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膳的時候還未到,沈南雁就讓沈母與阿詞先去休息了。
人剛走沒多久,外頭傳來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仿佛是搬箱子的聲音。
沈南雁懶得動,沒有出去看,阿詞已經出去了,沒想到去而複返,走進屋來,讓她去瞧瞧外頭。
在屋裏也無事可做,她便起身出去了。
剛出屋,一個算是首領的太監忙走到麵前,行完禮後才道:
“明妃娘娘,皇上特意讓奴才來給你送沉香木鑲玉如意一柄、岫玉如意一柄,銅質蠟扡一對,錫質油燈一架,綠玉翠竹盆景一盆,白瓷茶具,紫砂茶具,琉璃茶具,木魚石茶具各一套,還有綠釉狻猊香爐一鼎,薄胎銅海紋底青瓷一個………”
禮單上樣品的名字還沒有列完,大多都是隻列了其中一個種類的名稱,主要是太多的小玩意與日常用品和衣物首飾,東西又多,樣樣還是金貴之物,從中挑選一樣拿出來到外麵去賣都是價值千金。
將近一百個大箱子都有人陸陸續續從外麵搬進來,光是冬天的銀鼠褂、洋縐裙、棉裙、鬥篷、貂裘都有幾十個箱子裝著,還不說那些春秋兩季的衣裙,還有夏日專門定製的紗裙。
首領公公見沈南雁站在原地,臉上沒有一絲表情,仿佛送來的這些東西並沒有入她的眼,讓她展顏。於是,他命人正在抬進的人停下下,打開其中一個箱子。
箱子裏裝著各色金器玩意兒還有首飾,溜金蜂趕菊別針,赤金合和如意簪,赤金纏珍珠墜子,九曲金環嵌寶甲套,金琺琅九桃小薰爐,枷楠香木嵌金福字數珠手串羊脂玉鐲………其中還有好幾樣叫不出名字。
“明妃娘娘,你瞧,這些物件兒都是皇上精心為你選的。”首領公公一進芳榭宮,一臉的眉開眼笑,笑容都沒停止過。
阿詞用膝蓋想都知道,他這番好心情當然是源自皇帝的賞賜,皇上賞賜了如此多的東西給她家小姐,不僅僅是因為沈家的關係,而是皇上是真的寵愛她家小姐,況且這次皇帝又賞賜了她家小姐這麽多的奇珍異寶。今日玉妃剛沒,連封妃都聖旨都提前擬好了,更加坐實了她家小姐是皇上心尖上的人這件事,若是討好了她家小姐,從此飛黃騰達不在話下。怎能讓他不阿諛奉承,滿臉帶笑。
聽到首領太監口中的稱唿,沈南雁的臉色已經很難看了,勉強還能維持著臉色,沒有甩臉色,但一聽關於宋珩的事,臉色瞬間冷了下來,冷意幾乎能刺傷人:“精心準備?這裏的東西少說也有一百箱吧,皇上日理萬機,這麽繁忙,會有空來準備這些禮物,你到底是在嘲諷皇上整天不務正業,沉迷於這些瑣事上,還是故意拿這麽愚蠢的話故意蒙騙我?”
首領太監心裏一萬個懵逼:我不過是來送個東西,不對是來送些東西,至於這麽挑刺嗎?我不過是說句好話,怎麽就牽扯到詆毀皇上,說他不理朝政上了呢?
早就聽聞沈家小姐沈南雁與常人不同,如今一看,看來傳聞不假,光是這渾身挑刺,一語雙關的話說的他真的是啞口無言,無法反駁。
不過這也真是聖心難測,玉妃娘娘沒有薨逝之前,皇上那可謂是萬千寵愛於一身,三千驚鴻隻為佳人那一瞥啊,多少的寵愛恨不得給那位玉妃娘娘,如今倒好,玉妃娘娘人剛走還沒滿一天呢,當今聖上就另得佳人,又是封妃,又是賞賜東西,瞧著這陣勢可不就是第二個玉妃嗎?
