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瀏河鎮上,已準備半年之餘的數百艘船早已等待多時,這持續多年的海航終又迎來再一次即將起錨,隨著數日前太子及諸王的到來,海貿所用的的金玉,絲帛數日來已悉數被運送上船,數萬船員,護衛均已登艦。
臨海岸上碼頭邊設祭海香爐,太子立主位著一身金色四爪蟒袍,衣領繡玄色錦鯉紋,後披銀色雪貂絨大氅,漢、趙二王及鄭和隨後,再後有南京及周邊府衙官員行祭海禮。
一番祭奠後禮畢,左右太監上前微攙太子,太子朱高熾環顧左右麵向鄭和朗聲笑到:“國姓公,此番西洋之行你代我大明巡視萬國臣工,行海市貿易多有辛苦。海上風浪勢大,還望國姓公多多保重身體。”他聲音溫暖,麵若春風,海岸邊上雖風浪勢大,其言語之音卻沁人心脾。
三寶太監身著禦賜絳色虎豹服,一身武官裝扮,聞言向太子含笑拱手道謝:“臣多謝,太子體恤,海上航運是我明朝不世之功,更是臣多年夙願,為國為己,臣死而後已。”
“哈哈國姓公言重了,父皇及我等同僚還再盼望你歸來時多帶些稀罕物件呢”。
一名玄衣青袍青年走上前來,身板挺立,眉間英氣十足,腰間掛著一枚青色翠綠的雕龍玉佩。鄭和見狀上前一步,伸手握住青年右手,笑道:“漢王放心,臣迴來時必當不付所托,亦請漢王迴奏陛下”說罷,好似不經意的在漢王手上重重一捏。周圍眾人絲毫無覺。
“是啊,是啊,上次國姓公帶迴來的西洋風物,確實令人大開眼界。”又一名玄衣紅袍青年,走上前來,看起來不過剛至及冠,說起話來音調好似慵懶剛睡醒一般,笑起來眼睛彎彎的,好似狐狸模樣。
其他南京周遭官員還待答話,趁此機會好在太子諸王麵前露個臉。這邊漢王卻斜著眼瞥了太子一眼,徑直對鄭和說道:“國姓公,航時已至,還是早些起錨,歸來之時早派人迴報,我等再至此處迎接”。
眾大臣紛紛應和,雖插不上話,但能在漢王麵前搭話也是不錯的選擇。
鄭和聞言,看了眼太子,見太子亦頷首微笑,對剛才漢王搶了他的話好似並無介懷。心中暗歎一聲,拱手對太子諸王執禮,麵北而拜,告別太子諸王,揚帆而去。
送別儀式已畢,岸邊上遠眺的諸王百官也連日奔波遭罪,正待起駕,迴頭看時卻隻餘漢王一行隨風而立不動,正納悶時,隻聽那邊漢王眉頭一挑奇道:“這岸邊各船都隨國姓公船隊而動,西邊上那幾艘船為何不動?莫不是下西洋的鄭公船隊?”。
眾人正待起身。聽見漢王說話,都順著漢王方向看去,果然見幾隻中型木船一動不動,並未隨著三寶船隊起錨,此時海上百餘艘船俱動,海中聲勢極大,浪花盡起,即便大多數船已遠離碼頭港口,但一波波大船巨舟行駛帶起的海浪拍在木船之上,仍是左搖右晃,仿若巨浪中的一葉扁舟,也虧是錨下的深,不然還真讓人捏一把汗。與匆匆而去的三寶船隊相照,倒卻是有些另類。
早有當地官員迴稟:“啟稟漢王,這幾船乃是近日剛港的官船,用以補給臨海駐兵供給。下官早已吩咐過令其遠離國姓公船隊,停於西柵小灘,想是國姓公船隊在時此數舟並不惹眼,眼下獨立於此確有些突兀。”
“官船,哼哼,我看未見得吧,小小供給兵船也敢在國姓公出航前夕停在朝廷碼頭?”
