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南宋高宗紹興年間,襄陽城外,崇山峻嶺中,一隻巨雕從刺目的烈日中撲旋而來。隻見那神雕身形似鳳,羽如龍麟,倏然騰空而起,高低盤旋,掠過山崚,滑進一處隱秘深穀中,忽而爪勾陡壁,厚重如鎧甲的翅臂撲扇幾下,震得揚塵兀然騰起,隨即穩穩沉落在二十餘丈高的峭壁平台大石之上。神雕立於高台,尺爪抓壁,合縫緊扣,引頸長嘯,雕聲微帶嘶啞,但激越蒼涼,氣勢甚豪,威武無比,鼻息陣陣,周圍落葉飛花皆為之顫。
一位身穿紫衣白袍的男子,手持一柄青鋼利劍,正凝視著劍身發出的青芒而出神。劍背似堅硬鋒刃的利喙直指鼻心,男子的眼神炯炯灼心,連那威武神雕似也被震懾住了,收斂羽翼,俯首悄立於側。高台上的男子對於神雕的到來,似乎聽而不聞,衣袍隨風飄曳,身影卻巍然不動。凝視著左手中的金鋼利劍,然後以右手食指淩空朝著平台大石中劃出了「劍塚」二個大字,接著又在其旁,仍以指尖淩空劃下幾個字:「劍魔獨孤求敗既無敵於天下,乃埋劍於斯。嗚唿!群雄束手,長劍空利,不亦悲夫!」原來這紫衣白袍的中年男子,正是馳名江湖二十餘載,人稱劍魔、自號求敗、複姓獨孤的獨孤玦。但見他臉白如霜,發墨似烏,看似三十餘歲,若非雙眸中隱現的一抹看透世情的蒼涼神色,任誰也看不出他已過中年,可見獨孤玦內功修為已臻造化,皮囊表相的變化於他猶如空色幻異,隻在一念之間。
獨孤玦的身後,一名少女將一柄青鋼利劍、一柄玄鐵重劍還有一把木劍安放於平台之上,並刻意在青鋼利劍與玄鐵重劍之間,空了一片足以安劍另一柄長劍的間隙。
獨孤玦對少女說道:“朝英,為師狂言求敗,實則心中已無勝負之想,妳可明白?”
“師父由武入道,已臻化境,死生猶如朝露,況乎俗世勝負?”少女說道,向獨孤玦三拜:“師父,徒兒去矣!”
“走吧!”
獨孤玦轉過頭去,少女躍下高台,朝著穀口走去,卻仍時時不舍地迴首凝眸望向高台。
獨孤玦俯身凝視平台,在青鋼利劍之旁,以指尖淩空劃寫,看似以指使氣,卻非氣劍。而是以指使意,那青石平台竟似能明其意,猶如軟泥一般,聽話地隨著獨孤玦的指尖所向,自己凹陷出一個個字跡:
「淩厲剛猛,無堅不摧,弱冠前以之與河朔群雄爭鋒。」
「紫薇軟劍,三十歲前所用,誤傷義士不祥,乃棄之深穀」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四十歲前恃之橫行天下」
「四十歲後,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自此精修,漸進於無劍勝有劍之境。」
字畢,喟然歎道:「何能不滯於物?唯有物我兩忘、心物合一,但這境界後世又有幾人得能悟到?」
隨後,獨孤玦炯然的目光突然變得深邃,他憂悒的眼神,似在迴憶起二十餘年前的往事…嚴峻的神情,漸變為迷茫,似是迴到了北宋宣和年間….
黃沙漫掩的禿丘土坡之間,年方25歲的獨孤玦正凝神看著以一敵七的一場搏鬥,一時間禿丘上刀光劍影,揚塵四起。獨孤絕定睛蔑視,那七人為首者便是曾拜在自己手下的,劍術稱雄河朔的方東秋。眼見與七人相抗的男子高大俊朗,氣宇過人,手無兵刃卻掌法精奇,連發數掌,瞬息逼退河朔七雄,渾厚的掌力襲向為首的方東秋,方東秋氣為之絕,踉蹌後退幾步,多虧手持一把黑黝的重劍深杵入地,這才沒有被轟然掀翻。獨孤玦看了一眼,已知河朔七雄並非那男子的對手,若非仗著方東秋手中那柄怪異的重劍,恐怕早已敗在那男子手中。看來,用不著自己費事出手了。令他驚訝的是,那男子所使掌法,竟似是武林中失傳已久的降龍十八掌。難道他是丐幫中人?但即便是丐幫,據說自從前幾代的蕭峰幫主死後,後繼的幾任丐幫幫主就再也沒能學全降龍十八掌,可眼前這男子所使降龍十八掌卻甚為齊全而且威勢猛烈,他究竟是何人?
正想著河朔七雄必敗無疑,獨孤玦耳廓忽地輕輕一動,他「咦?」了一聲,果然不久,數十名手持長刀的黑衣人驀地從沙丘後湧現,很快地與河朔七雄一起再度合圍了那名男子。
眼看敵方人多勢眾,形勢威逼,那男子並不慌張,而是收掌沉氣,屏息凝神,目光不屑地從右向左環掃人群,臉上一付毫不在意的摸樣,腦海中卻在精算著人數,觀察他們手中的兵器,並計算著最佳防禦距離。男子心中默算:敵方二十人,河朔七雄3攻3守,不難對付,唯有方東秋玄鐵重劍在手,當避則避。援賊來者32人,使長刀,握刀姿勢高低參差卻手法相近,圍勢方位似陣非陣卻無死角可覓,看來並非一般江湖人士,應是一群受過訓練,擅長團戰的武士。
男子傲視人群,自報家門是江湖第一幫派明教光明左使風雷野,生來行事坦蕩,大義為先,掌下不殺無名之輩。他環視一圈道:“諸位來想必來自宮中,個個皆是大內高手,何必效江湖小賊,蒙麵自羞?”又緩緩抬起右手直點方東秋:正好黃沙迷眼,就先取你這盜劍賊人的血來壓壓灰!
方東秋忌憚風雷野掌法精奇,不敢向前接戰,反而又退了二步,左右顧盼,憤惱交加,急命身旁援手上前圍攻,不意風雷野話音剛落,已飛步欺向方東秋,卻是聲東擊西,身形急旋,雙掌齊發,已連斃二名蒙名武士,風雷野此舉意在先奪其勢、亂其陣形,因為他深知這群蒙麵武士若結陣相攻,較之河朔七雄更加難以對付。那群蒙麵武士見風雷野瞬間擊殺同夥兩人,彼此互看一眼,並不驚惶,方位互錯,結為刀陣,剎那間已再度圍死了風雷野。狂風吹來,土坡塵揚、飛沙走石間刀鋒倏起。獨孤玦見風雷野意氣風發,又是近年來為民除害、幹了不少好事的明教光明左使,心中多了幾分敬意,正想出手相助,卻又忽聞一陣馬蹄聲,踏踏傳來。獨孤玦抬頭看去,沙塵之中隱見數名華服駿馬之士,人高馬大,個個精悍。為首之人,神情目朗、極有威儀,那人眼見這麽多人圍攻一人,皺了皺眉,轉頭對身後的的隨從說道:“這麽以眾欺寡,太也不像話了!”隨即帶著隨從,縱馬衝向沙塵之中,殺入刀陣,相助風雷野。這幾人穿著漢人服飾,行止猶如貴人富商,但他們橫刀縱馬的態勢,大開大闊,控騎殺陣怡然自若,彷佛久經沙場戰陣,已然顯露他們絕非一般中原武林人士,反倒像是來自塞外之人,
獨孤玦見已有來人相助,本不想再插手,但來人為數僅有六人,而河朔七雄加上蒙麵刀客卻多達四十,勝負原難逆料,不意那些蒙麵刀客結為陣勢,數十人迅速交互錯位、彼此相應,形成大大小小的刀圈,圈中有圈,圈外有圈,瞬間竟以刀圈將風雷野和相助的塞外武士們分割開來,形勢再次逆轉,風雷野等人陷入了苦戰。
獨孤玦摒氣凝神,內力所聚,目前橫掃全場,在他眼中,那些變幻莫測的刀陣,快疾交錯的刀客,剎時間都放緩了動作。他能看快成慢,這是他天生的異稟,極度敏感的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曾讓他痛苦不已,直到他成長習武後,漸漸能用自身的內力去掌控收發這些過度敏銳的感官,才化為他自身武藝最獨特一部分。獨孤玦看出了那些蒙麵刀客的家門路數,看出了他們似都經過同一高人調教,因此雖然來自不同門派,卻有相似的身法以及一套配合刀陣的相同刀法。他也看出了環環相圈的刀陣,似是嚴密卻破綻甚多。倒不是這刀陣設計得不夠巧妙,而是這些蒙麵刀客們的武藝還不高強,總在身形交錯、刀鋒相應之間露出了破綻,是的,他們的刀,還不夠快!這也不正是獨孤玦自己最困擾的事麽?他總覺得自己的劍不夠快,遠遠跟不上自己可以看快成慢的眼力。
不過,獨孤玦對自己的劍法劍雖還不滿意,但此刻卻剛好足夠用來破這刀陣了!
