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做到段煨這種地位的,就沒有笨人蠢貨,就是在一邊的張濟都能聽得出賈詡話裏的意思,段煨還能不明白∶急忙接口問道。
“文和先生的意思是,我們要跟著楊烈鮑鴻他們,坐鎮長安?那不是說,我們有可能迴到西涼?“
一個邊郡西涼之人,麵對著朝廷的打壓和數次準備放棄,不得不說,他們之間是相當的團結的,最起碼比起別的地方喲團結不少,否則的話,董卓也不會在身邊聚攏那麽多的人才。
本來西涼人看重的是當初的平滅黃巾的名將眾臣皇甫嵩,西涼名士閻中曾經勸說過皇甫嵩在平滅黃巾之後,趁著手中握有兵權,迴到西涼自立為主。但被皇甫嵩直接拒絕。無奈閻中離開皇甫嵩迴到西涼。
這才發現,皇甫嵩沒有聽他的主張,是對的。
畢竟當時的皇甫嵩屬下兵馬,大多是漢室以北軍五校為主,連同招募的三河(河南,河內,河東)騎士所組成的。
平滅黃巾沒有問題,畢竟那是朝廷大事,但要是自立於西涼,別說這些關東之人,會聽從皇甫嵩了,就是出現變,那也是說不準的事情。
所以,閻中迴到西涼之後,才會轉身選擇了董卓,畢竟董卓不但是西涼良家子出身,hi做過並州刺史,屬下兵馬,全部都是西涼鐵騎,這才是西涼人自己的兵馬。
而且,董卓刻意委屈求全,在大將軍何進那裏,印象不錯,就是和關東兩大家族,汝南袁氏以及弘農楊氏的關係,雖然說不上不錯,但畢竟也有著交集。
尤其是同在大將軍府中效力的袁氏兄弟,袁紹袁本初還有袁術袁公路,關係不錯,否則的話,大將軍召請外軍進入洛陽,袁紹就不會選擇董卓的西涼軍了。
有著袁紹和何進的幫助,董卓不但做了西涼刺史,而且頗得重用。但是,本就有些暴躁的董卓,卻在進了洛陽之後,有些得意忘形了。
最初的他,雖然也想扶助天子,扶保漢室,否則的話,他就不會逼著軟弱的少帝退位,換上聰慧的獻帝了。但是,本就是邊郡武夫的董卓,怎麽在朝堂這種殺人不見血的地方,是那些底蘊深厚,經驗豐富的政治老手的對手呢?
直接用一個虛妄的借口,就讓董卓把眾多袁家親舊故吏,推上了一個個太守的寶座,就是反對他董卓最激烈的袁紹,也有著一個北海太守的頭銜和實職。
他原本以為,這樣一來,那些人就能安心正事,齊心協力把漢室的事情做好,根本沒有想到的是,那些人拿著他給與的官職和權力,壯大以後,就直接連結十八路諸侯,迴頭過來,舉起了討董的大旗。
說是討董,但天下人誰不明白?不過是為了爭權奪利而已。
原本袁紹以為,何進已死,自己打著為何進報仇的名義,除盡閹宦,作為司隸校尉,主持複仇除宦的人,又是有著四世三公的家世,不正好接過何進的大權,成為掌控朝局的人?至於董卓,還是安心迴西涼去吧。
但他卻沒有想到的是,董卓居然乘機依仗兵馬,做了相國,壓了他一頭。所以,他才會在曹操發出矯詔之後,出麵會盟討董。為的就是奪迴他覺得本該屬於自己的權勢而已。
為了達成這個目的,別說天子和群臣,就連他自己的親叔父袁逢的安危都不管不顧了。
袁紹根本沒有想到,不但是他的叔父袁逢還在洛陽,就是天子和太多的公卿大臣,也都在洛陽董卓的掌控之下呢,一旦逼急了董卓,直接大開殺戒,不是沒有可能的。
所以,天下所有皇室,除了一個遠支的袁家故吏劉岱參與之外,荊州刺史劉表,益州牧劉焉,還有別的掌控著實權的漢室宗親,無一參加討董。
逼不得已,發現了這個漏洞的袁紹,試圖推舉漢室宗親,坐上天子之位,來做掩飾。但無一人答應。誰都不願意做傀儡。
要不是一個有著野心的不知道真假的中山靖王之後的劉備三兄弟,擋住了呂布,可以說,十八路諸侯討董,不過是場鬧劇罷了,到是讓董卓一怒之下,把袁家在洛陽的親眷,幾百口人斬殺殆盡,就是別的為袁家賣力的大臣,也殺了不少。
當初的董卓,實際上犯了一個錯誤,不用出擊,堅守關隘,就那十八路諸侯的秉性,等到糧草用盡,還怕他們不撤兵?恐怕是自相殘殺都做得出來,橋瑁不就是個鮮明的例子。
到時候,揮大軍掩殺過去,袁紹不死也得脫層皮。
但董卓戰略失誤,又看到依仗的呂布慘敗,就想著遷都長安,不行的話,還能迴歸西涼老家。這麽一來,更是鬧得人盡怨恨,天怒人怨。丟了民心。
其實當初,呂布敗退,並不要緊,緊守關隘就是,何況還有一個西園軍的楊烈呢,就是他不願意為董卓出力,真當討董成功,諸侯會放過他和鮑鴻?