不過也有可能是他料錯了,這位沈小姐或許才是皇上真正的心上人,不是有傳聞在說當今聖上為了沈家小姐與相處多年,情同手足的慕昭慕公子決裂了。
種種跡無不是在表明,皇上心裏的的那個人正是沈家小姐,不過是他卻不得不是說皇上的眼光是真的差,雖然沈小姐的容貌與玉妃娘娘不相上下,同為京都第一美人,甚至很多人還說沈小姐這個清冷孤傲,恍若天仙下凡般的神仙人物比起人間富貴花,容顏嬌豔的玉妃娘娘有過之而無不及,但好歹玉妃娘娘入宮的時候還是完璧之身,是未出閣的黃花大閨女。
而這位沈小姐,早就嫁予慕昭慕公子為妻,是臣子的妻子了,兩人成親這麽久,而皇上呢非得好這一口。
甩掉腦海中所想,首領太監的笑意淡了幾分,不讓自己看上去那麽諂媚,陪笑道:“娘娘莫惱,千錯萬錯都是奴才的錯,還請娘娘保重鳳體。”
如今皇上可以說是把所有的偏愛給了這位沈小姐,不管他心中如何的想,如何的嫌棄,麵上的功夫還是要做的,暫時不能得罪了她。
“你們這是作甚?”一道聲音打斷了首領太監的話,他聞聲望去,隻見宋珩從外頭進來,黑色玄紋的錦衣,內鬆外緊十分合身,長發如墨散落在白衣上,隻稍微用一條白帶把前麵的頭發束在腦後,全身散發著內斂的氣質,如利刀雕刻而成的立體五官散發著迷人的氣質,眼睛很漂亮,深邃幽藍如深夜的大海,冰冷寒冽如深夜的大海。鼻若懸梁,薄薄的嘴唇好看地抿著,深邃得看不到底的眼睛。
光聽聲音,沈南雁就從聲音中辨認出來人,見宋珩來了,她就那樣站在那裏,連眼皮也沒有抬一下,渾身散發著冰冷泠然的氣息。
宋珩剛抬腳進屋,目光一下子就移到了沈南雁身上,停留片刻後,見沈南雁目光都沒有看自己,遂望向首領太監:“我吩咐你辦的事辦好了?在這裏惹娘娘生氣?”
首領太監心想,他哪敢惹這位祖宗,就是在借他一百個膽子也不敢啊,忙道:“是奴才嘴笨,沒有說清楚皇上對娘娘的心意,娘娘一時誤會也是應當的。”
宋珩眼眸暗了暗,神色變得難以捉摸起來,“朕對她的心意,她自會明了,還需要你在這裏說?”
而後,臉上陰了下來:“辦完了事還不快出去。”
被宋珩這陰晴不定的臉色嚇到了,又無緣無故遭到一頓罵,首領太監頓時覺得自己委屈極了,不明白又是哪裏惹到了皇上,忙行完禮告退。
內務府來的人送完東西後,陸陸續續出了芳榭宮,隻餘下芳榭宮裏的宮人,就連宋珩身旁的人都被他留在了宮殿門口,沒有進來。
“你們都下去吧。”宋珩對著殿裏的人吩咐道。
宮人們放下東西,動作麻利的在宮殿門口去侯著了,其餘的該迴屋迴屋,該做自己的事做自己的事。
整個宮殿隻剩下他們兩個人,宋珩望向沈南雁,輕聲開口:“你哥哥來找過我了。”
“嗯。”沈南雁聲音平淡的沒有絲毫起伏,仿佛宋珩在說一件與自己無關的事情。
早知她是這樣漠不關心,事不關己的樣子,宋珩接著道:“他求我,讓我放了你。”說著說著,似乎笑了起來,“他說我帶給你的隻有痛苦與傷害,從來沒有幸福。”
話鋒一轉,“隻是,沈南雁,你帶給我的又何嚐不是痛苦與傷害呢?”