伴著一陣嘲諷般的冷笑,眾官迴頭一看,身上都不禁起了一身冷汗,隻見說話之人一身紅色官服:胸間繡有雙足四爪飛魚,腰間配一把繡春刀,此人是世襲南京錦衣衛指揮使李璿。
聽到這人說話,剛剛稟報官員幾乎腿都軟了一半。好在心中尚顧及在東宮麵前自身官儀,倘若身邊沒有這寬厚之名在外的太子在旁,恐怕此人三魂七魄已嚇丟了一半。錦衣衛之名可見一斑。
“皇兄,聽說東宮最近與眾臣直接往來密切。這與其他朝廷重臣之間交往總是需要打點一二的。這莫不是太子的私船吧?”說話的是剛剛首先發現的的朱高煦。
旁邊眾臣均是竊竊私語,太子身邊群臣均是一頭黑線,不約而同想著:這也能扯到。
太子聞言不禁失笑:“二弟說笑了,我雖無多少殷實家底,到底是我大明太子,這點家底倒還是有的,再說身為太子與朝臣關心國家政務,難免探討的多了些恐怕二弟是誤聽了旁人閑話”
“不然就是三弟了,二哥平日裏最喜歡稀奇玩物,許是趙王府的私船也未可知”
趙王苦笑到:“二哥,甩不到太子頭上,這又來賴我,也不知是跟誰學的這般無賴勁,我雖無皇長兄的家底,倒是承蒙父皇抬愛,平日裏也賞賜一二。這日子麽倒也過得下去。”
聽聞這平日裏一向與自己不甚對付的二皇子之言,太子低低一笑,也不著惱,轉過頭去對趙王笑說道:“這是二弟戲言,三弟切勿被他挑撥了你我感情。”
趙王連聲應是。
圍觀眾臣聽了幾句,機靈的已心中明白,一個個眼觀鼻,鼻觀心,一副與我無關的態度。一下子海邊倒靜了下來。再無一人答話。好似都為修煉靜心而來觀海一般。
終還是太子打破了半晌的寧靜。“好了,李大人,還是去查查原因究竟為何吧,我們即刻起身,迴京複旨。”
“謹遵太子令”群臣齊聲應道。
一眾侍衛,太監牽過轎馬,諸王翻身上馬,太子身體不便,也被隨人扶入轎內。侍衛長一聲喝令:太子起駕。南京群臣跪倒送別。
一陣海風吹來,輕輕拂起了轎簾,露出了太子深邃的目光,遠眺鄭公船隊的他,又望了一眼木船。他不知道的是,在船艙的縫隙中同樣也有著一雙目光向他望來,那時的那雙眸子裏充滿了無辜,單純。
那一望偏離了曆史本該行進的軌道,穿越在時空的星河中,兩個不同時空的靈魂相望在同一時空。這天是永樂十八年十月十二日。
片刻後,風歇,轎簾合上了。
永樂十八年十月十二日夜:
瀏河鎮內悅來老店“各位客官,且容我將這瀏河古鎮來曆給您講來,我朝自成祖年間遷都至京城,天子親守國門,已禦蒙古部落進犯,戰時京畿糧草供應多來自南方金陵、江浙一帶,陸運糧草損耗極大,十萬人馬糧草走陸路,運輸途中供給損耗近半
,我朝自太祖至今疏河道,重水運,便將這改陸運為水運,糧草損耗最多隻到一成。是此我們這瀏河鎮官兵商賈往來極多,客棧,酒樓生意甚是熱鬧,可您要說這……”一身青布小衣的店小二在收到幾枚賞錢後,立即收住了嘴,樂的眉開眼笑。
其時太子諸王已返迴到瀏河鎮驛館處,太子生性溫和,雖親至鎮上卻未禁百姓集市,鎮上此時一片繁華景象。瀏河鎮周遭百姓早聽聞有太子及諸王前來主持此次祭海大典,抱著一睹天家風采之意,鎮上客棧已人滿為患。加上此地漕運多年,人員往來極大,岸邊上酒肆賭場俱全。