獨孤玦觀戰至此,心中已有破陣把握。想到方東秋身為河朔七雄之首,在江湖上也頗為聲名,竟做出盜人寶劍的不恥行徑,於是輕「哼」一聲,拔出青鋼寶劍,左足略點,身如輕鴻,向河朔七雄飛掠而去,一劍疾迅直刺方東秋。方東秋早已發現獨孤玦在附近觀戰,自知不是他的對手,隻盼獨孤玦莫要幹涉。不意獨孤玦還是出手了,而且利劍疾指向自己。方東秋麵露驚惶,立刻以手中重劍擋去,獨孤玦從重劍的破風聲中已聽出此劍極為鋼硬,隻怕自己手中的青鋼利劍若與重劍正麵對擊將為其所斷,立即變招,青鋼利劍平貼著重劍的劍身滑向方東秋的手腕,方東秋一驚,旋身出拳,獨孤玦左手使出鬥轉星移,借力使力,方東秋的拳勁被推向身旁的河朔七雄排行的老三的武英身上,同時右手利劍仍刺向方東秋的腕間,方東秋不得不撒手,獨孤玦略一輕探即將重劍從方東秋手中奪來。
獨孤玦沒想到玄鐵重劍竟如此沉重,一時間揮舞不便,仍以右手的青鋼利劍,迅疾數點,已刺傷了方東秋與他身旁的河朔三雄駿馬中的為首之人,也跳下馬來,落在獨孤玦身後,剩下的幾名隨從依然縱馬來迴衝撞,將那十幾名蒙麵武士的刀陣衝得潰散,瞬間勝負之勢已然逆轉。。
就在眾人酣鬥之際,不遠處的一座禿丘之上,站著一位中年僧人,灰袍蔽舊卻目光如電,看著倚肩並戰的三人,喃喃自語:「想當年在少室山上,我與大哥、三弟在群雄間飲酒結拜,何等意氣風發,那時的我們與眼前這三位年輕人正是年紀彷佛,不想轉眼間已過了二十多年了…」
在三人合擊之下,十餘招後,河朔七雄與那數十名武藝高強的黑衣蒙麵刀客,終被擊潰,敗逃而去。風雷野走向幾名死在地上的黑衣人,俯身翻找,果然發現了皇宮侍衛的腰牌,知道自己猜得沒錯,這些人確是童貫派來相助河朔七雄的大內高手。
隨後,獨孤玦將奪來的重劍拋向風雷野,風雷野接過重劍,用一指瀟灑地撥轉劍柄,劍繞著他的脊背旋轉一圈,帶起風嘯陣陣,風雷野收劍杵地,入土尺餘,隻聽嗡的一聲,獨孤玦感覺腳下微波餘繞。風雷野向獨孤玦抱拳相謝,又轉身向華服男子欠身致意,說道:“明教光明左使風雷野,在此敬謝二位英雄相助,奪迴鎮教之寶玄鐵重劍。敢問二位英雄貴姓大名,風雷野永銘大恩於心”
獨孤玦這才知道方東秋偷去的這柄重劍,竟是玄鐵所鑄,原是明教鎮教之寶。他向風雷野拱手迴禮:“免貴,複姓獨孤,單名玦。路見不平,仗義施手是我江湖兒女應有本色,風兄不必過於在意。”
“說得好!殺幾個毛賊,不必放在心上。我是完顏忠,來自大金,女真族人,隻盼二位少年英雄莫因此而心生嫌隙就好。”
明教源自波斯,對於胡漢之隔並不在意,又一向對宋廷並無好感,近年來更殺了許多宋廷的貪官汙吏。何況宋遼相爭,並與金國無關,所以風雷野見完顏忠說得如此爽快,便不以他是金國女真人為意,反生親近之感,遂道:“完顏兄不必自疑,我明教源自波斯,教中不乏西域之人,胡漢無別,皆是明尊救苦之世人。今日承蒙完顏兄相救之恩,風雷野隻有感恩之心,何來生隙之想?”
獨孤玦擊掌稱讚:“風兄心係世人苦難,明教一視胡漢同仁,這等胸懷令人敬佩!”隨即又問:“久聞明教高手輩出,教眾百萬,已是中原武林第一幫派,敢問風兄,如方東秋這等小人,何能出入明教,盜取玄鐵重劍?”
完顏忠來自金國,雖曾略聞名教,卻不知名教如此勢大,聽獨孤玦這麽一問,也覺得納悶,望向了風雷野。
“說來話長!”風雷野看了齊列在完顏忠身後的五名隨從武士,個個均已下馬,肅立於馬前,他目光銳利已瞥見馬鞍係著酒囊,豪氣問道:“無酒不歡,完顏兄所帶烈酒可否共飲?”
完顏忠暢懷大笑,立即命人將鞍上的酒囊取來,他和風雷野、獨孤玦一人一囊,相對而飲。
風雷野昂首大口飲酒,讚了聲:“好酒!”,然後向完顏忠、獨孤玦說出了方東秋潛入明教盜劍之事。
原來那河朔七雄早已為童貫所收買,幾天前喬裝為明教教徒,混入明教總壇,原是想盜取明教的聖火令與乾坤大挪移心法,有了聖火令,童貫便可以用來號令明教教眾,至於乾坤大挪移心法則是河朔七雄自己想要留用以練就神功。雖然河朔七雄喬裝教眾又極匿行蹤,但仍被眼尖心細的風雷野發現,所以他們未能得手偷到聖火令與乾坤大挪移心法,但卻意外盜得玄鐵劍,於是風雷野帶著數位明教高手一路追趕,沒想到沿途有人接應河朔七雄,以至於所隨的明教高手被絆住了,隻剩風雷野一人繼續追蹤河朔七雄,更沒想到追至此處,還有接應之人,並且是大內高手,想來此處本是河朔七雄與他們約定好的會合之處。
說到這兒,風雷野啐了一聲:“童貫那狗官太小看我明教了!聖火令和乾坤大挪移心法,均是我方教主隨身之物,河朔七雄若真想從方教主手中盜寶,隻怕連總壇也出不去了。算他們運氣好,沒撞見方教主,又怪我大意,沒想到他們竟能得悉一條出入總壇的秘道,這才讓他們盜走了玄鐵重劍!若非二位相助,真失了玄鐵重劍,我隻能以死謝罪了”
“原來如此,幸得寶劍無損,風兄也不必過於自責了!”
“是啊,用你們漢人的話,叫什麽…完璧歸趙!”
風雷野和獨孤玦互看一眼,完顏忠從他們的神色中察知自己可能掉錯了書袋,哈哈大笑:
“我雖從小就習漢語,但並不熟稔,說話不恰當,讓二位英雄見笑了!”
風雷野和獨孤玦見完顏忠說話爽快,也跟著大笑。風雷野說道:“並無不當!甚是適切!”三人於是席地而坐,笑飲歡談,都覺得甚為契合。
相談之中,風雷野知道了獨孤玦就是來自「荼靡山莊」,近年來擊敗了多位武林高手的青年劍俠,而且從他的口中,竟能說出那些黑衣人的各自不同的武功招式,可見獨孤絕對於各門各派的武學所知甚廣。而完顏忠自稱向往大宋繁華,所以前來遊曆。平生最恨以眾欺寡,所以見河朔七雄和蒙麵刀客圍攻風雷野,是生是死都都必要相助。獨孤絕對完顏忠如此仗義,甚為欽敬,他看完顏忠所使武功,與他的隨從皆有不同,竟似是中原武林一脈,遂問完顏忠的武功是何人所教?他說自己的父親曾經結識一位在大宋長大的遼人蕭大爺,武功非常好,所以後來自己的父親就特意從大宋延請名師,教自己的兒子武功。完顏忠還說,自己的父親常說,可惜那位蕭大爺英烈早逝,否則自己若能拜蕭大爺為師,武功必然比現在高得多了。
聽到完顏忠提起蕭大爺,獨孤玦順勢問風雷野:
“敢問風兄,您所使的掌法,是否就是降龍十八掌?”
“正是,我這掌法失傳已久,獨孤兄弟一眼就看出來了,武學真是淵博!”
獨孤玦想再問風雷野,他是明教中人,何以能使丐幫的降龍十八掌?但又想如此追問,已是探人隱私,有所不妥。風雷野察言觀色,已知獨孤玦心中的猶疑,他本就生性豁達,又敬重獨孤玦,所以坦言相告:
“獨孤兄弟不必多疑,我這掌法不是從丐幫偷學而來的,而是家母所傳?”
“令慈?降龍十八掌極為陽剛,且須輔以深厚內力,想不到令慈竟能…”
獨孤玦話未說完,風雷野立即笑道:“家母隻是授我掌法秘籍,她本人並不會使降龍十八掌。不瞞獨孤兄弟,我一身內力自幼習自家父,掌法得自家母,後又幸蒙方教主調教,這才略有小成。至於家母何以得有降龍十八掌的秘籍,事涉家母之私,請恕我不敢多言,但獨孤兄弟放心,家母授我的秘籍,也絕不是從丐幫偷來的,而是家母年輕時,曾長年跟隨一位英雄前輩而獲得的。”
說到這兒,風雷野歎了口氣道:“這位英雄前輩看來和完顏兄弟也甚有淵源,我猜想就是完顏兄弟口中的那位蕭大爺了。”
“是麽?蕭大爺和風兄弟的母親相識?”
“何止相識…”風雷野說了四字,忽地低頭默然不語,神色略顯感傷,完顏忠和獨孤玦都明白,事涉風雷野的父母,身世隱私,風雷野不願多說,他們自然也不必多問。
完顏忠大喝一聲“好!”,拉著風雷野和獨孤玦的手道:“既是有緣,就不當錯過。我們三人何不義結金蘭,從此手足相待?”
風雷野握緊完顏忠:“承蒙完顏兄弟不棄,風某心中甚為同感!”
然後轉頭看了獨孤玦一眼,獨孤玦朝風雷野、完顏忠點了點頭。
三人敘比年齒,完顏忠居長、風雷野仲之、獨孤玦排三。隨即就在土坡之間,撮土為爐,插劍為香,叩告天地,立誓同為手足,生死與共。
此時,大批明教後援趕到,風雷野起身相迎,帶頭的「清淨百護法」水百納告知風雷野,他們半路被圍堵,所以總壇再派多名教友相援,雙方彼此印證,果然圍攻他們之人,都是童貫指派來的宮內高手,明教幾個兄弟受了點傷,但無大礙。水百納看四處橫屍,顯然激戰甚烈,急問風雷野有沒有受傷。
風雷野大手一揮道:“護法王請放心,我有大哥、三弟想助,童貫手下那群蝦兵蟹將,怎能傷得了我?”
說完,想起教中尚有要事。風雷野轉身向完顏忠、獨孤玦告辭:
“大哥、三弟,教主有令,命我速歸總壇。山高水長,盼大哥、三弟得空能來我教總壇一敘,教主必然歡喜得很!”
完顏忠笑道:“去得!去得!我這一趟本要四處逛逛,飽覽大宋風光,遲早要去叨擾二弟!”
獨孤玦也應道:“遊必有方,待小弟迴莊稟明母親,擇日當前往貴教拜見二哥!”
三人互動珍重,就此告別。風雷野和水百納帶著明教眾人離去,完顏忠也翻身上馬,領著五名隨從武士揚鞭向北,獨孤玦緩步而行,越過沙丘,走向「荼靡山莊」。
完顏忠向北行了數裏,路旁迎來數十名漢人裝扮卻身騎高馬的武士。那些武士見到完顏忠,急忙下馬,俯身叩道,敬稱完顏忠為「菩薩太子」。原來完顏忠本名完顏宗望,竟是金國國主完顏阿骨打之子,由於為人和善,帶兵待民均極仁慈,所以人人尊稱他為」菩薩太子」。
完顏忠對風雷野、獨孤玦甚為欣賞,早有意結交,深怕自己若說出是金國太子的身份,他們二人會猶疑,所以這才騙他們說自己是金國富商,名叫完顏忠。完顏宗望揮手示意眾人們起身,說道:
“此次前來宋朝,刻意改換漢服,就不是願輕易顯露身份。以後大家兄弟相稱,叫我一聲大哥即可,切莫再喚我什麽菩薩太子了!”