根本由不得他,事後清算的恐懼,都會讓他做出選擇的。
遷都倒也罷了,卻又出現一個太原王氏的王允。深得董卓信任的他,居然也心懷二心,直接說服了呂布,一個美人計,就送了董仲穎的老命不說,還落得滿門皆亡。
不得不說,董卓識人,絕對算得上有眼無珠,偏偏剛愎自用。所用之人,就沒有一個靠譜的家夥。
王允上台,居然公然說出殺盡朝中西涼人的話語,這才逼得賈詡為了自保,不得不出謀劃策,趕走呂布,重新掌控朝局,殺了王允等人。
直到如今,殺來殺去,就是段煨張濟,都覺得有些過了,張濟選擇南陽,不無躲開旋渦,清淨度日的想法,至段煨,如果能夠迴西涼老家,還沒有危及身家性命的選擇,他是絕對舉雙手讚同的。
所以,賈詡的一席話,讓他覺得,以楊烈的手中武力和手段,如果能夠代替李傕郭汜,坐鎮長安,西涼以後,未必就不能得到安穩。
“文和先生,你說的可能麽?“
“文和先生的意思是,我們要跟著楊烈鮑鴻他們,坐鎮長安?那不是說,我們有可能迴到西涼?“
一個邊郡西涼之人,麵對著朝廷的打壓和數次準備放棄,不得不說,他們之間是相當的團結的,最起碼比起別的地方喲團結不少,否則的話,董卓也不會在身邊聚攏那麽多的人才。
本來西涼人看重的是當初的平滅黃巾的名將眾臣皇甫嵩,西涼名士閻中曾經勸說過皇甫嵩在平滅黃巾之後,趁著手中握有兵權,迴到西涼自立為主。但被皇甫嵩直接拒絕。無奈閻中離開皇甫嵩迴到西涼。
這才發現,皇甫嵩沒有聽他的主張,是對的。
畢竟當時的皇甫嵩屬下兵馬,大多是漢室以北軍五校為主,連同招募的三河(河南,河內,河東)騎士所組成的。
平滅黃巾沒有問題,畢竟那是朝廷大事,但要是自立於西涼,別說這些關東之人,會聽從皇甫嵩了,就是出現變,那也是說不準的事情。
所以,閻中迴到西涼之後,才會轉身選擇了董卓,畢竟董卓不但是西涼良家子出身,hi做過並州刺史,屬下兵馬,全部都是西涼鐵騎,這才是西涼人自己的兵馬。
而且,董卓刻意委屈求全,在大將軍何進那裏,印象不錯,就是和關東兩大家族,汝南袁氏以及弘農楊氏的關係,雖然說不上不錯,但畢竟也有著交集。
尤其是同在大將軍府中效力的袁氏兄弟,袁紹袁本初還有袁術袁公路,關係不錯,否則的話,大將軍召請外軍進入洛陽,袁紹就不會選擇董卓的西涼軍了。
有著袁紹和何進的幫助,董卓不但做了西涼刺史,而且頗得重用。但是,本就有些暴躁的董卓,卻在進了洛陽之後,有些得意忘形了。
最初的他,雖然也想扶助天子,扶保漢室,否則的話,他就不會逼著軟弱的少帝退位,換上聰慧的獻帝了。但是,本就是邊郡武夫的董卓,怎麽在朝堂這種殺人不見血的地方,是那些底蘊深厚,經驗豐富的政治老手的對手呢?
