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趙慧怡羞赧地一陣掙紮,喬佑清一臉壞笑,趁機‘吧唧’一口親在她紅撲撲的臉上。趙慧怡嗔怪道:“好討厭!臭死了!”
喬佑清連忙起身,趕緊捂著嘴問道:“真的?”
趙慧怡見他竟認真起來,銀鈴般‘咯咯’地笑起來,喬佑清愣了一下,然後也笑道:“好啊!學會調皮了……”邊說著邊伸出魔爪去嗬她癢癢。
趙慧怡不斷躲閃,笑得更加停不下來了。月秀和袁傑還沒進來,就聽見了他們嬉笑玩鬧的聲音,兩人相互看了一眼,拉著手又悄悄走開了。
第二天,已經有人陸續搬迴古鎮,鎮上到處都是一片狼藉。可是,這古鎮畢竟才是他們的家,簡單收拾收拾,還是能夠住人的。至於那些屍身,如萬家幫會的核心成員、王寧、趙祥等等有‘頭麵’的人,在隱士高人們處理完相應事宜後,鎮長組織一批青壯年幫忙給葬了。墓葬地自然是幾名高人指點的,主持者則是程先生。至於以後是要立碑或遷墳,那就是自家後人以及親眷們的是事了。
由於其餘的人數太多,無論是為古鎮而犧牲的英雄們,還是洋人、喇嘛和尚、清兵以及雜牌軍等,有人認領則罷,無人認領的全都一把火化成骨灰,最後盡皆拋灑進鎮邊的滔滔江水中。那些四處作亂的鬼怪早就被幾位高人收的收、打散的打散,不過也有少數不知逃去了哪裏……
經曆這一場大劫,所有幸存的鎮民們無不悲傷滿懷、愁容滿麵。家裏有死了人的,則是披麻戴孝、哭喊連天。可是,生活還得繼續,房屋還在的,懷著複雜的心情把家當重新搬進去。房屋倒塌毀壞、甚至被付之一炬的,有的在親戚、朋友、或者交好的鄰裏暫住,也或許臨時搭建一個可住人的窩棚。
程先生帶領著一批人,敲打著鑼鼓銅罄,帶著香、燭、紙錢、黃符等等物什走街串巷,為古鎮祛除晦氣。
趙家當然也一樣,上下都忙得不可開交。此間,喬佑清修了書信一封,既是家書,也是遺言。內容如下:
父親大人膝下叩請金安:
福啟
叩別尊顏,尚不足月,自幼以來,蒙恩慈誨。然常事求學,疏於孝義,不孝佑清,深以為愧。
時前於酉陽州下白鶴鎮,邂逅當地書香趙門良女,名喚慧怡。其女知書識禮,秀外慧中,實乃百年難遇奇女子也,與之兩情相悅,幸甚至哉!
數日之前,藏區餘孽魔佛,攜印英賊子逃竄至此。外夷洋寇,蛇蠍為心,豺狼成性,逆天而行,屠戮民眾;實令人神共憤,天地難容,此等兇殘暴戾惡賊,除之是為善行。不孝佑清,秉父之教誨,胸有俠義,挺身相助,與古鎮兒郎同仇敵愾;後朝廷援軍至,共誅賊寇。魔佛身懷神通,佑清不敵。幸得隱世出山,降妖伏魔。
但佑清重創,已去日無多,未償孝道,歉疚殊深;生死有命,不足以哀,傷懷無益,尚望珍重。來世若有緣,當思報重恩。
不孝佑清敬叩
裝好信封,還不等封口,就有趙家人來請他去用膳了。匆忙之間,也沒來得及將信收起來就走出房間。
時間過得飛快,尤其對於一個將死之人來說更是如此,轉眼已經是喬佑清服下神秘‘藥丸’的第三天。古鎮的居民們照常忙碌,也許過不了多久,這裏又會重新恢複正常的生活軌跡了!但這也隻是相較而言罷了,生活在這風雨飄搖的亂世,又怎會有真正的正常生活呢?