隨後,完顏宗望迴頭看向所來之路,歎道:
“宋朝地廣人眾,豪傑輩出,二弚、三弟都是人中龍鳳,我能和他們結為兄弟,這一趟可說收獲甚豐啊!”
這一切,都看在禿丘上的僧人眼中,此時正是北宋徽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
風雷野告別獨孤玦與完顏忠後,身背玄鐵劍與明教群雄返迴總壇,途經一處岔路口前,忽然見到一名年約二十七、八歲的年輕女子自眼前飛鴻掠過,在那女子身後有四個麵色灰沈的中年婦女緊緊追趕,終在岔口追上那女子,分立四角,將她圍住。風雷野好奇地看了一眼,見那女子一襲暗紅長裳,神采明豔,鼻梁筆挺,眉頭緊蹙,倔強而傲氣。再看了圍住她的四個中年婦人,更感驚訝,因為那四名中年婦人竟然長得一模一樣。那紅衣女子動手極快,一看自己逃脫不了,不等那四名中年婦人等手,雙腕一翻,左右各持一柄匕首旋身同時分刺四名婦人,出手既快,招式狠辣,風雷野看了也不免心中一凜。隻是那紅衣女子手段雖辣,卻抵擋不住四名中年婦女的合圍。風雷野和明教群雄看了幾個迴合,已知那名紅衣女子遲早要被四名中年婦女擒住,隻是不知她們之間的恩怨如何、誰是誰非,因此隻在一旁觀戰,並未插手。
紅衣女子自知抵擋不知四名婦人的圍攻,忽地翻身躍起,脫開包圍,輕輕落在四名婦人的劍圈之外,身姿甚是曼妙好看,可見輕功頗佳。隻見紅衣女子飄然落地後,轉身向那四名中年婦女,豎起拇指亮出指環,厲聲喝道:“見此指環如見宮主,妳們竟還如此無理!”
四名中年婦人收劍對著紅衣女子手中指環恭敬一揖,然後異口同聲地說道:“這指環乃是宮中聖物,煩請您交還奴婢們,帶迴給宮主。”
紅衣女子一甩長袖,把指環死死握在手中,滿腹怨氣地嚷道:
“梅、蘭、竹、菊,妳們看清楚了,我的模樣哪裏不像是宮主?我拿自己的東西,談何歸還!”
四名中年婦人麵麵相覷,互相點頭,均不再言語,隨即持劍再次圍住紅衣女子,紅衣女子同樣搶先出招,卻仍然落於下風。風雷野已看出那四名中年婦人顯然心有顧忌,不願傷到紅衣女子,所以出劍之勢時有迴讓,否則早已拿下紅衣女子了。紅衣女子以一敵四,自知絕非對手,一邊出擊一邊閃躲,瞥眼看見風雷野與明教群雄,高聲喊道:“喂!若是真英雄、好漢子,倒是來幫把手啊!烏泱泱一群人,看著這兒有人以大欺小、以多欺少,挪也不挪,動也不動,竟沒一個是真正的英雄好漢!”
風雷野刻意用手掏掏耳朵,朝紅來女子笑了笑,刻意表示不予理會之意,紅衣女子看了更氣,罵聲頓時提高,惡語不斷:“好呀!你們這群烏龜王八,個個掛刀帶槍的,看來都是銀樣蠟槍頭,中看不中用,一個是木頭刻的,還石頭雕的?還像是男人嗎?我看連閹了十八代祖宗的太監,也比你們更像個男人!”
風雷野被吵得無奈,飛身擋在紅衣女子麵前,紅衣女子見自己激得他出手,心中竊喜,正想著可以鬆口氣了,卻不料風雷野竟反身瞬間將她擒拿,一手環住她瘦窄的纖肩,一手扳出她手裏的指環,扔給四名中年婦人,說道:
“我平生最恨人偷東偷西,剛教訓完方東秋,沒想到又碰到妳這麽個不知好歹的小丫頭!”
四名中年婦人拿到指環,又異口同聲道:“梅、蘭、竹、菊,在此謝過英雄”看來,她們不僅是長相孿生,一模一樣,就連心意也彼此相通。四名中年婦人向風雷野拱手相謝後,收劍離去。
紅衣女子被風雷野擒的生疼,直不起肩背,又氣又惱。叫道:“你還想抓住多久?原來你是個輕薄惡徒!”
“輕薄”二字果然有效,風雷野立即鬆手放了紅衣女子。
紅衣女子揉了揉肩膀,對風雷野怒道:“你奪走了我的指環,還給我!”
風雷野指著遠去的四名中年婦女道:“指環?妳沒看到已被她們四人拿走了嗎?”
“我不管,你從我手中奪走的,你得去給我拿迴來!”那紅衣女子情急之下,竟撒潑起來。
風雷野笑道:“想要我幫妳拿迴那個指環也不難,不過,妳得先告訴我,妳究竟是誰?還有那個指環真是妳的?還是妳從她們那兒偷來的?”
“我從她們那兒偷來的?哼!她們不過是我靈鷲宮中的奴婢,有什麽資格讓我去向她們偷指還?”
“原來妳是靈鷲宮人?”靈鷲宮雖甚少涉足中原武林,但統率三十六洞、七十二島,聲勢極為浩大。前宮主虛竹更被傳為是武林中第一高手,風雷野自然對靈鷲宮早有所聞。
風雷野細思先前紅衣女子和那四名婦人的對話,四名婦女確實對紅衣女子自稱奴婢,看來是靈鷲宮中門內恩怨,自己一時之間難以分辨是非,當此明教正要舉義之際,莫要錯惹了靈鷲宮,為明教多樹強敵。心念一轉,哈哈大笑道:“指環在此,妳拿去吧!
紅來女子見風雷野變戲法似的從背後又掏出一隻指環,丟還給她,她隨手接來一看,果然是自己剛剛還抓在手中的指環,心中驚奇不已,問道:
“那妳剛剛給她們的那一隻指環呢?
“障眼法,聽過嗎?”風雷野不願多管閑事,大步離去,紅衣女子卻喚住了他:“喂!你不是想知道我叫什麽名字嗎?你先告訴我,你叫什麽名字,我就告訴你,我的名字。”
“姑娘的芳名,我現在突然不感興趣了!”
“哼!你不想知道,我也要告訴你!不過,我隻跟你說我的姓,我姓李,我是靈鷲宮的宮主,知道了嗎?”
風雷野不信眼前這女子就是靈鷲宮主,但對方既自報家門又吐露姓氏,若不迴答顯得過於無禮,遂道:“在下風雷野。”
“風雷野…可是明教光明左使?”紅衣女子略顯驚訝。
“正是!”
“難怪身手這麽好!”
風雷野抱拳道:“不敢,李姑娘過譽了。”
“我話還沒說完呢,你謙虛說什麽?雖然是明教光明左使,卻是個隻會欺負小女子的大渾人!”
說完,也不等風雷野迴答,紅衣女子施展輕功,飄然離去。風雷野看著紅衣女子的背影,既好氣又好笑,直搖首不已。
獨孤玦別過風雷野、完顏忠,離開土坡後,迴到開封城外的「荼靡山莊」旁,一處人跡罕至的林中,他披上一身紅袍、手持青鋼利劍,躍入林中空地,一群猛虎、獵鷹立即向他撲殺廝咬而來。原來那林中空地附近,密布數十株巨樹,巨樹每隔數尺即在低處以鐵鏈係住一頭猛虎,高處則韌索縛著一隻獵鷹,細細看去,竟共有虎、鷹各二十餘隻。隻見那些虎、鷹發了狂似地向著獨孤絕子撲去,獨孤玦凝神看著身旁的虎、鷹,原本非常快速的動作,在他眼中全部都變得非常緩慢,獨孤玦出劍,迅捷地一一將它們逼退。隨後,獨孤玦閉上眼睛,耳廓輕輕微動,透過極為靈敏的耳朵,他可以聽到樹上的每一隻飛鷹在枝頭或空中所發出的細碎聲響,以及猛虎在嘶吼中撲掠的腳掌聲,不用睜開眼睛,就可以知道每一隻鷹、每一頭虎的位置。
獨孤玦正專心以虎、鷹來練劍,雖然在他天賦異稟,可以看快成慢、聽音辨形,在他的耳目之中,那些虎、鷹的每一爪、每一撲,都在他的算計之中,而且別人看起來極為迅疾的虎、鷹的撲咬,在獨孤玦看去,卻猶如遲暮老人似地緩慢。但他的耳目雖快,劍速卻跟不上他的耳目,稍一不慎,隻聽獵鷹鋒利的趾爪刷一聲,已將紅袍擦出半米長的豁口。獨孤玦立即將紅袍一掀,露出一身白衣,翻身向後卻迎麵撲來一隻猛虎。此時,身旁傳來一名少女的驚唿聲「哥哥小心!」,隨即彩影掠入,少女出掌擊向猛虎,以鬥轉星移的手法將撲向獨孤玦的猛虎推開,卻沒想到虎身極為柔軟,在半空中竟然轉頭咬向那少女,眼見少女反將傷於虎口,獨孤玦一手挽過少女,一劍刺入猛虎的咽喉,同時向後躍出數丈,並將紅袍拋向虎、鷹,那些虎、鷹立刻朝著那件紅袍撕咬,瞬間將紅袍碎為殘渣。
林蔭之下,少女從獨孤玦的懷中輕步挪開,滿臉羞紅,而後想起什麽,神色慌張地撫摸著臉頰。獨孤玦關心地問她:
“皎妹,怎麽了?是不是最近毒傷又複發了?妳可得按時服藥,千萬不可調皮!”
原來這一身流彩霓裳,眉眼含水的豆蔻少女,便是荼靡山莊的慕容老夫人的掌上明珠——隻比獨孤玦小了幾個月,芳齡二十四的慕容皎皎。皎皎對於獨孤絕的關心,感到很快樂,趕緊迴道:
“哥哥放心,我很乖,藥再苦,我都按時服用呢!倒是哥哥,怎麽看起來一臉苦惱的樣子呢?”
獨孤玦輕歎一聲:“皎妹,妳看我的劍法夠快麽?”
“快呢!哥哥的劍法快到我都眼花了!世上再沒有比哥哥更快的劍法了!”
