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自救者天救,自棄者天棄。
璦琿城裏的烏龍江將軍衙署人員,熱切希望天上繼續掉餡餅,但可惜,這個願望還是落空了:
1860年5月22日,“索倫各部”在璦琿上遊十餘裏處伏擊魯西亞援軍後,聯軍居然立即解體了。
當時,江左各屯戰士還在漫山遍野地清剿魯人潰兵,但關保安插在義軍中的心腹,“屯千”格繃額派人急報,“獲勝的第三天早上,遠道來援的八百猛士突然消失。”
烏龍江流域可以被劃分成三段“上中下”,而璦琿城和蘭泡子就卡在中段的起點,從此往上,因水量較少江道徒然變窄。
當時,魯人以三艘火輪拉著上百搜駁船,綿延近十裏,分三撥浩浩蕩蕩地順江而下。結果,在行進途中,因前後同時遭到炮擊,船隊頓時亂做一團。
慌亂之中,駁船紛紛解纜自救,但兩岸彈雨不斷襲來,最後還是成了一場大潰散——其中,人員和物資都損失慘重,尤其是作為主要攻擊目標的三艘火輪船,一艘都沒跑了。
按著事先的安排,江東各屯聯軍的主力,從下往上進行清剿,務求除惡必盡。
這時,逃到岸上的魯人已經失去組織和大部分軍械,心慌意亂之下,基本喪失了抵抗。江東各屯民眾的熱情高漲,紛紛加入到追擊之中。
就第二天這大局已定的情況下,外援紮拉西請來的八百義士開始不聲不響地收縮。
等第三天中午,紮拉西在璦琿正式告辭的時候,留守的滿人頭領格繃額才發現,人家都已經開始撤離了。
格繃額苦苦哀求,希望紮拉西留下援手,順口開河許了金銀珠寶、美女、寶鷹無數,又以大義相責,但得來的隻是婉拒,分手的時候,紮拉西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自救者天救,自棄者天棄。”
其實,璦琿城裏的官軍一直密切關注著戰事變化,但因為下不了決心,雖然用水軍支持了大量物資,但一直沒有大規模參戰。
代署烏龍江將軍特~普欽、璦琿副都統關保,兩人擔心的是,據說魯人可以在上遊征發兩萬大軍,因此他倆都不敢輕舉妄動——盡管紮拉西等人在江東聯軍裏一直宣揚,“魯人哪有這麽多的兵馬”,還舉出不少細節,但奈何這兩位不信啊。
這兩位的主意很正,就是先用“索倫各部”消耗對手的銳氣和兵力,然後讓魯人“知難而退”。
而且,這兩位都有些怨懟:
“這鷹人、米飯人還有助戰的‘義士’,你們咋不來找我們呢!跟這些江左的泥腿子勾勾搭搭,到底是何居心?”
他們忘了:
戰前格瓦拉商會送槍炮來的時候,為了避嫌,這兩位愣是沒讓人家在璦琿靠港,是在下遊找的臨時碼頭卸貨;
而之後的蘭泡子和伏擊船隊兩次作戰,這兩位也沒主動派人聯絡。
就衝這小心翼翼的態度,堀直義不帶人跑,難道還留下過年啊。
去年小約翰請求直秀一係發兵助陣的時候,當時眾人就有過討論,“唇亡齒寒,這出兵是肯定要出的,但準備打到什麽
地步?”