舉目遙望,遠山夕陽西下。成群倦鳥聲聲唿喚,結伴歸巢。
天邊的雲霞如火紅錦衣映襯在一對男女身上,他們彼此牽手,緩步而行。最後,兩人相攜來到古鎮外的一處土丘之上,麵對遠處的美景比肩而立。
“夕陽好美……”
“是啊,可是夕陽也很短暫,之後呢?”
“沒有關係!夜晚一過,還會有黎明!”
“其實,隻要有你在,黑暗也是最美的風景!”
“我在……一直都在……我會永遠在你身邊,就算身體消亡,還有靈魂!靈魂不在還有愛。”
“愛是兩個人的事,若是你不在,我又和誰去分享那份愛?”
“我的心,早就在你那裏了……”
在土丘之上,他們背靠著背席地而坐,喬佑清說話的語速越來越慢,聲音也越來越小……
最後,他終於停下來,就仿佛勞累過度,好久好久都不曾睡覺,需要好好休息一樣。他眼皮微合,輕輕閉上雙眼,嘴角噙著一絲溫暖的笑意。
趙慧怡也沒再說話,隻是平靜地望著遠方,兩行滾燙的淚水悄然無聲地從臉頰滑落……
原來,她早就悄悄看過了那封擺放在客房桌子上,還沒來得及封口的書信。暗自撕心裂肺痛哭一場後,她又假裝什麽都不知道,假裝什麽都沒有發生過。隻是,她突然變得很喜歡黏人,恨不得時時刻刻黏著喬佑清不放。
喬佑清懷揣陽壽將盡的秘密,未曾注意到這些細枝末節。何況,他的時間異常珍貴,也恨不得和趙慧怡片刻不離。
關於喬佑清和趙慧怡之間的故事,差不多發展到這裏便終止。可是,關於古鎮的事情,卻並沒有從此結束。
喬佑清的遺體被接迴去以後,趙慧怡因為悲傷過度,從此大病一場。但她並沒有因此而倒下,強撐著打理趙家一切事宜,趙家雖然還有長輩,可年事已高,基本上做不了什麽事情。餘翠薇又變得有些不正常,整個趙家的擔子便落到她脆弱的肩膀上。
三個月後,趙慧怡作主,讓月秀以趙家養女的身份改姓為趙,名字就叫趙月秀。並且,還挑了個黃道吉日,為她和袁傑主持婚事,袁傑以贅婿的身份入贅趙家。
古鎮居民的生活雖又重新迴到正軌,但也時常發生一些奇怪的事情。比如說,在袁傑和月秀成婚當晚,有人在街上見到了疑似王寧的神秘新郎。在鎮外官馬大路上,出現過一支不明來曆的兵馬隊伍。隨後,又在大山深處傳來兵馬廝殺聲、呐喊聲,仿佛山間有激烈戰事。古鎮的街道上,午夜之後,也出現了熱鬧的夜半鬼市。有人發現,那些人影全都是古鎮上已經死去的人……
轉眼之間,又過去了半年,當初本就有傷在身的趙慧怡,後來大病之後又沒認真調養。終於又一次病倒,這次,這一病便又是幾個月。
直到最後,趙慧怡也沒能重新站起來,受盡病痛的折磨,就這樣在病床之上離開了人世……
在這段往事的感染下,陳青雪早已經淚流麵麵。
我也是忍不住一陣唏噓,原來趙家根本就無後,趙成裕是袁傑和月秀的後人。看樣子,鬼娘子最後也還是信守承若,迴到了古鎮傳法趙家後人。否則,也不會有如今的‘成裕先生’了。
之所以要讓我們知道這段故事,是因為趙成裕和老奶奶懷疑,趙慧怡就是陳青雪的前世。我們也不怎麽信,可也找不到理由去懷疑,也許有人會用‘迷信’二字去說事,可迷信二字本身就不夠客觀,很明顯帶著武斷和批判的意思。
可以選擇相信,也可以選擇不信!試問,有哪個人不是堅持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相信著某一件事?是非真假,難道不是人們用自己所製定的標準來衡量的?
