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這位和李誌有過衝突的黃老爺,全名叫黃禮財,老家夥經過上次被李誌收拾慘了之後,還真算是因禍得福了,當時李誌拜在薛禮門下的消息小範圍傳開的時候,一直關注兩人關係的黃禮財便是一日三驚。
就怕哪天晚上莫名其妙的一覺不醒,輾轉躊躇幾天,決定硬著頭皮也必須去登門拜訪,希望李誌能真正放過他,畢竟第一次見麵,那一巴掌還有那陰毒的話讓他直到今日還記憶猶新。
李誌這邊也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頭,正愁薛家沒有一個正經的經銷網點,這不老黃就來了。
自然而然的,去妓院和那些老鴇子們溝通,聯係賣貨郎,暗地裏散播消息等事,便由李誌親手炮製,老黃一手包辦,“百骨香”,就是李誌和黃禮財在青樓的宣傳和試水的產物,效果有目共睹,自不必多說。
之前市麵上流通的較為高端的牙刷,大多都在青樓,可也都是加了些木雕和染色手藝而已,如今,經過實際檢驗,這種東西已經讓達官貴人們趨之若鶩。
現在,李誌準備的新品,用上了全新的設計,名貴的材料,精致的雕工,桌子上放著三把樣品,一為玉柄,鏤空雕琢,看起來尊貴無匹;二為檀香木手柄,上有陰文和陽文分正反兩麵分別鐫刻“君子”“謙行”,古樸典雅,貴重大方;三為象牙包金賣相,並且用上了最新的拉絲工藝,繁複奢華。
李誌也通過這件事對唐初的匠人水平有了新的認識,心中更加有底。
黃老爺當初卻是真被嚇著了:橫豎不過十來天時間,四千多貫,將近五千貫入賬,光納稅就一百四十多貫,頂的上他兩三年的收入了!
現在好了,這三把物事,該怎麽營銷?怎麽定價?怎麽售後?李誌給他的紙上一一說明,無不切中要害,由其是如何拿捏那些權貴和商人的消費心理,更是讓他如醍醐灌頂,眼前似乎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對於老黃一個商人來說,這才是李誌給他最具震撼性的東西!
也是這東西,才讓他真正心服口服,從此之後甘願以李誌的走狗自居,就連他的小兒子,也被拉到李誌身邊親自跪地認錯!
李誌那裏不明白這小老兒的心思,先前將原本分給他的百來貫錢財原封不動的親自送迴來,無非就是花錢買心安,有些道理是古今偕同的,比如,民不與官鬥?
黃禮財如果毫無表示,在這個等級分明的社會裏,才叫做不知深淺,而李誌也會從此之後和他成為路人,既不會刻意去為難,卻也形同陌路了,再犯到他手上,就新賬舊賬一塊算了。
李誌沒有拒絕。不過天下也沒有隻他占便宜別人吃虧的道理,那樣跟誰也不可能長久,收下那一百多貫,算是徹底了解之前的恩怨,安了老黃的心。
而創立品牌這種事,好處多多,既然老黃如此上道,那他便索性順水推舟,於是,老黃鋪子牌匾便撤了下來,嶄新的“百寶齋”描金大匾披紅掛彩。
至於老黃家的老匾,當天便被老黃本人扛到後院劈柴燒了,對於老黃的果斷和狠勁兒,李誌還是非常欣賞的,從當初的車架鬧劇就可以看出。
當聽到李誌提及願意拿出一成的幹股合夥經營以後,更是果斷搖頭:
“小人那裏敢和將軍、公子並論,公子願意賞口飯吃,那小人再不開竅,就白活了這麽一大把年紀,以後再也沒有什麽黃家鋪子,小人甘願附於驥尾......”
對於黃禮財此人,李誌也是心有感慨:福禍相依,全在人心,關鍵在於思想行動上的變通,人在每一個人生節點所作出的犧牲和抉擇,誰又能說不是福禍自來的根本原因呢!
......
李誌扔下石鎖,手臂上的肌肉抖動的厲害,兩個多月的恢複和將養,他的身體情況已經大為好轉,而且每日長跑不墜,讓他的耐力和體能更加出色。
認了薛禮這個師父後,因為生意的原因,拜師禮也耽擱了下來,好在當初商量日期的時候便想到了這一茬。
小胖子莊大雅氣喘籲籲的顛了過來,沒辦法,這貨太不喜運動了,和他哥哥是兩種極端的生物:
一個滿腦子肌肉,身上什麽時候都有最起碼十來斤的沙袋綁著,覺得隻要拳頭夠硬,所有的不爽都能用拳頭砸個稀碎;另一個,隻喜歡錢,認為錢能通神,有錢可以讓無數他哥那樣的人替他賣命!所以能躺著絕對不願意坐著,能坐著絕對不願意站著,也就是李誌下手揍得狠了,才生無可戀的能跟著跑幾圈。
百寶齋的牌匾掛了起來,當然不會隻經營牙刷這一個賺錢東西,李誌用了半天將後世品牌的概念和衍生手段,以及精英消費這種針對性很強的營銷理論灌輸給了黃禮財......這將是他打通李唐上流社會的鑰匙,交給老黃後便不再插手,因為他能從黃禮財眼中看到野心和欲望,而這,是成功者的最根本素質。
有了李誌的謀劃和薛禮的站台,對經商半輩子的老黃來說,便沒了短板。
但這並非李誌在意的,他真正在意的,是思慮很久後才決定涉足的另外一種生意,印刷,出版!