當時的決定就是,蘭泡子必須拔掉,給魯人一個教訓;而增援船隊也必須打掉。但之後嘛,不宜介入太深——這和小約翰的想法不謀而合。
小約翰的使命也就是給魯人搗亂,真要鬧的不可收拾,小約翰不就前功盡棄了嘛——他和魯人沒啥仇怨,就是想借這件事上位。
直秀倒是想不顧代價,可如今家業大了,他想一手遮天也做不到了,他爭取到的就是,“如果唐人配合,那盡可放手一戰。一線指揮官有臨機決斷的權利。”
因此,在伏擊魯人船隊之後,堀直義等人看大局已定,就啟動了撤離計劃。
收到助戰義士撤走的消息,關保一邊派船去追,一邊趕緊請來上官特~普欽議事,“這事咋辦?如今被人擱在半空央了。”
也不知道兩人到底合計了啥,估計是發現了魯人兩萬大軍是扯淡吧,反正最後決定,“沒了紮屠戶也不能吃帶毛豬”:
烏龍江將軍府,從璦琿集結的五千多兵馬裏,抽出了兩千多精兵,再聯合江左各屯義軍,一起打著索倫義軍的旗號,水陸並進前往上遊魯人的據點“江灣子”。
因為之前襲擊魯人船隊的成功,乘坐火輪的總督普嘉廷、特使彼羅夫斯基一個身負重任、一個當場斃命,加上阿爾巴津鎮的守軍大部分都隨船隊潰散了,人心惶惶之下,這個重要的魯人前置據點被“索倫各部”一戰而下。
之後,複仇心切的敖拉氏索倫義軍孤軍西上,最終出現在涅爾琴斯克城外,守兵匱乏加上風聲鶴唳,導致這個1704年以銀礦聞名的城市出現了大騷亂——在敖拉氏戰士退走後,被臨時武裝起來的流放犯人和礦工趁機反抗,開啟了伊爾庫茨克行省1860年大動~亂的序章。
因為反抗軍人數眾多且武裝礦工頗為戰鬥力,在打敗了幾次魯人圍剿後,最後動蕩居然蔓延到很多的西西伯利亞總督轄區。
最終,導致聖彼得堡隻好無奈地吃下了苦果:
第一,因為在烏龍江流域訛詐不成,魯西亞在當年結束的亞羅號戰爭中沒有撈到啥額外的便宜。
第二,特使彼羅夫斯基,在當時死命糾纏英吉利在璦琿之戰的黑手,最終導致雙方在遠東的合作關係徹底破裂,堅定了英吉利控製烏龍江口的決心。
第三,在英佛兩國的支持下,清廷不但拒絕了魯西亞重新劃分邊界的請求,還開始大量往烏龍江流域移民,最終導致二十年內魯西亞無法沿烏龍江向下遊擴張。
當然了,直秀當時還不知道璦琿之戰造成了如此大的影響,當1860年6月3日他在箱館見到返迴的江川英敏等人時,烏龍江上遊的戰鬥還在繼續。
和依然忐忑的直秀不同,小約翰眉飛色舞,此前他帶著5艘蒸汽貨船全程打醬油,但這功勞卻全部記在他一個人名下——可不是嘛,直秀等人在裏麵撈到啥好處他不管,反正在英吉利方麵,記得都是匯通的洋行功勞。
和直秀道過謝後,管殺不管埋的小約翰就拔錨起航直奔中華鬆江而去。
等他走後,箱館奉行所對此戰進行了總結:
第一
條結論就是“科技改變了戰爭”。
1852年第一次廟屯之戰,雖然發生在6月下旬,但6月上旬船隻就到了烏龍江口;1854年的第二次廟屯之戰,時間同樣是6月。而這次璦琿之戰,5月初戰船就到了廟屯。
這一個月的時間差距,是蒸汽鐵殼船出現帶來的——不但航速有了提升,而且也不懼流冰,這才強到了戰機。
說起來,魯人也很狡猾,估計將航運安排在5月底:
雖然烏龍江下遊在4月底解凍,但河口外洋的解凍時間卻一般發生5月初,至於鯨海北部海峽五月底冰封才消失。
所以,為了避免英吉利人的幹擾,魯人將璦琿發難時間定在5月底——上遊在5月初解凍,大軍可以沿河而下,而為了避免流冰損害,正常貨船隻有六月初才會出現在烏龍江口。
可總督普嘉廷沒有注意到,全鐵殼蒸汽船船可以忽視大部分流冰對船隻的威脅。
因此魯人這場仗輸的一點不冤。
另外,除了上麵的原因,其實魯人還忽略了小冰河周期的影響——最近幾年來,鯨海的冰封期越來越短,並不是意外。
而且,1859年9月1日,發生了“卡靈頓事件”,人類第一次注意到太陽黑子的異常活動會對地球造成重大影響。
當然,扶桑近幾年的頻繁地震,說明地殼運動激烈,也會造成氣候異常。
私下裏,直秀對普嘉廷很同情,“知識重要啊,兄弟!”。
另一點科技致勝的證明,則是先進軍械的威力。
“索倫各部”拿著線膛槍,就可以以遊擊的方式壓製魯人,使其在野外寸步難行;等箱館八百人拿著更先進的軍械出現時,布拉戈維申斯克(蘭泡子)一日就被攻滅。
當然了,戰術、訓練、後勤等也不能落後,但魯人你啥啥都不行,就敢在烏龍江挑起戰端,梁女士不在,誰給你的勇氣!?