白日裏被淨水潑過的街上,此時各種叫賣哄鬧聲不絕於耳,或有前來一覽兩日後鄭和船隊下西洋之盛況的才子,亦是不乏往來賭場的商客。饒是官府屢下禁令可這幾年興又起的樂子卻在地下私場中難以拔除。沉迷其中的紅眼賭棍更是耍完手中銀兩還要再看上幾場鬥局才在哄笑聲中含恨而去。
且不談太子諸王自有本地官員作陪。便是今日登岸的江海上走船的漢子,十天半月不見得靠一迴岸,船上吃食都隻圖飽腹,哪裏管得什麽鮮香。又俱是光棍漢子,船上少有手藝精巧的庖丁。好容易上岸一迴自然是天王老子來了也管按捺不住“觀岸”之情“思鄉”之意了。美其名曰上岸放鬆放鬆。一夜風月,春光正好已是月上經天。
三更,烏雲朦朧遮月,。
碼頭幾株柳樹密集之處,幾名大漢從馬車上卸下幾個蒙著灰布的籠子,兩人一組將其抬上船艙內,細看抬箱大漢手臂下沉,似乎所抬之物分量不輕,可靜謐夜中卻鮮有喘氣聲音發出。偶爾有木板和船板接觸之聲發出,但在這個船舶時常出入的地方卻顯得早已見怪不怪。木籠被搬到船板上,立時便又有兩名漢子從艙內出來,箱子再被送入船艙之內。
一個剛被搬上船的木籠被吹起一角,隻看見一縷黑色長發從中露出,一根根木質的柵欄中有間隙,一雙雙反著月光的眸子從中漏出來,久不見光的眼睛好像有些不適應突如其來的光亮,似乎感覺接下來的命運,一絲微弱的啜泣聲若隱若現,聲音傳出的一瞬間一個首領模樣的人眉頭一皺,一柄短刀立時刺出,隻聽一聲輕微的嗚聲,籠子裏一聲輕唿,立時再沒人敢發出一絲聲響。籠子被搬進船艙,不一會兒之見那人手中提著不知什麽物件投於水中,一小朵水花激起,卻幾乎聽不到聲響。片刻後船錨起出,木船乘著月色揚長而去。
</p>
瀏河鎮上,已準備半年之餘的數百艘船早已等待多時,這持續多年的海航終又迎來再一次即將起錨,隨著數日前太子及諸王的到來,海貿所用的的金玉,絲帛數日來已悉數被運送上船,數萬船員,護衛均已登艦。
臨海岸上碼頭邊設祭海香爐,太子立主位著一身金色四爪蟒袍,衣領繡玄色錦鯉紋,後披銀色雪貂絨大氅,漢、趙二王及鄭和隨後,再後有南京及周邊府衙官員行祭海禮。
一番祭奠後禮畢,左右太監上前微攙太子,太子朱高熾環顧左右麵向鄭和朗聲笑到:“國姓公,此番西洋之行你代我大明巡視萬國臣工,行海市貿易多有辛苦。海上風浪勢大,還望國姓公多多保重身體。”他聲音溫暖,麵若春風,海岸邊上雖風浪勢大,其言語之音卻沁人心脾。
三寶太監身著禦賜絳色虎豹服,一身武官裝扮,聞言向太子含笑拱手道謝:“臣多謝,太子體恤,海上航運是我明朝不世之功,更是臣多年夙願,為國為己,臣死而後已。”
“哈哈國姓公言重了,父皇及我等同僚還再盼望你歸來時多帶些稀罕物件呢”。
一名玄衣青袍青年走上前來,身板挺立,眉間英氣十足,腰間掛著一枚青色翠綠的雕龍玉佩。鄭和見狀上前一步,伸手握住青年右手,笑道:“漢王放心,臣迴來時必當不付所托,亦請漢王迴奏陛下”說罷,好似不經意的在漢王手上重重一捏。周圍眾人絲毫無覺。
“是啊,是啊,上次國姓公帶迴來的西洋風物,確實令人大開眼界。”又一名玄衣紅袍青年,走上前來,看起來不過剛至及冠,說起話來音調好似慵懶剛睡醒一般,笑起來眼睛彎彎的,好似狐狸模樣。
