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錢再多,總有花完的時候,一家數口由婦人操持著在長安城外經營了間小買賣,加上養父在時征戰在外,總有值錢的戰利品捎迴來,日子總算能過下去,可隨國家整體減少了大規模的戰爭,還有養父去世,整個家的境況就迅速下滑,不足十二歲的他就隻能子承父職,先免去一家的稅賦再說。


    軍中好歹還有往日父親的戰友接濟,顯然周海龍和石佛虎就是其中兩個,有他們一口吃的總不至於讓他餓死。


    可李誌呢,訓練上他是外行,都交給李慶之和其餘幾位夥長去管,他就隻抓後勤保障,高蕁這家夥有一個好處,那就是走到哪裏都有能喊得上長輩的官老爺,尤其是到了管理禁軍軍需的太仆寺和太常寺以及尉衛署,叔伯一大堆,要來一些軍需並不難。


    其實無論是印刷還是釀酒,或者牙刷製造,都不是勞動力密集型的產業,李誌就開始了家禽的飼養,這麽一來,無論是莊子上的老幼婦孺,還是軍伍內的這些勞動能力弱的家屬,都多了一個可以就業的地方,而且李誌給的工錢也不少。


    如今的李家莊子,已經聚集了不少的禁軍軍屬,早出晚歸,進入了密集化的生產模式。這方麵有曹稱金把關李誌非常放心。


    而恰好,楚林的母親和妹子如今都在莊子上幫忙,不過因為他母親念過幾天書,就被安排到印刷廠幫忙,這樣一來,單是她母親的工錢就超過了之前一家人忙死忙活掙得那點口糧了。


    這些天,他母親已經在央求老曹,看能不能把他們一家的戶籍落到薛家莊或者李家莊,那樣,她們娘二兩也就不用起早貪黑的城裏城外的跑。


    這事情不止發生在楚林這一家,最起碼又數十戶都有這種想法,老曹已經派人知會過了,就等李誌迴去後拿主意呢。


    李誌拍了拍楚林的頭,雖然看起來比這小子才大了一歲,可無論是個頭還是心理年齡,讓他這個動作看起來都沒有任何違和感。


    石佛虎這廝也虛情假意的抬了半邊屁股,嘿嘿一笑就把桌子上的酒壺掃到一邊去了,免得礙著公子(年齡關係,陷陣營中軍卒大多喊李誌公子)的法眼。


    在營裏可是明文禁止飲酒的,而且主要是小林子和公子一樣,都還沒有成年,就更不能飲酒了,所有人都清楚,這公子平日看起來和善一團的樣子,可絕對不是什麽善茬,隻說其手上那一張例無虛發的‘黑角’大弓,就能讓不可一世的劉崇仁夾緊尾巴再也不敢嘴上胡咧咧。


    還有高蕁吹噓出來的感業寺旁草坡上的那一箭,無不說明著李誌的脾氣並沒有多好,一言不合就一箭射出能是什麽好脾性,屁股上挨了一腳不痛不癢,李誌也沒有再追究,隻是示意楚林吃完飯再說。


    楚林立刻坐了下來,這也是李誌定下的軍中規矩,食不言寢不語!吃飯就專心吃飯,吃飽了才能專心做事。


    一海碗飯食進了肚皮,楚林滿足的打了個飽嗝,見李治三人都看著自己,連忙再次站起身:“吃飽了!”


    李誌笑著點點頭,雖然日子已經沒那麽拮據了,可這小子總是一有機會就把肚皮填滿,李誌知道這是餓怕了,一時半會也改不過來,隻能慢慢讓改。


    推過去一杯熱水,李誌才說道:“坐下,這裏不是軍中,把水喝了,然後再把你看到的事情仔細的說一遍!”


    “謝公子!”


    說完,就一口把水喝幹淨,抹了一把嘴,對著李誌咧嘴一笑,李誌就喜歡這小子的性格,天生帶著一股子灑脫勁兒。


    原來,這小子獨自扮演了一個小乞兒,最近一直徘徊在高句麗人的酒館附近,有時還能混進門內觀察,雖然免不了挨兩下拳腳,可絕不會引起那些高句麗人的警惕。


    反而時間長了,對他的存在漸漸習以為常,甚至有高句麗的舞姬會偷偷給他塞一個窩頭或者吃剩下的雞腿......


    前麵因為高句麗人用他們的一些方言對話,所以楚林聽得不是很明白,隻知道樓上絕對住了一個高句麗的大人物,因為每天都有專人負責上樓送酒菜。


    他就留了個心眼,趁著一次溜進門的機會,看清楚了那是一個人的量,而且飯菜非常精致,直到昨天,來了一個好像漢人大官的家夥到了,而且直接上了樓。


    也不知道談了些什麽,總那官員走的時候,他總算見到了樓上那人的麵目,是個麵容消瘦的年輕人,而且他可以肯定兩人說的都是長安官話!


    李誌仔細思索著,連同最近其他人跟蹤下來的信息匯總,伸手沾了茶水在桌麵上畫了四個點,都是已經探明高句麗人的據點,他們的總人數差不多有百來人,不過酒館這邊常駐的隻有三十人左右,加上那位高句麗的貴人及其所帶領的侍衛,也不會超過五十人,其餘人都分布在其他三個據點當中,一個仍舊在西市,剩下兩個一個在大安坊,緊鄰安化門,一個在新昌坊,緊鄰延興門!


    這四個點事目前最有嫌疑作為這些高句麗人聚點的地方,而且那大安坊,是長安城中著名的三教九流雜燴聚集之地,同時,外邦商人如果在長安城置業的話一般都有兩個選擇,一個是西市,另一個就是大安坊了,也就是說,那裏住的,很大一部分都是外邦人!


    同時,這些人也都是大唐人,因為他們都是達到了成為大唐子民的條件,已經被長安縣官府登記造冊,就連納稅都和唐人一般無二。


    可大唐的開放政策卻允許他們保留他們的很多傳統習俗,比如宗教,比如祭祀!


    也就是說,如果他們按照命令滅殺這些人的話,就勢必會進入道那座人員結構複雜的大安坊,坊中常住人口初步估計在三千人左右,一旦事情處理不好,那就算把他們陷陣營三百餘人全部拉過來也無異於杯水車薪。


    這是不得不考慮的問題,而且根據李誌的猜測,那位高句麗的重要人物之所以待在西市,怕就是為了見那位大唐官員,如今人已經見過了,那麽短時間內,就非常可能離開長安或者迴到大安坊,彼時,他們再想行動就難上加難了。


    這些天以來,陷陣營已經挑選出將近一百名精銳人員,分散進入了幾個預定的地點待命,可人數還是太少。


    這時候,李慶之和高蕁進來了,李誌看向高蕁:“今晚動手,我需要你去尉衛那裏借一百張臂弩,三千支弩箭,下午就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武周攻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酸辣白菜2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酸辣白菜2並收藏武周攻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