“還不夠快!”獨孤玦指向林間被虎、鷹撕碎的紅袍道:“如果我的劍法夠快,那紅袍也不會被虎、鷹所裂,皎妹也不會為了救我而差點命喪虎口了。”
皎皎爭辯著:“不能怪你,那是我自已莽撞,闖了進去,反倒害你分了神!”在她眼底,獨孤玦是完美的,容不得人家說他一點不是,就連獨孤玦本人也不行。
“皎妹,妳不需要安慰我,劍快不快,我心底比誰都清楚。妳知道我從小視覺、聽覺、觸覺就異於常人。隻要我凝神聚力就能夠看快成慢,可以聽見數裏之外的馬蹄聲,甚至狂奔之時還能感覺一片枯葉輕輕墜落在我肩背上的重量。可是,我的耳目雖靈,但我的劍卻跟不上。就在剛剛,群虎飛鷹的每一個看似迅捷無比的撲抓,在我的眼中都如行將就木的老人般遲緩,我一眼就能看出無數個破綻,可是我的劍卻無法快到可以戳中那些破綻。”
說完,獨孤玦略感喪氣地將青鋼利劍遞給皎皎,皎皎接過獨孤絕手中的青鋼利劍,交給站在身旁的劍僮,劍僮將青鋼利劍細細擦拭、小心收入劍鞘之中。然後皎皎用自己的巾帕輕輕擦拭獨孤玦的頸畔、掌心的汗珠與灰塵,再從懷裏掏出一枚劍韁,那劍韁由金絲穿著琉璃珠組成,小巧別致,淡黃色琉璃珠晶瑩透亮,在陽光下泛著明淨光澤。
“好看吧!”皎皎告訴獨孤玦:“你可別小看了它,這琉璃珠可是來自西夏皇室,我的外祖母傳下來的,一直被媽媽珍藏在寶匣中,前些日子被我瞧見了,心想若能將它製成劍韁佩在哥哥的青鋼劍上,一定很好看!我可是求了好久,好不容易母親才同意將寶珠給了我呢!我怕自己手藝不好,還請莊裏女工最巧的碧姨給我找來金絲,手把著手點撥我,整整熬了三夜才將這劍韁做好。哥哥,你喜歡嗎?”
獨孤玦接過那枚劍韁,細細瞧著,他明白皎皎的心意,很珍視地係到自己的劍柄上。皎皎看獨孤絕喜歡,心裏也十分開心。隨後皎皎又想起獨孤絕為劍術無法突破一事而苦惱,想起莊裏擁有極為豐富的武學藏書,說道:
“哥哥,我們迴莊裏的藏書閣裏去找找,翻翻那些劍術類的秘籍中,也許可以觸發些靈感,讓你的劍法更快呢!”
獨孤玦搖頭歎道:
“皎妹,家中所藏各門各派的武學秘籍,我都已看得熟爛,那些武功均皆了然於胸,沒什麽值得我再看再學的了。我現在要做到的是以慕容世家的絕學「鬥轉星移」為基礎,將那些武學秘籍中來自各門各派、心法招式截然不同的武功,融入我獨孤氏的家傳劍法之中,用以自創全新劍法。既是自創,就不是書本裏可以學得到的了。”
“我明白了,所以哥哥才會想出與鷹、虎相搏的練劍法門,目的就在於麵對來自四麵八方、無所不在的攻擊時,你的劍法可以不僅求快,還可以藉此將各種武學融入劍法之中。我說得對不對?”
獨孤玦驚訝地看了皎皎一眼,隨即讚道:“皎妹真聰明,妳若肯澄心靜慮,專致習練,將來武藝必然在我之上。”
“哥哥又來笑我了!”皎皎雙頰酡紅,一閃即過,突然想起什麽,問道:
“我們莊裏所藏武學秘籍,各門各派都有,為何哥哥遍習之後,就隻癡迷於劍法?難道隻為了宏揚獨孤氏的家傳劍法?”
“我獨孤氏的劍法雖然精湛,但過於繁複,還稱不上是絕世劍法,所以我想以家傳劍法和慕容世家的鬥轉星移為基礎,擷取各家之長,自創全新的劍法。但這隻是其一,對於劍,我自幼就愛不釋手,任何兵器在我眼中,都不如劍,說不上來是為了什麽,就是愛劍。”
“哥哥從小愛劍成癡,難怪媽媽和碧姨常笑你是個小劍魔呢!”
獨孤玦哈哈大笑:“劍魔就劍魔吧,但這個「小」字,現在可以去掉了,因為我已經長大了呢!”
說到這兒,獨孤玦心底靈光乍現,想起劍隨身動,自己要求劍快,應當先求身快。但如何才能使自己的身形更快呢?
正揣想間,突然感到身後有一人悄無聲息地靠近。獨孤玦大驚,以他的耳力之靈可說天下無雙,竟有人能靠近他身後一丈之內他才發覺,此人武功之強,實已令人可怖。
獨孤玦輕輕將皎皎推開,轉身、拔劍,但那人就在他劍前二尺處停下了身形。獨孤絕定睛看向那人,黑發白膚,臉上毫無皺紋,像是不到三十歲。但配上一襲破舊僧服,卻如中年之齡,應是因為內功精湛,所以相貌看來年輕。
那僧人開口便道破獨孤玦心中的疑慮:“這位施主的內力、劍法均高,而且所習武學淵源甚廣,似乎對各門各派的絕學都有所涉獵,可惜卻尚未能將那些門派的絕學熔為一爐,反生滯礙。”
皎皎不服氣地還嘴:
“你胡說些什麽?我哥哥劍法天下第一,哪有什麽滯礙?”
那僧人對皎皎的無禮並不惱怒,目光溫潤看著獨孤玦道:“劍術以神韻靈動為要旨,身形步法是決定出劍快慢的關鍵,施主的劍法已然精湛,可惜身形變化不夠靈動,所以劍術始終未能大成。”
這話說到了獨孤玦的心坎裏,他知道眼前這位相貌打扮皆甚平凡的僧人,實是一位難得一遇的高人,於是恭敬地說道:
“大師所言甚是,晚輩也以為唯有敏捷迅速的身法才能使我的劍法更上層樓。不瞞大師,晚輩自幼耳目即異於常人,別人眼中迅雷般的劍招,在晚輩看來卻隻如飛絮輕飄而過,可惜晚輩隻能看出破綻,手中的劍卻常跟不上眼力。晚輩心想,劍隨身動,必是晚輩的身法不夠靈動,所以劍法也就快不起來。但如何讓自己的身法、劍招跟上眼力,晚輩卻始終沒能揣摩出要訣。”
僧人頷首笑道:“劍在神韻,靈動至要。施主,你以雄渾的內力使劍,剛猛有餘而靈韻不足。須知,劍法要快,身法先快;身法要快,步法先快。你想過問題是在於你的步法嗎?
獨孤絕恍然大悟,向老僧拱手為禮,道:“大師點撥,晚輩受教了。”
僧人對於獨孤玦的悟性很是讚尚,點了點頭道:“我來教你一套步法吧!”
僧人說完,也不管獨孤玦接不接受,隨即一邊念著口訣,一邊在獨孤玦麵前演示了一套步法。這套步法極為繁複,但獨孤玦悟性甚高、記性又好,僧人演示到第三遍時,他已記住了所有的步法。
他心喜手癢,立即從劍僮手中取來青鋼利劍,試著將步法和自己的劍招相融,才一出手,便覺劍招比先前快了數倍,威力大為增強。他深知自己這才初學乍練,倘若假以時間,將步法與劍法配合熟練後,自己的劍法與武學造詣必然大為提升。
獨孤玦心甚感激,同時納悶僧人究竟是誰?為何願意傳他步法?這步法如此奇妙,究竟是何步法?獨孤玦正想開口相詢,僧人卻已悄步離去,邊走邊道:“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這位施主,不必多疑,我先前見你仗義助人,又見你俊雅清秀,想起了我的三弟,所以傳你這套淩波微步,此乃極上乘的武功,每一步法、身形均與內力息息相關,施主習練此步法,不僅可以增強內功,而且可以藉此將施主先前所學各門各派的武藝融匯貫通於此步法之中,假以時日,施主的劍法就能因此而采眾家之長,自創獨門劍法!但望施主劍法大成之後,多行俠義之事。」說完,竟已不見身影。
獨孤玦朝僧人的話音處一拜,朗聲說道:“多謝大師指點,獨孤玦定然不負大師的厚恩。”
望著僧人背影消逝的方向,獨孤玦躬身三拜,正想再試練步法劍招,忽聞林外傳來了幾聲輕脆的琴響,立即轉身向林外飛縱而去。慕容皎皎立即隨獨孤玦而去,身形之快,輕功竟似不在獨孤玦之下。皎皎耳力不如獨孤玦,直到林外,才聽出那是京城名妓李師師的琴聲,不禁眉頭微皺,一聲醋意滿滿的長氣哼地歎出,隻因她早已喜歡上與自己一同長大的獨孤玦。
果然在「荼靡山莊」外的侯客亭中,坐著一位麵目清瞿的老人和一名談笑豔麗的女子,正是提舉大晟府的周邦彥,以及京城名妓李師師。這二人一位精擅音律、一位曲藝動人,原與武林江湖並不相涉,但獨孤玦因為耳力過人,從小即對音韻極為敏銳,再加上莊中藏有不少古譜絕韻,竟因緣際會地與年近花甲的周邦彥,以及長他八歲的李師師結為忘年之交。
侯客亭中,李師師的琴音清妙,周邦彥在一旁聽得如癡如醉。見到獨孤玦後,李師師琴音漸歇,三人相視而笑,周邦彥對獨孤玦說道:
“深知獨孤少俠耳力過人,因此我們在這林外亭中以琴聲相招,少俠果然聞聲而至。這才數月不見,老夫看少俠來時的身形步法更為靈動,武藝竟又上層樓,真是可喜可賀!”
獨孤絕說道:“周大人過譽了,晚輩愧不敢當。何不入莊,容晚輩奉茶以聆清音?”
周邦彥笑道:“正要叨擾!”