總之,打贏了啥都好說,箱館眾人一包歡樂,其間的原箱館奉行所老人也大大歸心——當然了,“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直秀相信,箱館目付堀利熙和組頭武田斐三郎想的絕不是一迴事。
但結局好才是真的好,管那麽多幹啥。
說起來,直秀真應該好好感謝魯西亞人——內部融合全靠打魯西亞人不說,他最早任的白主代官,後來的白主奉行、箱館奉行不無和魯人入侵有所關聯。
“好人啊!”
不過,直秀隱隱約約覺得,如果烏龍江將軍府能抓住這次璦琿之戰造成的良機,恐怕魯西亞紅利就到此為止了。
這一沒有了“外援”,那北地的發展怎麽辦?
1859年底,箱館奉行所管轄之地,蝦夷地和北蝦夷地都算上,不過才七萬八千人左右——不算商人和其帶來的護衛、夥計,也不算其它大名駐守北地的人員。
就這點人,想在幕末風暴裏出頭,就算軍械再好,撐死了也就是個攪屎棍一樣的角色。
那箱館的出路究竟在哪裏呢,這真是一個異常沉重的問題。
</p>
自救者天救,自棄者天棄。
璦琿城裏的烏龍江將軍衙署人員,熱切希望天上繼續掉餡餅,但可惜,這個願望還是落空了:
1860年5月22日,“索倫各部”在璦琿上遊十餘裏處伏擊魯西亞援軍後,聯軍居然立即解體了。
當時,江左各屯戰士還在漫山遍野地清剿魯人潰兵,但關保安插在義軍中的心腹,“屯千”格繃額派人急報,“獲勝的第三天早上,遠道來援的八百猛士突然消失。”
烏龍江流域可以被劃分成三段“上中下”,而璦琿城和蘭泡子就卡在中段的起點,從此往上,因水量較少江道徒然變窄。
當時,魯人以三艘火輪拉著上百搜駁船,綿延近十裏,分三撥浩浩蕩蕩地順江而下。結果,在行進途中,因前後同時遭到炮擊,船隊頓時亂做一團。
慌亂之中,駁船紛紛解纜自救,但兩岸彈雨不斷襲來,最後還是成了一場大潰散——其中,人員和物資都損失慘重,尤其是作為主要攻擊目標的三艘火輪船,一艘都沒跑了。
按著事先的安排,江東各屯聯軍的主力,從下往上進行清剿,務求除惡必盡。
這時,逃到岸上的魯人已經失去組織和大部分軍械,心慌意亂之下,基本喪失了抵抗。江東各屯民眾的熱情高漲,紛紛加入到追擊之中。
就第二天這大局已定的情況下,外援紮拉西請來的八百義士開始不聲不響地收縮。
等第三天中午,紮拉西在璦琿正式告辭的時候,留守的滿人頭領格繃額才發現,人家都已經開始撤離了。
格繃額苦苦哀求,希望紮拉西留下援手,順口開河許了金銀珠寶、美女、寶鷹無數,又以大義相責,但得來的隻是婉拒,分手的時候,紮拉西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自救者天救,自棄者天棄。”
其實,璦琿城裏的官軍一直密切關注著戰事變化,但因為下不了決心,雖然用水軍支持了大量物資,但一直沒有大規模參戰。
代署烏龍江將軍特~普欽、璦琿副都統關保,兩人擔心的是,據說魯人可以在上遊征發兩萬大軍,因此他倆都不敢輕舉妄動——盡管紮拉西等人在江東聯軍裏一直宣揚,“魯人哪有這麽多的兵馬”,還舉出不少細節,但奈何這兩位不信啊。
這兩位的主意很正,就是先用“索倫各部”消耗對手的銳氣和兵力,然後讓魯人“知難而退”。
而且,這兩位都有些怨懟:
“這鷹人、米飯人還有助戰的‘義士’,你們咋不來找我們呢!跟這些江左的泥腿子勾勾搭搭,到底是何居心?”