陳青雪是九五年出生,那一年全國各地發生了不少離奇詭異的事情,如趙成裕這樣的業內人士,稱這一年為‘魔亂’。我不明白這意味著什麽,但我想這肯定不是什麽好事,也更不可能是什麽巧合。
我們在趙成裕家蹭了一頓飯後就離開了,一路上陳青雪都一言不發,似乎還沒有從那段悲傷的故事中走出來。盡管我平時巧舌如簧,此刻也不知道該怎麽去安慰她。
如果換作是我,我也不希望在這種情況下還有人在耳邊喋喋不休,所以我很知趣。默默地陪著她走過幾條街後,她的心情似乎好了許多,她對我說道:“我們去廊橋吧,上次也沒來得及好好看看……”
“好啊,那裏可是個浪漫的地方,曾有人為摯愛之人作詩……”
“浪漫也是悲傷的開始……”
我迴答說:“你也不用感慨啦,如果觸景生情,說不定我也會為你寫首詩!”
她沒有說話,也許是覺得我在開玩笑,很明顯她此刻也沒心思和我開玩笑。
在廊橋上,我們並肩站立,眺望著眼前的一泓清清江流。陳青雪輕輕一歎,傷感的說道:“祖君陽,你說為什麽他們每個人都注定是一場悲劇?”
我說:“那也未必啊,如果寫成小說,袁傑和月秀不就符合主角的設定嗎?曆經磨難,最後修生正果!”
“哪有那麽容易?亂世之中,能夠活下來就很幸運了。那時期有太平天國起義、義和團起義、西方列強入侵、地方土司武裝暴亂,以及後期的保路運動、武昌起義……這樣的環境之下,黎明百姓隻能是求個生存。”
</p>
趙慧怡羞赧地一陣掙紮,喬佑清一臉壞笑,趁機‘吧唧’一口親在她紅撲撲的臉上。趙慧怡嗔怪道:“好討厭!臭死了!”
喬佑清連忙起身,趕緊捂著嘴問道:“真的?”
趙慧怡見他竟認真起來,銀鈴般‘咯咯’地笑起來,喬佑清愣了一下,然後也笑道:“好啊!學會調皮了……”邊說著邊伸出魔爪去嗬她癢癢。
趙慧怡不斷躲閃,笑得更加停不下來了。月秀和袁傑還沒進來,就聽見了他們嬉笑玩鬧的聲音,兩人相互看了一眼,拉著手又悄悄走開了。
第二天,已經有人陸續搬迴古鎮,鎮上到處都是一片狼藉。可是,這古鎮畢竟才是他們的家,簡單收拾收拾,還是能夠住人的。至於那些屍身,如萬家幫會的核心成員、王寧、趙祥等等有‘頭麵’的人,在隱士高人們處理完相應事宜後,鎮長組織一批青壯年幫忙給葬了。墓葬地自然是幾名高人指點的,主持者則是程先生。至於以後是要立碑或遷墳,那就是自家後人以及親眷們的是事了。
由於其餘的人數太多,無論是為古鎮而犧牲的英雄們,還是洋人、喇嘛和尚、清兵以及雜牌軍等,有人認領則罷,無人認領的全都一把火化成骨灰,最後盡皆拋灑進鎮邊的滔滔江水中。那些四處作亂的鬼怪早就被幾位高人收的收、打散的打散,不過也有少數不知逃去了哪裏……
經曆這一場大劫,所有幸存的鎮民們無不悲傷滿懷、愁容滿麵。家裏有死了人的,則是披麻戴孝、哭喊連天。可是,生活還得繼續,房屋還在的,懷著複雜的心情把家當重新搬進去。房屋倒塌毀壞、甚至被付之一炬的,有的在親戚、朋友、或者交好的鄰裏暫住,也或許臨時搭建一個可住人的窩棚。
程先生帶領著一批人,敲打著鑼鼓銅罄,帶著香、燭、紙錢、黃符等等物什走街串巷,為古鎮祛除晦氣。
趙家當然也一樣,上下都忙得不可開交。此間,喬佑清修了書信一封,既是家書,也是遺言。內容如下:
父親大人膝下叩請金安:
福啟
叩別尊顏,尚不足月,自幼以來,蒙恩慈誨。然常事求學,疏於孝義,不孝佑清,深以為愧。
時前於酉陽州下白鶴鎮,邂逅當地書香趙門良女,名喚慧怡。其女知書識禮,秀外慧中,實乃百年難遇奇女子也,與之兩情相悅,幸甚至哉!