最後的一句話很輕,仿佛隻是一句輕聲呢喃,讓人觸摸不到,有些不真實。
“宋珩!”沈南雁抬起頭來,正視著他,再一次重複她以前的話:“我從未愛過你,就連喜歡,心動都談不上,不要說這輩子了,就是下輩子,下下輩子亦是如此。”說完忽然想起夢中的那個場景,又加了一句,勾唇一笑,諷刺道:“或許上輩子亦是如此。”
本以為宋珩聽完,會像以為那樣暴跳如雷,沒想到他隻是勾著嘴角,伸手挑起她的下巴,低頭與她對視,眼神裏的情意刺傷了她的眼睛,他聲音忽然低下來,“巧了,我也是,我這一輩子在愛你這件事或許早就注定好了,要生生世世,永生永世,與你糾纏一輩子,糾纏不清,至死不休。”
雖說著愛慕人的話,但宋珩常年位居高位慣了,骨子裏依舊免不了帶著一份高高在上的睥睨感。
她說這話本來就不是為了氣宋珩,也不指望他放棄自己,聞言,一臉依舊毫無波瀾,如平靜湖麵上的一汪秋水,注定掀不起半點漣漪。
兩人就這樣靜靜地站在那裏,誰也不開口說話,沈南雁站在那裏垂眸想著事情,沒有多看宋珩一眼,而宋珩站在那裏,視線在沈南雁身上,沒有移開半分。
此刻的北齊:
北齊女帝駕崩的消息傳開不到一個月,新帝登基,皇君掌權聽政,集權力於一身,翌時,朝局紊亂,人心浮動。
北齊與大梁,大周不同,自古以來都是女子當政掌權,曆來還沒有男子掌權的例子,此事一發生,北齊的百姓皆舉行遊行示威,反對皇君登基。
朝中的臣子也是如此,皆紛紛請旨罷官,以此來表達自己的不滿,阻止皇君登基。
除卻沒有男子掌權的先例外,還有一點就是這個剛準備登基的皇君是已駕崩女帝的一個男寵罷了,地位還極其卑微,聽說是從那個勾欄裏買來的小倌。
人剛走沒多久,外頭傳來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仿佛是搬箱子的聲音。
沈南雁懶得動,沒有出去看,阿詞已經出去了,沒想到去而複返,走進屋來,讓她去瞧瞧外頭。
在屋裏也無事可做,她便起身出去了。
剛出屋,一個算是首領的太監忙走到麵前,行完禮後才道:
“明妃娘娘,皇上特意讓奴才來給你送沉香木鑲玉如意一柄、岫玉如意一柄,銅質蠟扡一對,錫質油燈一架,綠玉翠竹盆景一盆,白瓷茶具,紫砂茶具,琉璃茶具,木魚石茶具各一套,還有綠釉狻猊香爐一鼎,薄胎銅海紋底青瓷一個………”
禮單上樣品的名字還沒有列完,大多都是隻列了其中一個種類的名稱,主要是太多的小玩意與日常用品和衣物首飾,東西又多,樣樣還是金貴之物,從中挑選一樣拿出來到外麵去賣都是價值千金。
將近一百個大箱子都有人陸陸續續從外麵搬進來,光是冬天的銀鼠褂、洋縐裙、棉裙、鬥篷、貂裘都有幾十個箱子裝著,還不說那些春秋兩季的衣裙,還有夏日專門定製的紗裙。
首領公公見沈南雁站在原地,臉上沒有一絲表情,仿佛送來的這些東西並沒有入她的眼,讓她展顏。於是,他命人正在抬進的人停下下,打開其中一個箱子。
箱子裏裝著各色金器玩意兒還有首飾,溜金蜂趕菊別針,赤金合和如意簪,赤金纏珍珠墜子,九曲金環嵌寶甲套,金琺琅九桃小薰爐,枷楠香木嵌金福字數珠手串羊脂玉鐲………其中還有好幾樣叫不出名字。
“明妃娘娘,你瞧,這些物件兒都是皇上精心為你選的。”首領公公一進芳榭宮,一臉的眉開眼笑,笑容都沒停止過。
阿詞用膝蓋想都知道,他這番好心情當然是源自皇帝的賞賜,皇上賞賜了如此多的東西給她家小姐,不僅僅是因為沈家的關係,而是皇上是真的寵愛她家小姐,況且這次皇帝又賞賜了她家小姐這麽多的奇珍異寶。今日玉妃剛沒,連封妃都聖旨都提前擬好了,更加坐實了她家小姐是皇上心尖上的人這件事,若是討好了她家小姐,從此飛黃騰達不在話下。怎能讓他不阿諛奉承,滿臉帶笑。
聽到首領太監口中的稱唿,沈南雁的臉色已經很難看了,勉強還能維持著臉色,沒有甩臉色,但一聽關於宋珩的事,臉色瞬間冷了下來,冷意幾乎能刺傷人:“精心準備?這裏的東西少說也有一百箱吧,皇上日理萬機,這麽繁忙,會有空來準備這些禮物,你到底是在嘲諷皇上整天不務正業,沉迷於這些瑣事上,還是故意拿這麽愚蠢的話故意蒙騙我?”
