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不知什麽絲絹所製的書籍,頗為柔軟,封麵用古篆字寫著“太上無極玄妙真經”。翻開第一頁是一個長須老者的畫像,奇怪的是他隻是看了一眼,便怎麽也忘不掉了,仿佛紮根在腦子裏似的。他是個隨意的人,既然忘不掉便不做理會。
第二頁才是這篇古仙法的總訣,通篇都是由古篆字書就,他其實早有修習古仙法的想法,為此還專門學習了古篆字,直至今日方才用到。
這總訣短短數千字,不長,但他花了很長時間仔細閱讀一遍,這才知道這總訣雖然以總訣名之,但其實並無具體的修仙法門。
總訣的上半部分是介紹《太上無極玄妙真經》,分為道、法兩部,道即是總訣的下半部分,之後的都屬於法的範疇,而具體修行法門就是法的第一篇《太上靈蘊篇》,剩餘則是一氣化三清、斬三屍法等等。
道篇隻是闡述一種道理。他雖仔細閱讀了一遍,但對於其中的道理卻還是模棱兩可,似懂非懂。
文中強調若要修習《太上靈蘊篇》,則必須先學道篇,至少要讀過,最好是時常才能道法精進。
他知道古仙法極易走火入魔,於是將此言奉為圭臬,暗下決心以後要時常閱讀“道”之篇。
這之後,才鄭重的閱讀《太上靈蘊篇》,這才知道原來第一頁的老者是為太上老君,是修仙的鼻祖,這副畫像也是這篇古仙法的觀想圖。
閱讀完《太上靈蘊篇》,陳小北心中歎息,古仙法果然與眾不同。
且不說這從未聽說過的觀想圖,修煉時需要在腦海中觀想此圖。便是修行的時間也大有講究,隻在子午二時,其餘時間即便修煉也無效。
而且書中還鄭重提到,初次修行之前必須焚香沐浴,靜心凝氣之後方可修行。
他不敢有絲毫怠慢,都一一執行。
卻不知正是他的這種態度,才使他在今後的修行中,甚少出現走火入魔的現象。之前那些走火入魔的人大都是因為熟悉現在的修行體係,而對於修習古仙法中那些必要過程都不屑一顧,因而走火入魔。
終於在子時開始正式修行,腦中觀想太清道德天尊圖,按照書中所說吐故納新。由於有過修行的經驗,他很快便進入狀態,體內真氣自行沿經脈緩緩流動。
在他的感覺中,隻感覺體內真氣越來越涼,直到後來一刻,體內真氣突然生出一絲暖意,最終慢慢變為常溫。
不知過了多久,他從打坐中醒來,然而令他驚訝的是,他體內的真氣卻絲毫沒有停滯的打算,而是繼續沿著原本的路線繼續緩緩流動。
他終於明白《太上靈蘊篇》中所說的取天地生發之氣的涵義,子午二時正是天地陰陽交匯直視,陰極陽生,陽極陰生,而《太上靈蘊篇》正是汲取陰陽相長的力量溶於自身真氣,使自身真氣隨著陰陽之氣的生長而慢慢增長。
他這才感受到古仙法的優勢,他雖然隻修煉子午二時,卻等於整天都在修煉,這進步自然與之前不可同日而語。
這讓他的心中終於燃起了一絲希望,憑借此古仙法,他就能在修為上不落後於那些依靠靈石修行的人,算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但如果想要在中考鬥法中獲得好成績,那他就必須在術法等其他方麵取得突破。
而他之所以選擇古仙法的原因便是在於此,因為古仙法中大都附有一些獨屬於此功法的法術!
《太上無極玄妙真經》也不例外,其中“法”大都是一些精妙非常的秘術,有無上威力,可惜他看了一遍,大都需要修為高深之後才能修習。
不過,他卻並不灰心,因為在“法”篇後麵還附帶了一些後人在《太上無極玄妙真經》的基礎上領悟的一些術法之類的附篇。這些可能在原作者看來連“法”都算不上的“術”,卻是陳小北最初最想得到的東西。
但是這些“術”,也是非常人所能修習,如上清玉樞五雷真文,必須五氣朝元方能修習,如果領悟一氣化三清之法,那更是事半功倍!
對於陳小北來說,這些就像一個個鮮美的果子,近在眼前,卻偏偏不能食用,這種感覺,如同時時刻刻的折磨,讓他快要發瘋。
最後,他仔細翻遍整本書,才終於在咒法篇中找到了一篇“金光咒”,不需要花費靈石,且現在的他也完全可以修持!