數日之前,藏區餘孽魔佛,攜印英賊子逃竄至此。外夷洋寇,蛇蠍為心,豺狼成性,逆天而行,屠戮民眾;實令人神共憤,天地難容,此等兇殘暴戾惡賊,除之是為善行。不孝佑清,秉父之教誨,胸有俠義,挺身相助,與古鎮兒郎同仇敵愾;後朝廷援軍至,共誅賊寇。魔佛身懷神通,佑清不敵。幸得隱世出山,降妖伏魔。
但佑清重創,已去日無多,未償孝道,歉疚殊深;生死有命,不足以哀,傷懷無益,尚望珍重。來世若有緣,當思報重恩。
不孝佑清敬叩
裝好信封,還不等封口,就有趙家人來請他去用膳了。匆忙之間,也沒來得及將信收起來就走出房間。
時間過得飛快,尤其對於一個將死之人來說更是如此,轉眼已經是喬佑清服下神秘‘藥丸’的第三天。古鎮的居民們照常忙碌,也許過不了多久,這裏又會重新恢複正常的生活軌跡了!但這也隻是相較而言罷了,生活在這風雨飄搖的亂世,又怎會有真正的正常生活呢?
舉目遙望,遠山夕陽西下。成群倦鳥聲聲唿喚,結伴歸巢。
天邊的雲霞如火紅錦衣映襯在一對男女身上,他們彼此牽手,緩步而行。最後,兩人相攜來到古鎮外的一處土丘之上,麵對遠處的美景比肩而立。
“夕陽好美……”
“是啊,可是夕陽也很短暫,之後呢?”
“沒有關係!夜晚一過,還會有黎明!”
“其實,隻要有你在,黑暗也是最美的風景!”
“我在……一直都在……我會永遠在你身邊,就算身體消亡,還有靈魂!靈魂不在還有愛。”
“愛是兩個人的事,若是你不在,我又和誰去分享那份愛?”