其他南京周遭官員還待答話,趁此機會好在太子諸王麵前露個臉。這邊漢王卻斜著眼瞥了太子一眼,徑直對鄭和說道:“國姓公,航時已至,還是早些起錨,歸來之時早派人迴報,我等再至此處迎接”。
眾大臣紛紛應和,雖插不上話,但能在漢王麵前搭話也是不錯的選擇。
鄭和聞言,看了眼太子,見太子亦頷首微笑,對剛才漢王搶了他的話好似並無介懷。心中暗歎一聲,拱手對太子諸王執禮,麵北而拜,告別太子諸王,揚帆而去。
送別儀式已畢,岸邊上遠眺的諸王百官也連日奔波遭罪,正待起駕,迴頭看時卻隻餘漢王一行隨風而立不動,正納悶時,隻聽那邊漢王眉頭一挑奇道:“這岸邊各船都隨國姓公船隊而動,西邊上那幾艘船為何不動?莫不是下西洋的鄭公船隊?”。
眾人正待起身。聽見漢王說話,都順著漢王方向看去,果然見幾隻中型木船一動不動,並未隨著三寶船隊起錨,此時海上百餘艘船俱動,海中聲勢極大,浪花盡起,即便大多數船已遠離碼頭港口,但一波波大船巨舟行駛帶起的海浪拍在木船之上,仍是左搖右晃,仿若巨浪中的一葉扁舟,也虧是錨下的深,不然還真讓人捏一把汗。與匆匆而去的三寶船隊相照,倒卻是有些另類。
早有當地官員迴稟:“啟稟漢王,這幾船乃是近日剛港的官船,用以補給臨海駐兵供給。下官早已吩咐過令其遠離國姓公船隊,停於西柵小灘,想是國姓公船隊在時此數舟並不惹眼,眼下獨立於此確有些突兀。”
“官船,哼哼,我看未見得吧,小小供給兵船也敢在國姓公出航前夕停在朝廷碼頭?”
伴著一陣嘲諷般的冷笑,眾官迴頭一看,身上都不禁起了一身冷汗,隻見說話之人一身紅色官服:胸間繡有雙足四爪飛魚,腰間配一把繡春刀,此人是世襲南京錦衣衛指揮使李璿。
聽到這人說話,剛剛稟報官員幾乎腿都軟了一半。好在心中尚顧及在東宮麵前自身官儀,倘若身邊沒有這寬厚之名在外的太子在旁,恐怕此人三魂七魄已嚇丟了一半。錦衣衛之名可見一斑。
“皇兄,聽說東宮最近與眾臣直接往來密切。這與其他朝廷重臣之間交往總是需要打點一二的。這莫不是太子的私船吧?”說話的是剛剛首先發現的的朱高煦。
旁邊眾臣均是竊竊私語,太子身邊群臣均是一頭黑線,不約而同想著:這也能扯到。
太子聞言不禁失笑:“二弟說笑了,我雖無多少殷實家底,到底是我大明太子,這點家底倒還是有的,再說身為太子與朝臣關心國家政務,難免探討的多了些恐怕二弟是誤聽了旁人閑話”
“不然就是三弟了,二哥平日裏最喜歡稀奇玩物,許是趙王府的私船也未可知”
趙王苦笑到:“二哥,甩不到太子頭上,這又來賴我,也不知是跟誰學的這般無賴勁,我雖無皇長兄的家底,倒是承蒙父皇抬愛,平日裏也賞賜一二。這日子麽倒也過得下去。”
聽聞這平日裏一向與自己不甚對付的二皇子之言,太子低低一笑,也不著惱,轉過頭去對趙王笑說道:“這是二弟戲言,三弟切勿被他挑撥了你我感情。”
趙王連聲應是。
圍觀眾臣聽了幾句,機靈的已心中明白,一個個眼觀鼻,鼻觀心,一副與我無關的態度。一下子海邊倒靜了下來。再無一人答話。好似都為修煉靜心而來觀海一般。
終還是太子打破了半晌的寧靜。“好了,李大人,還是去查查原因究竟為何吧,我們即刻起身,迴京複旨。”
“謹遵太子令”群臣齊聲應道。
