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李淵剛剛占領長安之時,李密正在中原坐大。當時,李密坐擁隋朝洛口、興洛兩大糧倉,曾一度擁兵百萬之眾。
彼時,天下義軍公推李密為“魏公”,推舉他做反隋的盟主。李密就勢寫信給李淵,讓他帶兵前來中原,加入他的反隋大軍,共襄天下。
李淵心知追隨李密的絕大部分人都是無業的流民,一旦糧食吃完,就會散盡。因此他委婉地拒絕了李密的邀請,也還是尊稱李密為“魏公”。
李密其人,出身高貴,自視甚高,一生崇拜西楚霸王項羽,具有強烈的功業之心。
他的祖父李弼與李淵的祖父李虎同為西魏“八柱國”,可以說李密出身優渥,是標準的貴族之後。
他曾經與李淵一樣,因循祖上的功勳,得以進宮擔任帶刀侍衛,賜官千牛備身。
隻可惜,他不愛幹這份工作,想要讀書考取功名。後來,功名沒有考上,他卻加入了密友楊玄感反叛朝廷的隊伍,擔任謀主。
楊玄感失敗之後,隋煬帝楊廣將他列為頭號通緝犯,發下海捕文書。李密自此亡命天涯,四處躲藏。
他接連加入了幾個農民義軍的隊伍,都沒有待下去,他認為這些人不過是草莽,難成大事。
直到他來到瓦崗軍之後,才在翟讓的提攜下漸漸嶄露頭角。
李密在瓦崗軍中如魚得水,接連打了許多大勝仗,慢慢的開始功高蓋主。
翟讓自知才能不如李密,就主動讓賢,讓李密做了瓦崗軍首領。可日子一久,因為深感大權旁落,又在左右心腹的攛掇下準備奪權複位。
李密得知這一情況之後,設下鴻門宴,殺害了翟讓。
自此,瓦崗軍中人心不齊,分為兩派,互相傾軋,慢慢開始走了下坡路。
李密得知這一情況,想要再多打幾場勝仗,以鞏固自己的地位。他想趁著人多勢眾,拿下洛陽城,不料洛陽城防堅固,久攻不下。士卒漸漸離心,多有散失。
後來楊廣身死,隋朝大廈傾覆,李密孜孜以求的反隋目標得以實現。瓦崗軍自此失去了前進的目標,不知何去何從。僅僅幾個月的時間,李密的部眾又散失大半。
此時,叛賊宇文化及帶領十萬禁軍北上,路過中原。他們想要迴到關中,就必然要經過李密的領地。
洛陽小朝廷的光祿大夫元文都勸說李密帶兵剿滅宇文化及,並請來小皇帝楊侗的旨意,答應李密,隻要辦成此事,瓦崗舊將全部都可以入朝為官。
李密久經戰陣,身心俱疲,急於入朝,過幾天安生的日子,遂答應了元文都的要求。
但他在與宇文化及血戰之時,傷了元氣,兵力損耗太多。
宿敵王世充趁此對李密發動突襲,李密大敗,幾乎全軍覆沒。隻剩下了少數隨從,跟著他逃了出來。
中原乃是四戰之地,李密即便是再次整兵備戰,想要打敗王世充,也要有數年之期。
李密心知,在他帶領下的瓦崗軍,大勢已去。他於是帶領少數隨從向西進入長安,投奔了李淵。
李淵熱情地歡迎李密的到來,為他設宴洗塵,之後還把自己的表妹獨孤氏嫁給李密為妻。
隻是,給他封了一個太常卿的官職。太常卿的職責是主管宮廷膳食,大小宴會的操辦,皇宮所有人員的飲食都由太常卿負責。
李密半生戎馬,幹不了這等精細的活計,常常是記了這個忘了那個。
其實,李淵是很看重李密的才幹的。之所以給他這個職位,是想磨練他,讓他凡事考慮周全,務必以天下人都看中的吃飯問題為念。
如果李密能把太常卿的職位幹好了,李淵就會更加重用於他。
隻可惜,李密認為李淵這是故意刁難他,漸漸地萌生了反意。
他借口想要東出函穀關,招撫昔日的舊部,將中原的土地人口全部納於大唐治下。
不曾想,李密一出函穀關,就召集了部分人馬,攻克了桃林縣。
李淵得報,知道了李密的用意,他是想東山再起。如果李密真的東山再起,那將會是一大禍患。
李淵於是命令駐兵在熊耳山的唐將盛偃師帶兵將李密射殺。
李密的一生,成也反隋,敗也反隋。隋朝滅亡之後,他就失去了目標,迅速走向衰落和失敗。這和楚霸王項羽的際遇何其相似,項羽則是,成也反秦,敗也反秦!