“我的心,早就在你那裏了……”
在土丘之上,他們背靠著背席地而坐,喬佑清說話的語速越來越慢,聲音也越來越小……
最後,他終於停下來,就仿佛勞累過度,好久好久都不曾睡覺,需要好好休息一樣。他眼皮微合,輕輕閉上雙眼,嘴角噙著一絲溫暖的笑意。
趙慧怡也沒再說話,隻是平靜地望著遠方,兩行滾燙的淚水悄然無聲地從臉頰滑落……
原來,她早就悄悄看過了那封擺放在客房桌子上,還沒來得及封口的書信。暗自撕心裂肺痛哭一場後,她又假裝什麽都不知道,假裝什麽都沒有發生過。隻是,她突然變得很喜歡黏人,恨不得時時刻刻黏著喬佑清不放。
喬佑清懷揣陽壽將盡的秘密,未曾注意到這些細枝末節。何況,他的時間異常珍貴,也恨不得和趙慧怡片刻不離。
關於喬佑清和趙慧怡之間的故事,差不多發展到這裏便終止。可是,關於古鎮的事情,卻並沒有從此結束。
喬佑清的遺體被接迴去以後,趙慧怡因為悲傷過度,從此大病一場。但她並沒有因此而倒下,強撐著打理趙家一切事宜,趙家雖然還有長輩,可年事已高,基本上做不了什麽事情。餘翠薇又變得有些不正常,整個趙家的擔子便落到她脆弱的肩膀上。
三個月後,趙慧怡作主,讓月秀以趙家養女的身份改姓為趙,名字就叫趙月秀。並且,還挑了個黃道吉日,為她和袁傑主持婚事,袁傑以贅婿的身份入贅趙家。
古鎮居民的生活雖又重新迴到正軌,但也時常發生一些奇怪的事情。比如說,在袁傑和月秀成婚當晚,有人在街上見到了疑似王寧的神秘新郎。在鎮外官馬大路上,出現過一支不明來曆的兵馬隊伍。隨後,又在大山深處傳來兵馬廝殺聲、呐喊聲,仿佛山間有激烈戰事。古鎮的街道上,午夜之後,也出現了熱鬧的夜半鬼市。有人發現,那些人影全都是古鎮上已經死去的人……
轉眼之間,又過去了半年,當初本就有傷在身的趙慧怡,後來大病之後又沒認真調養。終於又一次病倒,這次,這一病便又是幾個月。
直到最後,趙慧怡也沒能重新站起來,受盡病痛的折磨,就這樣在病床之上離開了人世……
在這段往事的感染下,陳青雪早已經淚流麵麵。
我也是忍不住一陣唏噓,原來趙家根本就無後,趙成裕是袁傑和月秀的後人。看樣子,鬼娘子最後也還是信守承若,迴到了古鎮傳法趙家後人。否則,也不會有如今的‘成裕先生’了。
之所以要讓我們知道這段故事,是因為趙成裕和老奶奶懷疑,趙慧怡就是陳青雪的前世。我們也不怎麽信,可也找不到理由去懷疑,也許有人會用‘迷信’二字去說事,可迷信二字本身就不夠客觀,很明顯帶著武斷和批判的意思。
可以選擇相信,也可以選擇不信!試問,有哪個人不是堅持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相信著某一件事?是非真假,難道不是人們用自己所製定的標準來衡量的?
陳青雪是九五年出生,那一年全國各地發生了不少離奇詭異的事情,如趙成裕這樣的業內人士,稱這一年為‘魔亂’。我不明白這意味著什麽,但我想這肯定不是什麽好事,也更不可能是什麽巧合。
我們在趙成裕家蹭了一頓飯後就離開了,一路上陳青雪都一言不發,似乎還沒有從那段悲傷的故事中走出來。盡管我平時巧舌如簧,此刻也不知道該怎麽去安慰她。
如果換作是我,我也不希望在這種情況下還有人在耳邊喋喋不休,所以我很知趣。默默地陪著她走過幾條街後,她的心情似乎好了許多,她對我說道:“我們去廊橋吧,上次也沒來得及好好看看……”
“好啊,那裏可是個浪漫的地方,曾有人為摯愛之人作詩……”
“浪漫也是悲傷的開始……”
我迴答說:“你也不用感慨啦,如果觸景生情,說不定我也會為你寫首詩!”
她沒有說話,也許是覺得我在開玩笑,很明顯她此刻也沒心思和我開玩笑。
在廊橋上,我們並肩站立,眺望著眼前的一泓清清江流。陳青雪輕輕一歎,傷感的說道:“祖君陽,你說為什麽他們每個人都注定是一場悲劇?”
我說:“那也未必啊,如果寫成小說,袁傑和月秀不就符合主角的設定嗎?曆經磨難,最後修生正果!”
“哪有那麽容易?亂世之中,能夠活下來就很幸運了。那時期有太平天國起義、義和團起義、西方列強入侵、地方土司武裝暴亂,以及後期的保路運動、武昌起義……這樣的環境之下,黎明百姓隻能是求個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