一眾侍衛,太監牽過轎馬,諸王翻身上馬,太子身體不便,也被隨人扶入轎內。侍衛長一聲喝令:太子起駕。南京群臣跪倒送別。
一陣海風吹來,輕輕拂起了轎簾,露出了太子深邃的目光,遠眺鄭公船隊的他,又望了一眼木船。他不知道的是,在船艙的縫隙中同樣也有著一雙目光向他望來,那時的那雙眸子裏充滿了無辜,單純。
那一望偏離了曆史本該行進的軌道,穿越在時空的星河中,兩個不同時空的靈魂相望在同一時空。這天是永樂十八年十月十二日。
片刻後,風歇,轎簾合上了。
永樂十八年十月十二日夜:
瀏河鎮內悅來老店“各位客官,且容我將這瀏河古鎮來曆給您講來,我朝自成祖年間遷都至京城,天子親守國門,已禦蒙古部落進犯,戰時京畿糧草供應多來自南方金陵、江浙一帶,陸運糧草損耗極大,十萬人馬糧草走陸路,運輸途中供給損耗近半
,我朝自太祖至今疏河道,重水運,便將這改陸運為水運,糧草損耗最多隻到一成。是此我們這瀏河鎮官兵商賈往來極多,客棧,酒樓生意甚是熱鬧,可您要說這……”一身青布小衣的店小二在收到幾枚賞錢後,立即收住了嘴,樂的眉開眼笑。
其時太子諸王已返迴到瀏河鎮驛館處,太子生性溫和,雖親至鎮上卻未禁百姓集市,鎮上此時一片繁華景象。瀏河鎮周遭百姓早聽聞有太子及諸王前來主持此次祭海大典,抱著一睹天家風采之意,鎮上客棧已人滿為患。加上此地漕運多年,人員往來極大,岸邊上酒肆賭場俱全。
白日裏被淨水潑過的街上,此時各種叫賣哄鬧聲不絕於耳,或有前來一覽兩日後鄭和船隊下西洋之盛況的才子,亦是不乏往來賭場的商客。饒是官府屢下禁令可這幾年興又起的樂子卻在地下私場中難以拔除。沉迷其中的紅眼賭棍更是耍完手中銀兩還要再看上幾場鬥局才在哄笑聲中含恨而去。
且不談太子諸王自有本地官員作陪。便是今日登岸的江海上走船的漢子,十天半月不見得靠一迴岸,船上吃食都隻圖飽腹,哪裏管得什麽鮮香。又俱是光棍漢子,船上少有手藝精巧的庖丁。好容易上岸一迴自然是天王老子來了也管按捺不住“觀岸”之情“思鄉”之意了。美其名曰上岸放鬆放鬆。一夜風月,春光正好已是月上經天。
三更,烏雲朦朧遮月,。
碼頭幾株柳樹密集之處,幾名大漢從馬車上卸下幾個蒙著灰布的籠子,兩人一組將其抬上船艙內,細看抬箱大漢手臂下沉,似乎所抬之物分量不輕,可靜謐夜中卻鮮有喘氣聲音發出。偶爾有木板和船板接觸之聲發出,但在這個船舶時常出入的地方卻顯得早已見怪不怪。木籠被搬到船板上,立時便又有兩名漢子從艙內出來,箱子再被送入船艙之內。
一個剛被搬上船的木籠被吹起一角,隻看見一縷黑色長發從中露出,一根根木質的柵欄中有間隙,一雙雙反著月光的眸子從中漏出來,久不見光的眼睛好像有些不適應突如其來的光亮,似乎感覺接下來的命運,一絲微弱的啜泣聲若隱若現,聲音傳出的一瞬間一個首領模樣的人眉頭一皺,一柄短刀立時刺出,隻聽一聲輕微的嗚聲,籠子裏一聲輕唿,立時再沒人敢發出一絲聲響。籠子被搬進船艙,不一會兒之見那人手中提著不知什麽物件投於水中,一小朵水花激起,卻幾乎聽不到聲響。片刻後船錨起出,木船乘著月色揚長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