《金光咒》
天地玄宗,萬炁本根。
廣修浩劫,證吾神通。
三界內外,惟道獨尊。
體有金光,覆映吾身。
視之不見,聽之不聞。
包羅天地,養育群生。
受持萬遍,身有光明。
三界侍衛,五帝司迎。
萬神朝禮,役使雷霆。
鬼妖喪膽,精怪忘形。
內有霹靂,雷神隱名。
洞慧交徹,五炁騰騰。
金光速現,覆護真人。
《金光咒》在內可以全身宿病,一概消除,心火下降,腎水上升,頭清眼亮,五髒清涼,六腑調泰,渾身舒暢,氣力充足。水火既濟,采天地之正氣,煉日月之精華,於修煉正法大有裨益,相當於打好身體的基礎。
在外則可以形成金光,覆映自身,群邪辟易,達到防禦的效果。修至深處,甚至可以馭使雷霆,護佑正法。
當然,陳小北修煉此咒大部分還是看中其防禦的效果。有此咒護體,在中考與人鬥法之時,不至於一上來就被他沒見過的術法打下台。
至於攻擊型的法術,他則另有想法,他準備精修隻有劍修才會精研的劍術。
因為買不起各種高等術法的原因,他隻有瘋狂地練習最基礎的法術和劍術。而正因為專精的緣故,這三年中,火蛇、風刃這些基礎法術都被他修煉至大圓滿,在識海中凝成了神通符籙,施展法術猶如吃飯喝水一般簡單。而單純在劍術方麵,他更是能夠憑借最基礎的劍術抗衡那些劍法精妙的劍修者。
可惜,還是因為他家境的原因,無力購買好的劍器,唯一可用的就隻有學校發的製式長劍,他在鬥法上屢屢敗於那些擁有上等法器、劍器的學生。
而這一次,他從《太上無極玄妙真經》中看到了希望。
“術”篇中就有許多精妙非常的劍術,但以他的修為大都不能修習。不過,卻有一篇名為《葫蘆劍訣》中提到以自身吐納五金精氣,於體內凝成先天劍器,煉成一個五金精氣攢聚成的小葫蘆。
另有一篇《天工術》中提到一句,“天下之物,莫不以內蘊精氣多寡優劣而分之,多者盛,而寡者衰,優者強,而劣者弱”。
他異想天開,若是以《葫蘆劍訣》中記載的法門運用到劍上,以劍器強納五金精氣,提升自身的精氣。然後以文武火鍛之,提升自身的品質,或許就能化腐朽為神奇,將普通製式長劍煉成絕世寶劍。
《葫蘆劍訣》和《天工術》若在上古之時都是各自領域首屈一指的絕世珍冊,無論精通哪一本,都可在相對的領域獲得極高的成就。然而此時陳小北卻隻取其中一毫,然後想當然的糅合,卻未免猶如買櫝還珠,入寶山而空迴。
不過,他這也是被逼無奈。眼看著中考鬥法之期將近,他的實力卻沒有絲毫寸進,怎能不讓他心焦如焚?
修煉《葫蘆劍訣》需要尋到金鐵之器,采擷五金精華。他此時在家中,家中的五金之器卻不能用來修煉。他倒是記得,賣給他《太上無極玄妙真經》的酒鬼當時作為附帶的一些東西中有一樣瓦片樣的金屬殘片,或許可以先拿來嚐試一下。
這東西看起來像是某種法器的碎片,不過他無心探究,無論這法器破碎之前多麽強大,現在都已經碎了,對他來說完全無用,不如用來提升他手中寶劍的品質。
陳小北暗誦葫蘆劍訣的心法,登時感到握住金屬殘片的右手掌心生出一絲絲的涼意來。這股極細微的冰涼之氣透手掌而入,頓時讓他右手隱隱有沉重之感,手臂上的幾個竅穴之中,也多了一絲五金精氣。這一絲一忽的五金精氣雖然微薄,卻堅韌無匹,更帶著絲絲銳利之氣。
他的本意是要提升寶劍的品質,故不敢讓五金精氣在體內多做存留,直接導入到左手的寶劍之中。
這寶劍乃是學校發的製式長劍,品質不高且煉製手法一般,陳小北強行導入了四五道五金精氣之後,便感到已經達到寶劍的極限。如果繼續下去,寶劍很有可能承受不住五金精氣的鋒銳之氣而碎裂。
他立刻丟開金屬碎片,以真氣護住寶劍,然後催生出火焰,對寶劍進行煆燒,迫使新導入的五金精氣與原來的相融合。
天快蒙蒙亮的時候,陳小北終於徹底將寶劍鍛造完成。
“果然不錯!以後你就叫‘今昔’!以示今昔有別!”
