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鄭州刺史許敬宗奏請皇帝陛下:......”


    不得不說,老許的文才很是了得,尋章摘句朗朗上口,難怪太宗皇帝屢次讓他編纂國史和“武德實錄”“貞觀實錄”等一些重要典籍文獻。


    李治翻到最後,看到了“三字經”幾個字,不知為何物,把奏表拿著左右翻翻,也沒有見,就問長孫無忌:“中書令,表中有提到“三字經”一文,為何朕沒有見到?”


    長孫無忌眼中閃過一絲極端複雜的神色,最終還是將那寫有“三字經”的紙卷拿了出來,此刻他的內心還是有些複雜的,一直以來,對許敬宗這個人,他都是萬分瞧不上的,其人從早年的舍下父親獨活,到後來長孫皇後葬禮的“歐陽詢”事件,都能反映出這個人內德不修的事實。


    他這一生閱人無數,罕見出現差錯,這一次,即便再不願,可事實擺在那裏,由不得他不相信,一篇“三字經”奇文,就可以讓人名垂千古,甚至超凡入聖!


    在這個學問大於天的時代,試想天下所有蒙童都用“三字經”來作為啟蒙之物,是怎樣一種功德?


    萬世之表,萬世之師!


    他長孫無忌耗盡畢生心血延續這盛世大唐,不就是圖一個千古之名嗎?到時候,結合自己先前對許敬宗無數次的打壓,天下人會怎麽看?後世學子會怎麽看?千古美名?千古罵名還差不多!


    可是這件事無論如何也是遮不住的,以他長孫無忌的驕傲也不會去遮掩,對的就是對的,錯的哪怕千百年過後也不會變好,他有自己的堅持,所以,才毅然決然的將“三字經”拿了出來。


    李治拿到許敬宗手抄板的“三字經”後,隻是一眼,就看出此文的不凡來,待到讀完全文,也不禁大聲讚歎:“好!好!寫的好啊,鮮花著錦、烈火烹油,果然苦難見真金,朕的身邊有此大才竟然一直沒有發現,朕之過也,哈哈哈,王儉,快,快把這片奇文念給眾卿聽聽,對了,許愛卿何在?”


    李治很興奮,是真的興奮,從許敬宗的辭呈表上,他看到了一個老臣為了天下的讀書蒙童,不惜忍辱負重,臥薪嚐膽,甚至為了讓自己的畢生心血出版麵世,不惜變賣家財,嫁女蠻族,才算籌得所需,這是什麽精神?什麽樣的高尚人格和情操才能做出這樣的事跡!


    再看“三字經”全文融貫天文地理曆史軍事人物事件,幾乎無所不包無所不容,偏偏用詞極簡,朗朗上口,比之千字文不遑多讓,可以預見,這將是他李唐曆史上文治清明的一個極有力的證明。


    同樣,也是他李治成為皇帝以來最值得向祖宗誇耀的功績。


    好一個鐵骨錚錚許延族,瞞的朕好苦,不過朕不怪你,朕還要狠狠的獎賞你,至於辭職?


    朕不許!


    也難怪李治如此興奮,他是帝國主宰,可自從出生開始就一直活在別人的陰影下,從他的父親太宗李世民,到他的幾個哥哥,李承乾、李泰、李恪,無論是智慧還是能力,哪一個不是需要他仰望的?


    他資質平庸,之前也沒有什麽野心,打算安心的混完一輩子也不錯,至少還有父親和兄長的庇護,做一個閑散王爺不成問題,可現實和他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


    當所有人都覺得他這個懦弱的、胸無大誌的皇子,無緣皇位的時候,他被指為太子。


    好吧,當太子就當太子,小受已經習慣別人安排他的人生,可既然是你指定的太子,又不是我上趕著要當這個太子,為什麽你還能說出:“生子如羊,不如生子如狼!”這樣傷人心肝的話?


    小受心裏的是怎樣一種感受?誰都體會不到!


    沒有登上皇位之前,小受隻需要負責孝順,登上皇位之後,小受發現還是找不到人生目標,繼續孝順嗎?可他已經貴為人君天子了,長輩也都逝去,國事什麽的,既然舅舅和大臣們都不放心,那你們自己玩,小受躲在後宮自己找妹子玩總行了吧?


    答案是不行!


    大臣們眾口一致,由他的親舅舅牽頭,言官禦史赤膊上陣,劈頭蓋臉的數落他身為大唐皇帝陛下,怎能整日沉迷於女色遊戲之間,太不成體統了!想想屍骨畏寒的先帝,真是仰愧對祖宗和先帝,俯愧對天下數萬萬黎民百姓。


    所以,小受這個皇帝做的很不爽呐,誰都能對他指手畫腳,他生性是仁慈,恭孝,可什麽時候這兩個優點已經成了壓在他肩頭兩座大山,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那裏有壓迫,那裏就有反抗!


    李治陛下已經在心裏盤算著怎麽通過許敬宗這件事,好好懟一懟那些往常看他各種不順眼的大臣了,你們不是說朕玩世不恭嗎?朕有“三字經”!


    你們不是說朕沉迷女色嗎?朕有“三字經”!


    你們不是說朕文治武功絕不可能比肩先輩嗎?朕還是有“三字經”!


    想到開心處,李治一個人竟然莫名其妙地哈哈大笑起來。


    朝堂上靜悄悄的,因為有小受受神經質的笑聲,大臣們都麵麵相覷,長孫無忌皺眉,重重的咳嗽一聲:“陛下!”


    “呃!王儉?怎麽還不念?”


    中官不敢有任何不滿,將“三字經”展開逐字念了出來:“人之初,性本善。相近,習相遠。


    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大臣們所思所想當然和李治不同,能站在這座大殿內的,那個不是九竅玲瓏的心思,當這篇著實可以媲美千字文的著作公之於眾的時候,很多人都不約而同的從後麵看向長孫無忌的背影,之前長孫刻意打壓許敬宗的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


    經此一事,對長孫無忌的名聲和聲望就會有不小的影響了,而且不得不說這老許還就真不是什麽好東西,偏偏就把這篇文章拿給長孫無忌,讓其在朝堂上呈現出來。


    雖然能夠給長孫無忌博一個舉賢不避仇的說法,可這滋味惡不惡心?就隻有長孫無忌自己知道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武周攻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酸辣白菜2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酸辣白菜2並收藏武周攻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