於是獨孤玦命劍僮在前引路,自己和周邦彥、李師師緩步而行,談笑風生,同入「荼蘼山莊」。慕容皎皎悄身隨後,心中雖惱,臉上卻不顯怒容。她雖嫉憚李師師,但對周大人卻也十分敬重,因此並不多言。劍僮前引、四人隨後,一起進入了「荼蘼山莊」。山莊之內,屋宇古樸、庭園雅致,清秀內斂、麗而不豔。周邦彥每次入園,都要為這園中處處隱幽著「荼靡山莊」的含蓄之美,大讚庒主慕容夫人的清靈風範。
</p>
南宋高宗紹興年間,襄陽城外,崇山峻嶺中,一隻巨雕從刺目的烈日中撲旋而來。隻見那神雕身形似鳳,羽如龍麟,倏然騰空而起,高低盤旋,掠過山崚,滑進一處隱秘深穀中,忽而爪勾陡壁,厚重如鎧甲的翅臂撲扇幾下,震得揚塵兀然騰起,隨即穩穩沉落在二十餘丈高的峭壁平台大石之上。神雕立於高台,尺爪抓壁,合縫緊扣,引頸長嘯,雕聲微帶嘶啞,但激越蒼涼,氣勢甚豪,威武無比,鼻息陣陣,周圍落葉飛花皆為之顫。
一位身穿紫衣白袍的男子,手持一柄青鋼利劍,正凝視著劍身發出的青芒而出神。劍背似堅硬鋒刃的利喙直指鼻心,男子的眼神炯炯灼心,連那威武神雕似也被震懾住了,收斂羽翼,俯首悄立於側。高台上的男子對於神雕的到來,似乎聽而不聞,衣袍隨風飄曳,身影卻巍然不動。凝視著左手中的金鋼利劍,然後以右手食指淩空朝著平台大石中劃出了「劍塚」二個大字,接著又在其旁,仍以指尖淩空劃下幾個字:「劍魔獨孤求敗既無敵於天下,乃埋劍於斯。嗚唿!群雄束手,長劍空利,不亦悲夫!」原來這紫衣白袍的中年男子,正是馳名江湖二十餘載,人稱劍魔、自號求敗、複姓獨孤的獨孤玦。但見他臉白如霜,發墨似烏,看似三十餘歲,若非雙眸中隱現的一抹看透世情的蒼涼神色,任誰也看不出他已過中年,可見獨孤玦內功修為已臻造化,皮囊表相的變化於他猶如空色幻異,隻在一念之間。
獨孤玦的身後,一名少女將一柄青鋼利劍、一柄玄鐵重劍還有一把木劍安放於平台之上,並刻意在青鋼利劍與玄鐵重劍之間,空了一片足以安劍另一柄長劍的間隙。
獨孤玦對少女說道:“朝英,為師狂言求敗,實則心中已無勝負之想,妳可明白?”
“師父由武入道,已臻化境,死生猶如朝露,況乎俗世勝負?”少女說道,向獨孤玦三拜:“師父,徒兒去矣!”
“走吧!”
獨孤玦轉過頭去,少女躍下高台,朝著穀口走去,卻仍時時不舍地迴首凝眸望向高台。
獨孤玦俯身凝視平台,在青鋼利劍之旁,以指尖淩空劃寫,看似以指使氣,卻非氣劍。而是以指使意,那青石平台竟似能明其意,猶如軟泥一般,聽話地隨著獨孤玦的指尖所向,自己凹陷出一個個字跡:
「淩厲剛猛,無堅不摧,弱冠前以之與河朔群雄爭鋒。」
「紫薇軟劍,三十歲前所用,誤傷義士不祥,乃棄之深穀」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四十歲前恃之橫行天下」
「四十歲後,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自此精修,漸進於無劍勝有劍之境。」
字畢,喟然歎道:「何能不滯於物?唯有物我兩忘、心物合一,但這境界後世又有幾人得能悟到?」
隨後,獨孤玦炯然的目光突然變得深邃,他憂悒的眼神,似在迴憶起二十餘年前的往事…嚴峻的神情,漸變為迷茫,似是迴到了北宋宣和年間….
黃沙漫掩的禿丘土坡之間,年方25歲的獨孤玦正凝神看著以一敵七的一場搏鬥,一時間禿丘上刀光劍影,揚塵四起。獨孤絕定睛蔑視,那七人為首者便是曾拜在自己手下的,劍術稱雄河朔的方東秋。眼見與七人相抗的男子高大俊朗,氣宇過人,手無兵刃卻掌法精奇,連發數掌,瞬息逼退河朔七雄,渾厚的掌力襲向為首的方東秋,方東秋氣為之絕,踉蹌後退幾步,多虧手持一把黑黝的重劍深杵入地,這才沒有被轟然掀翻。獨孤玦看了一眼,已知河朔七雄並非那男子的對手,若非仗著方東秋手中那柄怪異的重劍,恐怕早已敗在那男子手中。看來,用不著自己費事出手了。令他驚訝的是,那男子所使掌法,竟似是武林中失傳已久的降龍十八掌。難道他是丐幫中人?但即便是丐幫,據說自從前幾代的蕭峰幫主死後,後繼的幾任丐幫幫主就再也沒能學全降龍十八掌,可眼前這男子所使降龍十八掌卻甚為齊全而且威勢猛烈,他究竟是何人?
正想著河朔七雄必敗無疑,獨孤玦耳廓忽地輕輕一動,他「咦?」了一聲,果然不久,數十名手持長刀的黑衣人驀地從沙丘後湧現,很快地與河朔七雄一起再度合圍了那名男子。
眼看敵方人多勢眾,形勢威逼,那男子並不慌張,而是收掌沉氣,屏息凝神,目光不屑地從右向左環掃人群,臉上一付毫不在意的摸樣,腦海中卻在精算著人數,觀察他們手中的兵器,並計算著最佳防禦距離。男子心中默算:敵方二十人,河朔七雄3攻3守,不難對付,唯有方東秋玄鐵重劍在手,當避則避。援賊來者32人,使長刀,握刀姿勢高低參差卻手法相近,圍勢方位似陣非陣卻無死角可覓,看來並非一般江湖人士,應是一群受過訓練,擅長團戰的武士。
男子傲視人群,自報家門是江湖第一幫派明教光明左使風雷野,生來行事坦蕩,大義為先,掌下不殺無名之輩。他環視一圈道:“諸位來想必來自宮中,個個皆是大內高手,何必效江湖小賊,蒙麵自羞?”又緩緩抬起右手直點方東秋:正好黃沙迷眼,就先取你這盜劍賊人的血來壓壓灰!
方東秋忌憚風雷野掌法精奇,不敢向前接戰,反而又退了二步,左右顧盼,憤惱交加,急命身旁援手上前圍攻,不意風雷野話音剛落,已飛步欺向方東秋,卻是聲東擊西,身形急旋,雙掌齊發,已連斃二名蒙名武士,風雷野此舉意在先奪其勢、亂其陣形,因為他深知這群蒙麵武士若結陣相攻,較之河朔七雄更加難以對付。那群蒙麵武士見風雷野瞬間擊殺同夥兩人,彼此互看一眼,並不驚惶,方位互錯,結為刀陣,剎那間已再度圍死了風雷野。狂風吹來,土坡塵揚、飛沙走石間刀鋒倏起。獨孤玦見風雷野意氣風發,又是近年來為民除害、幹了不少好事的明教光明左使,心中多了幾分敬意,正想出手相助,卻又忽聞一陣馬蹄聲,踏踏傳來。獨孤玦抬頭看去,沙塵之中隱見數名華服駿馬之士,人高馬大,個個精悍。為首之人,神情目朗、極有威儀,那人眼見這麽多人圍攻一人,皺了皺眉,轉頭對身後的的隨從說道:“這麽以眾欺寡,太也不像話了!”隨即帶著隨從,縱馬衝向沙塵之中,殺入刀陣,相助風雷野。這幾人穿著漢人服飾,行止猶如貴人富商,但他們橫刀縱馬的態勢,大開大闊,控騎殺陣怡然自若,彷佛久經沙場戰陣,已然顯露他們絕非一般中原武林人士,反倒像是來自塞外之人,
獨孤玦見已有來人相助,本不想再插手,但來人為數僅有六人,而河朔七雄加上蒙麵刀客卻多達四十,勝負原難逆料,不意那些蒙麵刀客結為陣勢,數十人迅速交互錯位、彼此相應,形成大大小小的刀圈,圈中有圈,圈外有圈,瞬間竟以刀圈將風雷野和相助的塞外武士們分割開來,形勢再次逆轉,風雷野等人陷入了苦戰。
獨孤玦摒氣凝神,內力所聚,目前橫掃全場,在他眼中,那些變幻莫測的刀陣,快疾交錯的刀客,剎時間都放緩了動作。他能看快成慢,這是他天生的異稟,極度敏感的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曾讓他痛苦不已,直到他成長習武後,漸漸能用自身的內力去掌控收發這些過度敏銳的感官,才化為他自身武藝最獨特一部分。獨孤玦看出了那些蒙麵刀客的家門路數,看出了他們似都經過同一高人調教,因此雖然來自不同門派,卻有相似的身法以及一套配合刀陣的相同刀法。他也看出了環環相圈的刀陣,似是嚴密卻破綻甚多。倒不是這刀陣設計得不夠巧妙,而是這些蒙麵刀客們的武藝還不高強,總在身形交錯、刀鋒相應之間露出了破綻,是的,他們的刀,還不夠快!這也不正是獨孤玦自己最困擾的事麽?他總覺得自己的劍不夠快,遠遠跟不上自己可以看快成慢的眼力。
不過,獨孤玦對自己的劍法劍雖還不滿意,但此刻卻剛好足夠用來破這刀陣了!
