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照耀的魯克沁鎮,獨特風情的民居、清真寺,靜謐、安祥,一切仿佛還在睡夢之中。

    越野車在小鎮裏無聲地滑行穿越。

    庫克那雙癡迷夢幻般的眼睛,緊盯著街道兩旁,街邊偶爾一位老人,安祥地行走。

    通往吐峪溝的荒穀,趁著晨涼,一身黑衣的疙答,身綁小布包袱,腳蹬軟底青布靴,正在山穀間閃轉騰挪。

    遇有崖壁,他一飛衝天,像隻壁虎,手腳抓壁,快速向上攀爬。

    遇有溝壑,他縱身一躍,像隻燕子,掠身而過。

    一入平地,他施展輕功,像頭跑鹿,健步如飛。

    越野車在通往吐峪溝的公路上行駛。

    離聖地越近,齊洪和浪子愈是滿臉肅穆。

    西琳不時看一眼庫克,庫克的腦子裏還迴蕩著昨晚的彈唱聲,眼前總浮著蝴蝶那熱烈灼人的眼睛,還有那淡淡的薰衣草香。

    烏鴉半仰在後車廂裏,那座山頂的泥抹草屋,一直在他眼前揮之不去。

    離吐峪溝村口不遠,晨光照耀的一片林子裏,停著一輛墨綠色北京213,駕駛室裏坐著戴墨鏡的老七。

    他躲在這裏,可以看見林子前麵公路上過往的車輛。

    庫克乘坐的越野車從他視野中開過。

    越野車進入日光照耀的吐峪溝峽穀,峽穀兩旁,是靜靜的赤紅色大山。

    在深山赤峽之中,整條峽穀像一副水墨丹青,顯得原始、古樸、厚重,隱匿著一種充滿誘人魅力的神秘與神奇。

    越野車停在村口一樹蔭下,司機齊洪仰在靠背上小息一會兒。

    庫克一行四人下車來,向村裏走去。

    眯縫著眼睛的齊洪見他們走遠了,伸伸懶腰,開始下車檢查汽車發動機。他到後車廂拿工具,順便翻騰和整理著烏鴉的行囊。

    庫克、西琳、浪子和烏鴉步行進入吐峪溝古村落。

    村落中心,一座藍色拱頂的清真寺,四座宣禮塔高聳入雲。

    古村落房民居多是以黃粘土製坯建成的窯房,有大有小,有高有矮,有一層的,也有兩層以上的,有獨立的,也有沿山勢連成一片的,有些建築上麵,仍依稀殘留著一些佛教文化和伊斯蘭教文化交相融合的圖案和印記。

    窯房門前,或坐或站著三三兩兩的維吾爾老人、婦女和一些漂亮幹淨的孩子,他們全都穿著民族特色的服飾。

    老人們相互用古老的維吾爾語小聲交流,所有老人、婦女、年輕人和孩子們的臉上,都洋溢著一種平靜、自足、幸福的神情,他們因此顯得十分純樸、悠閑、與世無爭。街道上不時有悄聲靜息的驢車走過。

    有三三兩兩的西方遊客、內地遊客,來往走動,他們一個個也都滿臉肅穆,眼神裏充滿莊重與敬畏。

    也有人小聲交流著什麽。

    浪子和烏鴉神情嚴肅地兩邊張望,自顧行走。

    西琳湊近庫克,小聲地告訴他說:“這個村落,已有1700多年的曆史,它是新疆最原始的維吾爾族村落。住在這裏的人不受外界幹擾,一直保持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老習俗。”

    這時的庫克,已完全化在了古老的時空之中,他感覺自己正行走在遠古,耳邊響著來自天堂的聖樂。

    西琳的聲音像是通過遙遠的時光隧道傳送過來……

    西邊的高坡上,巨大的霍加木麻紮在日光照耀下泛著神聖的亮光。

    麻紮被橢圓形圍牆圍著,在高遠湛藍的天宇下,它塗成綠色的半球形拱拜,在周圍黃土顏色的墓地拱圍中格外顯眼。周圍散落著許多當地人的墓地,這片比整個村莊還要大的墓地,罩著一層神聖的光環。

    這天是禮拜日,前來聖地朝覲和旅遊的人格外多。

    在熙熙攘攘的中外遊客中,老七戴著墨鏡,扮成遊人,嚴密監視著來路上的一撥撥遊人。

    人群中,一個蒙麵黑衣人一閃而過。

    老七緊追過去,黑衣蒙麵人卻又不見蹤影。

    浪子和烏鴉融入朝覲的中外人群去麻紮朝拜。

    西琳拽著庫克,離開人群,在一個能看清麻紮全景的地方,指著那座綠色的半球形拱拜,向庫克講述麻紮的故事。

    西琳壓低聲音說:“那就是中國最大的伊斯蘭教聖地,被稱作東方麥加的霍加木麻紮,它又叫艾斯哈布凱海夫麻紮。”

    庫克小聲問:“為什麽,這樣叫有什麽意思嗎?”

    西琳:“大概是聖人居住的山洞吧,也叫七個聖人和一條狗的麻紮。”

    庫克:“聖人!還有一條狗?”

    西琳:“這就是我要給你說的故事,傳說先知穆罕默德創教之初,讓也門國的葉木乃哈帶著5個人到東方傳教,來到吐魯番,遭到國王的排斥追殺,6個人逃進這條山溝,碰到一個帶牧羊犬的牧羊人,牧羊人幫助6個人躲進山洞,逃過追殺。這個牧羊人,後來就成了第一個信仰伊斯蘭教的中國人。”

    庫克:“後來人們就發現了這個聖地?”

