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媚先行欣喜的點頭,又黯然搖頭,李誌看在眼中,立刻明白了她的顧慮,當下認真說道:“姐姐先聽我誦完這首‘猗蘭操’在決定不遲!”
見武媚點頭,又說道:“時候不早了,我們且行且說。”
伸手一招,自有兩個健碩的老卒抬著簡易的擔架奔了過來,李誌一看,莊不俗和周海龍兩個,都是壯士類型的大漢,老周還是和石佛虎被他一塊兒提拔的夥長,為人寡淡不喜說話,又長了張典型的苦瓜臉,卻偏偏和走到哪裏都一副樂天派的矮冬瓜石佛虎相交莫逆。
既然已經認了姐弟,也就沒有那麽多避嫌的說法,李誌親手在擔架上鋪上足夠的幹草,又攙扶武媚躺在其上。
“姐姐且聽好了:這歌可不是我做的,作者另有其人,不過意思倒是很符合姐姐如今的心境:蘭之猗猗,揚揚其香。
眾香拱之,幽幽其芳。
不采而佩,於蘭何傷?
以日以年,我行四方。
文王夢熊,渭水泱泱。
采而佩之,奕奕清芳。
雪霜茂茂,蕾蕾於冬,
君子之守,子孫之昌。
見李誌一點也不知道避諱認了她這個女尼做姐姐的事情,心下很是擔憂的四下看了看,隻見周圍幾個明顯能聽到的人,都沒有什麽大的反應。
那個橫豎看起來都一副紈絝樣子的孩子,她還恰恰認識:東陽公主的次子,高蕁!
不過這孩子肯定是不認識她的,畢竟當年,那還是她剛被封為才人,正得寵的時候,年僅七八歲的小高蕁被他母親高陽公主牽著手去後宮看望外公,她還領著其玩了一會兒捉迷藏,當年還是個愛哭的傻小子,這一轉眼,就已經長大成人了!
武媚其實已經可以自行行走了,不過是貪婪的享受這份久違的類似親情的照顧,就索性躺下來,李誌念得不快,她仔細聆聽,心下卻是感歎這個弟弟的才華,她自幼熟讀詩書,自然很好斷定,這首詩歌她從未聽過,也就是說,很可能,李誌本人就是作者!
不過,這首詩歌要表達的意思她已經聽懂了,也更加肯定這是李誌剛剛所作,上中下三闕,上闕講“蘭生幽穀,不以無人而不芳”,將她比喻成蘭花,不會因為無人慧眼識珠而不芬芳,教她自信和豁達。
中闕似乎是在說他自己:“文王夢熊,渭水泱泱。”武媚想到這裏,不由得笑著在心中評價:她這個弟弟似乎自視甚高呢,竟然自喻薑太公,還真是少年心性!
至於下闕,就是表明蘭終究會曆苦寒而自成其香!和他之前所說的:今日之惡,安之不會成就明日之好?相映成趣!
看著親自背負木柴走在身側的李誌,她心思流轉:“這樣一個才華橫溢的少年?真的隻是普通之家能培養出來的嗎?即便鍾鳴鼎食之家,也不見得能培養出有如此氣度和才華的少年郎吧!也不知道最後會便宜了誰家小娘子?”
武媚想著想著,嘴角掛起了淡淡的微笑,竟然就這麽睡著了,多久了,她的心裏都沒有如此的踏實過,以致疲憊襲來,沒有絲毫的抵抗力!
再次清醒過來的時候,他們已經走到了感業寺的後門口,這裏如今燈火通明,數十兵卒沒有發出一絲聲響,李誌也靜靜的陪在武媚身側,門外,慧能焦急的看著還在沉睡的武媚,皇帝臨行,他們這群尼姑們自然要上上下下徹底的打掃一遍又一遍,爭取給皇帝留下一個好印象,能多留些香火錢也好。
經過幾天的觀察,明空總能按時迴來,她剛剛放鬆了警惕,今日就出事了:規定的時間沒有迴來,有太多的可能了,之前焦急的等待,心中想象著肯定是遇到什麽事情了,或許是貪玩也說不好,不過不管什麽原因,等她迴來後肯定要好好收拾一番。
及至天色完全黑了下來,一隊火把才從遠處行來,慧能心中不安,直到看到來人都是大唐軍卒的時候,才放下心來,那為首的小將軍,一股子跋扈氣,縱馬行至她身前,隨手扔下一包銀子,亮了亮一張腰牌,居高臨下說道:“明空師傅在今日不慎跌入地縫,幸有本侯遇到,你且聽著,明空師傅是本侯的長輩,今日既然有緣得見,這包銀錢你且留著,隻望你善待之!”