獨孤玦觀戰至此,心中已有破陣把握。想到方東秋身為河朔七雄之首,在江湖上也頗為聲名,竟做出盜人寶劍的不恥行徑,於是輕「哼」一聲,拔出青鋼寶劍,左足略點,身如輕鴻,向河朔七雄飛掠而去,一劍疾迅直刺方東秋。方東秋早已發現獨孤玦在附近觀戰,自知不是他的對手,隻盼獨孤玦莫要幹涉。不意獨孤玦還是出手了,而且利劍疾指向自己。方東秋麵露驚惶,立刻以手中重劍擋去,獨孤玦從重劍的破風聲中已聽出此劍極為鋼硬,隻怕自己手中的青鋼利劍若與重劍正麵對擊將為其所斷,立即變招,青鋼利劍平貼著重劍的劍身滑向方東秋的手腕,方東秋一驚,旋身出拳,獨孤玦左手使出鬥轉星移,借力使力,方東秋的拳勁被推向身旁的河朔七雄排行的老三的武英身上,同時右手利劍仍刺向方東秋的腕間,方東秋不得不撒手,獨孤玦略一輕探即將重劍從方東秋手中奪來。
獨孤玦沒想到玄鐵重劍竟如此沉重,一時間揮舞不便,仍以右手的青鋼利劍,迅疾數點,已刺傷了方東秋與他身旁的河朔三雄駿馬中的為首之人,也跳下馬來,落在獨孤玦身後,剩下的幾名隨從依然縱馬來迴衝撞,將那十幾名蒙麵武士的刀陣衝得潰散,瞬間勝負之勢已然逆轉。。
就在眾人酣鬥之際,不遠處的一座禿丘之上,站著一位中年僧人,灰袍蔽舊卻目光如電,看著倚肩並戰的三人,喃喃自語:「想當年在少室山上,我與大哥、三弟在群雄間飲酒結拜,何等意氣風發,那時的我們與眼前這三位年輕人正是年紀彷佛,不想轉眼間已過了二十多年了…」
在三人合擊之下,十餘招後,河朔七雄與那數十名武藝高強的黑衣蒙麵刀客,終被擊潰,敗逃而去。風雷野走向幾名死在地上的黑衣人,俯身翻找,果然發現了皇宮侍衛的腰牌,知道自己猜得沒錯,這些人確是童貫派來相助河朔七雄的大內高手。
隨後,獨孤玦將奪來的重劍拋向風雷野,風雷野接過重劍,用一指瀟灑地撥轉劍柄,劍繞著他的脊背旋轉一圈,帶起風嘯陣陣,風雷野收劍杵地,入土尺餘,隻聽嗡的一聲,獨孤玦感覺腳下微波餘繞。風雷野向獨孤玦抱拳相謝,又轉身向華服男子欠身致意,說道:“明教光明左使風雷野,在此敬謝二位英雄相助,奪迴鎮教之寶玄鐵重劍。敢問二位英雄貴姓大名,風雷野永銘大恩於心”
獨孤玦這才知道方東秋偷去的這柄重劍,竟是玄鐵所鑄,原是明教鎮教之寶。他向風雷野拱手迴禮:“免貴,複姓獨孤,單名玦。路見不平,仗義施手是我江湖兒女應有本色,風兄不必過於在意。”
“說得好!殺幾個毛賊,不必放在心上。我是完顏忠,來自大金,女真族人,隻盼二位少年英雄莫因此而心生嫌隙就好。”
明教源自波斯,對於胡漢之隔並不在意,又一向對宋廷並無好感,近年來更殺了許多宋廷的貪官汙吏。何況宋遼相爭,並與金國無關,所以風雷野見完顏忠說得如此爽快,便不以他是金國女真人為意,反生親近之感,遂道:“完顏兄不必自疑,我明教源自波斯,教中不乏西域之人,胡漢無別,皆是明尊救苦之世人。今日承蒙完顏兄相救之恩,風雷野隻有感恩之心,何來生隙之想?”
獨孤玦擊掌稱讚:“風兄心係世人苦難,明教一視胡漢同仁,這等胸懷令人敬佩!”隨即又問:“久聞明教高手輩出,教眾百萬,已是中原武林第一幫派,敢問風兄,如方東秋這等小人,何能出入明教,盜取玄鐵重劍?”
完顏忠來自金國,雖曾略聞名教,卻不知名教如此勢大,聽獨孤玦這麽一問,也覺得納悶,望向了風雷野。
“說來話長!”風雷野看了齊列在完顏忠身後的五名隨從武士,個個均已下馬,肅立於馬前,他目光銳利已瞥見馬鞍係著酒囊,豪氣問道:“無酒不歡,完顏兄所帶烈酒可否共飲?”
完顏忠暢懷大笑,立即命人將鞍上的酒囊取來,他和風雷野、獨孤玦一人一囊,相對而飲。
風雷野昂首大口飲酒,讚了聲:“好酒!”,然後向完顏忠、獨孤玦說出了方東秋潛入明教盜劍之事。
原來那河朔七雄早已為童貫所收買,幾天前喬裝為明教教徒,混入明教總壇,原是想盜取明教的聖火令與乾坤大挪移心法,有了聖火令,童貫便可以用來號令明教教眾,至於乾坤大挪移心法則是河朔七雄自己想要留用以練就神功。雖然河朔七雄喬裝教眾又極匿行蹤,但仍被眼尖心細的風雷野發現,所以他們未能得手偷到聖火令與乾坤大挪移心法,但卻意外盜得玄鐵劍,於是風雷野帶著數位明教高手一路追趕,沒想到沿途有人接應河朔七雄,以至於所隨的明教高手被絆住了,隻剩風雷野一人繼續追蹤河朔七雄,更沒想到追至此處,還有接應之人,並且是大內高手,想來此處本是河朔七雄與他們約定好的會合之處。
說到這兒,風雷野啐了一聲:“童貫那狗官太小看我明教了!聖火令和乾坤大挪移心法,均是我方教主隨身之物,河朔七雄若真想從方教主手中盜寶,隻怕連總壇也出不去了。算他們運氣好,沒撞見方教主,又怪我大意,沒想到他們竟能得悉一條出入總壇的秘道,這才讓他們盜走了玄鐵重劍!若非二位相助,真失了玄鐵重劍,我隻能以死謝罪了”
“原來如此,幸得寶劍無損,風兄也不必過於自責了!”
“是啊,用你們漢人的話,叫什麽…完璧歸趙!”
風雷野和獨孤玦互看一眼,完顏忠從他們的神色中察知自己可能掉錯了書袋,哈哈大笑:
“我雖從小就習漢語,但並不熟稔,說話不恰當,讓二位英雄見笑了!”
風雷野和獨孤玦見完顏忠說話爽快,也跟著大笑。風雷野說道:“並無不當!甚是適切!”三人於是席地而坐,笑飲歡談,都覺得甚為契合。
相談之中,風雷野知道了獨孤玦就是來自「荼靡山莊」,近年來擊敗了多位武林高手的青年劍俠,而且從他的口中,竟能說出那些黑衣人的各自不同的武功招式,可見獨孤絕對於各門各派的武學所知甚廣。而完顏忠自稱向往大宋繁華,所以前來遊曆。平生最恨以眾欺寡,所以見河朔七雄和蒙麵刀客圍攻風雷野,是生是死都都必要相助。獨孤絕對完顏忠如此仗義,甚為欽敬,他看完顏忠所使武功,與他的隨從皆有不同,竟似是中原武林一脈,遂問完顏忠的武功是何人所教?他說自己的父親曾經結識一位在大宋長大的遼人蕭大爺,武功非常好,所以後來自己的父親就特意從大宋延請名師,教自己的兒子武功。完顏忠還說,自己的父親常說,可惜那位蕭大爺英烈早逝,否則自己若能拜蕭大爺為師,武功必然比現在高得多了。
聽到完顏忠提起蕭大爺,獨孤玦順勢問風雷野:
“敢問風兄,您所使的掌法,是否就是降龍十八掌?”
“正是,我這掌法失傳已久,獨孤兄弟一眼就看出來了,武學真是淵博!”
獨孤玦想再問風雷野,他是明教中人,何以能使丐幫的降龍十八掌?但又想如此追問,已是探人隱私,有所不妥。風雷野察言觀色,已知獨孤玦心中的猶疑,他本就生性豁達,又敬重獨孤玦,所以坦言相告:
“獨孤兄弟不必多疑,我這掌法不是從丐幫偷學而來的,而是家母所傳?”
“令慈?降龍十八掌極為陽剛,且須輔以深厚內力,想不到令慈竟能…”
獨孤玦話未說完,風雷野立即笑道:“家母隻是授我掌法秘籍,她本人並不會使降龍十八掌。不瞞獨孤兄弟,我一身內力自幼習自家父,掌法得自家母,後又幸蒙方教主調教,這才略有小成。至於家母何以得有降龍十八掌的秘籍,事涉家母之私,請恕我不敢多言,但獨孤兄弟放心,家母授我的秘籍,也絕不是從丐幫偷來的,而是家母年輕時,曾長年跟隨一位英雄前輩而獲得的。”
說到這兒,風雷野歎了口氣道:“這位英雄前輩看來和完顏兄弟也甚有淵源,我猜想就是完顏兄弟口中的那位蕭大爺了。”
“是麽?蕭大爺和風兄弟的母親相識?”
“何止相識…”風雷野說了四字,忽地低頭默然不語,神色略顯感傷,完顏忠和獨孤玦都明白,事涉風雷野的父母,身世隱私,風雷野不願多說,他們自然也不必多問。
完顏忠大喝一聲“好!”,拉著風雷野和獨孤玦的手道:“既是有緣,就不當錯過。我們三人何不義結金蘭,從此手足相待?”
風雷野握緊完顏忠:“承蒙完顏兄弟不棄,風某心中甚為同感!”
然後轉頭看了獨孤玦一眼,獨孤玦朝風雷野、完顏忠點了點頭。
三人敘比年齒,完顏忠居長、風雷野仲之、獨孤玦排三。隨即就在土坡之間,撮土為爐,插劍為香,叩告天地,立誓同為手足,生死與共。
此時,大批明教後援趕到,風雷野起身相迎,帶頭的「清淨百護法」水百納告知風雷野,他們半路被圍堵,所以總壇再派多名教友相援,雙方彼此印證,果然圍攻他們之人,都是童貫指派來的宮內高手,明教幾個兄弟受了點傷,但無大礙。水百納看四處橫屍,顯然激戰甚烈,急問風雷野有沒有受傷。
風雷野大手一揮道:“護法王請放心,我有大哥、三弟想助,童貫手下那群蝦兵蟹將,怎能傷得了我?”
說完,想起教中尚有要事。風雷野轉身向完顏忠、獨孤玦告辭:
“大哥、三弟,教主有令,命我速歸總壇。山高水長,盼大哥、三弟得空能來我教總壇一敘,教主必然歡喜得很!”
完顏忠笑道:“去得!去得!我這一趟本要四處逛逛,飽覽大宋風光,遲早要去叨擾二弟!”
獨孤玦也應道:“遊必有方,待小弟迴莊稟明母親,擇日當前往貴教拜見二哥!”
三人互動珍重,就此告別。風雷野和水百納帶著明教眾人離去,完顏忠也翻身上馬,領著五名隨從武士揚鞭向北,獨孤玦緩步而行,越過沙丘,走向「荼靡山莊」。
完顏忠向北行了數裏,路旁迎來數十名漢人裝扮卻身騎高馬的武士。那些武士見到完顏忠,急忙下馬,俯身叩道,敬稱完顏忠為「菩薩太子」。原來完顏忠本名完顏宗望,竟是金國國主完顏阿骨打之子,由於為人和善,帶兵待民均極仁慈,所以人人尊稱他為」菩薩太子」。
完顏忠對風雷野、獨孤玦甚為欣賞,早有意結交,深怕自己若說出是金國太子的身份,他們二人會猶疑,所以這才騙他們說自己是金國富商,名叫完顏忠。完顏宗望揮手示意眾人們起身,說道:
“此次前來宋朝,刻意改換漢服,就不是願輕易顯露身份。以後大家兄弟相稱,叫我一聲大哥即可,切莫再喚我什麽菩薩太子了!”
