟九陰真經,佛經之中自有七十二絕技,足以說明,華夏自古以來的傳統宗教與武功絕學的關聯性。
但為什麽霍天驍選擇了道教典籍?
並不是他信了什麽網絡傳言,惡心佛教,相反,佛教於唯心上的認知與理解是霍天驍所佩服的,可以在器武魂誕生機製上給予幫助。
之所以選擇道典,隻有一個很簡單的原因,他要求的是內力內功的源頭,佛經並非這個源頭。
為什麽這麽說呢?
佛教的起源並非華夏中原,究其本質,是本土化的外來宗教,是一個追求心靈境界的宗教,是一個唯心主義宗教,講究的是心靈而非肉體。
最為核心的一點在於,中原絕大部分內功之法,講究的都是奇經八脈,這是中醫道理,而中醫道理的起源要遠遠早於佛教東傳。
從印度而來的佛教原初是沒有什麽經脈之說的,因為他們追求的是心靈,所以,這種作用於身體的一種能量循環通道對於佛教可有可無。而在本土化之後,中原佛教進西藏,化生密宗之後,多出了三脈七輪的說法,與奇經八脈不同卻有類似的道理。
這裏要聲明一點,原初佛教不存在這種東西,那麽為什麽密宗有了呢?很顯然,這就是佛教本土化的結果,為了結合中醫,從而誕生的一種作用肉身的能量循環通道理論。
很顯然,內功的起源絕非佛教,所謂“天下武學出少林”自然就是一句空話了。
中醫,內功心法經脈說法的真正開始。
道教的組成非常複雜,但追根究底,無外乎二字——黃老。
黃指黃帝,老指老子。
中醫之古名為岐黃,歧黃之術不出《黃帝內經》一卷,道教本身就是一個由部分醫家與道家結合宗教化的產物,主旨核心便是飛升成仙,普渡世人。
“導引之術,內功之基。”霍天驍撫卷輕歎,“想要了解內功的本質,道典醫經,比佛經強太多太多了。”
內功養氣,道教功課,古之導引術。
奇經八脈,醫學之說,古之岐黃術。
將一切的招數、思想、經義剔除,內力的本質無外乎這兩點,都不是佛教的東西,比佛教東傳,不,甚至可能比佛教誕生都要早的產物。
“黃進士,你養氣功夫到了幾重?”
黃裳沒想到會問這麽一句,思索片刻,迴道:“吾常養浩然之氣,平日所思,皆合心意,但還算淺薄。”
“黃裳你不老實。”霍天驍笑了笑,“誰問你的這個養氣功夫了。”
“除此之外,在下也沒養什麽氣了。”黃裳迴應道,“若說是道教養氣之道,粗通皮毛,平日裏也就是耳聰目明,身輕體健罷了,哪來的幾重之說?”
耳聰目明,身輕體健。
就這兩個詞,道出了上上乘的道理。
“這些時日,黃進士的道藏不是白校對的,已經領悟江湖之上九成九的人,都難以領悟的上上乘道理了。”
“在下不知霍先生什麽意思。”
“耳聰目明,身輕體健。”霍天驍念了一遍,講解道,“你當這內功內力是為什麽誕生的?還不就是一個耳聰目明,身輕體健嘛!”
“學內功要說是為了逞兇鬥狠,那戰場之上的老兵老將學過什麽高深功夫嗎?這江湖上有幾個人逞兇鬥狠的過他們?”
“要說是為了名利,出將拜相,何等風光,再不然東華門下唱名,更是風光無限,總比你打坐幾十年練一身內力強?”
“我問你,看了這些天的道典,古往今來百樣人,最求而不得的是什麽?”
黃裳條件反射一樣迴道:“長生不老。”
“沒錯!”霍天驍拍了下桌子,似乎說上頭了,“就是那長生不老!”
“古往今來百樣人,秦皇漢武那等人傑,還不是求過長生?而道教,便是這一追求的宗教體現。”
“內功內力,便是為了這一點而誕生的。”
長生不老太遙遠,那麽分階段進行,總能讓人看到一絲曙光。
人老之後尚能耳聰目明,身輕體健,命長百歲,便是一個階段目標,當今當今天下九成九的養生人追求一輩子也不過是為了這三點。
而內功內力,調理身體,以醫家經脈之說整合體內陰陽五行,髒器內腑,從而一步步健康、長壽。
很可惜,江湖上多少人知道這個道理?九成九都不知。
而黃裳這樣一位廟堂之人,反而要比他們這些江湖人更為明了這個道理,不得不說是命運奇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