古代的文人很多時候都是給人呆板、食古不化的印象,經過多方了解,確認了在這個年月,無論是道德碩儒,各家巨子,還是將相王侯,想要出版刊印東西?可以,拿錢!而且出版後販賣所得和作者一毛錢關係也沒有,也就是說,沒有出版費!沒有出版費!
而且因為刻印的艱難,所謂陰版陽版、刻印質量、紙張質量、刻印數量等等,所需的銀錢數目不一而足,但全都不是一般的富貴人家負擔得起的!
所以問題就來了,還有比這更賺錢又能搏名聲的事情嗎?
活字印刷術是北宋仁宗慶曆年間,書肆夥計畢昇發明的,簡單實用,中國的四大發明,李誌詳細研究過,並且在畢昇的家鄉黃岡市英山縣實際操作過!
至於剽竊?除了一點點可有可無的負罪感......提前讓這項發明麵世,對民族國家而言,也隻有好處,更何況,其中所蘊藏的巨大利益,他誌在必得。
將方法教給李全虎等人後,又親自從長安城,重金請來了有名的刻印手藝工匠師徒二人。
連同他們的家人,一起給落戶到莊子上。
至於李全虎等莊戶,也在牙刷生意塵埃落定後進行了一次集體的搬遷,所有人搬到了臨近薛家,位於太興山腳的荒地上落戶。
這裏位置很好,背靠秦嶺,坐擁鳳棲原,雖然距離長安城更遠了,但是勝在環境優美,雖然還是一塊荒地,卻土地肥沃。
這塊地屬於官田,李誌通過薛家作保,從長安縣購得百餘畝荒地,便一塊兒交給莊武臣分配給莊戶耕種,撒手不管,而莊戶們對於建設新莊子的熱情李誌當然能理解,想想千百年後,一套房子吃空三代所有人的錢包就能想象的到,這個民族對於購置家業房產已經深入骨髓了。
手上有錢了,每家都分上了三五十貫的銀錢,種地這事兒,又有李誌這個將軍門徒在,連租子都一口氣免了三年!
這就恨不得把褲子當了也要蓋個磚瓦房顯擺顯擺,薛家莊的半磚瓦房結構讓他們一個個都看紅了眼!
這新起的房子,必須全磚瓦結構,才能徹底的揚眉吐氣一迴!
就怕哪天晚上莫名其妙的一覺不醒,輾轉躊躇幾天,決定硬著頭皮也必須去登門拜訪,希望李誌能真正放過他,畢竟第一次見麵,那一巴掌還有那陰毒的話讓他直到今日還記憶猶新。
李誌這邊也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頭,正愁薛家沒有一個正經的經銷網點,這不老黃就來了。
自然而然的,去妓院和那些老鴇子們溝通,聯係賣貨郎,暗地裏散播消息等事,便由李誌親手炮製,老黃一手包辦,“百骨香”,就是李誌和黃禮財在青樓的宣傳和試水的產物,效果有目共睹,自不必多說。
之前市麵上流通的較為高端的牙刷,大多都在青樓,可也都是加了些木雕和染色手藝而已,如今,經過實際檢驗,這種東西已經讓達官貴人們趨之若鶩。
現在,李誌準備的新品,用上了全新的設計,名貴的材料,精致的雕工,桌子上放著三把樣品,一為玉柄,鏤空雕琢,看起來尊貴無匹;二為檀香木手柄,上有陰文和陽文分正反兩麵分別鐫刻“君子”“謙行”,古樸典雅,貴重大方;三為象牙包金賣相,並且用上了最新的拉絲工藝,繁複奢華。
李誌也通過這件事對唐初的匠人水平有了新的認識,心中更加有底。
黃老爺當初卻是真被嚇著了:橫豎不過十來天時間,四千多貫,將近五千貫入賬,光納稅就一百四十多貫,頂的上他兩三年的收入了!
現在好了,這三把物事,該怎麽營銷?怎麽定價?怎麽售後?李誌給他的紙上一一說明,無不切中要害,由其是如何拿捏那些權貴和商人的消費心理,更是讓他如醍醐灌頂,眼前似乎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對於老黃一個商人來說,這才是李誌給他最具震撼性的東西!
也是這東西,才讓他真正心服口服,從此之後甘願以李誌的走狗自居,就連他的小兒子,也被拉到李誌身邊親自跪地認錯!
李誌那裏不明白這小老兒的心思,先前將原本分給他的百來貫錢財原封不動的親自送迴來,無非就是花錢買心安,有些道理是古今偕同的,比如,民不與官鬥?