隨後,完顏宗望迴頭看向所來之路,歎道:
“宋朝地廣人眾,豪傑輩出,二弚、三弟都是人中龍鳳,我能和他們結為兄弟,這一趟可說收獲甚豐啊!”
這一切,都看在禿丘上的僧人眼中,此時正是北宋徽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
風雷野告別獨孤玦與完顏忠後,身背玄鐵劍與明教群雄返迴總壇,途經一處岔路口前,忽然見到一名年約二十七、八歲的年輕女子自眼前飛鴻掠過,在那女子身後有四個麵色灰沈的中年婦女緊緊追趕,終在岔口追上那女子,分立四角,將她圍住。風雷野好奇地看了一眼,見那女子一襲暗紅長裳,神采明豔,鼻梁筆挺,眉頭緊蹙,倔強而傲氣。再看了圍住她的四個中年婦人,更感驚訝,因為那四名中年婦人竟然長得一模一樣。那紅衣女子動手極快,一看自己逃脫不了,不等那四名中年婦人等手,雙腕一翻,左右各持一柄匕首旋身同時分刺四名婦人,出手既快,招式狠辣,風雷野看了也不免心中一凜。隻是那紅衣女子手段雖辣,卻抵擋不住四名中年婦女的合圍。風雷野和明教群雄看了幾個迴合,已知那名紅衣女子遲早要被四名中年婦女擒住,隻是不知她們之間的恩怨如何、誰是誰非,因此隻在一旁觀戰,並未插手。
紅衣女子自知抵擋不知四名婦人的圍攻,忽地翻身躍起,脫開包圍,輕輕落在四名婦人的劍圈之外,身姿甚是曼妙好看,可見輕功頗佳。隻見紅衣女子飄然落地後,轉身向那四名中年婦女,豎起拇指亮出指環,厲聲喝道:“見此指環如見宮主,妳們竟還如此無理!”
四名中年婦人收劍對著紅衣女子手中指環恭敬一揖,然後異口同聲地說道:“這指環乃是宮中聖物,煩請您交還奴婢們,帶迴給宮主。”
紅衣女子一甩長袖,把指環死死握在手中,滿腹怨氣地嚷道:
“梅、蘭、竹、菊,妳們看清楚了,我的模樣哪裏不像是宮主?我拿自己的東西,談何歸還!”
四名中年婦人麵麵相覷,互相點頭,均不再言語,隨即持劍再次圍住紅衣女子,紅衣女子同樣搶先出招,卻仍然落於下風。風雷野已看出那四名中年婦人顯然心有顧忌,不願傷到紅衣女子,所以出劍之勢時有迴讓,否則早已拿下紅衣女子了。紅衣女子以一敵四,自知絕非對手,一邊出擊一邊閃躲,瞥眼看見風雷野與明教群雄,高聲喊道:“喂!若是真英雄、好漢子,倒是來幫把手啊!烏泱泱一群人,看著這兒有人以大欺小、以多欺少,挪也不挪,動也不動,竟沒一個是真正的英雄好漢!”
風雷野刻意用手掏掏耳朵,朝紅來女子笑了笑,刻意表示不予理會之意,紅衣女子看了更氣,罵聲頓時提高,惡語不斷:“好呀!你們這群烏龜王八,個個掛刀帶槍的,看來都是銀樣蠟槍頭,中看不中用,一個是木頭刻的,還石頭雕的?還像是男人嗎?我看連閹了十八代祖宗的太監,也比你們更像個男人!”
風雷野被吵得無奈,飛身擋在紅衣女子麵前,紅衣女子見自己激得他出手,心中竊喜,正想著可以鬆口氣了,卻不料風雷野竟反身瞬間將她擒拿,一手環住她瘦窄的纖肩,一手扳出她手裏的指環,扔給四名中年婦人,說道:
“我平生最恨人偷東偷西,剛教訓完方東秋,沒想到又碰到妳這麽個不知好歹的小丫頭!”
四名中年婦人拿到指環,又異口同聲道:“梅、蘭、竹、菊,在此謝過英雄”看來,她們不僅是長相孿生,一模一樣,就連心意也彼此相通。四名中年婦人向風雷野拱手相謝後,收劍離去。
紅衣女子被風雷野擒的生疼,直不起肩背,又氣又惱。叫道:“你還想抓住多久?原來你是個輕薄惡徒!”
“輕薄”二字果然有效,風雷野立即鬆手放了紅衣女子。
紅衣女子揉了揉肩膀,對風雷野怒道:“你奪走了我的指環,還給我!”
風雷野指著遠去的四名中年婦女道:“指環?妳沒看到已被她們四人拿走了嗎?”
“我不管,你從我手中奪走的,你得去給我拿迴來!”那紅衣女子情急之下,竟撒潑起來。
風雷野笑道:“想要我幫妳拿迴那個指環也不難,不過,妳得先告訴我,妳究竟是誰?還有那個指環真是妳的?還是妳從她們那兒偷來的?”
“我從她們那兒偷來的?哼!她們不過是我靈鷲宮中的奴婢,有什麽資格讓我去向她們偷指還?”
“原來妳是靈鷲宮人?”靈鷲宮雖甚少涉足中原武林,但統率三十六洞、七十二島,聲勢極為浩大。前宮主虛竹更被傳為是武林中第一高手,風雷野自然對靈鷲宮早有所聞。
風雷野細思先前紅衣女子和那四名婦人的對話,四名婦女確實對紅衣女子自稱奴婢,看來是靈鷲宮中門內恩怨,自己一時之間難以分辨是非,當此明教正要舉義之際,莫要錯惹了靈鷲宮,為明教多樹強敵。心念一轉,哈哈大笑道:“指環在此,妳拿去吧!
紅來女子見風雷野變戲法似的從背後又掏出一隻指環,丟還給她,她隨手接來一看,果然是自己剛剛還抓在手中的指環,心中驚奇不已,問道:
“那妳剛剛給她們的那一隻指環呢?
“障眼法,聽過嗎?”風雷野不願多管閑事,大步離去,紅衣女子卻喚住了他:“喂!你不是想知道我叫什麽名字嗎?你先告訴我,你叫什麽名字,我就告訴你,我的名字。”
“姑娘的芳名,我現在突然不感興趣了!”
“哼!你不想知道,我也要告訴你!不過,我隻跟你說我的姓,我姓李,我是靈鷲宮的宮主,知道了嗎?”
風雷野不信眼前這女子就是靈鷲宮主,但對方既自報家門又吐露姓氏,若不迴答顯得過於無禮,遂道:“在下風雷野。”
“風雷野…可是明教光明左使?”紅衣女子略顯驚訝。
“正是!”
“難怪身手這麽好!”
風雷野抱拳道:“不敢,李姑娘過譽了。”
“我話還沒說完呢,你謙虛說什麽?雖然是明教光明左使,卻是個隻會欺負小女子的大渾人!”
說完,也不等風雷野迴答,紅衣女子施展輕功,飄然離去。風雷野看著紅衣女子的背影,既好氣又好笑,直搖首不已。
獨孤玦別過風雷野、完顏忠,離開土坡後,迴到開封城外的「荼靡山莊」旁,一處人跡罕至的林中,他披上一身紅袍、手持青鋼利劍,躍入林中空地,一群猛虎、獵鷹立即向他撲殺廝咬而來。原來那林中空地附近,密布數十株巨樹,巨樹每隔數尺即在低處以鐵鏈係住一頭猛虎,高處則韌索縛著一隻獵鷹,細細看去,竟共有虎、鷹各二十餘隻。隻見那些虎、鷹發了狂似地向著獨孤絕子撲去,獨孤玦凝神看著身旁的虎、鷹,原本非常快速的動作,在他眼中全部都變得非常緩慢,獨孤玦出劍,迅捷地一一將它們逼退。隨後,獨孤玦閉上眼睛,耳廓輕輕微動,透過極為靈敏的耳朵,他可以聽到樹上的每一隻飛鷹在枝頭或空中所發出的細碎聲響,以及猛虎在嘶吼中撲掠的腳掌聲,不用睜開眼睛,就可以知道每一隻鷹、每一頭虎的位置。
獨孤玦正專心以虎、鷹來練劍,雖然在他天賦異稟,可以看快成慢、聽音辨形,在他的耳目之中,那些虎、鷹的每一爪、每一撲,都在他的算計之中,而且別人看起來極為迅疾的虎、鷹的撲咬,在獨孤玦看去,卻猶如遲暮老人似地緩慢。但他的耳目雖快,劍速卻跟不上他的耳目,稍一不慎,隻聽獵鷹鋒利的趾爪刷一聲,已將紅袍擦出半米長的豁口。獨孤玦立即將紅袍一掀,露出一身白衣,翻身向後卻迎麵撲來一隻猛虎。此時,身旁傳來一名少女的驚唿聲「哥哥小心!」,隨即彩影掠入,少女出掌擊向猛虎,以鬥轉星移的手法將撲向獨孤玦的猛虎推開,卻沒想到虎身極為柔軟,在半空中竟然轉頭咬向那少女,眼見少女反將傷於虎口,獨孤玦一手挽過少女,一劍刺入猛虎的咽喉,同時向後躍出數丈,並將紅袍拋向虎、鷹,那些虎、鷹立刻朝著那件紅袍撕咬,瞬間將紅袍碎為殘渣。
林蔭之下,少女從獨孤玦的懷中輕步挪開,滿臉羞紅,而後想起什麽,神色慌張地撫摸著臉頰。獨孤玦關心地問她:
“皎妹,怎麽了?是不是最近毒傷又複發了?妳可得按時服藥,千萬不可調皮!”
原來這一身流彩霓裳,眉眼含水的豆蔻少女,便是荼靡山莊的慕容老夫人的掌上明珠——隻比獨孤玦小了幾個月,芳齡二十四的慕容皎皎。皎皎對於獨孤絕的關心,感到很快樂,趕緊迴道:
“哥哥放心,我很乖,藥再苦,我都按時服用呢!倒是哥哥,怎麽看起來一臉苦惱的樣子呢?”
獨孤玦輕歎一聲:“皎妹,妳看我的劍法夠快麽?”
“快呢!哥哥的劍法快到我都眼花了!世上再沒有比哥哥更快的劍法了!”