    西琳:“七個聖人和那條狗,在洞中一覺睡了300多年,醒來後肚子餓了,就派一個人去巴紮買饢,賣饢的人接過他的錢一看,說你這錢都幾百年了,早停用了。買饢人一驚,趕緊躲迴山洞。賣饢的人想,很奇怪哦!就領著人找到了那個山洞,見洞裏隻有一根木棍,還有一塊形狀像狗的石頭,卻不見一個人影。但人們一直都相信,那七個聖人和一條狗,至今仍然活著。”

    庫克:“很有意思的故事。”

    西琳:“從此以後,每年來這兒朝覲的人絡繹不絕,除了新疆、寧夏、青海、甘肅、港澳台等地的穆斯林、遊客,還有阿拉伯、土耳其、印度、德國等國家的信徒和旅遊者,他們專程來這兒朝拜和遊覽。”

    庫克:“如果這樣,我父親孜亞是不是也會每年來這兒朝拜呢?”

    西琳:“當然有可能啦。”

    庫克:“那我們在這兒,會不會找到點兒什麽呢?”

    西琳:“也許吧。你看歌手和詩人來了,我們去千佛洞吧。”

    庫克一轉頭,見浪子和烏鴉正走向他們。

    西琳對他倆說:“抓緊時間,我們一起去千佛洞。”

    “千佛洞?它早就不向遊人開放了。”浪子搖著頭說完,停下腳步想了想,“你們先跟我來。”

    浪子轉身往麻紮洞口走去。

    庫克、西琳和烏鴉遲疑著跟上他……

    麻紮洞口外,一塊平地上,一位雙目炯炯的維吾爾老人盤坐在地上。

    他神情專注,麵容清霍,正在專心致誌為坐在對麵的一位朝覲者治病。一根磨得發亮的葡萄木棍,在他的手中,像魔棍一樣,在求醫者的身體上下左右,細心地探視……

    站在旁邊的浪子,悄悄扯過跟上來的庫克,在他耳邊小聲說:“你看,他那根小木棍上麵的節疤,據說那是長在上麵的眼睛,它能夠看到人的身體裏和心裏去。”

    庫克小聲驚問:“他是巫師麽?”

    浪子:“不。他叫買買提。阿吉,是千佛洞的看門人,鑰匙別在他的腰裏,沒有他點頭,誰也進不去洞窟。”

    這時,阿吉老人已為朝覲者探完病,他用紙包上一撮黃土,遞給病人,說:“一切病魔都是從人心裏開始作惡,迴去後你要天天把主放在心上,每天早起,去迎接新的太陽。這是主賜予你的一杯聖土,迴去後放一些在水中,渴了你就喝吧。我會在這裏為你祈禱!”

    阿吉老人開始為病人祈禱。

    吐峪溝村口,越野車內,齊洪正在放倒的座椅上酣睡。

    樹蔭裏閃出黑衣蒙麵的黑痣,他扔出一粒小石子兒,石子兒砸在車頭上,輕微的響聲並沒有驚醒齊洪,黑痣正準備接近越野車。

    這時老七出現在越野車前方,探著頭朝樹蔭深處看。

    黑痣倏忽一下縮了迴去。

    越野車裏酣睡的齊洪,突然“啊呀呀”一聲爽極地大叫,他雙臂舒展,伸了一個長長的懶腰,然後猛一下坐起,將指節掰得“哢吧哢吧”直響。

    老七嚇了一跳,轉身,沒事一樣朝村口走去。

    麻紮洞口外,浪子雙手比劃著,正小聲用古老的維吾爾語同阿吉老人快速交談,他要求他破例讓他們去千佛洞參觀。阿吉攤開雙手,表示十分為難。

    浪子向西琳招手,示意她出示一下政府及文物部門的證明。西琳會意,過來蹲在阿吉老人旁邊,從包裏取出證明遞上去。阿吉搖著頭,用維語一連串說著“不讓看不讓看,洞裏麵損壞嚴重,要好好兒保護”之類的話。

    庫克見狀,大至明白阿吉老人的意思,他向浪子招手,讓他過來,然後對他說:“你讓老人家給我看看病吧?告訴他我總是夢遊,出現幻覺,耳朵裏老有來自天上的聲音。”

    浪子把庫克的請求告訴阿吉老人,老人爽快地答應為庫克看病。

    庫克盤腿坐在阿吉老人麵前,虔誠地看著老人的眼睛。

    老人讓庫克伸出左手,看了看他的掌心,又讓他伸出右手,看了看右手掌心,然後他讓庫克微閉上雙眼,用那根葡萄木棍點了點庫克的額頂、眉心,往下至雙肩窩、雙肋,最後點住心窩。

    幾秒鍾後,阿吉老人抬頭看了看頭頂的太陽,那太陽周圍,竟仿佛有一圈光環,老人突然收迴木棍,雙目閃爍,向庫克施一個禮,轉頭問浪子:“你說的就是他嗎?是他要去千佛洞,對嗎?”

    浪子點頭:“是的,他從遙遠的澳洲來……”

    阿吉老人伸手擋住浪子:“什麽話都不要說,我們走。”

    老人起身,躬身禮請庫克上路。

    庫克茫然地望著老人,不知為什麽老人突然起身要他走。烏鴉過來,把他從地上拽了起來,說:“走吧,他同意了。”

    西琳對庫克說:“阿吉老人要領我們去千佛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堂之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韓少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韓少青並收藏天堂之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