慧能是正統的尼姑出身,麵對一位國侯,自然氣勢上就低了無數節,又拿了銀子,當下便小心的應道:“侯爺盡可放心便是,明空又貧僧照看,自然萬無一失!”
至於守在武媚身邊的李誌,當然被她認為是這位侯爺的跟班了。
不久,武媚就清醒了過來,她的身上,還蓋著一張大氅,正是李誌從高蕁那裏要過來的,讓這騷包的裝備總算有了點用場。
武媚起身,李誌攙扶著她站了起來,試著走了幾步無礙,才放手,慧能隻當沒有看見。
“姐姐不必擔心,慧能師傅什麽也沒有看見!”李誌輕笑。
武媚責怪的瞪了他一眼,走到慧能麵前合什請罪:“弟子不慎落入地縫,誤了時辰,請師叔責罰!”
慧能總算滿意了:就怕有了個侯爺撐腰,就完全忘記自己是誰,還記得自己是她師叔就好!
也就順勢合什還禮:“師侄不必自責,身體無礙就好,以後小心便是,你且先行謝過侯爺救命之恩才對!”
武媚麵向高蕁合什。
高蕁連忙下馬,跟著俯身迴禮:“小祖母......明空師傅可還記得本侯?”
武媚笑了,原來這孩子還記得自己,便點了點頭:“新鄉侯當年一別,竟然都已經長大成人,貧尼心中為侯爺高興!”
“明空,咱們得迴了,侯爺,各位軍爺,貧尼等告退!”慧能確認兩人真認識後,就準備帶武媚迴去了,一個下午不見人,說不定住持會找。
......
眾人離開感業寺後,高蕁心裏就像有百隻狐狸在撓,看李誌騎在馬上怔怔出神,也不敢打擾,想他一個堂堂國侯竟然替一個小小隊正打掩護,都是兄弟,這不算什麽,關鍵是看掩護的是什麽啊:
兄弟和他姥爺的小妾不得不說的故事?
至於姐弟的稱唿......
縱橫長安歡場無敵手,一代腹黑小梨王高侯爺,還是沒辦法相信,都是套路啊......
見武媚點頭,又說道:“時候不早了,我們且行且說。”
伸手一招,自有兩個健碩的老卒抬著簡易的擔架奔了過來,李誌一看,莊不俗和周海龍兩個,都是壯士類型的大漢,老周還是和石佛虎被他一塊兒提拔的夥長,為人寡淡不喜說話,又長了張典型的苦瓜臉,卻偏偏和走到哪裏都一副樂天派的矮冬瓜石佛虎相交莫逆。
既然已經認了姐弟,也就沒有那麽多避嫌的說法,李誌親手在擔架上鋪上足夠的幹草,又攙扶武媚躺在其上。
“姐姐且聽好了:這歌可不是我做的,作者另有其人,不過意思倒是很符合姐姐如今的心境:蘭之猗猗,揚揚其香。
眾香拱之,幽幽其芳。
不采而佩,於蘭何傷?
以日以年,我行四方。
文王夢熊,渭水泱泱。
采而佩之,奕奕清芳。
雪霜茂茂,蕾蕾於冬,
君子之守,子孫之昌。
見李誌一點也不知道避諱認了她這個女尼做姐姐的事情,心下很是擔憂的四下看了看,隻見周圍幾個明顯能聽到的人,都沒有什麽大的反應。
那個橫豎看起來都一副紈絝樣子的孩子,她還恰恰認識:東陽公主的次子,高蕁!
不過這孩子肯定是不認識她的,畢竟當年,那還是她剛被封為才人,正得寵的時候,年僅七八歲的小高蕁被他母親高陽公主牽著手去後宮看望外公,她還領著其玩了一會兒捉迷藏,當年還是個愛哭的傻小子,這一轉眼,就已經長大成人了!
武媚其實已經可以自行行走了,不過是貪婪的享受這份久違的類似親情的照顧,就索性躺下來,李誌念得不快,她仔細聆聽,心下卻是感歎這個弟弟的才華,她自幼熟讀詩書,自然很好斷定,這首詩歌她從未聽過,也就是說,很可能,李誌本人就是作者!