“還不夠快!”獨孤玦指向林間被虎、鷹撕碎的紅袍道:“如果我的劍法夠快,那紅袍也不會被虎、鷹所裂,皎妹也不會為了救我而差點命喪虎口了。”
皎皎爭辯著:“不能怪你,那是我自已莽撞,闖了進去,反倒害你分了神!”在她眼底,獨孤玦是完美的,容不得人家說他一點不是,就連獨孤玦本人也不行。
“皎妹,妳不需要安慰我,劍快不快,我心底比誰都清楚。妳知道我從小視覺、聽覺、觸覺就異於常人。隻要我凝神聚力就能夠看快成慢,可以聽見數裏之外的馬蹄聲,甚至狂奔之時還能感覺一片枯葉輕輕墜落在我肩背上的重量。可是,我的耳目雖靈,但我的劍卻跟不上。就在剛剛,群虎飛鷹的每一個看似迅捷無比的撲抓,在我的眼中都如行將就木的老人般遲緩,我一眼就能看出無數個破綻,可是我的劍卻無法快到可以戳中那些破綻。”
說完,獨孤玦略感喪氣地將青鋼利劍遞給皎皎,皎皎接過獨孤絕手中的青鋼利劍,交給站在身旁的劍僮,劍僮將青鋼利劍細細擦拭、小心收入劍鞘之中。然後皎皎用自己的巾帕輕輕擦拭獨孤玦的頸畔、掌心的汗珠與灰塵,再從懷裏掏出一枚劍韁,那劍韁由金絲穿著琉璃珠組成,小巧別致,淡黃色琉璃珠晶瑩透亮,在陽光下泛著明淨光澤。
“好看吧!”皎皎告訴獨孤玦:“你可別小看了它,這琉璃珠可是來自西夏皇室,我的外祖母傳下來的,一直被媽媽珍藏在寶匣中,前些日子被我瞧見了,心想若能將它製成劍韁佩在哥哥的青鋼劍上,一定很好看!我可是求了好久,好不容易母親才同意將寶珠給了我呢!我怕自己手藝不好,還請莊裏女工最巧的碧姨給我找來金絲,手把著手點撥我,整整熬了三夜才將這劍韁做好。哥哥,你喜歡嗎?”
獨孤玦接過那枚劍韁,細細瞧著,他明白皎皎的心意,很珍視地係到自己的劍柄上。皎皎看獨孤絕喜歡,心裏也十分開心。隨後皎皎又想起獨孤絕為劍術無法突破一事而苦惱,想起莊裏擁有極為豐富的武學藏書,說道:
“哥哥,我們迴莊裏的藏書閣裏去找找,翻翻那些劍術類的秘籍中,也許可以觸發些靈感,讓你的劍法更快呢!”
獨孤玦搖頭歎道:
“皎妹,家中所藏各門各派的武學秘籍,我都已看得熟爛,那些武功均皆了然於胸,沒什麽值得我再看再學的了。我現在要做到的是以慕容世家的絕學「鬥轉星移」為基礎,將那些武學秘籍中來自各門各派、心法招式截然不同的武功,融入我獨孤氏的家傳劍法之中,用以自創全新劍法。既是自創,就不是書本裏可以學得到的了。”
“我明白了,所以哥哥才會想出與鷹、虎相搏的練劍法門,目的就在於麵對來自四麵八方、無所不在的攻擊時,你的劍法可以不僅求快,還可以藉此將各種武學融入劍法之中。我說得對不對?”
獨孤玦驚訝地看了皎皎一眼,隨即讚道:“皎妹真聰明,妳若肯澄心靜慮,專致習練,將來武藝必然在我之上。”
“哥哥又來笑我了!”皎皎雙頰酡紅,一閃即過,突然想起什麽,問道:
“我們莊裏所藏武學秘籍,各門各派都有,為何哥哥遍習之後,就隻癡迷於劍法?難道隻為了宏揚獨孤氏的家傳劍法?”
“我獨孤氏的劍法雖然精湛,但過於繁複,還稱不上是絕世劍法,所以我想以家傳劍法和慕容世家的鬥轉星移為基礎,擷取各家之長,自創全新的劍法。但這隻是其一,對於劍,我自幼就愛不釋手,任何兵器在我眼中,都不如劍,說不上來是為了什麽,就是愛劍。”
“哥哥從小愛劍成癡,難怪媽媽和碧姨常笑你是個小劍魔呢!”
獨孤玦哈哈大笑:“劍魔就劍魔吧,但這個「小」字,現在可以去掉了,因為我已經長大了呢!”
說到這兒,獨孤玦心底靈光乍現,想起劍隨身動,自己要求劍快,應當先求身快。但如何才能使自己的身形更快呢?
正揣想間,突然感到身後有一人悄無聲息地靠近。獨孤玦大驚,以他的耳力之靈可說天下無雙,竟有人能靠近他身後一丈之內他才發覺,此人武功之強,實已令人可怖。
獨孤玦輕輕將皎皎推開,轉身、拔劍,但那人就在他劍前二尺處停下了身形。獨孤絕定睛看向那人,黑發白膚,臉上毫無皺紋,像是不到三十歲。但配上一襲破舊僧服,卻如中年之齡,應是因為內功精湛,所以相貌看來年輕。
那僧人開口便道破獨孤玦心中的疑慮:“這位施主的內力、劍法均高,而且所習武學淵源甚廣,似乎對各門各派的絕學都有所涉獵,可惜卻尚未能將那些門派的絕學熔為一爐,反生滯礙。”
皎皎不服氣地還嘴:
“你胡說些什麽?我哥哥劍法天下第一,哪有什麽滯礙?”
那僧人對皎皎的無禮並不惱怒,目光溫潤看著獨孤玦道:“劍術以神韻靈動為要旨,身形步法是決定出劍快慢的關鍵,施主的劍法已然精湛,可惜身形變化不夠靈動,所以劍術始終未能大成。”
這話說到了獨孤玦的心坎裏,他知道眼前這位相貌打扮皆甚平凡的僧人,實是一位難得一遇的高人,於是恭敬地說道:
“大師所言甚是,晚輩也以為唯有敏捷迅速的身法才能使我的劍法更上層樓。不瞞大師,晚輩自幼耳目即異於常人,別人眼中迅雷般的劍招,在晚輩看來卻隻如飛絮輕飄而過,可惜晚輩隻能看出破綻,手中的劍卻常跟不上眼力。晚輩心想,劍隨身動,必是晚輩的身法不夠靈動,所以劍法也就快不起來。但如何讓自己的身法、劍招跟上眼力,晚輩卻始終沒能揣摩出要訣。”
僧人頷首笑道:“劍在神韻,靈動至要。施主,你以雄渾的內力使劍,剛猛有餘而靈韻不足。須知,劍法要快,身法先快;身法要快,步法先快。你想過問題是在於你的步法嗎?
獨孤絕恍然大悟,向老僧拱手為禮,道:“大師點撥,晚輩受教了。”
僧人對於獨孤玦的悟性很是讚尚,點了點頭道:“我來教你一套步法吧!”
僧人說完,也不管獨孤玦接不接受,隨即一邊念著口訣,一邊在獨孤玦麵前演示了一套步法。這套步法極為繁複,但獨孤玦悟性甚高、記性又好,僧人演示到第三遍時,他已記住了所有的步法。
他心喜手癢,立即從劍僮手中取來青鋼利劍,試著將步法和自己的劍招相融,才一出手,便覺劍招比先前快了數倍,威力大為增強。他深知自己這才初學乍練,倘若假以時間,將步法與劍法配合熟練後,自己的劍法與武學造詣必然大為提升。
獨孤玦心甚感激,同時納悶僧人究竟是誰?為何願意傳他步法?這步法如此奇妙,究竟是何步法?獨孤玦正想開口相詢,僧人卻已悄步離去,邊走邊道:“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這位施主,不必多疑,我先前見你仗義助人,又見你俊雅清秀,想起了我的三弟,所以傳你這套淩波微步,此乃極上乘的武功,每一步法、身形均與內力息息相關,施主習練此步法,不僅可以增強內功,而且可以藉此將施主先前所學各門各派的武藝融匯貫通於此步法之中,假以時日,施主的劍法就能因此而采眾家之長,自創獨門劍法!但望施主劍法大成之後,多行俠義之事。」說完,竟已不見身影。
獨孤玦朝僧人的話音處一拜,朗聲說道:“多謝大師指點,獨孤玦定然不負大師的厚恩。”
望著僧人背影消逝的方向,獨孤玦躬身三拜,正想再試練步法劍招,忽聞林外傳來了幾聲輕脆的琴響,立即轉身向林外飛縱而去。慕容皎皎立即隨獨孤玦而去,身形之快,輕功竟似不在獨孤玦之下。皎皎耳力不如獨孤玦,直到林外,才聽出那是京城名妓李師師的琴聲,不禁眉頭微皺,一聲醋意滿滿的長氣哼地歎出,隻因她早已喜歡上與自己一同長大的獨孤玦。
果然在「荼靡山莊」外的侯客亭中,坐著一位麵目清瞿的老人和一名談笑豔麗的女子,正是提舉大晟府的周邦彥,以及京城名妓李師師。這二人一位精擅音律、一位曲藝動人,原與武林江湖並不相涉,但獨孤玦因為耳力過人,從小即對音韻極為敏銳,再加上莊中藏有不少古譜絕韻,竟因緣際會地與年近花甲的周邦彥,以及長他八歲的李師師結為忘年之交。
侯客亭中,李師師的琴音清妙,周邦彥在一旁聽得如癡如醉。見到獨孤玦後,李師師琴音漸歇,三人相視而笑,周邦彥對獨孤玦說道:
“深知獨孤少俠耳力過人,因此我們在這林外亭中以琴聲相招,少俠果然聞聲而至。這才數月不見,老夫看少俠來時的身形步法更為靈動,武藝竟又上層樓,真是可喜可賀!”
獨孤絕說道:“周大人過譽了,晚輩愧不敢當。何不入莊,容晚輩奉茶以聆清音?”
周邦彥笑道:“正要叨擾!”
於是獨孤玦命劍僮在前引路,自己和周邦彥、李師師緩步而行,談笑風生,同入「荼蘼山莊」。慕容皎皎悄身隨後,心中雖惱,臉上卻不顯怒容。她雖嫉憚李師師,但對周大人卻也十分敬重,因此並不多言。劍僮前引、四人隨後,一起進入了「荼蘼山莊」。山莊之內,屋宇古樸、庭園雅致,清秀內斂、麗而不豔。周邦彥每次入園,都要為這園中處處隱幽著「荼靡山莊」的含蓄之美,大讚庒主慕容夫人的清靈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