他們忘了:
戰前格瓦拉商會送槍炮來的時候,為了避嫌,這兩位愣是沒讓人家在璦琿靠港,是在下遊找的臨時碼頭卸貨;
而之後的蘭泡子和伏擊船隊兩次作戰,這兩位也沒主動派人聯絡。
就衝這小心翼翼的態度,堀直義不帶人跑,難道還留下過年啊。
去年小約翰請求直秀一係發兵助陣的時候,當時眾人就有過討論,“唇亡齒寒,這出兵是肯定要出的,但準備打到什麽
地步?”
當時的決定就是,蘭泡子必須拔掉,給魯人一個教訓;而增援船隊也必須打掉。但之後嘛,不宜介入太深——這和小約翰的想法不謀而合。
小約翰的使命也就是給魯人搗亂,真要鬧的不可收拾,小約翰不就前功盡棄了嘛——他和魯人沒啥仇怨,就是想借這件事上位。
直秀倒是想不顧代價,可如今家業大了,他想一手遮天也做不到了,他爭取到的就是,“如果唐人配合,那盡可放手一戰。一線指揮官有臨機決斷的權利。”
因此,在伏擊魯人船隊之後,堀直義等人看大局已定,就啟動了撤離計劃。
收到助戰義士撤走的消息,關保一邊派船去追,一邊趕緊請來上官特~普欽議事,“這事咋辦?如今被人擱在半空央了。”
也不知道兩人到底合計了啥,估計是發現了魯人兩萬大軍是扯淡吧,反正最後決定,“沒了紮屠戶也不能吃帶毛豬”:
烏龍江將軍府,從璦琿集結的五千多兵馬裏,抽出了兩千多精兵,再聯合江左各屯義軍,一起打著索倫義軍的旗號,水陸並進前往上遊魯人的據點“江灣子”。
因為之前襲擊魯人船隊的成功,乘坐火輪的總督普嘉廷、特使彼羅夫斯基一個身負重任、一個當場斃命,加上阿爾巴津鎮的守軍大部分都隨船隊潰散了,人心惶惶之下,這個重要的魯人前置據點被“索倫各部”一戰而下。
之後,複仇心切的敖拉氏索倫義軍孤軍西上,最終出現在涅爾琴斯克城外,守兵匱乏加上風聲鶴唳,導致這個1704年以銀礦聞名的城市出現了大騷亂——在敖拉氏戰士退走後,被臨時武裝起來的流放犯人和礦工趁機反抗,開啟了伊爾庫茨克行省1860年大動~亂的序章。
因為反抗軍人數眾多且武裝礦工頗為戰鬥力,在打敗了幾次魯人圍剿後,最後動蕩居然蔓延到很多的西西伯利亞總督轄區。
最終,導致聖彼得堡隻好無奈地吃下了苦果:
第一,因為在烏龍江流域訛詐不成,魯西亞在當年結束的亞羅號戰爭中沒有撈到啥額外的便宜。
第二,特使彼羅夫斯基,在當時死命糾纏英吉利在璦琿之戰的黑手,最終導致雙方在遠東的合作關係徹底破裂,堅定了英吉利控製烏龍江口的決心。
第三,在英佛兩國的支持下,清廷不但拒絕了魯西亞重新劃分邊界的請求,還開始大量往烏龍江流域移民,最終導致二十年內魯西亞無法沿烏龍江向下遊擴張。
當然了,直秀當時還不知道璦琿之戰造成了如此大的影響,當1860年6月3日他在箱館見到返迴的江川英敏等人時,烏龍江上遊的戰鬥還在繼續。
和依然忐忑的直秀不同,小約翰眉飛色舞,此前他帶著5艘蒸汽貨船全程打醬油,但這功勞卻全部記在他一個人名下——可不是嘛,直秀等人在裏麵撈到啥好處他不管,反正在英吉利方麵,記得都是匯通的洋行功勞。