首領太監心裏一萬個懵逼:我不過是來送個東西,不對是來送些東西,至於這麽挑刺嗎?我不過是說句好話,怎麽就牽扯到詆毀皇上,說他不理朝政上了呢?
早就聽聞沈家小姐沈南雁與常人不同,如今一看,看來傳聞不假,光是這渾身挑刺,一語雙關的話說的他真的是啞口無言,無法反駁。
不過這也真是聖心難測,玉妃娘娘沒有薨逝之前,皇上那可謂是萬千寵愛於一身,三千驚鴻隻為佳人那一瞥啊,多少的寵愛恨不得給那位玉妃娘娘,如今倒好,玉妃娘娘人剛走還沒滿一天呢,當今聖上就另得佳人,又是封妃,又是賞賜東西,瞧著這陣勢可不就是第二個玉妃嗎?
不過也有可能是他料錯了,這位沈小姐或許才是皇上真正的心上人,不是有傳聞在說當今聖上為了沈家小姐與相處多年,情同手足的慕昭慕公子決裂了。
種種跡無不是在表明,皇上心裏的的那個人正是沈家小姐,不過是他卻不得不是說皇上的眼光是真的差,雖然沈小姐的容貌與玉妃娘娘不相上下,同為京都第一美人,甚至很多人還說沈小姐這個清冷孤傲,恍若天仙下凡般的神仙人物比起人間富貴花,容顏嬌豔的玉妃娘娘有過之而無不及,但好歹玉妃娘娘入宮的時候還是完璧之身,是未出閣的黃花大閨女。
而這位沈小姐,早就嫁予慕昭慕公子為妻,是臣子的妻子了,兩人成親這麽久,而皇上呢非得好這一口。
甩掉腦海中所想,首領太監的笑意淡了幾分,不讓自己看上去那麽諂媚,陪笑道:“娘娘莫惱,千錯萬錯都是奴才的錯,還請娘娘保重鳳體。”
如今皇上可以說是把所有的偏愛給了這位沈小姐,不管他心中如何的想,如何的嫌棄,麵上的功夫還是要做的,暫時不能得罪了她。
“你們這是作甚?”一道聲音打斷了首領太監的話,他聞聲望去,隻見宋珩從外頭進來,黑色玄紋的錦衣,內鬆外緊十分合身,長發如墨散落在白衣上,隻稍微用一條白帶把前麵的頭發束在腦後,全身散發著內斂的氣質,如利刀雕刻而成的立體五官散發著迷人的氣質,眼睛很漂亮,深邃幽藍如深夜的大海,冰冷寒冽如深夜的大海。鼻若懸梁,薄薄的嘴唇好看地抿著,深邃得看不到底的眼睛。
光聽聲音,沈南雁就從聲音中辨認出來人,見宋珩來了,她就那樣站在那裏,連眼皮也沒有抬一下,渾身散發著冰冷泠然的氣息。
宋珩剛抬腳進屋,目光一下子就移到了沈南雁身上,停留片刻後,見沈南雁目光都沒有看自己,遂望向首領太監:“我吩咐你辦的事辦好了?在這裏惹娘娘生氣?”