他們都不明白,天下人需要的隻是生存,生活下去,而不是整日的打打殺殺。因此,吃飯問題在任何時代都是頭等大事。
李密雖然身死,但他帶來了大批瓦崗舊將和謀士,這些人開始為唐朝效力,進一步增強了李淵的力量。
李密原有的地盤也歸附了唐朝,雖然後來有許多又被竇建德和王世充奪走,但畢竟人心還是向著唐朝的。
李密的部下有很多都成為了唐朝開國以及後來治理天下的重臣,如魏征、徐世績、秦叔寶、程知節等人。
李密歸唐看似無疾而終,但他帶來的人才梯隊對大唐的貢獻無疑是巨大的,不可估量的。
</p>
李淵剛剛占領長安之時,李密正在中原坐大。當時,李密坐擁隋朝洛口、興洛兩大糧倉,曾一度擁兵百萬之眾。
彼時,天下義軍公推李密為“魏公”,推舉他做反隋的盟主。李密就勢寫信給李淵,讓他帶兵前來中原,加入他的反隋大軍,共襄天下。
李淵心知追隨李密的絕大部分人都是無業的流民,一旦糧食吃完,就會散盡。因此他委婉地拒絕了李密的邀請,也還是尊稱李密為“魏公”。
李密其人,出身高貴,自視甚高,一生崇拜西楚霸王項羽,具有強烈的功業之心。
他的祖父李弼與李淵的祖父李虎同為西魏“八柱國”,可以說李密出身優渥,是標準的貴族之後。
他曾經與李淵一樣,因循祖上的功勳,得以進宮擔任帶刀侍衛,賜官千牛備身。
隻可惜,他不愛幹這份工作,想要讀書考取功名。後來,功名沒有考上,他卻加入了密友楊玄感反叛朝廷的隊伍,擔任謀主。
楊玄感失敗之後,隋煬帝楊廣將他列為頭號通緝犯,發下海捕文書。李密自此亡命天涯,四處躲藏。
他接連加入了幾個農民義軍的隊伍,都沒有待下去,他認為這些人不過是草莽,難成大事。
直到他來到瓦崗軍之後,才在翟讓的提攜下漸漸嶄露頭角。
李密在瓦崗軍中如魚得水,接連打了許多大勝仗,慢慢的開始功高蓋主。
翟讓自知才能不如李密,就主動讓賢,讓李密做了瓦崗軍首領。可日子一久,因為深感大權旁落,又在左右心腹的攛掇下準備奪權複位。
李密得知這一情況之後,設下鴻門宴,殺害了翟讓。
自此,瓦崗軍中人心不齊,分為兩派,互相傾軋,慢慢開始走了下坡路。
李密得知這一情況,想要再多打幾場勝仗,以鞏固自己的地位。他想趁著人多勢眾,拿下洛陽城,不料洛陽城防堅固,久攻不下。士卒漸漸離心,多有散失。
後來楊廣身死,隋朝大廈傾覆,李密孜孜以求的反隋目標得以實現。瓦崗軍自此失去了前進的目標,不知何去何從。僅僅幾個月的時間,李密的部眾又散失大半。
此時,叛賊宇文化及帶領十萬禁軍北上,路過中原。他們想要迴到關中,就必然要經過李密的領地。
洛陽小朝廷的光祿大夫元文都勸說李密帶兵剿滅宇文化及,並請來小皇帝楊侗的旨意,答應李密,隻要辦成此事,瓦崗舊將全部都可以入朝為官。
李密久經戰陣,身心俱疲,急於入朝,過幾天安生的日子,遂答應了元文都的要求。
但他在與宇文化及血戰之時,傷了元氣,兵力損耗太多。
宿敵王世充趁此對李密發動突襲,李密大敗,幾乎全軍覆沒。隻剩下了少數隨從,跟著他逃了出來。
中原乃是四戰之地,李密即便是再次整兵備戰,想要打敗王世充,也要有數年之期。
李密心知,在他帶領下的瓦崗軍,大勢已去。他於是帶領少數隨從向西進入長安,投奔了李淵。
李淵熱情地歡迎李密的到來,為他設宴洗塵,之後還把自己的表妹獨孤氏嫁給李密為妻。
隻是,給他封了一個太常卿的官職。太常卿的職責是主管宮廷膳食,大小宴會的操辦,皇宮所有人員的飲食都由太常卿負責。
李密半生戎馬,幹不了這等精細的活計,常常是記了這個忘了那個。
其實,李淵是很看重李密的才幹的。之所以給他這個職位,是想磨練他,讓他凡事考慮周全,務必以天下人都看中的吃飯問題為念。
如果李密能把太常卿的職位幹好了,李淵就會更加重用於他。
隻可惜,李密認為李淵這是故意刁難他,漸漸地萌生了反意。
他借口想要東出函穀關,招撫昔日的舊部,將中原的土地人口全部納於大唐治下。
不曾想,李密一出函穀關,就召集了部分人馬,攻克了桃林縣。
李淵得報,知道了李密的用意,他是想東山再起。如果李密真的東山再起,那將會是一大禍患。
李淵於是命令駐兵在熊耳山的唐將盛偃師帶兵將李密射殺。
李密的一生,成也反隋,敗也反隋。隋朝滅亡之後,他就失去了目標,迅速走向衰落和失敗。這和楚霸王項羽的際遇何其相似,項羽則是,成也反秦,敗也反秦!
他們都不明白,天下人需要的隻是生存,生活下去,而不是整日的打打殺殺。因此,吃飯問題在任何時代都是頭等大事。
李密雖然身死,但他帶來了大批瓦崗舊將和謀士,這些人開始為唐朝效力,進一步增強了李淵的力量。
李密原有的地盤也歸附了唐朝,雖然後來有許多又被竇建德和王世充奪走,但畢竟人心還是向著唐朝的。
李密的部下有很多都成為了唐朝開國以及後來治理天下的重臣,如魏征、徐世績、秦叔寶、程知節等人。
李密歸唐看似無疾而終,但他帶來的人才梯隊對大唐的貢獻無疑是巨大的,不可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