直接用一個虛妄的借口,就讓董卓把眾多袁家親舊故吏,推上了一個個太守的寶座,就是反對他董卓最激烈的袁紹,也有著一個北海太守的頭銜和實職。
他原本以為,這樣一來,那些人就能安心正事,齊心協力把漢室的事情做好,根本沒有想到的是,那些人拿著他給與的官職和權力,壯大以後,就直接連結十八路諸侯,迴頭過來,舉起了討董的大旗。
說是討董,但天下人誰不明白?不過是為了爭權奪利而已。
原本袁紹以為,何進已死,自己打著為何進報仇的名義,除盡閹宦,作為司隸校尉,主持複仇除宦的人,又是有著四世三公的家世,不正好接過何進的大權,成為掌控朝局的人?至於董卓,還是安心迴西涼去吧。
但他卻沒有想到的是,董卓居然乘機依仗兵馬,做了相國,壓了他一頭。所以,他才會在曹操發出矯詔之後,出麵會盟討董。為的就是奪迴他覺得本該屬於自己的權勢而已。
為了達成這個目的,別說天子和群臣,就連他自己的親叔父袁逢的安危都不管不顧了。
袁紹根本沒有想到,不但是他的叔父袁逢還在洛陽,就是天子和太多的公卿大臣,也都在洛陽董卓的掌控之下呢,一旦逼急了董卓,直接大開殺戒,不是沒有可能的。
所以,天下所有皇室,除了一個遠支的袁家故吏劉岱參與之外,荊州刺史劉表,益州牧劉焉,還有別的掌控著實權的漢室宗親,無一參加討董。
逼不得已,發現了這個漏洞的袁紹,試圖推舉漢室宗親,坐上天子之位,來做掩飾。但無一人答應。誰都不願意做傀儡。
要不是一個有著野心的不知道真假的中山靖王之後的劉備三兄弟,擋住了呂布,可以說,十八路諸侯討董,不過是場鬧劇罷了,到是讓董卓一怒之下,把袁家在洛陽的親眷,幾百口人斬殺殆盡,就是別的為袁家賣力的大臣,也殺了不少。
當初的董卓,實際上犯了一個錯誤,不用出擊,堅守關隘,就那十八路諸侯的秉性,等到糧草用盡,還怕他們不撤兵?恐怕是自相殘殺都做得出來,橋瑁不就是個鮮明的例子。
到時候,揮大軍掩殺過去,袁紹不死也得脫層皮。
但董卓戰略失誤,又看到依仗的呂布慘敗,就想著遷都長安,不行的話,還能迴歸西涼老家。這麽一來,更是鬧得人盡怨恨,天怒人怨。丟了民心。
其實當初,呂布敗退,並不要緊,緊守關隘就是,何況還有一個西園軍的楊烈呢,就是他不願意為董卓出力,真當討董成功,諸侯會放過他和鮑鴻?
根本由不得他,事後清算的恐懼,都會讓他做出選擇的。
遷都倒也罷了,卻又出現一個太原王氏的王允。深得董卓信任的他,居然也心懷二心,直接說服了呂布,一個美人計,就送了董仲穎的老命不說,還落得滿門皆亡。
不得不說,董卓識人,絕對算得上有眼無珠,偏偏剛愎自用。所用之人,就沒有一個靠譜的家夥。
王允上台,居然公然說出殺盡朝中西涼人的話語,這才逼得賈詡為了自保,不得不出謀劃策,趕走呂布,重新掌控朝局,殺了王允等人。
直到如今,殺來殺去,就是段煨張濟,都覺得有些過了,張濟選擇南陽,不無躲開旋渦,清淨度日的想法,至段煨,如果能夠迴西涼老家,還沒有危及身家性命的選擇,他是絕對舉雙手讚同的。
所以,賈詡的一席話,讓他覺得,以楊烈的手中武力和手段,如果能夠代替李傕郭汜,坐鎮長安,西涼以後,未必就不能得到安穩。
“文和先生,你說的可能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