和直秀道過謝後,管殺不管埋的小約翰就拔錨起航直奔中華鬆江而去。
等他走後,箱館奉行所對此戰進行了總結:
第一
條結論就是“科技改變了戰爭”。
1852年第一次廟屯之戰,雖然發生在6月下旬,但6月上旬船隻就到了烏龍江口;1854年的第二次廟屯之戰,時間同樣是6月。而這次璦琿之戰,5月初戰船就到了廟屯。
這一個月的時間差距,是蒸汽鐵殼船出現帶來的——不但航速有了提升,而且也不懼流冰,這才強到了戰機。
說起來,魯人也很狡猾,估計將航運安排在5月底:
雖然烏龍江下遊在4月底解凍,但河口外洋的解凍時間卻一般發生5月初,至於鯨海北部海峽五月底冰封才消失。
所以,為了避免英吉利人的幹擾,魯人將璦琿發難時間定在5月底——上遊在5月初解凍,大軍可以沿河而下,而為了避免流冰損害,正常貨船隻有六月初才會出現在烏龍江口。
可總督普嘉廷沒有注意到,全鐵殼蒸汽船船可以忽視大部分流冰對船隻的威脅。
因此魯人這場仗輸的一點不冤。
另外,除了上麵的原因,其實魯人還忽略了小冰河周期的影響——最近幾年來,鯨海的冰封期越來越短,並不是意外。
而且,1859年9月1日,發生了“卡靈頓事件”,人類第一次注意到太陽黑子的異常活動會對地球造成重大影響。
當然,扶桑近幾年的頻繁地震,說明地殼運動激烈,也會造成氣候異常。
私下裏,直秀對普嘉廷很同情,“知識重要啊,兄弟!”。
另一點科技致勝的證明,則是先進軍械的威力。
“索倫各部”拿著線膛槍,就可以以遊擊的方式壓製魯人,使其在野外寸步難行;等箱館八百人拿著更先進的軍械出現時,布拉戈維申斯克(蘭泡子)一日就被攻滅。
當然了,戰術、訓練、後勤等也不能落後,但魯人你啥啥都不行,就敢在烏龍江挑起戰端,梁女士不在,誰給你的勇氣!?
總之,打贏了啥都好說,箱館眾人一包歡樂,其間的原箱館奉行所老人也大大歸心——當然了,“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直秀相信,箱館目付堀利熙和組頭武田斐三郎想的絕不是一迴事。
但結局好才是真的好,管那麽多幹啥。
說起來,直秀真應該好好感謝魯西亞人——內部融合全靠打魯西亞人不說,他最早任的白主代官,後來的白主奉行、箱館奉行不無和魯人入侵有所關聯。
“好人啊!”
不過,直秀隱隱約約覺得,如果烏龍江將軍府能抓住這次璦琿之戰造成的良機,恐怕魯西亞紅利就到此為止了。
這一沒有了“外援”,那北地的發展怎麽辦?
1859年底,箱館奉行所管轄之地,蝦夷地和北蝦夷地都算上,不過才七萬八千人左右——不算商人和其帶來的護衛、夥計,也不算其它大名駐守北地的人員。
就這點人,想在幕末風暴裏出頭,就算軍械再好,撐死了也就是個攪屎棍一樣的角色。
那箱館的出路究竟在哪裏呢,這真是一個異常沉重的問題。