不過,這首詩歌要表達的意思她已經聽懂了,也更加肯定這是李誌剛剛所作,上中下三闕,上闕講“蘭生幽穀,不以無人而不芳”,將她比喻成蘭花,不會因為無人慧眼識珠而不芬芳,教她自信和豁達。
中闕似乎是在說他自己:“文王夢熊,渭水泱泱。”武媚想到這裏,不由得笑著在心中評價:她這個弟弟似乎自視甚高呢,竟然自喻薑太公,還真是少年心性!
至於下闕,就是表明蘭終究會曆苦寒而自成其香!和他之前所說的:今日之惡,安之不會成就明日之好?相映成趣!
看著親自背負木柴走在身側的李誌,她心思流轉:“這樣一個才華橫溢的少年?真的隻是普通之家能培養出來的嗎?即便鍾鳴鼎食之家,也不見得能培養出有如此氣度和才華的少年郎吧!也不知道最後會便宜了誰家小娘子?”
武媚想著想著,嘴角掛起了淡淡的微笑,竟然就這麽睡著了,多久了,她的心裏都沒有如此的踏實過,以致疲憊襲來,沒有絲毫的抵抗力!
再次清醒過來的時候,他們已經走到了感業寺的後門口,這裏如今燈火通明,數十兵卒沒有發出一絲聲響,李誌也靜靜的陪在武媚身側,門外,慧能焦急的看著還在沉睡的武媚,皇帝臨行,他們這群尼姑們自然要上上下下徹底的打掃一遍又一遍,爭取給皇帝留下一個好印象,能多留些香火錢也好。
經過幾天的觀察,明空總能按時迴來,她剛剛放鬆了警惕,今日就出事了:規定的時間沒有迴來,有太多的可能了,之前焦急的等待,心中想象著肯定是遇到什麽事情了,或許是貪玩也說不好,不過不管什麽原因,等她迴來後肯定要好好收拾一番。
及至天色完全黑了下來,一隊火把才從遠處行來,慧能心中不安,直到看到來人都是大唐軍卒的時候,才放下心來,那為首的小將軍,一股子跋扈氣,縱馬行至她身前,隨手扔下一包銀子,亮了亮一張腰牌,居高臨下說道:“明空師傅在今日不慎跌入地縫,幸有本侯遇到,你且聽著,明空師傅是本侯的長輩,今日既然有緣得見,這包銀錢你且留著,隻望你善待之!”
慧能是正統的尼姑出身,麵對一位國侯,自然氣勢上就低了無數節,又拿了銀子,當下便小心的應道:“侯爺盡可放心便是,明空又貧僧照看,自然萬無一失!”
至於守在武媚身邊的李誌,當然被她認為是這位侯爺的跟班了。
不久,武媚就清醒了過來,她的身上,還蓋著一張大氅,正是李誌從高蕁那裏要過來的,讓這騷包的裝備總算有了點用場。
武媚起身,李誌攙扶著她站了起來,試著走了幾步無礙,才放手,慧能隻當沒有看見。
“姐姐不必擔心,慧能師傅什麽也沒有看見!”李誌輕笑。
武媚責怪的瞪了他一眼,走到慧能麵前合什請罪:“弟子不慎落入地縫,誤了時辰,請師叔責罰!”
慧能總算滿意了:就怕有了個侯爺撐腰,就完全忘記自己是誰,還記得自己是她師叔就好!
也就順勢合什還禮:“師侄不必自責,身體無礙就好,以後小心便是,你且先行謝過侯爺救命之恩才對!”
武媚麵向高蕁合什。
高蕁連忙下馬,跟著俯身迴禮:“小祖母......明空師傅可還記得本侯?”
武媚笑了,原來這孩子還記得自己,便點了點頭:“新鄉侯當年一別,竟然都已經長大成人,貧尼心中為侯爺高興!”
“明空,咱們得迴了,侯爺,各位軍爺,貧尼等告退!”慧能確認兩人真認識後,就準備帶武媚迴去了,一個下午不見人,說不定住持會找。
......
眾人離開感業寺後,高蕁心裏就像有百隻狐狸在撓,看李誌騎在馬上怔怔出神,也不敢打擾,想他一個堂堂國侯竟然替一個小小隊正打掩護,都是兄弟,這不算什麽,關鍵是看掩護的是什麽啊:
兄弟和他姥爺的小妾不得不說的故事?
至於姐弟的稱唿......
縱橫長安歡場無敵手,一代腹黑小梨王高侯爺,還是沒辦法相信,都是套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