黃禮財如果毫無表示,在這個等級分明的社會裏,才叫做不知深淺,而李誌也會從此之後和他成為路人,既不會刻意去為難,卻也形同陌路了,再犯到他手上,就新賬舊賬一塊算了。
李誌沒有拒絕。不過天下也沒有隻他占便宜別人吃虧的道理,那樣跟誰也不可能長久,收下那一百多貫,算是徹底了解之前的恩怨,安了老黃的心。
而創立品牌這種事,好處多多,既然老黃如此上道,那他便索性順水推舟,於是,老黃鋪子牌匾便撤了下來,嶄新的“百寶齋”描金大匾披紅掛彩。
至於老黃家的老匾,當天便被老黃本人扛到後院劈柴燒了,對於老黃的果斷和狠勁兒,李誌還是非常欣賞的,從當初的車架鬧劇就可以看出。
當聽到李誌提及願意拿出一成的幹股合夥經營以後,更是果斷搖頭:
“小人那裏敢和將軍、公子並論,公子願意賞口飯吃,那小人再不開竅,就白活了這麽一大把年紀,以後再也沒有什麽黃家鋪子,小人甘願附於驥尾......”
對於黃禮財此人,李誌也是心有感慨:福禍相依,全在人心,關鍵在於思想行動上的變通,人在每一個人生節點所作出的犧牲和抉擇,誰又能說不是福禍自來的根本原因呢!
......
李誌扔下石鎖,手臂上的肌肉抖動的厲害,兩個多月的恢複和將養,他的身體情況已經大為好轉,而且每日長跑不墜,讓他的耐力和體能更加出色。
認了薛禮這個師父後,因為生意的原因,拜師禮也耽擱了下來,好在當初商量日期的時候便想到了這一茬。
小胖子莊大雅氣喘籲籲的顛了過來,沒辦法,這貨太不喜運動了,和他哥哥是兩種極端的生物:
一個滿腦子肌肉,身上什麽時候都有最起碼十來斤的沙袋綁著,覺得隻要拳頭夠硬,所有的不爽都能用拳頭砸個稀碎;另一個,隻喜歡錢,認為錢能通神,有錢可以讓無數他哥那樣的人替他賣命!所以能躺著絕對不願意坐著,能坐著絕對不願意站著,也就是李誌下手揍得狠了,才生無可戀的能跟著跑幾圈。
百寶齋的牌匾掛了起來,當然不會隻經營牙刷這一個賺錢東西,李誌用了半天將後世品牌的概念和衍生手段,以及精英消費這種針對性很強的營銷理論灌輸給了黃禮財......這將是他打通李唐上流社會的鑰匙,交給老黃後便不再插手,因為他能從黃禮財眼中看到野心和欲望,而這,是成功者的最根本素質。
有了李誌的謀劃和薛禮的站台,對經商半輩子的老黃來說,便沒了短板。
但這並非李誌在意的,他真正在意的,是思慮很久後才決定涉足的另外一種生意,印刷,出版!
古代的文人很多時候都是給人呆板、食古不化的印象,經過多方了解,確認了在這個年月,無論是道德碩儒,各家巨子,還是將相王侯,想要出版刊印東西?可以,拿錢!而且出版後販賣所得和作者一毛錢關係也沒有,也就是說,沒有出版費!沒有出版費!
而且因為刻印的艱難,所謂陰版陽版、刻印質量、紙張質量、刻印數量等等,所需的銀錢數目不一而足,但全都不是一般的富貴人家負擔得起的!
所以問題就來了,還有比這更賺錢又能搏名聲的事情嗎?
活字印刷術是北宋仁宗慶曆年間,書肆夥計畢昇發明的,簡單實用,中國的四大發明,李誌詳細研究過,並且在畢昇的家鄉黃岡市英山縣實際操作過!
至於剽竊?除了一點點可有可無的負罪感......提前讓這項發明麵世,對民族國家而言,也隻有好處,更何況,其中所蘊藏的巨大利益,他誌在必得。
將方法教給李全虎等人後,又親自從長安城,重金請來了有名的刻印手藝工匠師徒二人。
連同他們的家人,一起給落戶到莊子上。
至於李全虎等莊戶,也在牙刷生意塵埃落定後進行了一次集體的搬遷,所有人搬到了臨近薛家,位於太興山腳的荒地上落戶。
這裏位置很好,背靠秦嶺,坐擁鳳棲原,雖然距離長安城更遠了,但是勝在環境優美,雖然還是一塊荒地,卻土地肥沃。
這塊地屬於官田,李誌通過薛家作保,從長安縣購得百餘畝荒地,便一塊兒交給莊武臣分配給莊戶耕種,撒手不管,而莊戶們對於建設新莊子的熱情李誌當然能理解,想想千百年後,一套房子吃空三代所有人的錢包就能想象的到,這個民族對於購置家業房產已經深入骨髓了。
手上有錢了,每家都分上了三五十貫的銀錢,種地這事兒,又有李誌這個將軍門徒在,連租子都一口氣免了三年!
這就恨不得把褲子當了也要蓋個磚瓦房顯擺顯擺,薛家莊的半磚瓦房結構讓他們一個個都看紅了眼!
這新起的房子,必須全磚瓦結構,才能徹底的揚眉吐氣一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