感受到寶劍猶如脫胎換骨散發出陣陣鋒銳之氣,陳小北眼中閃過欣喜之色,有此劍相助,他定能在劍術上更進一步!
“周浩天,下次,我會讓你大吃一驚的!”
第二頁才是這篇古仙法的總訣,通篇都是由古篆字書就,他其實早有修習古仙法的想法,為此還專門學習了古篆字,直至今日方才用到。
這總訣短短數千字,不長,但他花了很長時間仔細閱讀一遍,這才知道這總訣雖然以總訣名之,但其實並無具體的修仙法門。
總訣的上半部分是介紹《太上無極玄妙真經》,分為道、法兩部,道即是總訣的下半部分,之後的都屬於法的範疇,而具體修行法門就是法的第一篇《太上靈蘊篇》,剩餘則是一氣化三清、斬三屍法等等。
道篇隻是闡述一種道理。他雖仔細閱讀了一遍,但對於其中的道理卻還是模棱兩可,似懂非懂。
文中強調若要修習《太上靈蘊篇》,則必須先學道篇,至少要讀過,最好是時常才能道法精進。
他知道古仙法極易走火入魔,於是將此言奉為圭臬,暗下決心以後要時常閱讀“道”之篇。
這之後,才鄭重的閱讀《太上靈蘊篇》,這才知道原來第一頁的老者是為太上老君,是修仙的鼻祖,這副畫像也是這篇古仙法的觀想圖。
閱讀完《太上靈蘊篇》,陳小北心中歎息,古仙法果然與眾不同。
且不說這從未聽說過的觀想圖,修煉時需要在腦海中觀想此圖。便是修行的時間也大有講究,隻在子午二時,其餘時間即便修煉也無效。
而且書中還鄭重提到,初次修行之前必須焚香沐浴,靜心凝氣之後方可修行。
他不敢有絲毫怠慢,都一一執行。
卻不知正是他的這種態度,才使他在今後的修行中,甚少出現走火入魔的現象。之前那些走火入魔的人大都是因為熟悉現在的修行體係,而對於修習古仙法中那些必要過程都不屑一顧,因而走火入魔。
終於在子時開始正式修行,腦中觀想太清道德天尊圖,按照書中所說吐故納新。由於有過修行的經驗,他很快便進入狀態,體內真氣自行沿經脈緩緩流動。
在他的感覺中,隻感覺體內真氣越來越涼,直到後來一刻,體內真氣突然生出一絲暖意,最終慢慢變為常溫。
不知過了多久,他從打坐中醒來,然而令他驚訝的是,他體內的真氣卻絲毫沒有停滯的打算,而是繼續沿著原本的路線繼續緩緩流動。
他終於明白《太上靈蘊篇》中所說的取天地生發之氣的涵義,子午二時正是天地陰陽交匯直視,陰極陽生,陽極陰生,而《太上靈蘊篇》正是汲取陰陽相長的力量溶於自身真氣,使自身真氣隨著陰陽之氣的生長而慢慢增長。
他這才感受到古仙法的優勢,他雖然隻修煉子午二時,卻等於整天都在修煉,這進步自然與之前不可同日而語。
這讓他的心中終於燃起了一絲希望,憑借此古仙法,他就能在修為上不落後於那些依靠靈石修行的人,算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但如果想要在中考鬥法中獲得好成績,那他就必須在術法等其他方麵取得突破。
而他之所以選擇古仙法的原因便是在於此,因為古仙法中大都附有一些獨屬於此功法的法術!
《太上無極玄妙真經》也不例外,其中“法”大都是一些精妙非常的秘術,有無上威力,可惜他看了一遍,大都需要修為高深之後才能修習。
不過,他卻並不灰心,因為在“法”篇後麵還附帶了一些後人在《太上無極玄妙真經》的基礎上領悟的一些術法之類的附篇。這些可能在原作者看來連“法”都算不上的“術”,卻是陳小北最初最想得到的東西。
但是這些“術”,也是非常人所能修習,如上清玉樞五雷真文,必須五氣朝元方能修習,如果領悟一氣化三清之法,那更是事半功倍!
對於陳小北來說,這些就像一個個鮮美的果子,近在眼前,卻偏偏不能食用,這種感覺,如同時時刻刻的折磨,讓他快要發瘋。
最後,他仔細翻遍整本書,才終於在咒法篇中找到了一篇“金光咒”,不需要花費靈石,且現在的他也完全可以修持!