首領太監心想,他哪敢惹這位祖宗,就是在借他一百個膽子也不敢啊,忙道:“是奴才嘴笨,沒有說清楚皇上對娘娘的心意,娘娘一時誤會也是應當的。”
宋珩眼眸暗了暗,神色變得難以捉摸起來,“朕對她的心意,她自會明了,還需要你在這裏說?”
而後,臉上陰了下來:“辦完了事還不快出去。”
被宋珩這陰晴不定的臉色嚇到了,又無緣無故遭到一頓罵,首領太監頓時覺得自己委屈極了,不明白又是哪裏惹到了皇上,忙行完禮告退。
內務府來的人送完東西後,陸陸續續出了芳榭宮,隻餘下芳榭宮裏的宮人,就連宋珩身旁的人都被他留在了宮殿門口,沒有進來。
“你們都下去吧。”宋珩對著殿裏的人吩咐道。
宮人們放下東西,動作麻利的在宮殿門口去侯著了,其餘的該迴屋迴屋,該做自己的事做自己的事。
整個宮殿隻剩下他們兩個人,宋珩望向沈南雁,輕聲開口:“你哥哥來找過我了。”
“嗯。”沈南雁聲音平淡的沒有絲毫起伏,仿佛宋珩在說一件與自己無關的事情。
早知她是這樣漠不關心,事不關己的樣子,宋珩接著道:“他求我,讓我放了你。”說著說著,似乎笑了起來,“他說我帶給你的隻有痛苦與傷害,從來沒有幸福。”
話鋒一轉,“隻是,沈南雁,你帶給我的又何嚐不是痛苦與傷害呢?”
最後的一句話很輕,仿佛隻是一句輕聲呢喃,讓人觸摸不到,有些不真實。
“宋珩!”沈南雁抬起頭來,正視著他,再一次重複她以前的話:“我從未愛過你,就連喜歡,心動都談不上,不要說這輩子了,就是下輩子,下下輩子亦是如此。”說完忽然想起夢中的那個場景,又加了一句,勾唇一笑,諷刺道:“或許上輩子亦是如此。”
本以為宋珩聽完,會像以為那樣暴跳如雷,沒想到他隻是勾著嘴角,伸手挑起她的下巴,低頭與她對視,眼神裏的情意刺傷了她的眼睛,他聲音忽然低下來,“巧了,我也是,我這一輩子在愛你這件事或許早就注定好了,要生生世世,永生永世,與你糾纏一輩子,糾纏不清,至死不休。”
雖說著愛慕人的話,但宋珩常年位居高位慣了,骨子裏依舊免不了帶著一份高高在上的睥睨感。
她說這話本來就不是為了氣宋珩,也不指望他放棄自己,聞言,一臉依舊毫無波瀾,如平靜湖麵上的一汪秋水,注定掀不起半點漣漪。
兩人就這樣靜靜地站在那裏,誰也不開口說話,沈南雁站在那裏垂眸想著事情,沒有多看宋珩一眼,而宋珩站在那裏,視線在沈南雁身上,沒有移開半分。
此刻的北齊:
北齊女帝駕崩的消息傳開不到一個月,新帝登基,皇君掌權聽政,集權力於一身,翌時,朝局紊亂,人心浮動。
北齊與大梁,大周不同,自古以來都是女子當政掌權,曆來還沒有男子掌權的例子,此事一發生,北齊的百姓皆舉行遊行示威,反對皇君登基。
朝中的臣子也是如此,皆紛紛請旨罷官,以此來表達自己的不滿,阻止皇君登基。
除卻沒有男子掌權的先例外,還有一點就是這個剛準備登基的皇君是已駕崩女帝的一個男寵罷了,地位還極其卑微,聽說是從那個勾欄裏買來的小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