《金光咒》
天地玄宗,萬炁本根。
廣修浩劫,證吾神通。
三界內外,惟道獨尊。
體有金光,覆映吾身。
視之不見,聽之不聞。
包羅天地,養育群生。
受持萬遍,身有光明。
三界侍衛,五帝司迎。
萬神朝禮,役使雷霆。
鬼妖喪膽,精怪忘形。
內有霹靂,雷神隱名。
洞慧交徹,五炁騰騰。
金光速現,覆護真人。
《金光咒》在內可以全身宿病,一概消除,心火下降,腎水上升,頭清眼亮,五髒清涼,六腑調泰,渾身舒暢,氣力充足。水火既濟,采天地之正氣,煉日月之精華,於修煉正法大有裨益,相當於打好身體的基礎。
在外則可以形成金光,覆映自身,群邪辟易,達到防禦的效果。修至深處,甚至可以馭使雷霆,護佑正法。
當然,陳小北修煉此咒大部分還是看中其防禦的效果。有此咒護體,在中考與人鬥法之時,不至於一上來就被他沒見過的術法打下台。
至於攻擊型的法術,他則另有想法,他準備精修隻有劍修才會精研的劍術。
因為買不起各種高等術法的原因,他隻有瘋狂地練習最基礎的法術和劍術。而正因為專精的緣故,這三年中,火蛇、風刃這些基礎法術都被他修煉至大圓滿,在識海中凝成了神通符籙,施展法術猶如吃飯喝水一般簡單。而單純在劍術方麵,他更是能夠憑借最基礎的劍術抗衡那些劍法精妙的劍修者。
可惜,還是因為他家境的原因,無力購買好的劍器,唯一可用的就隻有學校發的製式長劍,他在鬥法上屢屢敗於那些擁有上等法器、劍器的學生。
而這一次,他從《太上無極玄妙真經》中看到了希望。
“術”篇中就有許多精妙非常的劍術,但以他的修為大都不能修習。不過,卻有一篇名為《葫蘆劍訣》中提到以自身吐納五金精氣,於體內凝成先天劍器,煉成一個五金精氣攢聚成的小葫蘆。
另有一篇《天工術》中提到一句,“天下之物,莫不以內蘊精氣多寡優劣而分之,多者盛,而寡者衰,優者強,而劣者弱”。
他異想天開,若是以《葫蘆劍訣》中記載的法門運用到劍上,以劍器強納五金精氣,提升自身的精氣。然後以文武火鍛之,提升自身的品質,或許就能化腐朽為神奇,將普通製式長劍煉成絕世寶劍。
《葫蘆劍訣》和《天工術》若在上古之時都是各自領域首屈一指的絕世珍冊,無論精通哪一本,都可在相對的領域獲得極高的成就。然而此時陳小北卻隻取其中一毫,然後想當然的糅合,卻未免猶如買櫝還珠,入寶山而空迴。
不過,他這也是被逼無奈。眼看著中考鬥法之期將近,他的實力卻沒有絲毫寸進,怎能不讓他心焦如焚?
修煉《葫蘆劍訣》需要尋到金鐵之器,采擷五金精華。他此時在家中,家中的五金之器卻不能用來修煉。他倒是記得,賣給他《太上無極玄妙真經》的酒鬼當時作為附帶的一些東西中有一樣瓦片樣的金屬殘片,或許可以先拿來嚐試一下。
這東西看起來像是某種法器的碎片,不過他無心探究,無論這法器破碎之前多麽強大,現在都已經碎了,對他來說完全無用,不如用來提升他手中寶劍的品質。
陳小北暗誦葫蘆劍訣的心法,登時感到握住金屬殘片的右手掌心生出一絲絲的涼意來。這股極細微的冰涼之氣透手掌而入,頓時讓他右手隱隱有沉重之感,手臂上的幾個竅穴之中,也多了一絲五金精氣。這一絲一忽的五金精氣雖然微薄,卻堅韌無匹,更帶著絲絲銳利之氣。
他的本意是要提升寶劍的品質,故不敢讓五金精氣在體內多做存留,直接導入到左手的寶劍之中。
這寶劍乃是學校發的製式長劍,品質不高且煉製手法一般,陳小北強行導入了四五道五金精氣之後,便感到已經達到寶劍的極限。如果繼續下去,寶劍很有可能承受不住五金精氣的鋒銳之氣而碎裂。
他立刻丟開金屬碎片,以真氣護住寶劍,然後催生出火焰,對寶劍進行煆燒,迫使新導入的五金精氣與原來的相融合。
天快蒙蒙亮的時候,陳小北終於徹底將寶劍鍛造完成。
“果然不錯!以後你就叫‘今昔’!以示今昔有別!”
感受到寶劍猶如脫胎換骨散發出陣陣鋒銳之氣,陳小北眼中閃過欣喜之色,有此劍相助,他定能在劍術上更進一步!
“周浩天,下次,我會讓你大吃一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